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啄木鸟 > 啄木鸟2021年1期 > 〖好看小说〗亲爸后爸

〖好看小说〗亲爸后爸

分类: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2-12-17 16:07:21

前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孟磊在簋街吃麻小。

三巡未过,孟磊已看了七回手机,他穿穿脱脱塑料手套,每脱下一次,机灵的服务员就立马奉上一双新的。我不禁停下剥壳的手,等孟磊第七次放下手机,火药味十足地埋怨道:“好不容易出来吃顿饭,你忙,就先走吧。”

孟磊与我结婚七年了。我以写作为生,他在海淀区一家三甲医院做医生,我们的孩子贝贝今年五岁。家里四世同堂,孟磊的父母、姥姥早从西安老家来到北京,与我们住在相邻的两个小区,彼此照应。

孟磊笑笑,第八次戴上手套。

“没什么事,但琦琦,今天,我们确实要早点儿回家。”

“怎么了?”

“妈说,他们在收拾行李,过两天要和姥姥一起回西安,今晚早点儿把贝贝接回去。”

“哦,他们怎么突然想起要回西安?”我喃喃念着,加快手上和嘴上的速度。

“马上就要七月半了,他们陪姥姥回西安给两个姥爷上坟。”孟磊又拧开一只鲜红小龙虾的头,百忙之中,白了我一眼,意思是我白做了这么多年他媳妇。

“说起来,我一直没搞清楚,你家为什么有两个姥爷,为什么你妈还愿意给另一个爸上坟?姥姥快九十了,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如此折腾?”我的问题一连串。

“说来话长,年代久远。”手机屏又亮了,孟磊欲言又止,又一次脱下手套。

“行了,别吃了,走吧,路上跟我说。”我制止了服务员再一次奉上新手套的动作,示意买单、打包。

吹着北京农历七月的风,一路向西,秋意浓,我听了以下的故事——

一大辫子的诱惑

1951年,于小梅十九岁,是上海铁路局徐州段一家医院的护士。

那时的小梅,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茂盛的黑发,上班时,鼓鼓囊囊盘起来,紧紧张张塞在护士帽里;下班后,梳成两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辫梢垂在衬衫第二粒纽扣处,一说话,她发育良好的胸脯就微微起伏,带着辫梢随之微动。

不夸张地说,小梅是医院的院花。

多少病人难忘怀,她蒙着洁白口罩的小圆脸,一双清澈的眼,笑意像要随时倾泻出眼眶。

1951年的秋天,铁路局有个给青年员工的机会,去北京培训两个月,小梅所在的医院推荐了她。在这个培训班,小梅遇见了一位姓司马的年轻人。

司马,祖籍新疆,在兰州的铁路部门工作,头发略卷,肤色略白,眼窝很深,高高大大。小梅初见他时,需仰视,后来熟了,日渐亲密,踮起脚尖,伸出手,指甲刚好能碰到他的下巴。

司马比小梅大几岁,看得出,他有熠熠生辉的政治前途。培训班一开始,他就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之后,他作为班长,组织活动、督促学习、展开讨论,每次讨论都能说到点子上,总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

一句话:司马是个有领导力的人。

一句话:小梅对他一见钟情。

噢,不,是互相一见钟情。

司马第一次发言,小梅就被他迷住了。只见他全程脱稿,口若悬河,手势恰到好处,全场掌声雷动。“我们院长也不过如此吧。”小梅暗暗赞叹。学员坐了四排,小梅在第一排,掌声最热烈的是她,巴掌拍得最红的也是她。

接着,是周末舞会。司马站在舞池中央,建议男学员邀请女学员。女学员们不好意思,你推我,我推你,脸都冲着地板,弄得男学员也忸怩、局促起来。只有小梅的目光和司马是平视的,不畏惧,没抗拒。于是,司马一马当先,朝小梅走过去,说:“那就我先来吧!”他伸出手,小梅落落大方站起来,也伸出手……

培训结束,小梅的组织评价一栏填着:积极配合班长的工作。配合啥呢?就从配合完成开场舞开始。

至于司马,对小梅的好感早在开场舞前、配合工作前。

报到完,几位先来的新学员就在培训地宿舍楼前简陋的篮球场上过球瘾。司马个子高、技术好,处处占优势,他奔跑、躲让、弹跳、投掷,得中一个三分篮。一回头,却发现有位队友被其他队员冲撞在地,一倒不起,少顷,嘴唇发白,面色灰暗,竟然小便失禁,把球裤都弄湿了。大家手足无措之际,是路过的小梅冲过来,边按压做心肺复苏,边指挥包括司马在内的众人,联系急救……

那一刻,小梅跪着,印着单位名称的背包搁在地上,显然,和他们是一起来培训的,还没办理入住。小梅一条大辫子的辫梢随起伏的胸脯微动,另一条则刮擦着地面,沾染上了尘土。等惊险一幕过去,倒下的那位缓过气,医院的人也抬着担架赶到,小梅仰起涨得通红的小圆脸,拾起背包,掸掸土,匆匆而去。她不知道,一旁忙着协调的司马,百忙之中,不忘对她的背影留下深情一瞥,此后,那两条大辫子的辫梢,一直刮擦着司马的心,令他整夜起伏。

兩个月,六十一天,含一个大月。参观,学习,讨论,总结;两次出游,分别去了景山和天坛;每周末有舞会,诸多工作需配合,朝夕相伴,越走越近,却谁也没捅破那层窗户纸。

直到培训结束,司马送走了全班同学;他和每个同学都进行了站台挥手告别仪式,招呼每个人去兰州玩,除了小梅。送小梅时,司马在一派团结的气氛中,声音紧张,表情严肃,态度活泼,他问:“小梅同志,你想过去兰州工作吗?”

小梅没回答他,低着头,脸冲着站台的地。

隔着车窗,他们交换了通信地址。司马站在窗外,小梅探出头来。

车开了,像所有电影中所有车站情侣的分别,司马跟着车慢走、快跑,摇着手,喊着“再见”,看着车渐行渐远。

很快,小梅发现没必要留地址,因为,当她拉开背包拉链想要找什么东西时,看见了一封信。那是司马悄悄塞在她背包里的。

信的开头是:我亲密的战友于小梅同志,我们可以有两种生活,政治生活和爱情生活……

结尾还是那句:你想过来兰州工作吗?

