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当代 > 当代2008年5期 > 〖史纪〗绝地穿插

〖史纪〗绝地穿插

分类:当代 更新时间:2023-02-11 13:34:20

徐贵祥安徽省霍邱县人。1959年12月出生。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弹道无痕》、《仰角》、《明天战争》、《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等作品,获第七、九、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四、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很多天过去了,我的脑海一直萦绕着那个单调而又重要的画面。那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几个箭头,从北,从南,从东,从西,还有从空中,从水面,向着汶川。在连续几个昼夜里,人们的视线始终关注着这几个箭头,盼啊盼,就盼着那几个箭头往前推进,哪怕向前推进一点点,我们的心就会感到一丝宽慰。

作为一个军人,我是用战争的标准来判断这次救援行动的。我理解的战争行动,有两个重要的内涵:时间和空间——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位置,从而完成指定的任务。我们——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恨不得在5月12日当天下午或者晚上,我们的军队就到达灾区,立即投入到抢救生命的战斗当中。然而,这毕竟是良好的愿望。连续几十个小时,那几个箭头曾经一度停滞,曾经一度推进得非常缓慢。那时候我们都在心里祈盼,快点啊,快点逼近汶川啊!那时候我们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疑问,甚至有不理智不冷静的责备的心理,为什么那几个箭头推进得如此缓慢?

在最初的焦躁忧虑和悲痛过去之后,我们终于平静下来了,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场行动,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在那几个箭头的背后,还有多少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动并且让我们心痛的故事。揭秘死亡峡谷的营救之谜,时机已经成熟了。

故事从5月14日讲起。

14日上午9时,天上下着瓢泼大雨,仿佛为八百勇士壮行。这支部队是从中原紧急调往灾区的,该部所在集团军首长在都江堰紫坪铺大坝做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之后,先遣部队即由高炮团团长杨恩红和政委张博率领,向震中映秀和汶川进发了。集团军首长直接给杨、张下达任务,“以最快的速度把铁军的红旗插到汶川县城,以最快的速度把子弟兵的援手递给灾区群众。同时,查清沿途灾情、道路和重要救援目标,为后续支援提供行动依据。”

任务是受领了,方向也明确了,向北,向北,再向北。但是,路在哪里?离开紫坪铺大坝,八百人的队伍就踏上了一条没有路的路,也就踏上了一条生死搏斗的惊险之旅。

团长杨恩红在前,政委张博殿后,八百壮士背着干粮药品和土木作业工具,冒雨挺进。

从大坝下去之后,还有一段破烂不堪的路,这段路上的情景有点像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从南往北的是救灾的部队,从北往南的是逃难的群众,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抬着伤员。擦肩而过,相对无语。大难不死的群众看着迎面而来的部队,目光是复杂的,就像惊恐的孩子看见了父母,悲喜交加。官兵们看着逃难的群众,心情也是复杂的,但有一个念头是越来越坚定了,里面还有更多的等待救援的群众,快点,再快点,早到一步,就能多救一个人,多救一个人,就是一份胜利。

再往前走,没有路了,路在塌方的泥石流下面。尖兵组正在探路,突然听到脚下传来隆隆的滚雷声,接着就是天昏地暗,巨石从眼前轰然滚下。初次见到这个阵势,官兵们惊呆了。以后我问过一个战士,当时是个什么感觉,这个战士犹豫了一下说,“吓得两腿打哆嗦,原来只知道地震可怕,不知道山崩更可怕,不知道哪块石头会落在自己的脑袋上。”

我不认为这个战士是个胆小鬼,这个战士只是说了实话而已。身临其境,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害怕这个东西,很快就会被其他的情绪所替代。我问这位战士,既然害怕,有没有想过退缩?这位战士说了一句让我很难忘的话,“那哪能啊,团长还在前面呢。”

跟随这支队伍的,还有集团军的新闻干事梁申虎,少校军衔,曾经向我描述过飞沙走石的情景,“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有多大?大的比房子还大,掉下来坦克都能砸扁。”

有了这次下马威,团长重新调整了队形,要求大家不要说话,眼睛看路,耳朵听山。所谓路,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然而在5月14日红军师先遣部队的脚下,没有人走过的,甚至连野兽也没有走过的,刚刚从山上滚下来的锋利的碎石尖上,就是路。

