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道教经典,即便是未开蒙的小孩也能背上一两句。道教依托这些道家经典而生,从草创之初,就有极高的格局。玄而又玄,众妙法门,他们从未放弃过高冷的态度,高昂的发髻与姿态,仿佛下一秒就要飞升了。他们一颦一笑间精准地阐释着什么叫做“爱信信,不信滚”的宗教信条,然而在武林的江湖中,道士们也有这样的余裕吗?情况好像并不简单。
为什么道士又被戏称为“牛鼻子”?
道士一词,源自《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为道士。”在我们熟悉的武侠世界里,看到“秃驴”自然也少不了“牛鼻子”,但相较于“秃驴”两字的直观粗暴,“牛鼻子”则让人十分费解,道士怎么跟牛鼻子扯上关系的呢?由于并非什么雅号,所以出处难以确认,现在一般有三种常见的说法:其一:道士的帽子,又叫冲天冠,前边有沿,上翘像牛鼻子;其二,道士发髻形状像牛鼻子;第三种就比较牵强了,化用了老子青牛出关的事迹,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前两种说法比较可信,辨认普通人和类似宗教人士,一般都是从穿着打扮辨认,在“秃驴”光辉的掩映下,“牛鼻子”的戏称也就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武侠小说中出现了那么多道士?
“多乎哉?不多也。”道教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也是中国三教之一,影响力当然不可小觑,而且从古至今,浸润到了日常的文化生活之中,大到婚丧嫁娶,小到衣食住行,占卜、堪舆、符箓等等,我们都是耳熟能详。武侠世界的江湖,着墨于市井的三教九流,故而什么书生、和尚、道士都是不可以少的,只是书生一向给人以文弱之感,所以武林之中,执牛耳的门派大多都是一僧一道,正是这种文化现象才造就了武林中少林、武当的泰斗地位,说到这里是否就想起了方正和冲虚这对老基友呢?
道士有什么比较特别的清规戒律?
说起来是宗教就会有一些清规戒律,与尘世相比,总有一些条条款款规劝信众,例如最著名的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普通人印象中,道士好像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也有不少道士娶妻生子,喝酒吃肉,难道道士都是这般逍遥自在么?其实不然。
道教在中国大抵分为正一、全真两门,前者东汉天师张道陵所创,这一派可以婚嫁;全真则是宋元之际,由武侠中大名鼎鼎的王重阳所创,入全真门下则不可婚嫁。正一派虽然可以结婚,但在饮食上有“四禁食”的戒律:禁食牛肉、狗肉、乌鱼和大雁。他们认为食牛肉为不忠,食狗肉为不义,食乌鱼为不仁,食大雁肉为不慈。
武侠小说中道士为何战斗力超强?
首先,地位决定实力。我们组织上面决定,就由你武当来当武林界的泰山北斗,你可以谦虚,但是绝对不能是战斗力五的渣。更何况,动辄数百万数千万的教众信徒跟随,放在今天也是个大V,设定太弱实在说不过去。所以,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都是武林中不世出的人才,即便没有主角光环,但人家都是实力派。其次,道教一门,可以拿出手的法宝实在是数不胜数,在武侠小说中,都是可以浓墨重彩地写一写的。带玄幻色彩的作品,各种符箓、金丹,可以助你早日飞升。就像《御天鉴》中的李泠,身负鬼眼,在练武上得天独厚、出人意表;如果是写实一点的作品,道士们还可以摆摆阵法,像什么天罡北斗阵、真武七截阵什么的,即便弄不死开挂的,弄死几个一流高手还是轻而易举的。
为何武侠小说中道士给人一种形象不佳的观感?
武侠小说中诸如王重阳、张三丰、冲虚、卓一航这样武功人品俱佳的道士不在少数,但是道士中的败类似乎才是武侠作品中更为引人注目的一类。以《神雕侠侣》中全真派为例,先不说小人中战斗机赵志敬和鹿清笃,也不说色胆包天的尹志平,就连七子中的郝大通、孙不二都会让读者觉得是是非不分、善恶不查的庸人。最后霍都带人杀上山来,全真一门竟然还自相残杀起来。在古墓派的衬托下,全真派简直是藏污纳垢的江湖败类了。
武林中道士们形象不佳的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禁欲之下的反弹,如同武侠中太监容易心理扭曲般,清心寡欲的生活未必是所有道士们心甘情愿接受的生活,所以在清规戒律之下,要么如同鹿清笃以欺负新人为乐,亦或像赵志敬般热衷于权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经常被忽略,那就是形象反差带来的影响。读者对和尚、道士的品格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和尚就该慈悲为怀,道士就该闲云野鹤,所以一旦出现了叛徒、恶棍,就显得格外明显。
武侠小说中最不像道士的道士是谁?
现实中就有许多并非追求大道的人成为道士,更何况武侠世界中那本就暧昧的尘世分隔,细论起来武侠小说中最不像道士的道士当属《陆小凤传奇》中的木道人了。身为武当派长老,自称“下棋第一,喝酒第二,使剑第三”,为人足智多谋、城府极深,也是书中唯一明确说明在轻功、内力、谋略方面完全压制陆小凤的人。然而,他作为出家道士,却为情所困,娶妻生子,不守戒规,使得本可以成为武当掌门的他被迫让贤。不仅如此,还李代桃僵,让弟子叶凌风与自己的情人结婚,想以此瞒天过海,却不料两人假戏真做。一怒之下,成立“幽灵山庄”,化身“老刀把子”开始了报复江湖之旅,斗赢了智勇双绝的陆小凤,终于当上了武当掌门,却不料被亲生女儿以“报杀父之仇”的名义杀死,作为一个道士,一生都在红尘的藩篱中挣扎,令人唏嘘。
“死道友不死贫道”在道教中有没有出处?
相较于佛语中“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慈悲,“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说法针锋相对,却又字字珠玑。前者典出《地藏本愿经》,化用了地藏菩萨的事迹,是宣扬佛法的口号。后一句并没有出处,也没有道藏经殿作依据,想必也不会有,更像是市井俚俗对一类人物的讽刺与调侃。所以,光从两句俗语口号并不能辨别优劣。只是“道友”、“贫道”的化用实在是传神,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讲究渡人渡己,道教则是道法自然,注重个人清修,所以会给世人一种利己主义的刻板印象。“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术语,正是符合这种文化逻辑,所以才能在世俗中传播开来。
道士在武林中如何生存?
混迹江湖的,首先看的还是师门、出身,更何况是极重传承的道教,所谓“无师不言道”。江湖中道士大多混得不错,庇荫于名门正派的威名下,人多势众,没钱吃饭还可以找个道观挂单,饿肯定是饿不死的。道士中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单打独斗、云游江湖,却也不甚明了什么师门辈分。身为江湖散道,也难以有名门正派的光环加成,所以这一类道士都是有些真本事的。《诛仙》中的周一仙,看似是江湖骗子,却是深藏不露的仙风道骨的高人;《道士下山》中的何安下,在江湖中磕磕碰碰,却有不失初心,在磨炼中越发精进,也是这样一类人。
结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清修无为的道士们看似与这个充满欲望的江湖毫无关联,然而江湖中却不乏他们奔走忙碌的身影。“无为”,亦是无所不为,充满思辨的哲学道教,给江湖带来的不光是那顶发髻、那身道袍,更是一种源自文化深处的道法精神。
分类:主题专栏 期刊:《今古传奇·武侠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