车窗外,北方的秋天,天正蓝,云正白,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夕阳如一枚鸭蛋黄,远远挂着,红油汪在幸福的圆中。

那封信,小梅也就读了一百遍吧。等指甲掐出一道白印似的月牙儿爬上天,小梅就着火车在轨道上的嘎吱嘎吱声,找出纸、笔,给司马回信。

“我亲密的战友司马奋强,我们的两种生活是融在一起的,我想起你,就鼓起勇气……”

辫梢刮擦着信纸,小梅在信中约会司马:下一个节日,在徐州见;下下个节日,在兰州见。

他们恋爱了。

二介绍信

一年,一百七十七封信。常常发出信,就接到信。两个人都成了邮递员的好朋友。

一年,只要能在一起的假期,他们就排除万难,待在一起。

1952年的夏天,小梅和司马谈婚论嫁,调动的事儿也提上日程。都好办,毕竟在一个系统里,毕竟都是业务骨干,毕竟有对口的单位愿意接收,毕竟小梅的父母通情达理——只要司马人好,女儿远嫁也不怕。事情决定了,两边一起努力,筹备婚事,向组织汇报。只等一张介绍信,有了介绍信,就可以拿着去领结婚证;关键的人都打过招呼了,有结婚证,就下调令。

喜糖由司马准备,床上用品由小梅家包办。新房就是司马在单位的宿舍,原来是两人间,照顾他结婚,室友提前一个月搬走了。新的水瓶、新的痰盂、新的镜子……每一天,司马都像燕子衔泥一样往小窝里衔回点儿什么,而小梅如蚂蚁搬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拜托顺路顺车的朋友,往兰州带点儿什么。

1953年的元旦,是小梅和司马大喜的日子。小梅提前请好婚假,从徐州出发,前往兰州,背包里是她的嫁衣。除此之外,她还带了两床新被子,一床被面红,一床被面绿。“红男绿女,红男绿女”,临行前,小梅的母亲叮嘱了她两遍,千万别弄错了,新婚之夜,红的给司马盖,绿的留给小梅自己。

司马在兰州火车站接小梅。车门开,他接过装被子的大包袱,包袱皮是一床印着牡丹花的旧床单,最上方打个十字结,像个包子。小梅只拎一个印着“××铁路医院”的背包,她蹦下车,两条大辫子从前甩到后,从后甩到前,辫梢特地绑了红纱系的蝴蝶结。

“真像一个新娘子!”走进宿舍,司马放下大包袱,摸着蝴蝶结。小梅踮起脚,伸出手,指甲够到他的下巴,司马的下巴上一片淡淡的青,是为迎接她,起早刮的。

贴双喜,铺铺盖。自行车、缝纫机摆在屋子里最显眼的位置,是新家最值钱的家当。对了,还有一块男式手表,几乎花光小梅所有积蓄,专门托人从上海买来,用嫁衣小心包裹,带到兰州。现在,它套在新郎官手腕上。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人来看新娘子,每天都有人来帮忙布置。他们一口一个“司马家的”,叫得小梅脸红心热。有妇女主动要求在婚礼前一天,把儿子送来压床;也有受过司马接济的,带着自家做的吃的喝的。

12月27日晚,送走一拨客人,司马再把小梅送回招待所。路上,小梅踢着石子,终于忍不住问:“介绍信开下来没?我们什么时候去登记?”

一位熟人经过,司马冲他打招呼,小梅也跟着微笑、点头。熟人走过去,小梅把话茬儿拉回来,司马见躲不过,拉她胳膊:“别在这儿说,咱回去说。”

回到招待所,小梅追着问介绍信。司马先是坐在床沿儿,拍拍浆洗得有些发硬的洁白床单,示意她坐下。他再站起来,双手握住小梅的双肩,目光恳切地直视她。他想让她相信,这事儿他一定能解决,希望再给他些时间。

“出了什么问题吗?”小梅仰起小圆脸,一脸茫然。

“是有点儿问题。”司马的表情复杂。

“你之前告诉我,是管开介绍信的领导出差了,等来了再开,来了就能开。”小梅有些着急,胸口起伏,声音发颤。

司马不知怎么和小梅说,他放开小梅的肩膀,又坐回床沿儿,挨着小梅坐,他的左手和小梅的右手十指相扣,可小梅没空儿享受这沉默的缠绵。她挣脱司马热乎乎、有些发汗的手,用力推他的左胳膊,有些烦乱地问:“究竟出了什么事?”

推了好几下,司马才长吁一口气,对小梅说:“你是不是有个叔叔……去了东北?”

“好像有一个,没见过,和全家都没联系,大概是死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小梅更茫然了。

“这次因为我们的婚事,组织上对你全家进行审查,发现你有个叔叔在张作霖手下干过,还是奉军的一个头目……”司马没再说下去,他看见小梅眼中逐渐升腾起的恐慌,像一层雾,听到她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你知道,我是我们单位重点培养对象,所以组织在政治審查上就会更苛刻些……但你不要担心,”司马又抓住小梅的手,十指相扣,不让她挣脱,“这事儿,我来解决,你放心,给我点儿时间……领导真的出差了,等他回来,我一定能把介绍信开出来。”

小梅的脸是木然的,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消化这件事。一个从未见过、只听说过、在她脑海里毫无存在感的叔叔,隔着时间的长河,隔着千山万水,怎么就影响到她的生活了?而且,在徐州都没审查出的事儿,为什么在兰州审出来了?

1952年12月27日夜,冬风刮了一夜,没有月亮。招待所的窗外,枯树桠伸向天空,像要争取一线生机。

司马怕小梅想不通,想不开,没有离开。

三话梅糖的味道

司马坚持婚礼照常进行,每天向小梅说十遍:“这事儿,我来解决。”

他每天给小梅打十针强心剂,药都是一样的:“生米煮成熟饭,领导出差回来,也不能说什么。”

“我要走了,”司马凝视着他的新娘,摸摸小梅乌黑的鬓角、几缕从护士帽中挣脱出的倔强青丝,“等我的好消息!”

他挥挥手,消失在医院大门口,路灯把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目送着司马走远,小梅嘴里的糖还没化,是硬的水果糖,话梅味。

许多年后,小梅每每想起司马,就会有生理反应。舌尖甜甜酸酸,是话梅糖的味道,而后甜越来越淡,酸越来越明显,酸从舌尖横着蔓延到整个口腔,竖着贯穿食道,连接胃部,一阵痉挛。

那时,站在铁路医院门口,吹着风的小护士于小梅,还不知道,此后几十年,她和司马奋强之间再无交集。

周末的晚上,请远离东直门和西直门。

孟磊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停停走走,喇叭按了无数次,最堵的地方简直寸步难移。

雍和岸边两堤柳,我们看了有十分钟;凯德mall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伙同另外两座状如修女戴着披巾的楼,像“西直门三姐妹”等待我们的朝圣,总也靠近不了,只能虔诚祈祷。

小梅就是孟磊的姥姥——我婆婆的母亲。

我坐在副驾,听孟磊说小梅和司马的故事,唏嘘不已。孟磊说累了,抓起矿泉水瓶,拧开盖子,猛灌一口水。

我清清嗓子,问:“司马就是第一个姥爷吧?他和姥姥其实一生没有领结婚证,只算初恋?他们后来一直没开下介绍信吗?你姥爷和姥姥怎么认识的?姥姥又怎么和司马接上头的?是司马生前,还是身后?”

“不,司马姥爷是我的第二个姥爷,是我妈的后爸。”孟磊把瓶盖拧好,手又放回方向盘。

我有点儿弄不懂了,用我的理解为它翻译了一遍:“司马是小梅的第二任丈夫?所以,小梅正式结婚的第一个人姓孟?”

“姓孙,我是我姥爷的外孙。你傻啊,我跟我爷爷姓孟。”孟磊转过脸,扔给我一个“你真是傻白甜”的眼神。

“稍等,我盘盘。”我有点儿乱。

一亲爱巷

1954年春节前,司马和小梅通过一次电话。

在电话局,话务员帮小梅接通司马单位的线路。小梅握着黑色话筒,闲话几句家常后,低声问:“调去青海的事儿怎么样了?”

