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9期 > 〖传闻轶事〗柳顺娘

〖传闻轶事〗柳顺娘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30 22:25:21

民国时,关内战乱不断,关外成了一方净土,很多人加入“闯关东”的队伍,柳顺娘便是其中之一。

看外表,顺娘是典型的江南女子,虽然天气寒冷,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可露出来的脸和手细皮嫩肉,还是十分扎眼。

這天,顺娘在青岛等到了船,在船尾找了个地方,准备歇歇。两个彪形大汉走来,脸上带着淫笑:“小妞,跟哥走,暖暖身子。”接着,他们竟动起了手脚。顺娘左右躲闪,正没奈何时,一个年轻后生跑来护在顺娘身前。两个大汉哪会把这拦路的猫放在眼里,一顿拳打脚踢。那后生死死护住顺娘,大汉怕闹出人命,只能停了手,骂骂咧咧地走了。

一个月的海上航行,后生在顺娘的照顾下,伤渐渐好了。后生跟顺娘说,他叫杨大奎,山东人,几个老乡去年出了关,现在在通化,听说那里好讨生活,自己也去看看。大奎问顺娘去哪儿,顺娘说走着看。大奎说:“你一个姑娘家自己走不安全,跟我一块儿去通化吧,路上也有个照应。”顺娘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大奎乐成了一朵花。

两人下船后又走了近一个月,在大雪封山前到了通化。大奎找到老乡,老乡对他们说:“玉皇山上正在建玉皇阁,需要人手。山上有个空房子,什么家什都有。吃的也不用愁,下雪的晚上点个火把在山上抓野鸡,它们见着光亮就把脑袋往雪壳子里钻,顾头不顾腚,一晚上抓五六只轻轻松松。你要是野鸡吃腻了,就下山去江里舀鱼,砸个冰窟窿,直接舀。”说着,老乡递来一个瓢,接着说,“这个冬天先这么干着,挣点工钱,等开春了买块地。”

大奎眼里闪着光,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房子内只有一铺土炕,大奎让顺娘睡炕头,自己贴着炕梢和衣而眠。顺娘想帮他砍柴烧炕,他憨憨地说:“这是老爷们的活。”就这样,两人在玉皇山上过了整个冬天。眼看着要开春了,大奎说:“过几天冰完全化开,怕不好抓鱼了。趁现在去,多抓点养在桶里。”两人下了山,大奎砸出冰窟窿,鱼儿都挤过来透气,顺娘把雪倒进冰窟窿,鱼在水和雪的混合物中游不了,任由人用瓢舀出来。大奎站在旁边痴痴地看着顺娘,他鼓足勇气,说:“顺娘,你……你愿意跟我过吗?”顺娘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马蹄声,他俩回头一看,一个反穿羊皮的大汉骑着马飞驰过来。大汉看到顺娘,勒住缰绳下了马,二话没说,伸出胳膊把顺娘一夹,然后踩蹬上马。等大奎反应过来,大汉已策马扬鞭走远了。

几十里外有个青峰山,顺娘被大汉扛上山,只听人人叫那大汉“二当家的”,顺娘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进土匪窝了。山上一片广阔平地,几间大房子,正中是个大厅,一个络腮胡土匪焦急地来回踱步,看到二当家的,赶紧上前问道:“二弟,找着张娘娘没?”二当家的摇头道:“县老爷姨太太今天生孩子,一早把张娘娘接去了……”

络腮胡听了,像孩子似的蹲下来哭了:“完了,两天了,都没生下来。我四十多岁才有这么一个种,老天是要绝我香火呀!”二当家的蹲下来凑到络腮胡耳边,说:“大哥,我带上来一个大姑娘,先预备着。”络腮胡收起眼泪,围着顺娘转了两圈,上上下下看了几遍,点了点头。

二当家的赶紧给顺娘松绑,笑嘻嘻地说:“五姨太,小弟先向你赔罪。”顺娘没有理会二当家的,她问络腮胡:“产妇现在什么情况?带我去看看。”没等络腮胡说话,二当家的先说了:“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顺娘镇定地说:“我会接生,万一能救活母子呢?”络腮胡想了想,说:“跟我来。”

顺娘在产房里先看了看产妇的情况,然后用热水洗了手,从随身带的一个小盒里用手指抿了点白色膏体在手上抹匀,接着进了帷帐,把手从四姨太完全张开的骨缝中伸了进去,探探摘摘,腾挪翻转,过了一会儿,顺娘把手抽出来,对四姨太说:“用力,现在能生了。”四姨太拼尽全身力气,只听“哇”的一声,孩子生出来了,是个大胖小子。络腮胡高兴得哭了,跪在地上直磕头:“谢谢老天爷,我有后了。”