事实上,从都江堰到映秀这一段,还不是最艰险的,而且重要的是,这时候还有点干粮和水。11公里的路程,不知道绕成了多少公里,历经9个多小时的跋涉,当天晚上终于赶到了映秀。此时伸手不见五指,杨团长用随身携带的海事卫星电话向军长汇报,但是电话未通,部队就地休息。

15日凌晨,电话终于通了,断断续续,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明白。集团军决定,张博率先遣部队主力就地营救,同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小型突击队,摆脱一切包袱,以最快的速度向汶川穿插。

突击队的任务略有变化,一是对当地被困待援群众进行安抚,鼓励自救;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还是查清岷江沿线、峡谷深处的灾情和救援目标,寻找路线和通道以及机降、空投位置。军长特别强调,从映秀往汶川的路线更为险峻,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每到一个居民点,要把那里的情况向指挥部报告。人口密集的地方,提供可能打通的道路预案和机降空投场地,必要时设置标志。

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段路线的艰险程度果然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完成下一步的任务,杨恩红很动了一番脑筋。首先是兵员选配,30个人当中有9名是教导大队学员,预提士官,年龄都在十八九,血气方刚,身体素质也很好;6个修理连的老士官,多次参加过重大演习,经验丰富,还有专业技术。前者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冲敢拼,适合突击,后者遇事沉稳,能稳住阵脚。

给养基本上都留给了映秀的受灾群众。临行之前,团政委张博收集了三瓶半矿泉水,十四包方便面,然后把作训参谋高伟叫到一边,把方便面和水悄悄地塞到高伟的背囊里,交代说,这就是你们的救命粮,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动用。

高伟点点头。这一点方便面和水,就成了突击队的秘密,只有杨团长和高伟知道。

梁申虎不在突击队的名单之列,因为他是集团军机关干部。15日清晨,梁申虎在废墟中东奔西跑找厕所,等他回到宿营地,发现杨团长等人不见了。他揪住担任留守任务的该团一名干部,一问才知道,杨团长已经带领突击队向汶川挺进了。梁申虎二话不说,拔腿就追。好在路况太差,队伍没有走远,追了一公里就追上了。

杨团长见梁申虎追上来,有点不高兴,怕这个上级机关的干部成为累赘,尤其是看见他脚上居然穿了一双皮鞋,更是别扭。但杨恩红嘴上也不好说。人家主动加入突击队,至少精神可嘉。

突击队仍然是猴子一样在碎石尖上跳舞,走到一个地方,山崩房塌,惨不忍睹。后来发现了一块面目全非的牌子,依稀可辨“卧龙收费站”字样。杨团长心情沉重地说,站在收费站上,横竖看不见公路,前面的惨状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还不是没有路。出发前杨团长在图上分析过,沿着岷江河岸走,总应该好一些,至少可以少翻一些山。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有利也有弊,因为河岸必然是深谷,遇到的塌方和泥石流就多。而且有些河岸本身就是悬崖绝壁,还得攀登。

走了一段,没有路了,需要过河。河水湍急,深不可测。正在望河兴叹,有人发现在河滩乱石当中露出一角不明物体,派人过去侦察,原来是一截船坞,不知道是哪里漂来的,坑坑洼洼,好在不漏水,能容下十几个人。

团长让大家把背包带集中起来,先派了两个水性好的战士,以铁锹作桨,跌跌撞撞地划向对岸,这就形成了一叶绳索轻舟。对岸的300多名被困的群众就靠这个小舟被救了出来,这边的31名突击队员也过了岷江。以后梁申虎对我说,没想到背包带的作用那么大,拉船靠它,捆担架靠它,攀登悬崖还靠它。

一路攀爬,总算进了皂角隧道。这一下突击队发大财了,他们在隧道里发现了一辆小货车,车主早已逃之夭夭,遗留了半车莴笋,好坏参半。战士们饥肠辘辘,眼巴巴地看着团长。团长没说话,拿起一根莴笋,削去腐烂的部分,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战士们明白过来,不由分说,饱餐一顿。

走到麻柳湾附近,又遇到一拨被困的群众,有几百人。一看到解放军来了,全体起立鼓掌,流着眼泪喊,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一个村干部告诉杨团长,因为没有道路,前后都被堵死了,困了三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简直绝望了,坐以待毙,没想到解放军硬是从大峡谷攀登绝壁过来了。这是他们见到的第一支解放军部队。

听说解放军还要往里走,群众又陷入到惊恐之中,情绪非常激烈,吵吵嚷嚷不让解放军离开。

杨团长急中生智,站在一个高坡上搞了一次简短的动员。杨团长说,温总理就在映秀坐镇指挥,我们是先遣部队,探明情况向上级汇报,很快就会有大部队来救你们!

