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今古传奇 > 今古传奇武侠版2022年02期 > 〖江湖夜语〗破局者——读徐皓峰《刀背藏身》

《刀背藏身》是徐皓峰的一部武侠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师父》《国士》《刀背藏身》《箭士柳白猿》等六篇。故事背景大多在20世纪初,当时学武之人,可以做镖师、教官、武馆纠纷的仲裁人,个个受着江湖的掣肘。徐皓峰笔下,武术并非想象,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行业,它有渊源、有传承、有规矩,有人情。在他看来,“武术其实是把几千年中国人的道德文化进行了高度提炼”,武侠之所以好看,“是因为里面有中国人的样子”。

《师父》写的是1932年的武术之都天津,当时,天津是武馆最多的城市,赢了这里,便有一世之名。陈识自小学咏春,为南拳北上、开馆搏名,必然要运作一盘棋。他想好了后路,利用徒弟耿良辰的天赋,怂恿耿良辰去踢館。踢到第八家,已是天津武行忍受的极限,将有一会名师(郑山傲)出面将他击败,维护住天津武林的体面。在这位名师的主持下,耿良辰作为一个犯事的徒弟,被逐出天津,而连踢八家的战绩得到承认,背后的师父浮出水面,收取胜利果实,立名号开武馆——这是当时小拳种搏出位的运作方法。踢馆者是牺牲品,一个门派立住了,一个天才毁掉了。天才虽有能力打破局面,却难逃被反噬的命运。就这样,破局者耿良辰沦为局中弃子。

而《国术馆》里,更为桀骜不驯的破局者郝远卿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武行,终也湮没在乱世洪流中;与之对应的,是深谙局中世故的老灵魂:武痴郑山傲,不料老江湖反被自己徒弟暗算;陈识南拳北上,一心在天津开馆扬名,步步为营,终无功而返;石风涤是太极拳宗师级人物,江湖历练,名家风范,颇具人格魅力,因背负太极门声誉,宁愿将自己毒成中风,也要护住一世英名。

若以结局论英雄,他们都失败了。可武者慕强,在徐皓峰这里,“强”有个特别的注解。他提到“交战步法”的原理:世上永远是强者影响弱者(《逝去的武林》)。强,指的是能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不是跳舞般外露,而是潜在的。越练越和自己的天赋、形体般配,越练越有自己,有了自己,人就越来越强。陈识向心上人表明心意,只说一句:“我自十五岁起,每日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不会胡思乱想。”无限重复,不是为了一招熟,是为了练那个潜在的节奏。

耿良辰原本做脚行生意,搬家运货,颇有打架天赋,且心术不正,最初找陈识学拳,是因为师娘漂亮。陈识识破耿良辰小心思,并不忌惮。因为他知道,耿良辰一旦跟他学咏春,将“敬他如敬神”。

果然,耿良辰学拳两三年,不再有邪念,因拳里有尊卑,渐渐“不敢正眼看师娘”了。踢到第八家武馆,不自觉流露高手的谦卑,花花肠子也收敛,有了真情托付的对象。重要的是,他在习武中形成自己的节奏,节奏如灵魂,也就找到了傲骨。最后他遭军界林希文暗算,被两把匕首插入腹中,强制逐出天津,永不得回。

林希文要折挫耿良辰的傲气,“你要让我瞧得起你,就往天津跑五十步”。耿良辰足足跑了二十里路,看到心上人最后一眼,回到脚行兄弟之间,最后如一张纸片飘落在地。在对手林希文眼中,奔跑中的耿良辰化为渺小人影,“近乎车窗上的一个污点”。林希文混迹军界,常年与圆滑人打交道,深知武行里子已腐朽不堪,耿良辰作为破局者,是强劲的新鲜血液,万万留不得。即使心底有直觉——“或许,他是一个高贵的人”。

箭士柳白猿同样忠于自我的节奏,最后一场比武,柳白猿留匡一民活了下去。他未必不明白,匡一民其实渴望死在他箭下,而求一解脱。活着,一生营营役役,不能摆脱对雄心霸业的执著;而丈夫不死,形同虚设的匡夫人也没有办法与钟情她的柳白猿结合。柳白猿武艺超群,却不以比武改变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比武只是一场比武,输赢之后,三个人沿着原先的轨迹,继续受着命运的煎熬。