司马说:“出了点儿状况,单位不放,现在看,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他在电话中沉默了一会儿,接着,两人在沉默中僵持。小梅嘴里的甜变得有些酸,酸越来越明显,胃部随情绪波动,一阵痉挛。等司马邀请小梅去兰州过年时,小梅拒绝了。也许是等待的时间太长;也许是希望、失望,屡次反复,不断叠加,失望变成了绝望;更也许是小梅想起司马当初脸上闪过的那丝犹疑,她先挂了电话。

过了几天,母亲问小梅:“今年春节,是司马来徐州呢,还是你去兰州?”小梅没作声,母亲再问,两地分居的事,司马究竟怎么打算?话语中,母亲难免埋怨司马几句,小梅避而不答,转身离去。

半夜,母亲起来小解,听到小梅屋里沉闷的哭声。她循声而去,发现小梅埋在被子里;她掀开被子,看见小梅咬着枕巾的一角哭,枕巾已经半湿。

一年多来,小梅的内心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同事、邻居、亲戚、家人,闲言碎语、关心、问候、各种遮掩,都伴随一通电话宣告彻底地崩溃。没等母亲问为什么,小梅就扑倒在她怀里,有些气愤地说:“妈!其实,我和司马,没领成结婚证。”

灯火通明,母亲把父亲揪起来,一家人紧急开会。关于叔叔是奉军头目、在张作霖手下做过事的说法,他们也才知道不久——形势确实越来越紧张了。事实上,之后几十年,也没人明白,这究竟是传闻,还是有实证;究竟是同名的同乡,还确实是叔叔本人……总之,莫须有,像一只黑手,冷不丁探进他们的生活,无情揉捏,肆意玩弄。

1954的春天特别冷,司马寄走的信有一摞,王胖子很久没看到小梅在信封上娟秀的字迹了。司马不是文人,不知道“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的敦煌曲子词,但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每封信,他都在诉说自己又做了哪些努力、找了哪些人,无论发生什么,哪怕铁轨锈穿,哪怕公职不要了,他都会和小梅在一起。但小梅像人间蒸发了似的,再没回复他任何消息。

农历三月初三,司马风尘仆仆地来到徐州。在小梅家巷口,碰到邻居,司马热情地打着招呼,问邻居见到小梅没?邻居一脸诧异地回答:“小梅?不是走了吗?”

半小时后,司马又出现在巷口,他被曾经的岳母,请出门外。小梅的母亲关门时,一脸抱歉,却又一脸坚决,感叹地说:“司马,小梅等不起,她嫁到西安去了。”

她还把小梅没有拆封的一大沓信还给司马,以显示小梅的决绝。

“可是我把介绍信开出来了!我调工作就为开介绍信啊!我们可以去领结婚证了!”司马从包里翻出介绍信,抖动着。

门已经关上了。

小梅家住的巷子叫亲爱巷。据说,以前这里的人刁蛮无理,政府想让大家相亲相爱,就改了这个名。1995年,司马和小梅一道回去过,旧地重游,满头白发的司马指着亲爱巷的路牌,向小梅回忆当年自己离开时的狼狈:“深一脚,浅一脚,雨后道路泥泞,我在这里摔了一跤,大衣、鞋、裤子、袜子上,都是泥,我的怀里抱着你不看的信,手里攥着介绍信。”

小梅的母亲留给司马唯一的线索是:西安。

司马万念俱灰地回到兰州,没多久,去了青海。几年后,他娶了远房表妹,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司马携全家调动到西安铁路局下属的一家被服厂任厂长。经多方打听,他得知位于城南的那所铁路医院里,有一个姓于的护士,同事们都叫她“小梅姐”。于小梅,江苏徐州人。丈夫姓孟,在西安站工作。夫妻俩有四个孩子,一个女孩、三个男孩。

二交集

司馬四处托人打听小梅的下落,小梅自然有所觉察。医院的同事,和司马认识、去城南铁路医院看过病、被小梅服务过的病人,乃至小梅的邻居,只要和司马有过接触、司马向其询问过小梅消息的,转脸,都会和小梅提起——

“被服厂新调来的司马厂长,说以前是你在北京一个培训班的同学呢!”

“看得出,司马厂长很记挂你啊!”

1973年夏天,小梅第一次听同事说起司马的名字时,吓了一跳。之后,在她脸上就看不到波澜了。每每听到上面那些话,她都不动声色,点点头说:“对,司马奋强那时是我们的班长。”

司马一米八几的个儿在一众人中格外显眼,他挤开人群,来到小梅面前,伸出手说:“于小梅同志,祝贺你,我是被服厂的司马奋强!”

1954年到1994年,四十年间,小梅和司马真正意义上,只有一次交集。

那是整个铁路局的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后勤部门推荐了司马;医院系统,小梅被选中。

大会在礼堂举行,从主席台往下看,几百号人,乌黑的头和乌黑的头挨着,像打开火柴盒,看排列整齐的火柴们。座位都是事先分好的,某一处是某个下属单位,某一排是具体哪个部门。被表彰的人坐在最前面两排,那些座位的靠背上,都贴着名牌,名牌由毛笔写就。司马被工作人员带到第二排,他从左往右走,一路找着自己的名字。无意间,他看到左四座位上贴着“于小梅”,因为后面跟着其他人,他只能继续往前,不能停下脚步,有老熟人招呼他:“司马,这里!这边!”他坐在那一排的右三。

大会在欢腾的气氛中举行,照例是领导发言,然后先进个人代表发言。

小梅是代表之一,这一年,她四十一岁。短发齐颊,一侧头发垂在腮边,一侧别在耳后。圆脸依旧,只是比过去的圆大些,毕竟中年。

小梅的发言是平实的,除了感谢铁路局和医院领导,感谢同事,主要谈她亲历的两件事,也是被表彰的核心事件。一件,她在回乡探亲的火车上,为忽然破羊水的产妇接生,情况十分危急,最后,在她的救治下,母子平安;另一件,某县麻风病盛行,各地医院都抽调医务人员前去支援,她如何第一个报名,又如何带领团队,历经千难万险,圆满完成任务。

台下的人都被她说得热泪盈眶。

司马掏出手帕擦眼泪,他把正方形的手帕摊开,对折成长方形,按在自己的深眼窝上,留下对称的两片湿。等他松开手帕,小梅已经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下台,同一排的人都站起来争相和她握手。司马一米八几的个儿在一众人中格外显眼,他挤开人群,来到小梅面前,伸出手说:“于小梅同志,祝贺你,我是被服厂的司马奋强!”

