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5期 > 〖经典传递〗主题:慧眼识画的故事

〖经典传递〗主题:慧眼识画的故事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26 00:19:39

有人画画,就有人赏画。独具慧眼者,能看出一幅画背后隐含的名堂;醉心把玩者,能看出一幅画蕴藏的动人生机。当然,还有不懂装懂者,人云亦云者,自作聪明者……赏画的人各不相同,他们能和一幅幅画,碰撞出怎样的故事呢?

牛眼藏玄机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画家,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还是个收藏家。对于历代名字画,他总会想尽办法弄到手。

一天,他在家中听见窗外有人在叫卖古画:“卖画哟,唐代名画……”他急忙命家仆唤来卖画人。卖画人把画放到桌上,米芾展开一看,原来是唐代大师戴嵩画的《松石牧牛图》。米芾惊喜万分,他细细观察,画中黄牛健壮温顺、牧童传神逼真,再细看纸墨笔印,确认真迹无疑。他知道这幅《松石牧牛图》是传世珍品,却对卖画人说:“你这画要价太高,我现在难以决定。这画留在我这,今晚我请人来鉴定真伪,请你明天再来。”

卖画人虽心中不愿,但见米芾是名人,勉强同意了。

米芾暗自得意,他连夜精心仿制了一幅。第二天晚上,卖画人来到米芾家中,米芾把仿制品交给他,说:“这画怕不是真的,你拿回去吧!”

卖画人忙说:“大人,这绝非临摹品!”见米芾不搭理他,他急忙展开画卷,不一会儿,卖画人大惊失色,说:“大人,容我直言,此画不是小人原物。”米芾惊讶异常,他正色道:“怎么不是?我诳你不成?”

卖画人理直气壮地说:“戴嵩的《松石牧牛图》,那牛眼里有牧童的身影,而这幅画中,却没有!”

米芾听了这话,转身走进内屋,来到真迹面前,仔细瞅着画中的牛眼:果然,那牛眼里依稀可辨认出牧童的身姿。米芾自言自语道:“好一个戴嵩……”他自叹不如,羞愧难当,只能分文不少地买了这幅艺术珍品—一幅牛眼里有牧童身影的《松石牧牛图》。

慧眼识口音

宋代有位画家叫李公麟,擅长人物画。苏东坡是他的挚友。

这天,李公麟画了幅人物画,画中有六七个人在聚首赌博,这些人围着一张桌子,正在掷骰子,只见画中已有五只骰子停止了转动,见了点数;剩余的那只还在盆中飞速急转。赌徒们个个屏息凝神,紧张地盯着这只骰子,希望它能为自己带来好运。其中有一人表现尤为突出,他焦急地站立起来,伸长脖子,把头俯在盆沿上,张大嘴巴拼命嘶喊,神情逼真令人叫绝。

一日,李公麟会友,将这幅图挂起来请众人欣赏。观者都啧啧称赞,只有苏东坡看了许久,朝众人发问道:“诸位可知,这画中嘶喊者在叫什么?”有人马上答:“赌场上输赢关头,当在呼‘六!”苏东坡听了,又转而问李公麟:“你是安徽人,这画中人为何讲的是闽南话?”

在场者听了愕然,李公麟也不解地问:“你为何判定我画的是闽南人?”苏东坡坦然一笑:“天下人说‘六,基本是合口发音,闽南语却是开口发音。这画中人张着大口,必然是闽南人啊!”

事后,李公麟称赞挚友苏东坡观察入微,具有一双慧眼,将其创作中如此细小的失误都能挑出来。

霓裳羽衣曲

唐代诗人王维除了文笔好,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才能。

一次,他来到东都洛阳的一家酒楼,一上楼,就看到许多人正在欣赏墙上的一幅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幅名为《按乐图》的工笔画,画中,一队乐师正全神贯注地演奏。乐师们个个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人们饶有兴致地评论,有人忽然冒出一句话:“这画上的乐师,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呀?”众人闻言,哄堂大笑。有人摇头晃脑地回答:“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一幅画,谁能晓得奏的是什么曲?”王维好奇地走了过去,朗声道:“我来瞧瞧。”

人们见大才子来了,连忙起身让道,好让他看个仔细。只见王维站在画前凝神细赏,他一边按动着手指,一边踏着节拍,嘴里自顾自地哼着曲调……这时,酒楼里的客人围了过来,都来看个稀奇,看看王维能不能从画里听出音来。

一杯茶的工夫,王维自信地说:“画里在演奏《霓裳羽衣曲》。”

话音刚落,就响起满堂惊叹,但有人又发问了:“这从何说起,你有何为证?不会是你胡诌的吧?”