杨恩红这样一说,群众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并且给部队烧了开水。战士们得知这些被困了三天三夜的群众只有三塑料桶饮用水,不忍多喝,每人湿湿嘴唇,31个人没有喝完一碗水,活生生地上演了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

在这个地方,杨团长带着作训参谋高伟,地图和现地对照,分析了路线情况,公路在短时间修复的可能性不大,大部队沿来路机动的可能性不大,倒是发现两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可以空投。杨团长又交代几名当地干部,带领群众平整场地,用衣服和石子围了一个圈,中间画上“十”字。杨团长想用海事卫星电话向指挥部报告坐标,他意外地发现,电话不通。

在受灾群众恋恋不舍同时又充满感激的目送下,部队继续向纵深挺进。现在的他们,图上直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但是真的爬到,还有多少公里,天知道!

15日13时30分左右,突击队再次过江。这次情况似乎好一点,有一个铁索桥。可是,对面有十几个受灾群众,眼睁睁地看着桥却不敢下脚。不知道是地震的原因还是常年失修的缘故,桥面居然是竖着的,两边的铁缆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上面的木板横七竖八。

这个桥怎么走?不能走也得走。

杨恩红先派出两个老兵,抓住上面的,踩住下面的,一步一步地挪动。公正地说,这比杂技演员走钢丝好一点,区别在于杂技演员有保险绳,区别还在于,这些80后、90后的战士是步兵而不是杂技演员。凡是有桥的地方,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壁。上面是随时而下的滚石,下面是几十米高差的岷江,几个战士恐高,一上桥腿就打哆嗦。团长又使出一招,让已经过桥的梁申虎把摄像机架上,对那几个恐高的战士说,看看,梁干事在给你们录像呢,看着镜头,留个英雄的形象。

我最初听到这个细节,有点误解。什么时候了,还录像,想上镜头吗?后来梁申虎跟我说,杨团长为什么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上镜头,而是想让战士们看着镜头,不往山上看,也不往脚下看,克服恐高和畏惧心理。听了这话,我暗暗惭愧。没有身临其境,哪里能了解一线指挥员的良苦用心?

历史惊人地相似。7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一幕似乎又在重演,虽然从距离上讲这两个长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就艰难程度而言,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翻越雪山,过铁索桥,攀登绝壁,弹尽粮绝,衣衫褴褛……似乎这就是长征的一个缩影。

3时30分左右,突击队越过渔子溪电站,又一个绝壁像拦路虎一样横亘在眼前。关于这个绝壁,我看过照片,上面是一堆已经松散的、摇摇欲坠的石堆,下面当然还是万丈深渊。要想越过这个拦路虎,只能靠攀登。那块悬崖是从山体上裂开的,像个倒过来的马蹄铁,把拧成缆绳的背包带扔上去,挂在悬崖上,先攀登上去,再顺着另一端滑下。据说在这个地方,杨恩红第一次发火骂人了,因为有几个战士倚仗身手不凡,往下滑的时候动作快了一点,杨恩红担心他们把脚弄伤了。要知道,在那样的地形条件下,是负不起伤的,轻伤可以拖成重伤,重伤有可能送命。突击队的任务是排除一切困难,放弃一切行动,直奔汶川。他们是在死亡峡谷里开辟另一条隐蔽的救生道路,出征未捷先负伤,那怎么行?现在离汶川还远着呢。

以后的四个小时,又走了将近五公里。其艰险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了。这时候杨恩红还不知道,他上午在那个人口密集的避难点做的努力已经起到了效果,在突击队二过岷江的时候,有搜寻的直升机发现了地面上的圆圈和十字线,判明这是先遣突击队做的标记,跳下一支伞兵分队,携带了电台,这个地方的受灾群众很快就得到了营救——这是后话了。

19时左右,突击队到达桃关工业园。已经连续攀爬了12个小时,劳累不说,还饿得要命。超负荷行动,加上一路惊险,肚子里的莴笋早已变成汗水流尽了。那一天,几乎没有人撒过尿。

这一路上,作训参谋高伟体现了一个参谋人员优秀的军事素质,按照团长的要求,他基本上是凭借目测确定方位和距离,绘了一张大峡谷灾情和救援目标简图,标注了可能徒步通过和机降空投的位置。在桃关工业园,杨团长拿着这张图,用海事卫星电话向集团军首长汇报,然而失败了,还是没有信号。杨团长心里不禁一阵嘀咕,连海事卫星电话都不通了,这是个什么地方?难道地震把这个地方震到地球外面去了?