小梅愣了愣,脸上挂着一副阔别已久的表情,刚蜻蜓点水般和他碰了碰指尖,手就被其他激动的听众抓住。

戴大红花的环节,司马和小梅同台,当然,同台的有二十多人,从台的这头排到那头。铁路局的一把手为每个人颁发奖状,主持人,也是局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高昂的声音倡导全场起立,为受表彰者鼓掌。

1995年,司马和小梅一起去徐州亲爱巷访旧时,都提到了这一幕的心理活动。恍惚、感慨,不约而同都在台上想到,“我们一起戴过两次大红花”,一次在兰州婚礼,另一次在西安表彰大会上。

但这想法在小梅的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

那天,小梅的丈夫孙福成也在场,他在台下第七列第三排,和车站的员工们坐在一起。孙福成是公认的苦出身,山东人,逃荒到了西安。一开始,他在铁轨边捡煤渣为生,后来,到站里做司炉工。上班,就是一锹一锹添煤,下班时,只有牙齿是白的。再后来,他从临时工转成正式工,从客运转去货运,“文革”后,提了货运部主任。孙福成踏实肯干、愿吃亏、爱学习,工友们都服他,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孙”。

女娲造人时,像拿了一支毛笔,在老孙的脸上用浓墨点了两个点,又认真地写了一笔“一”。老孙的两道眉毛短而浓,胡子卧蚕似的,卧在唇色极深的嘴上,他嘴一咧,两个眼角就堆起幸福的小褶子。

小梅在台上发言时,无疑,车站货运部门爆出的掌声最热烈。大红花让小梅瞬间失神,与受表彰代表一一握手的一把手又把小梅迅速拉回现实。一把手成为一把手前,做过老孙的领导,他有亮堂堂的额头、亮堂堂的嗓门,他摇一摇小梅的手,开玩笑地说,以后要给小梅和老孙单设一个奖,就叫“比翼双飞好夫妻奖”,左右两边的人都笑了。

1995年,小梅在亲爱巷巷口回忆,表彰大会开完的那个晚上,回到家,老孙在小方桌上为她摆上小酒盅。四个孩子团团围在桌前,老孙做了几个素菜,开了个罐头,还蒸了碗鸡蛋。嫩黄的鸡蛋呈圆形,老孙拿一枚竹片小心将蛋划成十二等分,一人两分,他的没吃,十二分之一给妻子,十二分之一给女儿孙敏。儿子们不服气,老孙把眼角堆满褶子,呵呵笑说:“今天双喜临门,妈妈受表彰,姐姐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回家探亲。再说了,咱们家,男的要让着女的。”

司马吸吸鼻子,对应回馈了那晚他家的情况。

他和表妹生了三个孩子,一儿两女,长子与小梅的次子同龄,小女儿刚上初一。这天,小女儿放学回来,见爸爸在家,热烈地想和爸爸说点儿啥,可司马一脸落寞,词不达意,问几句才回一句。表妹以为司马累了,把小女儿轰走,说:“让爸爸好好吃口饭,别打扰爸爸。”

“都挺好的,”司马承认,但他有执念,“那些年,我就是想找个机会告诉你,介绍信开出来了。想问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妈没说……为人父母,我能理解她。”小梅第一千零一遍回答他。

小梅母亲没说的还有小梅写给司马的信,共计三封:一封为那天挂电话道歉,一封问事情的进度,一封说有什么难处,两人一起担。在亲爱巷,小梅和司马回忆当年时,发现司马一封也没有收到。是了,定是小梅前脚投到邮筒,后脚就被母亲等着邮递员来,强行撤走。

1980年,司马和小梅还有过一次不算交集的交集。

一个秋日,司马负责给各单位发最新的被服,他在名單中,发现城南铁路医院来领取被服的负责人是于小梅。中午,他特地回家,换了一件新衬衫,下午,城南铁路医院来人,不是小梅。

“我故意不去的,请了假,换了别的同事。”六十多岁的小梅表情上闪回当年,一脸没必要的神态,“都挺好的。”

三求婚

小梅的四个孩子各有各的出息,其中长女孙敏,女承母业。上山下乡时,孙敏做过赤脚医生,曾用脚丈量过苗寨。她拍过一幅照片,照片中,她穿苗族便装,拖两条大辫子,斜挎着标红十字符号的药箱,蹲在一条小河旁,一只手扬起水,另一只手还在水里;照片旁有一行白色小字:广阔天地炼红心。

这张照片,寄回家后,被老孙用木块和玻璃镶了个框,挂在家里最显眼处。

1977年恢复高考,孙敏考上北京的大学,学临床医学。毕业后,她回到母亲工作的铁路医院上班,外号“高蛋白”,因为皮肤白,白里透红的白。“看起来就好健康噢”,见过孙敏的人都这么说。

孙敏于1982年生下孟磊,1994年,孟磊读小学五年级,最爱他的姥爷孙福成去世。

一家两代,好几口人,都在铁路系统工作;老孙人缘又好,他的葬礼极尽哀荣。老孙死于恶性肿瘤,三年五次手术,该上的手段都上了;该抢救时,一点儿没耽误。因此,老孙去了,家人遗憾,却不愧疚。

老孙的头七刚过,小梅家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是司马。

小梅家的客厅设着灵堂,老孙的像挂在墙的正中央。那些天,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老孙的几个孩子,面露凄色,立在一旁。是孙敏的丈夫孟石接待的司马,孟石把司马当作岳父的老同事,和他握手,点燃三支香递过去。司马背已有些驼,他走到老孙的遗像前,深深鞠个躬,再直起身,快走几步,把香插在香炉里,回头问孟石:“你们的妈妈呢?”

当地习俗,红白喜事,来访的人都要随份子。孟石以为司马要把份子钱亲手交到岳母手中,便领司马进了里屋。里屋,小梅倚在双人布沙发的一侧,沙发巾是一床旧毛巾被,花色有些模糊。见到司马时,小梅有些恍惚,一时没想起来是谁。出于礼貌的本能,她撑着沙发扶手想站起来,孟石赶紧走过去,搀扶起岳母的左胳膊。司马让小梅不用多礼,好好休息,他将手伸进黑色夹克衫内袋,摸索出一只牛皮纸信封,放到小梅手里,低声说:“节哀顺变。过段时间,我再来看你。”再拍拍孟石的肩,道一句“照顾好你妈”,就和大部分来客一样,礼数完成,便走了。

小梅捏着牛皮纸信封,过很久才想起打开,事实上,不是她打开的。她捏了一会儿,放在沙发巾上。负责登记份子钱、前来帮忙的远亲发现了信封,拿起信封前后看了两遍,仍没找到送礼者的姓名,连呼奇怪。接着,远亲打开信封,抖一抖,飘出五张百元人民币,散落在沙发上、地上。五百元在当时是一笔大数,可信封似乎还没抖干净,还装着些什么。远亲掏一掏,掏出一张对折的、泛黄的、质地有些松脆、上面还印着些什么的纸。远亲不敢造次,捡起钱,钱叠在信封上,连同那张对折的纸,交给小梅。

小梅木然将纸展开,双手从慢到快地抖,抖到停不住。

1954年4月开出的结婚介绍信,寥寥数语,油印部分的字体是楷书,钢笔字部分是行书。合起来拼成:兹有我单位司马奋强同志自愿与于小梅同志结婚,请予以接洽审查登记。

稍后,介绍信被颤抖的手抖出手外,落在地上。

一个半月后,老孙的七七结束。司马奋强再次敲开小梅家的门,只有小梅一个人在家。客厅恢复成过日子的常态,老孙的遗像从墙的正中央挪到饭厅一角,像下摆着香炉、一碗、一盘和一双筷子。碗里是面,洒着些葱花、辣子;盘子里是红烧的肉类,看得出家里吃啥,还不忘给老孙留啥。

小梅为司马泡茶时,司马给老孙敬了三炷香。小梅把茶杯端到司马面前,司马忽然意识到他和小梅一对一,面对面,已过去四十年了。

现在,小梅六十二,司马六十五,油光水滑的乌黑大辫子不见了,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起码缩水五厘米。