王维一笑,说:“我不仅知道这演奏的是什么曲子,还知道,画中人正演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您要是不信,咱们请乐师来演奏一遍。”

众人连连称好,鼓掌助兴。正好,酒楼里有一队乐班子,当下齐声演奏《霓裳羽衣曲》。客人们洗耳恭听:一叠、二叠……当乐曲即将演奏到王维判定的那个乐句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绷紧了心弦。

王维忽然大喊一声:“第三叠第一拍到了,停,莫动!”乐师们戛然而止。霎时,大家都坐不住了,一个个盯着《按乐图》,比对着画中人与乐师的指法、弓法、吹法……竟丝毫不差。

顷刻间,掌声雷动,整座酒楼沸腾了。原来,王维除了写诗作画,他还懂得作曲呢!

蜻蜓点水

从前有个画家叫钱松,他年轻时,一次在荷塘前写生,见一群蜻蜓绕着低垂的荷花慢慢滑行,有的还垂下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姿态极为优美。钱松看在眼里,激动得将这情形画了下来。

他刚画完,没想到身后一声吼:“真是胡闹!”钱松不明所以,转过身一看,是村里的世堂老汉。钱松虚心请教:“老伯,我这蜻蜓画错了吗?”老汉反问:“你可知蜻蜓为何点水,它们又是雌是雄?”钱松愣住了,只好实话实说:“我只知杜甫诗中写过‘点水蜻蜓款款飞,却不知雌雄之分。”

老汉听了,觉得有些好笑:“你枉为画画的了,你去抓只不会点水的蜻蜓瞧瞧,再比比你自己画的,是不是一个样儿?”老汉说着话,手里已轻巧地抓住了两只蜻蜓,凑到钱松面前,耐心地讲解道:“你眼皮拉拉长,仔细看看,这会点水的蜻蜓尾巴尖尖,有个菜籽大的东西,亮晶晶、圆溜溜,这就是雌蜻蜓的卵,它点水,是到水里去排卵;而另一种蜻蜓不用排卵,所以就无需点水……”

钱松在老汉的指导下,终于分清了蜻蜓的雌雄区别—那排卵的雌蜻蜓,尾巴的颜色像秋天的晚霞,翅膀也像被烟熏过似的;而那雄蜻蜓,尾巴颜色是青青的,闪着宝蓝色的微光,翅膀晶莹剔透。看到这里,钱松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连连对世堂老汉说:“老伯,谢谢你教我认识了蜻蜓,也更懂得了生活万象!”

谐音画

光绪二十年,慈禧想过个风风光光的六十大寿。为举办隆重的庆典,朝廷上下早早便开始准备,甚至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建颐和园,但最终因甲午战事而黯然度过六十大寿。

没过几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仓皇出逃,等她回到北京城,一晃就到了光绪三十年。这次,老佛爷能如愿过个热闹的七十大寿吗?

山东有个著名画师叫李奎元,山水人物、工笔写意样样精通。慈禧就召他进京给她画画祝寿。李奎元见慈禧为了祝寿铺张浪费,背地里常咒骂她。

慈禧要做一个豪华的大屏风,指派李奎元在屏风上画一幅最美的画。打那以后,李奎元就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屋里作画。

画作成第二天,慈禧带着满朝文武官员前来欣赏。太监走到屏风前,毕恭毕敬地掀开黄绫幔帐。大家一看,上面画着一个活生生的大胖小子。红肚兜,豆绿裤子,胖乎乎的身子,一张粉红脸蛋,一双大眼睛,跪在午门前,手托一个又红又大的寿桃。画的背景是各国军旗迎风招展,大队兵马杀气腾腾,洋枪大炮严阵以待,好一幅军阵图。

文武百官齐声喝彩。有的说:“这是仙童祝寿。”有的说:“这是万国来朝。”慈禧左看看,右瞧瞧,满意地点点头。

谁知,她的心腹太监从画里看出了端倪,皱起了眉头。他凑到慈禧身边耳语了几句,慈禧一听,勃然大怒,原来,这画里的小孩手里托着寿桃,分明是李奎元在用谐音骂慈禧,说她在洋兵千军万马前“临阵脱(托)逃(桃)”啊!

分类:经典传递 期刊:《故事会》2015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