一天多了,同指挥部失去联系,让杨团长产生了很不好的预感。杨团长派人找到了一名准备出山的群众,确认是党员干部,然后把这张图交给了此人,并再三嘱托,这是一份很重要的情报,关系到汶川大峡谷几万人的生命。到了映秀,就找铁军指挥部。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个群众是负责任的,高伟绘制的那张图纸最终送到了红军师师长杨剑的手里,为此后19、20日的万人大营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分队艰难跋涉的过程中,集团军指挥部的气氛也是一片凝重。军长不断地问,他们到哪里了,让他们报告坐标!

就像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样,报务员摇头,海事卫星电话员摇头,就连离突击队最近的映秀方面,师长杨剑同突击队也失去了联系。这31个人死生未卜,让各级指挥员心急如焚。

除了派出这支小分队穿插大峡谷,集团军同时还派出几路人马向汶川挺进。杨剑率领一部于15日下午到达映秀,同张博的队伍会合,在映秀展开营救。另外,为了开辟通向汶川的第二条生命线,集团军指挥部痛下决心,命令红军师炮兵团一部摩托化行军,绕行雅安、宝兴、马尔康、理县,实施大迂回。装甲师一个团在副师长孙永富的率领下,从茂县方向翻山越岭,由东北方向向汶川逼近,实施小迂回。这就是我们在地震发生后从电视里看见的那几根箭头。

装甲师的那支部队,翻了一座山,突然遇上暴雨。坐不能坐,藏没处藏,走没法走,几百个人在瓢泼大雨中站立了半夜。余震不断发生,为了防止人员被摔到山下,孙永富和团里的领导想了很多办法,人捆人,人捆树。以后见到这个团的政委曾刚,他告诉我说,人捆在树上好哇,余震不怕了,还可以站着睡觉。我问,如果山体滑坡,连人带树拔根了,怎么办?曾刚说,那就没有办法了,有时候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汶川啊汶川,我们从地图上看,从电视里看,近在咫尺,可是只有那些离汶川最近的官兵才清楚,它远在天边。

以后我曾向宋军长问了一个很不聪明的问题,我说我军现在的装备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说公路被毁,那么还有空中。如果说雨天雾天不能起飞,那么也还是有晴天,我们的直升机多飞两次不就解决问题了?运送兵力,营救生命,补充给养,为什么就那么困难?为什么还要搞那么多迂回,为什么还要冒险穿越大峡谷?

宋军长没有马上回答我。我们是在黑暗中交谈的,我感觉到他苦笑了一下。他的苦笑使我意识到了我的愚蠢。宋军长当过团、师、军、军区各级作战参谋,还当过军区的情报处长和作战部长,可以说,这是一个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功底的陆军将领。对于地形,他有着天然的职业敏感。宋军长说,是啊,我们几乎选择的全是非常手段,大迂回绕道八百公里,中迂回重演三国时期邓艾翻越剑阁关的那一幕,小穿插简直就是死里求生。为什么?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正常的渠道都被堵死了。那条路我以后走过三次,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办法。先说空中吧,直升机攀升的高度是有限的,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能够翻山越岭。那么,在有限的高度飞行,其实就是在峡谷的上空飞行。汶川的峡谷有多狭窄,有多险峻?我给你打个比方,在有些空间,只能通过一架直升机,如果是两架直升机相向而行,狭路相逢,就只好通过改变高度给对方让路。在这样狭窄的空中走廊飞行,遇上强气流,方向稍微偏一点,就会撞上山壁,机毁人亡。何况还会经常遇上大雾。第二,就算直升机可以空投,可是投下的物资百分之九十五都落在峡谷谷底,或者落到江里,剩下的百分之五,还有多半落在悬崖上,能够落到居民点的,微乎其微,杯水车薪。第三,这样的崇山峻岭,机降更是险中之险。我从直升机的舷窗往下看,根本看不见路,那些山,坡度多数都在七八十度以上,地图上你根本数不清等高线。有的地方由于塌方,甚至变得上面大下面小,随时倒塌。一个昼夜没有突击队的消息,我不能不说,我对他们能不能活着回来都很担心。