司马没喝茶,他把茶杯搁在饭厅的桌上,两人在桌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司马开口了。

他先是交代这些年的经历,从徐州回兰州,从兰州到青海,再从青海到西安。而后说起现状,表妹去世好几年了,孩子们各自成家,如今,他已是三个小朋友的爷爷。最后,他谈到此行的目的:“如果你不嫌弃我老……我还能陪你十年。当年,我们就差一张结婚证。”

他断断续续说完,一口喝干杯中茶,额头沁出微微的汗。小梅拿起水瓶,拔掉木塞,将瓶身倾斜,水冲着杯口,流成一条粗线。热水在杯中,燃起一道白色雾气,袅袅娜娜,雾气渐散。她将水瓶立正,按上木塞,没抬头,只点头,声音微嘶哑,语气坚定地说:“好。”

她握着杯把,把茶杯递过去,司马的手盖上她的手。

司马和小梅告知了各自儿女,很快,领了结婚证。注意,是告知,他们根本就无所谓儿女是否同意,尤其司马。他的原话是:“当年组织不同意,我没办法。现在我什么都不管,我要结婚。”

幸运的是,双方儿女聽完故事,都感叹他们的不容易。两家人在一起,摆了一桌家宴,就在老孙的遗像前,一屋子人,为他们举起祝福的酒杯。

1994年至2004年,司马真的陪了小梅十年。

开头几年,两人身体还不错,旅游是他们生活的主题。他们牵手走遍了祖国大好山川,复习人生履历中每一处停留过的地方。北京的景山、天坛、曾经的培训基地,新疆、青海、甘肃、江苏;火车站、医院、亲爱巷……

他们像要把失去的都弥补回来。

孙敏和他们住在一个大院,在二老的夕阳红旅途中,她还陪过一次。

那是1999年去贵州,孙敏带着丈夫、孩子,和司马、小梅,一家五口,游山玩水,还抽空儿去了她曾插队的村子。

在景点,小梅穿上苗族礼服,满头插着银饰。孙敏则找到当年的河,摆出同样的姿势,蹲在河边,一只手扬起水,另一只手还在水里。老年摄影发烧友司马咔嚓咔嚓按着相机,为她们拍照,回到西安后,再将它们洗出来、装框。孙敏的那张扬水照,就放在“广阔天地炼红心”照片旁。见过的人无不赞其妙,无不感叹时光如水般流逝。

除了孙敏,两家其他子女来往得也不错,一年总有几次,中秋、春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在饭店包厢,十二人桌,能开两桌。

司马和小梅在其中的努力,是他们和谐相处的前提。首先,老两口单独住,婚后,司马就搬到小梅家,尽量不麻烦孩子们。其次,他们尊重彼此之前的婚姻,每逢清明、七月半,他们就相携为各自的前夫、前妻上坟;小梅家,老孙的遗像甚至都没摘下来。

2004年春,司马在离休干部例行体检中,发现胸部有个肿块;继续检查,确诊为淋巴癌。手术后,他出院,没回小梅家,被在华县工作的儿子接走。司马对孙敏说:“你妈命苦,我不能再让她眼睁睁地看着第二个男人走,我就不回去啦。”

从此,司马和小梅恢复到年轻时两地分居的生活状态,只靠鸿雁传书,维系感情。

鸿雁就是孟磊。

2004年,孟磊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读大四。周末,他总往来于西安和华县之间,替小梅和司马送信、带话、捎东西,他喊司马叫“司马姥爷”。

司馬在病床上支了张折叠小桌,看书、吃饭、写信都靠它。一次,孟磊去看司马,将小梅的信递给他。司马戴上眼镜,拿起笔,认认真真地在信封上标上数字“282”,再拆开。孟磊大奇,问司马:“这数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司马笑呵呵地解释,他和小梅年轻时通信,就习惯标上数,他还记得,他在第176封信中求婚,小梅在第177封信中答应。

信封上的数字没标到“300”,司马就不行了。他的儿子火速将他送回西安,救护车上,司马停止了呼吸。

消息瞒不过小梅,但家人不让她去司马的追悼会。她没坚持,只是让孟磊带了一样东西去追悼会,此外,订了只花圈。

司马和老孙一样,是铁路局的老人,徒弟、下属、同事、领导、邻里、故交,枝枝蔓蔓,追悼会肃穆、盛大。一些人知道司马和小梅的故事,另一些人通过一些人得知。小梅送来的花圈朴实无华,但挽联的落款催人泪下,赫然印着两个字:老妻。

“老了才成为他的妻子?”

“是一个年老的妻子?”

遗体告别的队伍往前蠕动,排队的人们窃窃私语猜测着。

轮到孟磊告别,他弯下腰,从随身的包中掏出一对鲜红的结婚证。司马在鲜花的簇拥中,平躺着,像熟睡般安详。孟磊将结婚证插进司马衬衫的口袋,轻轻道:“司马姥爷,姥姥说,当年就差这一对结婚证,就让它们陪你一起去吧。”

司马的白衬衫很薄,红色结婚证透过他胸前的口袋,清晰可见。所有经过他的人,都看见了。

仪式完毕,在场所有纸质的祭奠品都焚烧了,包括那只写着“老妻”的花圈。

结婚证随司马的遗体火化。

路况喜人,过了西直门,我和孟磊的车一马平川,一路狂奔。

孟磊去隔壁小区接孩子,我先回家拾掇。北京的街头,风中如拍了花露水,自带凉意,树叶一片接一片地落在我的脚前。我默默走着,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要写它,写那对结婚证;我要写他们,写司马和小梅。

等不及到家,我就给孟磊发微信,孟磊过了会儿才回:“写吧,我刚问了妈,她说,姥姥和司马姥爷的故事,比她看过的任何电影、电视都感人,我想,她会乐于看到你写出来。”

我松了口气,从现在开始盼着婆婆和姥姥回来,当面聊,会有更多未知的细节。

一红被子、绿被子

怀远的石榴个大、皮薄、颗粒饱满,剥出来,盛在玻璃碗中,像一捧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我剥了一碗,递给婆婆。

这是2018年的国庆假期,下午两点,姥姥午休未起,其他人各有各的理由不在,客厅只剩我和婆婆。

婆婆家,俨然是标准的退休知识分子之家。客厅隔成两部分,左边,摆着茶几、沙发、电视机,电视墙呈淡绿色,竹叶似的花纹凸起如浮雕,绿植让空间充满活力。右边布置成小书房,宽大书桌上,搁着几本书法教材、数支毛笔、一摞宣纸;书桌后,是一排书柜,除了书,还有些摆设。

边吃石榴,我边和婆婆闲聊,今天的话题当然是姥姥。

婆婆口中,姥姥的母亲在官宦人家长大,而姥姥出生七天就受天主教洗礼,中小学读的都是教会学校,十五岁前接受的教育是洋派的。

提及姥姥在过去岁月中,因政治原因带来的磨折,婆婆说:“她总像是有心事。性格中,忍的成分居多。小时候,我很少见到她笑。”说到这儿,婆婆倒爽朗地笑了。

秋天的阳光从阳台射进客厅,穿过半掩的窗帘,均匀铺在茶几上,零碎洒在玻璃碗的各个棱面。婆婆的头发刚烫染过,一头小黑卷。她的圆脸微胖,一笑,皱纹浮起,一双外科医生的手灵巧白皙。石榴吃完了,她将碗端走,我忙着泡茶。一人握着一个小茶杯,我把话题带进另一茬,谈姥姥和司马姥爷。

