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儿的一座大山,山崖下有一所房子,那儿住着一个红鬼。红鬼的外貌挺吓人,但他的内心却十分善良,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和人类成为好朋友。这天,红鬼在自己家门前竖起一块告示牌:
这是心地善良的红鬼的家,
欢迎大家来做客。
这儿有美味的点心,
还有热茶招待大家。
第二天,一个樵夫从红鬼的房子前路过,看到了告示牌,感到非常奇怪:鬼怎么会立了告示牌呢?是不是想把我们骗进去吃了啊?
樵夫回到村里,把这事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说:“啊呀,还好你没进鬼的屋子,一定是骗局,真危险啊!”
这事很快传开了,以后村里的人再路过那里,看到告示牌,都头也不回,匆匆忙忙地朝山下跑去。
红鬼透过窗子看到这一切,感到非常失望,他抱怨地把目光转向自己立起来的告示牌,说:“立了牌子也没用,即使天天做点心、烧茶水,也不会有谁来玩。真是白费劲儿,太气人了!”他伸手把牌子拔出来,“砰”的扔在地上,然后用力踩了几脚,木板“嘎巴”一声就裂开了。
正在这时,一位客人突然来到了红鬼家门前。说是客人,其实也不是人类,他也是个鬼,是红鬼的好伙伴——青鬼。
这个青鬼住在很远很远的深山里,这天早晨他从家里出来,驾着云朵落到这座山上。青鬼看到红鬼正在大发脾气,担心地问:“你怎么了?这种野蛮的事情可不像你能干出来的呀!”红鬼就把自己为什么生气一五一十地向青鬼讲了一遍。青鬼听了,点点头,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我可不想看到你这么苦恼,回头我到山下的村子里去一趟,好好闹腾闹腾。“红鬼一听,有些慌了,急忙说:“别……别开玩笑了,我已经不生气了。”
青鬼狡黠地笑了笑,说:“不是玩笑,你听着,我有个主意——在我闹腾得正起劲的时候,你突然出现,然后按住我,朝我头上狠狠地揍几拳。这样一来,人们就信任你了。”说完,青鬼拉起不想动身的红鬼的手,朝山下走去。
到了山脚下的村庄,青鬼拔腿就朝一座屋子跑去,他一边用力踢门,一边大声喊:“我是鬼,快开门!”
屋子里,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在吃午饭,大中午的,突然看见鬼站在门口,吓得魂不附体:“鬼,鬼来啦!”两人一同从后门逃了出去。
青鬼没有去理睬跑开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他进屋后见啥摔啥,锅碗瓢盆扔了一地,还翻跟头、拿大顶……
这时,红鬼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握紧拳头大声喊着:“你这坏蛋!”揪住青鬼,对着他那硬邦邦的脑壳“砰”的就是一拳。青鬼缩着脖子,小声说:“你继续使劲打吧!”
于是红鬼就“噼啪咔嚓”地打了起来。村里人都躲在暗处,提心吊胆地瞧着这边,他们可不知道,这时青鬼正在小声地叮嘱红鬼:“不够劲!再狠点揍!”
红鬼轻声说:“行了,你快跑吧!”
“好,那我就跑啦!”青鬼从红鬼的胯下钻出去跑开了,他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刚要出门,又故意把头撞到门框上,谁知用力过猛,疼得青鬼直叫:“哎哟,好疼!”
红鬼顿时一惊,急忙跑过来问:“阿青,让我看看,疼得厉害吗?”
青鬼没想到会把自己青青的额头再撞出个大青包,他一边揉着头一边跑开了。村民们被这个场面吓得目瞪口呆,在后面眼看着两个鬼跑出了村子。
等两个小鬼的影子都已经远远地消失了,人们才开始互相议论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还以为鬼都是些野蛮的家伙呢。”
“那个红鬼和别的鬼不一样。”
“对,一点不错!由此看来,那个红鬼还是挺善良的。”
“是吗?这么说,咱们还是赶紧到他那儿去喝茶吧!”
人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开了,村里的人们都放心了,当天就有好几个人进山了。大家站在红鬼的屋门前,轻轻地敲着门,红鬼听到敲门声,便一跃跳到门外,满面笑容地把大家接进客厅,送上香喷喷的茶和好吃的点心,在场的人还没有谁品尝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呢!回到村里以后,人们对紅鬼的盛情款待赞叹不已,从此,大家就经常三五成群地到红鬼家去作客。红鬼终于和人类交上了朋友,他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孤独了。
可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红鬼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喔!他想起来了,是青鬼——他最亲密的伙伴青鬼,自从那天分别以后就再也没来过。
“他怎么样了呢?是不是伤还没好?那天他故意把头撞到门框上,伤得可不轻啊!不行,我得去看看他。”
于是,红鬼翻山越岭来到青鬼的住处,却见房门紧紧地关闭着,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发现门旁贴着一张纸条:
红鬼朋友,希望你永远诚实地同人们亲密交往,愉快地生活下去。近期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了,如果我继续和你来往,人们会对你产生怀疑的。我决定出去旅行,也许这次旅行的时间会很长,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再见,望你保重身体。
——你的好朋友:青鬼
红鬼默默地看完这张纸条,又反复看了好几遍,他想到这些天,自己忙着招待人类朋友,竟不知不觉忘了青鬼,不禁扑到门上,抽抽嗒嗒地哭了起来……
银手指点评:看完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结尾那张贴在门上的纸条。
故事的结尾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句号式的结尾”,像这则故事,如果在冲突结束之后平稳地打上句号,以“红鬼终于和人类交上了朋友”收尾,故事结构也算完整,但作者没有就此满足,他在结尾荡开一笔余澜,青鬼不求回报地默默离开,红鬼看到门上的纸条后痛哭失声,读至此,读者也不禁百感交集,这样的结尾,可以称之为“省略号式的结尾”。
此外,故事还有把高潮和结局合而为一的“惊叹号式的结尾”,有预示着新行动新冲突的“问号式的结尾”,如果有兴趣,大家在写作时不妨试试。
分类:银手指·金点子 作者:[日]滨田广介 期刊:《故事会》2010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