过了几日,顺娘带着络腮胡给的一百块银元回了玉皇山。大奎心里着急,正准备去找顺娘,看到顺娘回来了,他放了心,正要再问,一个骑在马上的大汉说:“舅老爷,准备送妹子出门子吧。”大奎只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顺娘身后跟着的四人抬花轿。大奎指着花轿问:“这怎么回事?”骑马大汉说:“多亏了你妹子,保住了我们青峰山的小少爷。大当家的要纳她当五姨太。”大奎不信,他问顺娘:“你怎么会接生?”顺娘说:“我爹在老家是有名的接生郎中,我有祖传手艺。”大奎劝道:“既然你是他们的恩人,你告诉他们,不做五姨太,他们不会逼你的。”顺娘笑着说:“我自愿的。哥,好好过日子。”顺娘把银元塞到大奎手里,然后从喜轿中拿出一块红盖头自己盖在头上,坐上了喜轿。一众人吹吹打打下了山,大奎哭着跟下山,目送迎亲队伍转过山梁,他把那些银元全扔进了佟佳江,回了山。

一眨眼就过了三年,大奎靠自己的勤奋盖了房,娶了妻。这年秋天,妻子临盆,却难产了,产婆累得喘着粗气说:“这儿原来有个张娘娘,可惜去年她过世了。听说西郊有个刘大院,那儿有个刘娘娘更厉害,你赶紧去碰碰运气!”大奎骑上马,找到刘大院,可刘娘娘不在家。大奎绝望了!忽然,他想起了顺娘,她不是有接生手艺吗?

大奎在青峰山山门被两个匪兵拦住了。大奎从兜里掏出两块银元塞到匪兵手里,求道:“兄弟,五姨太是我妹子,会接生,我媳妇难产,非她去救命不可。”小兵接了钱,语气缓和了一些:“可山上没有五姨太,只有一位大奶奶,原来是四姨太,生了小少爷后被扶了正。”另一个匪兵说:“我们哥俩去年才上山,听说大奶奶彪悍,只要当家的敢找女人,她就敢把那女人扔下山喂狼。”大奎一听,急火攻心,这么说顺娘多半已不在人世,妻儿恐怕也性命难保,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奎一把夺过匪兵手中的刀,喊了一声:“还我妹子命来!”众匪兵一看,这还得了?他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把大奎砍倒在地。

络腮胡得到信,赶紧来到山门,听了匪兵讲述,再看大奎的尸体,竟将众人大骂一顿。络腮胡命人抬着尸体跟他一起下山,火速去了刘大院。

刘娘娘刚从省城接生回来,进屋就换了装,一袭长袍马褂打扮。络腮胡进门就哭:“顺子!我对不住你。”刘娘娘被他逗笑了:“大哥,怎么总是娘们唧唧地哭?”络腮胡一摆手,大奎的尸体被抬了进来,刘娘娘顿时惊得一个趔趄,摇着尸体呼唤:“大奎哥,你怎么了?”

这刘娘娘,其实就是顺娘,他本是男儿身,原名叫柳顺。

柳顺他爹是接生高手,给儿子起名为“顺”,意在希望每个产妇生产都顺顺当当。柳顺爹生前最后一个病人是个官太太,胎位不正。柳顺爹救下了母子俩,可那大官却因柳顺爹看到了太太的隐私耿耿于怀,找茬刺瞎了他的双眼。柳顺爹把一生绝学传授给了独生子柳顺,临死前告诫他,离开此地,去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生活,若只能以此技糊口,定要男扮女装。

杨大奎对柳顺表白,他有口难言。柳顺被掳上青峰山,给四姨太成功接生,络腮胡对他千恩万谢,说只要他开口,自己必倾力协助。于是,柳顺斗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络腮胡没有怪罪柳顺,答应帮他演了这出“上山当五姨太”的戏。

后来,柳顺就在西郊住下,以“柳”的谐音“刘”为姓,化身“刘娘娘”。

柳顺悔恨不已,如果当初告诉大奎真相,他怎会有这一劫?这时,络腮胡说:“顺子,大奎媳妇难产,我刚派人打听到他家住址,咱赶紧去救!”柳顺来不及换回女装,跟络腮胡同乘一匹马,飞驰而去。

在柳顺的帮助下,大奎媳妇顺利生下一个儿子。柳顺把母子俩接回自己家,将刘大院更名为杨大院。

时代更迭,大院几经易手,但名字始终没改……

(发稿编辑:陶云韫)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田雪梅 期刊:《故事会》2020年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