“我找几件东西给你看。”婆婆走向书柜,按动弹簧门,从书架上取出几本相册和一册旧书,将它们摊在茶几上,我凑过去。

“这是……”我对着旧书橙色封面上的“几度夕阳红”五个字发问。

“这是琼瑶的小说,写大时代背景下,一对恋人的离合。我妈和司马叔都很喜欢,读过很多遍,每次读,都要叹息一番。你要是没读过,也拿回去看看。”

“这是……”

“这是他们1951年在北京培训时的照片,也是他们唯一一张老照片。”婆婆在几本相册中翻了翻,找到一张黑白集体照。她用指尖为我圈出前排左三、坐着都显得比其他人高大的男子——司马叔;再点一下后排居中、梳辫子、圆圆脸的女生——我妈。

“这是……”

“这都是司马叔和我妈全国各地旅游的照片……”婆婆把一本相册推到我面前。

“啊,他们真是走了很多地方。”我一页一页翻过去,照片以姥姥的单人照为主。我不禁感叹,平时总在忙忙忙,对家人关心太少,对老人们的从前知之甚少。

“司马叔爱好摄影,”婆婆解释,她又站起来去书柜里取出两个相框,其中一个黑色木框已掉漆。框内的照片均是婆婆,姿势、地点相同,年龄、拍摄时间有别。她指着新一些的相框道,“喏,这是我们一起去贵州时,司马叔为我拍的。”

这两张照片,我早就看过,此刻再看,却别有一番感触:“真难得,你们相处得不错。”我将相框搁在膝头,仔细端详。

“人和人之间也讲缘分,我们两家人,我和司马叔,都很投缘。”婆婆微笑。

婆婆姐弟成长各阶段的照片、孟磊的照片、姥姥和孙姥爷的照片……就这样,我们在沙发上,不知不觉翻了一个多小时相册。

其中,一张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正红色背景,写着“结婚三十五周年纪念”。相片中,姥姥穿着米色羊绒衫,戴一串米粒形状的珍珠项链,嘴唇矜持地笑成一个弧状,容貌和婆婆现在几乎一样。姥爷则穿着咖色手织毛衣,鬓角已白,眼周笑得堆起褶子。

“其实我爸活着的时候,和我妈感情也很好。”婆婆用指肚摩挲着她父母的影像,轻轻地说。

姥姥房间传来声响。

“姥姥醒了?”我问。

“好像是,我們去看看。”正往屋里走,婆婆忽然拽拽我的衣角,提醒我,“我已经告诉她,你想写她,但……毕竟都是些伤心事……”

我忙说:“我懂,多余的话我不会说,有啥疑惑的,还是问妈。”

我们走进卧室,瘦削的姥姥坐在临窗的靠椅上。她上身穿一件红色针织开衫,下身着一条灰色长裤,腿上盖着床薄毯,腿边倚着一支褐色木质拐杖。她从红色针织袖管中伸出的手,青筋凸起,头发花白,发量稀疏。那双灵活的大眼告诉我,她的精神依旧矍铄。

我满脸堆笑,快步走近,喊着:“姥姥起来啦?”姥姥露出一个只属于长辈的笑,她捏住我的手,与我闲话家常,问贝贝呢?我说,爸和孟磊带她出去玩了。

婆婆走近姥姥,刻意放大嗓门,提高音量,问:“要不要去阳台晒晒太阳?”姥姥的耳朵有点儿背。

姥姥点点头,婆婆扶她起来,我正要帮忙,被婆婆拦住:“你先在这儿待着,我还有东西给你看。”

她们离开卧室,没多久,婆婆回来了。她径直走向姥姥床边的衣柜,打开白色柜门,喊我的名字。我不明就里,走过去,只见衣柜分上下层,下层是四进抽屉,上层是高约四十厘米的橱子,一床看不出花色的床单包裹着什么,整个把橱子塞满了。婆婆一扯,那床单如幕布落下——

一床红被子叠在一床绿被子上,两床被子,袒露在我面前。我听见了心跳的声音,可我的呼吸却像要暂停似的。

“琦琦,你来看这被子。”婆婆和我站在衣柜的两侧,我们的头微微仰着。

缎子被面,光滑、精致,除了红和绿,还有金色。隔着折痕,隐约看出,是一对金鸳鸯。我伸出手,微微碰触它们,又迅速收回,我为我食指上的老茧感到抱歉。

1953年,于小梅和司马奋强在兰州,没领成结婚证,但婚礼如期举行。探亲假完,于小梅把绿被子背回徐州,红被子留给司马奋强,告诉他,什么时候领成结婚证,什么时候,红被子和绿被子再合在一起。

1994年,两人再婚,司马搬到小梅家,他背了红被子来,发现床上,放着一床绿被子。

“这被子……从西安又带到了北京。”婆婆声音平缓,在我耳边,徐徐道来,如电影旁白。

我腿有点儿软,后退几步,退到姥姥床边,“咚”地坐下。说实话,这一刻,我才能确认,于小梅和司马奋强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旧照片中冻住的前排左三、大高个,后排居中、小圆脸,而阳台上那位耄耋老人千真万确是事件的亲历者,我的女主角,他们对上号。

二《结婚证》

一个月后,我带了本杂志去婆婆家,我在杂志第八页折了个角,婆婆打开就能发现,那篇名为《结婚证》的文章。文章结尾处,我表述了为什么要写它——

“除了爱情,更打动我的是,时代的车轮总不经心碾压无辜的人,可故事中的人,没有一个是坏人,没有谁主动伤害谁。他们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坚守,付出珍重。”

《结婚证》比我想象得更要受欢迎。一段时间内,我陆续收到几十家杂志的样刊和转载稿费,常有不同平台的新媒体小编来加我微信,请求授权刊登,微博也时不时有热心读者给我发私信。

“我很喜欢《结婚证》,请问是真的吗?”

“我是一名音频主播,我可以念一念《结婚证》吗?”