在同宋军长交谈之后的第二天,我查看了地图,以我有限的军事常识,我明白了死亡大峡谷的含义。

这里我要讲一段插曲。

直到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已经是7月上旬了,都江堰到汶川的路线还是没有打通。我此次的灾区之行,除了了解情况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看望我很敬重的一位战友,我老部队的副军长李晓星,1979年我们到南线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我是新战士,他是连长。这个人在三十年间从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集团军参谋长直到副军长,一步一个脚印,带兵打仗,很有思想,并且先后到国防大学、俄罗斯军事院校进修,可以说理论实践都很有一套,我在2001年回老部队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曾经数次深谈到半夜,深为他的忧国忧民和治军理念所振奋,那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虎啸中原》,介绍了我曾经所在部队和李晓星的一些情况,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他的动静。但是在此次抗震救灾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我却很少听到他的消息。直到深入灾区,我才知道,他作为集团军首长的副职,5月18日即被派遣到汶川孤岛,坐镇指挥那里的抗震救灾工作。因为交通阻隔,直到7月上旬,汶川还是很少有新闻单位进入。我是6月底去的灾区,先后在都江堰、青川、安县等地盘旋了10多天,仍然没有办法到汶川去,最后只好返回成都,乘飞机到黄龙,再假道松潘、茂县,绕了上千公里,才于7月12日到达汶川。李副军长说,我是惟一在汶川过夜的作家。次日,李晓星带我驱车去看桃关、草坡、皂角沱等地方,我们所走的路线,多数是新开的,而原先的公路,有的已经被泥石流埋在一百米以下了,走着走着,塌方了,只得停下来,待推土机和挖掘机工作一段时间,再继续前行。这就是当初杨恩红的突击队所走过的路线,五十多天后,这里还随时塌方伤人,岷江两岸山峰陡峭,别说攀行,看上一眼,都觉得心惊肉跳。

工化处的参谋贾献礼对我说,其实在最初的集中关注之后,汶川县城重新成为孤岛,外界根本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这里就是李副军长带着一千多人的部队艰苦奋战,从中心开花,向外界打通道路。离开汶川的时候,我给李晓星发了个短信,“受命危难守孤城,麾下千夫一将军。英雄无语天有知,笑听青山流水声。”

事实上,青山已经不再流水,我在汶川住宿,听到的是帐篷外面的仍然不断的飞沙走石的声音。可想而知,当初杨恩红他们那一路上,遇到过多少次塌方和泥石流。

各路人马各显神通都在不屈不挠地往汶川开进。

突击队虽然已经离汶川很近了,但是也差不多到了弹尽粮绝的程度了。

在桃关工业园,找到了灶具,可以生火造饭。杨团长的思想斗争了很长时间,决定拿出一半方便面,加上路上采挖的几个土豆和几根莴笋,烧了一锅大杂烩,每人分了一点。战士们直到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好的东西。以后梁申虎在向我描述当时的场景,还情不自禁地叭哒着嘴说,“那简直就是我吃过的最美最香的一顿饭。”

饭后天色已经完全黑暗。杨团长决定就地休整。战士们把背囊一放,有的连雨衣都顾不上解开,就打起了呼噜。

这天夜里,相邻蜷曲着的杨恩红和梁申虎有一段对话。杨恩红说,梁干事,我原先不认识你,但现在我们是生死之交了。我有一句话要跟你说。这一路凶险很大,再往前走,可能会更险恶。我是团长,危险的时候我必须走在最前面。这支队伍,除了我,你的职务最高。万一我有个好歹,你得带着队伍往前走,不能管我了。我们要完成任务,要把大峡谷里的情况报告给首长。

梁申虎本来就紧张,听杨恩红这么一说,就更紧张。梁申虎嘴上很硬,说,杨团长你别这么说,不到汶川非好汉,哥们儿得活着回去。

杨恩红说,出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峡谷既难进也难出,本来想让大家写遗嘱的,又怕增加畏惧心理。但是有些话,我还是得跟你交代。如果我出问题了,你就是我的代理人。希望你把这些十八九岁的娃娃带出大峡谷,把情况送到指挥部。