很难评价,柳白猿的“不杀”,是一种宽宥还是一种无为。小时候,他因为目睹姐姐被强暴而憎恶自己,格外珍惜“箭士柳白猿”这个身份给予他的第二重生命。师父教他:你能切直箭杆,便会善待他人。很多年,他对着一棵大树练习射箭。以树为敌,不能让那棵树的气势压倒自己。

树的气势是什么?不偏不倚,客观无情。这也是他往后以射箭论断武林纠纷的要诀,决定人生中一切取舍。即使他知道,只要杀死匡一民,对三人都是解脱,他仍然选择什么也不做。因为,技艺的要诀即是灵魂的支撑,哪怕一次小小破例,即可抽掉立身的根本。

这样,主人公的孤僻寡言便也不难理解了,功夫是更本质的语言,代替他们表达自我。越强,表达得越纯粹,为人越有气势。徐皓峰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及:“武术的本质是杀人之技,等于说是国之利器不轻易示人,要在关键时刻才使用。武道的生死观其实是‘敢死’。你只有敢死,才可以坚守某一种价值,当然也许你最后是没死的,但要‘敢’。”徐皓峰笔下强者的气势,也可命名为“敢死”。

抑或如几个故事里被爱慕着的女性,她们也许手无寸铁、目不识丁,也许只是天桥上卖刨冰的妇人,也许根本不懂“功夫”二字,可无一例外的,她们都拥有这股气势。不带有侵略性,骨子里无惧无畏。

说来有趣,男主角总容易一见钟情,表面看是见色起意,其实更是觉察到对方身上那股不容忽略的气势,从而产生了一种凛然敬畏的心情,这简直与遇到劲敌时的警觉振奋一般无二。柳白猿第一次遇见匡夫人,便敏锐发现对方在气势上压倒了他;耿良辰初见师娘赵国卉,“女人走出,一双眼镇住了他,不是十六七岁姑娘的明眸,不是青楼女子的媚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又如《刀背藏身》里十六岁的青青,求亲者又爱又怕,“觉得像我奶奶——比奶奶还大,她的命有一千岁,她那双眼睛太安静了,静得我一望就怵”。

而最丰富而立体的女性形象,莫如《刀背藏身》里的元姑。元姑本质上是侠女,然而这个本质,平时是轻易不显真形的。表面上,她就是一个寻常的农妇,丈夫战死沙场,她心心念念想寻个好归宿;又美丽风情,是“二堡”们狎亵的对象。她敢于追逐所爱,也敢于直面生死。1932年,老爷子比武时猝不及防地用无刃之刀划破元姑咽喉、腿根两处,她不躲不避,镇定自若。

多年后,她被二堡凌辱,俠女气势终于被激发,以“破锋八刀”寻二堡决一生死,被偷袭。将死之际,亦如耿良辰最后的奔跑,生命焕发出无限生机,她坚持不懈地向前走,直到亲眼目睹老爷子的“力上刀尖”,经过士兵们土绿色的帐篷,如行过古战场。晨色蒙蒙中,元姑终于“顺石面滚落水中,展平身体,似躺入棺材。阳光明媚,水温清凉,有一丝幸福感,她断了呼吸”。

徐皓峰笔下的女性并非男性的附庸,而是对照,甚至更强大的存在,哪怕出场不多,只有一段印象、一个回眸,都带着淡然而确定不移的力量,忠实地恪守着自我生命的完成。

《刀背藏身》里的江湖世界,规矩人情永远胜过英雄主义,即便如此,桀骜的力量总渴望破局而出,最终,谁也逃不出命运这翻云覆雨手。比起侠客,他们倒更像一群技艺者,通过武艺安身立命,也通过武艺,于乱世间自重自处。若在武艺中得了智慧,不知不觉就拥有了第二重生命。

武侠小说里赞美某人,常出现一个词叫“渊渟岳峙”,形容人的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其实,它更是徐皓峰笔下主角一个颇为形象的注解:他们不是娘胎里的正人君子,道德也并非纸上云烟。而是,在技艺的锤炼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通过时间的纵深找到根本。人性的善恶时有纠缠,更有断然的取舍,他们温柔、危险,也值得深信。

分类:江湖夜语 作者:胡曦露 期刊:《今古传奇·武侠版》2022年2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