我也忘不了它,在多个线下沙龙提到它。

一次,在敦煌图书馆,我给一群中学生讲怎么搜集素材,以《结婚证》为例。讲完故事,还没讲方法论,台下的中学生们已热泪盈眶。

另一次,在上海书展,我有本新书开发布会。记者提问:“新书中,您最喜欢哪个故事?”我又举它为例。书展是开放空间,观众走来走去,可那天,观众越来越多,椅子不够用,站着的人围着坐着的人,站着的人围着站着的人。当我说到在婆婆家,看见红被子叠在绿被子上,一位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用食指关节拭泪,而他,不是唯一一个。

这些消息,我都转告了婆婆。从爱护姥姥出发,婆婆只把首发的杂志给姥姥看过。

“姥姥看完,什么反应?”我小心翼翼地问。

“她没说话。”

“哦……”

“很久没说话,”婆婆停了下,“但她把杂志一直放在那儿。”她冲姥姥的床头努努嘴,我趁姥姥晒太阳时去看,果然,姥姥的枕边,躺着那本杂志,一副老花镜搁在上面。

渐渐地,司马和小梅在我的生活中告一段落。《结婚证》只是我写过的众多故事之一,不同的是,原型仍在我的生活里。

转眼,已是2020年。

三月底的一个下午,我正忙着在各种买菜APP上抢青菜,公公忽然给我来了电话。

疫情原因,孟磊所在的医院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形势紧张,他工作更忙,已经有半个月不在家了。

“琦琦,出大事了。”公公态度慌张。

“是孟磊吗?”我脱口而出,情不自禁,坐正身体,“他确诊了?”想想不对,孟磊没给我消息,怎么会先给他爹消息。

“呸呸呸!”公公骂我乌鸦嘴。

“对,呸呸呸!那是……”我的脑子飞快转了下,“姥姥……又……”疫情对于高龄老人是个坎儿,姥姥前几天在洗手间晕了过去,摔到腰,我们叫了“120”,现在,已经回家。

“你姥姥情况是不好,这次……是你妈。”我公公马上否认。

“怎么了?”我疑惑。

“今天早上,你姥姥精神好点儿,叫你妈进房间,说有话要跟她单独谈……”我公公咽了下口水。

“然后呢?”我着急了。

“你妈从姥姥那儿出来后就一直哭,哭了几个小时,还一边哭,一边喊‘爸爸,不吃不喝,谁劝也不听。”

“姥姥跟她说什么了?是交代后事吗?”

“差不多。你姥姥说,她不一定能撑过今年,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婆婆。”

“什么事?”我急了。

“‘你后爸是你亲爸。”公公像脱水的行者走在沙漠上,艰难地嚼一块干馕。

“后爸是亲爸?”我喃喃重复,待反应过来,半晌说不出话。

三亲爸后爸

1954年1月到4月,三个多月,发生的事儿,于小梅三十多年都没有消化。

春节前,她在徐州电话局与司马奋强通话,得知司马调动去青海的事有困难,结婚证还是领不成,她主动挂断电话。心痛引起胃痛,于小梅蹲在地上,好一会儿。稍后,她回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怀孕已两个多月。

秘密无人分享,于小梅只能一个人在夜里咬着被角哭。

秘密被母亲发现,那个灯火通明的夜、开家庭会议的夜,父母和她约定,过了春节,如果司马还不能带着介绍信来,她就要服从安排,嫁到外地。

这期间,小梅写给司马的信,都被小梅的母亲拦截;司马寄来的信,也都被她封锁。

没有信的日子,小梅整天以泪洗面、心灰意冷,她为司马找了各种理由,太忙或彼此都需要冷静,然而,她的内心却附和着母亲的质疑——

如果司马想娶你,为什么一直不来徐州?一封信也没有?

如果司马不是在意他的前途,为什么不能弃之不顾,辞去公职也要和你在一起?至于拖到现在?

如果司马真的在意他的前途,你现在逼着他娶你,他就算娶了,你这一辈子也是欠他的,你还得起、我们还得起吗?

目前的形势,谁都看不清楚。妈和爸有一天也会自身难保,最好给你找个老实可靠、贫苦出身的,不求有大出息,但求他的苦能罩着你,过上安稳日子。

……

春节很快到来,小梅凸起的肚子慢慢显怀,小梅的母亲在苦口婆心外,开始忙碌起其他的事。

一个湿冷的雨天,她敲开铁路医院院长办公室的门,在感谢院长对小梅的栽培之余,娓娓诉说着女儿的困境和最大的秘密。

院长和小梅母亲同龄,沉吟片刻,她决定为小梅安排流产手术,并表示,如果需要,还可以开一张肝炎的病假条……

但小梅拒绝手术。

与此同时,小梅的姐夫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趟西安。他的发小姓张,在西安铁路局工作。老张的妹妹是该市城南铁路医院的护士,和丈夫两地分居,想对调到徐州来。老张央小梅的姐夫帮着踅摸可以对调的人已有一段时间,如果不是小梅和司马早是一对,老张甚至想帮小梅介绍个西安的对象,以成全自己的姨妹。現在,双方都有这个需求,当事人也同意,对调,很快就批了下来。

姐夫和老张握手告别时,还拜托他再做一件事,帮小梅迅速嫁掉。

关于找个什么样的,小梅只有一个要求,能容下她和她的孩子。

老张在周围扒拉了一圈,最终锁定孙福成。一个山东逃荒来的司炉工,三十岁,还没转正。逃荒路上,死了老婆、孩子,人老实、心地善良,就是穷了点儿,但知根知底,认识好几年了。

老张随信附来孙福成的照片,没有更好的选择,小梅的父母冲姐夫点了头。姐夫再问小梅,小梅把脸偏过一边,看都没看照片。姐夫再看姐姐,姐姐眉毛一皱,示意“就这么着吧”。于是,姐夫在灯下给老张回信,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

车票、行李、手续都用最快的速度弄完。1954年,果然如小梅的母亲预言,她和小梅的父亲在单位受到冲击,是姐夫送小梅去的西安,老张和孙福成在西安站接的车。

那天,于小梅进了孙家的门,所谓孙家,只有孙福成一个人。两人面对面无声坐着,终于,于小梅想对孙福成解释一下过往,孙福成拍拍炕沿儿先开口:“别说了,我都知道了。我命苦,你也命苦,我们成个家不容易。说起来,我还配不上你,你是医院的正式工。只要你不嫌弃我,以后,你就是我老婆,你生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会一辈子对你们好。”

说完,孙福成就去忙了,还特地为小梅煨了一只猪脚。

马不停蹄,小梅去城南铁路医院报到。

孕期心情抑郁,工作又忙,小梅生产时,整整提前了两个月。外人看来,恰是足月。

小梅没奶,孙福成千方百计,搞到一只羊。

一日,于小梅绑着头巾,披着棉袄,坐在炕上。她拍着襁褓中的孙敏,透过平房窗户,看见孙福成在屋外挤奶。沧海桑田、天翻地覆、造化弄人、随遇而安……一个个成语从天而降,落在她眼前。她把孩子拍睡着了,端详着孩子的脸,轻轻说:“咱俩也要一辈子对他好。”

孙福成给孩子起名“敏”,过了很久,小梅才知道,那是他在灾年夭折的女儿的名字。他也确实兑现了诺言,将孙敏视如己出,是那个年代少见的生闺女还要散红鸡蛋的好爸爸。

1971年,司马奋强四处打听城南铁路医院是不是有个叫于小梅的护士、是不是徐州人、是不是在北京培训过,孙福成和于小梅的生活如齿轮般咬合精准、正常运转,亦如古井水宁静幽深、波澜不惊。

1978年,表彰大会结束,当晚,于小梅躺在床上,将头斜倚在孙福成的肩膀处,她提起自己见到了司马奋强。孙福成问:“谁是司马奋强?”于小梅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向丈夫提过前男友的名字,于是,她用更准确的词,“小敏的亲爸”。

她明显感觉孙福成的肩和整个右臂顿时僵了。结婚二十四年来,孙福成第一次向她发火,他推开妻子,坐起来,披上衣服,走出门。于小梅问他:“你去哪里?”孙福成没理她,于小梅扯件衣服套上,跟着出去,只见孙福成拿着烟袋,坐在平房廊下一只他亲手做的木头板凳上,烟袋锅敲打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后半夜,孙福成带着一身烟味回来。

他躺下,于小梅没睡,看着他。他浓如墨的眉毛纠结在一起,像个加粗加黑的破折号。于小梅轻声说:“对不起。”孙福成重重叹口气道:“以后别说这种话了,我就是小敏的亲爹,咱们四个孩子的爹!”