梁申虎说,我记住了,但是我相信我们都会活着。

16日清晨,杨恩红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今天上午,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赶到汶川。他交代,把最后的几包方便面煮成杂烩汤,每人热热肚子,破釜沉舟,继续前进。这时候遇上几个在外地打工的群众,急于返回汶川打探情况,也跟着队伍一起行动。

三过岷江。这次有座水泥桥。说来蹊跷,每次过桥,不是遇到余震,就是遇上塌方。前面几个组刚刚过去,飞沙走石便如瀑布般落下,最后一组由教导队指导员余松云带领,处在最危险的地带,在滚石落下的一刹那,他正指挥几个战士往一块巨石下躲避,没想到一个老乡突然从背后把他抱住了。那老乡的脑袋紧紧地抵在他的后背上,不知道是把他当作了屏障还是因为害怕的缘故。余松云回过头说,老乡,你要抱就把我抱紧了,我是解放军,只要我安全,你就一定安全。

这时候滚石还在身边飞舞。老乡突然把手松开了说,对不起解放军,我太紧张了。

余松云拉着这个老乡边跑边说,没关系,你抱住我是对的。我们本来就是来保护你们的。

这次泥石流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一组的冯伟躲避不及,被一块滚石击中,扑倒在地,眼看就要被随后而来的泥石流掩埋,身边的士官常江军一个箭步冲上去,背起冯伟就跑。最初那几步,常江军健步如飞,可是毕竟连续几个昼夜没有好好休息,体内基本上没有营养,跑了十几步开外,常江军一头栽在地上,所幸没有负伤。

千小心万小心,突击队还是出现了伤员,冯伟的左腿开放性骨折。杨恩红让人找了两副口罩,用仅有的纯净水洗了洗,再从迷彩服撕下几块布条,进行简易包扎。激动人心的是,高伟从自己的背囊里找出了一小瓶云南白药,就是这瓶云南白药,保住了冯伟的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压根儿就没有“道”!再往前走,更困难了,伤员寸步难行,要抬。而在这样的“路”上,抬一个伤员,人再多也没有用。冯伟知道自己给突击队添了天大的麻烦,哭着对杨恩红说,团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动作慢了,没有跑过石头。杨恩红说,别说了,那不是你的错,我们都跑不过石头,躲过了这一块,还有那一块。冯伟说,团长,我知道咱们突击队还有重要的任务,军长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铁军的红旗插上汶川城头,可是……实在不行了,你们放下我,继续往前走吧。

说着,冯伟就哭了,事实上他最担心的就是把他留下。

团长说,好兄弟你放心,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丢下你。那么多生死关头我们都过来了,现在离汶川不过十几公里,曙光就在前面。

团长这么一说,战士们一片请战声,包括向导和跟着进山的群众,嗷嗷叫要求抬冯伟。杨团长审时度势,还是觉得当地群众抬担架比较稳妥一些。

事隔多日,梁申虎向我描述那段路程,眼睛还是湿的。“那哪是抬啊,四个老乡,多数都是在地上爬,你看过小花电影里妹妹抬哥哥的镜头,刘晓庆演小花,在石阶上跪着往上走,膝盖都磨破了。可是我们的情况比她更糟,因为根本没有路,而且还不断地攀援悬崖。”

我回忆起那几天我们在外面知道的情况,先是就近驰援的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率领一支武警部队进到汶川,紧接着是空降兵15个人在茂县冒雨冒险跳伞,可是大部队还是没有进去,济南军区红军师几千人和成都军区一部进到映秀,就再也进不去了。

死亡大峡谷里,只有杨恩红率领的31人小分队孤军深入,抬着伤员,饿着肚子,走着没有路的路,向着汶川,艰难而又执着地前进,一步一步,一寸一寸。

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本师“秋收起义二团”团长黄长新带领的300人,作为大峡谷里的第二梯队也在向汶川穿插。从大的目标上,他们是一致的,然而走的却不是一条路,因为没有路,路在脚下,脚踩在哪里,哪里就是路。所以,黄长新也搞不清楚突击队的行动。

集团军指挥部里,宋军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表面上看不出他有多么焦急,当然更不会失态,但是,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外人是不可想像的。眼前的那张地图已经不再是图了,它在将军的心里已经成了一座立体的沙盘。