他把头歪向一边,于小梅把他的头掰回来,就算和解了。

1994年,在亲爱巷漫步时,于小梅对司马奋强提起老孙的好、老孙的执念。

“他不是自私。”于小梅强调。

“当然,我懂。”树叶一片一片地落在司马奋强的皮鞋上,他的目光飘向很远的地方。

“这是他亲手建设的家,像一个堡垒。”于小梅感叹。

从徐州回西安,窗外,一路风景。

夕阳如一枚鸭蛋黄,远远挂着,司马奋强忽然对小梅说,他决定,出于对老孙的感激和尊重,有生之年自己绝不向孙敏主动提起他才是亲生父亲的事。虽然他早就猜到了,无论是孙敏的出生年月,还是她的肤色、轮廓、自来卷都已证明。其实,当年,他也猜到了,所以,才会抱着一定要再见到小梅的决心,调到西安,寻访她的下落。

“你后爸是你亲爸,你亲爸才是你后爸。”八十八岁的于小梅自觉时日无多,用枯柴一样的手握住六十六岁的女儿孙敏交代后事。她气若游丝,说几个字,就要歇一歇,“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要告诉你,因为,你的两个爸爸,都是好人。”

在孙敏的记忆中,有几幕,总也挥不去。

小时候,大概七八岁吧,全家一起去西安长乐公园。当时,她已经有了两个弟弟,但爸爸只把她扛在肩头,弟弟们在后面走。她绑着两个红色蝴蝶结,小辫子在耳边一蹦一蹦。她双手搂着爸爸的脖子,居高临下,不可一世,骄傲得像个公主。

插队时,她和一个同乡的男知青恋爱两年。男知青先回城,渐行渐远渐无书,她为此专门回了趟西安,发现他已和别人出双入对。

事发突然,她整日以泪洗面。起程回贵州的那天,她哭着问爸爸:“我以后是不是不会再遇到更好的人了?”爸爸看了她一眼,神色诧异,像把她的话当笑谈:“我闺女!怎么会?!”瞬间,她也意识到,嗨,天涯何处无芳草,真的是笑谈。

三十多岁时,孙敏的婚姻出现危机,因为婆媳关系。她气急败坏回娘家,机关枪一样“嗒嗒嗒”地说出自己的委屈。爸爸等她说完,拍拍她说:“别怕,真的要离婚,我们给你带孩子,你就安心工作。”她扑哧一笑,又觉得,没到那一步,算了。

再往后,是爸爸临终时。

儿辈、孙辈环绕着他,他说,他这辈子知足了,有这么好的一切,都别哭。他长叹一口气,闭上眼。

孙敏当时握着爸爸满是老茧的手,从温暖到冰凉。她迟迟不放,最后,被人强行拉开。

与之对应的几幕,也不断浮现在孙敏眼前。

爸爸灵堂上出现,给爸爸上香的高个儿老头,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司马叔。

妈妈宣布要再婚时,她起初愕然,听完往事,再去看,有同情,有理解,还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的司马叔。

执意要和他们住得近的司马叔,他们,就是孙敏一家三口。

不摘爸爸遗像的司马叔,陪妈妈去上坟的司马叔。

唯一一次一起去旅游,跑前跑后张罗,一有机会就忙着按快门,提议去她插队的地方走一走的司马叔。

去華县前,佝偻着背叮嘱她,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我不回来了,不想你妈眼睁睁看第二个男人走”,眼神复杂的司马叔。

……

孙敏坐在沙发上,这些画面交错出现,两个爸爸影像交叠。

她号啕时,在别人眼中,六十多岁的她像个孩子。在她心里,她也确实是个孩子,是坐在老孙肩膀上,抱着老孙脖子,两只羊角辫一蹦一蹦的那个孩子。

她锥心地痛,只变成重复的称呼,“爸爸,爸爸”。她说不完整,她其实想说:“我想爸爸。”

而于小梅,在房间里睡着了,像要睡一个世纪那么久,十指相扣,放在胸前。

尾声

金桂飘香的九月,我和孟磊在景山闲逛,一粒小石子挡在我面前,我一脚将它踢飞。

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已过去,但口罩还挂在每个人的脸上。禁足几个月的人们如蜜蜂从蜂巢中放出,嗡嗡嗡一片,四散在各个看起来安全的景点。我和孟磊,趁周末,来公园转转。

自然,转转的不止我们俩。

老老小小。孩子们在前面奔跑,老人们蹬着球鞋,撸着袖子,弓着膝盖,拾阶而上。最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对,就是姥姥,她被女儿孙敏——我婆婆推着,顺着骑行的坡道,缓慢前行。她穿一件厚实的红毛衣,在绿树掩映下,一派宁静祥和。几乎无人记起,前不久,她几出几进医院,家人连病危通知书都签过了。

“姥姥的生命力真是强。”我们和他们保持着十米开外的距离,我羡慕地说。

“谁也没想到,她交代完后事,竟又奇迹一般,撑到现在。”孟磊附和。

“姥姥一生不容易,但她遇到了两个好男人。至于妈,亲爸后爸,都很伟大。”

“是啊,”孟磊拿手支着腰,喘着气,“对了,疫情过去,妈说,家里要重新装修下,墙要重粉,洗手间的下水道也老化了。最重要的是,要收拾出一块地方,把两位姥爷的遗像都挂上去,这些日子,她总梦到他们。”

“应该的,应该的。”我依偎着孟磊,沉默良久,又补充了一句,“我们也应该对他们更好点儿。”

孟磊拍拍我的头。

“喂,你们赶上啊!”我公公把贝贝抱起,扛在肩头。他们在前方回转身体,大声喊我们。

我和孟磊疾步向前,孟磊和我拎着大袋小袋,袋子里满是野餐的吃食。

婆婆扶着轮椅的把儿,将轮椅停在半山腰的亭子边,再往上,就只有台阶了。

我和孟磊把野餐布铺好,把酱肘子、卷饼、各种凉菜、酸奶、水果摆一圈,孩子嘻嘻哈哈坐内圈,大人们坐外圈。

我拿饼卷了肘子肉,用保鲜膜套着,走到婆婆和姥姥身边。

她们正顺着石头护栏从景山往下、往南看。这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天蓝云白,故宫的屋檐像被神笔点过,每一撇都要飞起,琉璃瓦泛着金光,金光连成一片,姥姥正对着那片光,光折回来,映在她脸上,为她镶了一道金边。

姥姥的脸病过后越发小了,口罩有些挂不住。往前数七十年,她面颊鼓鼓,头发紧紧张张地塞在护士帽里,白色口罩上一对笑眼,是铁路医院公认的院花。

而今,她有些孱弱地倚在女儿的胳膊上,看向远方,像回顾一生,又像在思念谁。

责任编辑/谢昕丹

分类:好看小说 作者:林特特 期刊:《啄木鸟》2021年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