宋军长以后说,我越看地图心里就越发毛,陡峭的山壁,险峻的峡谷,湍急的河流,每隔几个小时就来一次的余震,每走一段就会遇到的塌方和泥石流,还有许多根本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我的眼前全是这些东西。这支小分队简直就是放在菜板上的一块肉啊。有很多当地的群众,在大地震中侥幸逃生,可是后来又被余震和泥石流夺去生命,比比皆是啊!几十个小时杳无音信,那时候我不能不想到最坏的结果了,我这31个人可能已经牺牲了。什么叫愁肠百结,什么叫望眼欲穿,我全体验了。

队伍里有个叫刘虎的战士,家就在什邡,他在接到紧急向灾区开进命令的同时,也接到了家乡受灾的讯息。什邡也是重灾区,家里是个什么样子,亲人是否安全,一概不知。在路上走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就想着早点到汶川。只要是休息,脑子稍微空闲的时候,就开始想家,这不是一般意义的想家啊,家近在咫尺,亲人生死未卜,他却连面也没有见上。从映秀出发到银杏这一路,他完全能想象出离此地直线距离仅有几十公里的家里的情况,想着想着,不禁悲从中来,然而他独自饮泣,他既不想给领导增加心理负担,同时他也不可能插翅飞回到家乡。能够安慰他的,就是任务,他想他在这里拼命地往前走,就是为了营救汶川城的乡亲,他想,一定会有像他一样的战士,也在他的家乡营救他的亲人。

以后,我在汶川还遇到一个叫任云龙的战士,也是杨恩红突击队的一员,他的家就在重灾区彭州。他参加突击队的时候,还没有同家里联系上,不知道是否有亲人遇难。我问他当时心里是不是矛盾,他回答说,心里很急,但是我不能离队。我是战士,首先要完成战士的任务。我在这里任务完成得越好,心里就越是感到安慰。据说这个眉清目秀、个子矮小的战士在行动中表现得异常顽强,似乎是来自灾区的战士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要求在前面探路,在战士当中,他抬伤员的时间最长。

奇迹最终发生了。以后宋军长总结说,最大的奇迹就是没有牺牲一个人,简直不可思议,简直就像一条鱼,你把它放到油锅里煎了一下拿出来,它居然还是活的。我们的步兵都练成了特种兵,不,比特种兵还特种兵。

16日上午11时10分,集团军指挥部突然接到小分队的信号,当参谋向宋军长报告杨恩红的小分队已经进入汶川县城的消息时,这位几天来一直冷峻一直不动声色的将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两行热泪刷地一下涌出,滚滚而下。

军长问,同志们都还好吧?

杨恩红哽咽着说,军长,我把队伍带到汶川了,大家都还活着。

军长说,我知道了,你们休整一下,马上向汶川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把大峡谷里的情况汇报清楚。

杨恩红说,已经准备好了。

杨恩红虽然带去的兵力不多,但他是从大峡谷里把红军师的红旗扛到汶川城头的。这就意味着,在世人关注的大规模和焦点地区营救之外,还有一条隐蔽的营救通道,在他们到达汶川两天后展开的规模浩大的“万人大营救”和更晚一些的“进村入户”救援活动中,大峡谷没有被遗忘,没有被放弃,从大峡谷里营救出了几千名被困的群众,这与突击队的先期组织自救和后来提供情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突击队在大峡谷里生死探险,对整个抗震救灾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进入汶川之后,突击队开始了新的战斗。5月17日,稍事休整的突击队背着干粮和水,沿来路分段向那里受灾被困的群众运送给养。他们没有想到,在沙坪坝,他们遇见了“秋收起义二团”的300人,他们尾随在突击队之后,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因而他们走了四天,而仅有的粮食也多数发放给沿途的受灾群众。后面两天,他们每顿只能喝一碗稀饭,战士们眼看着就皮包骨了,恰在此时,迎面遇上掉头而来的突击队,真是喜出望外。突击队带来了粮食,也带来了走出困境的希望。杨恩红和黄长新两位团长见面的一刹那,就把对方抱住了,相拥而泣。他们的泪水有太多的内涵,有战友生死相逢的喜悦,也有大难不死的庆幸,也许还有更多的东西。

责任编辑杨新岚

分类:史纪 作者:徐贵祥 期刊:《当代》2008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