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族·中篇 > 故事族·中篇2023年11期 > 讨债鬼

讨债鬼

分类:故事族·中篇 更新时间:2023-09-27 22:03:09

上篇

又是这种米汤一样酽酽的月光!

每到这样的夜晚,郑喜就会想起老家盐池河,想起他和谭哥顶着这样的月光在河里泡澡。谭哥烟瘾大,泡一次澡几乎要抽掉半包烟,郑喜就近掐下一片树叶,漂在水面上,给谭哥当茶几用。谭哥在自己吐出的轻烟里说:“天堂啊!真不想走了。”谭哥是个外地游客,临时租住在郑喜家,郑喜却没拿他当房客对待,他恨不得自己有这样一个亲戚或是朋友,谭哥也说过,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谭哥来的那天是个亮晃晃的晴天,他一身黑衣,戴副眼镜,向郑喜的三间小瓦房走过来,还在场院边上就打起了招呼:“嘿,老哥!”

盐池很少出现外地人,偶尔见到个把外地人,大都黑黑的,比风吹日晒的盐池人还要黑,背着大背包,戴着帽子,帽檐子伸出去,比狗舌头还长,他们大老远跑到盐池来,为的就是拍几张盐池的男女老少在河里洗澡的照片。

谭哥一望而知不是来拍照片的,他人很斯文,不像那些拍照的,身上带股说不清的匪气,谭哥口音很生,但郑喜句句都听得懂。他说话的时候,一只手爱推眼镜,郑喜发现他的鼻梁靠近根部那地方,有个小小的结,当眼镜落下来时,那结就不见了,被眼镜挡住了。

谭哥好像懂点风水,他说他走了一圈,这一带就数这栋房子风水最好,三面靠山,正面开阔,一望无际,就像一个人舒舒服服坐在太师椅里。郑喜原本觉得自己单家独户,离村里太远,有点孤单,经他一说,不由得笑了起来。

谭哥说他在休假,这几年他把全中国都逛遍了,国外也逛了不少地方,现在哪里都不想去了,就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安安静静呆几天。谭哥接着说他想在郑喜家借住几天,房租加饭钱每天二十,“不必专门为我做,你吃么子我吃么子。”他问郑喜愿不愿意。

郑喜哪有不愿意的,他的心都跳得快要蹦出来了。他知道城里有些人专门靠房租过活,没想到自己住在这么偏远的农村,也能收上房租。但他尽量克制住高兴的心情,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说:“可以可以,就是屋里没个女人,我做饭又不大在行,恐怕你吃不惯。”

“没事没事,吃了不拉肚就行。”

两人就这么讲定了,谭哥当即掏出五百块钱,递给郑喜。郑喜连连摆手:“走的时候再给,走的时候再给。”谭哥硬塞进他手里,说是押金,在外面住宾馆都是要交押金的。郑喜还是不要。谭哥将五百块钱放在桌子上,钞票张张都是崭新的,硬挺挺地搁在桌上,越发显得木桌子又陈旧又寒酸。

谭哥这才告诉郑喜,他叫谭文锋,说着就要把身份证递给郑喜看,郑喜往后一退,连连摆手,他不能看别人的身份证,那太失礼了,只有公安局的人才做那事。谭哥也没坚持,很快把身份证收进了皮包。郑喜也学他的样子做了自我介绍。

“哦,喜哥。”谭哥向郑喜伸出一只白白净净的手来。

郑喜一笑,他喜欢谭哥这样叫他,总比叫什么郑哥要好听。

幸好还有一间房,几年前曾是老娘的卧室。谭哥拍了拍有鸳鸯戏水花样的老式木床,连声说:“好,好。”跨上踏板,坐上尺来宽的床沿,把厚厚的老式蚊帐挽在床架子上,摸了摸床面,干草在下面发出簌簌的响声.又喊了两声好。

第一顿饭,郑喜用家里仅有的两种材料做了四个菜,煎土豆饼,烧土豆果,香葱炒鸡蛋,最后一个端上来的是滚烫的土豆炖鸡块,谭哥不知郑喜何时竟悄悄地杀了一只鸡。

“喜哥,这一顿就算了,下次莫讲客气了,照你这种吃法,两个二十块都不够。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就算你顿顿给我吃人参燕窝,我也是不会涨房租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同船过渡还五百年修呢。”

“跟你说,我不是为了吃口好的才到这里来的,我么子没吃过?我就是想来过一过你平常过的日子,你莫弄些假的给我看,你自己吃亏不说,我也不自在。”

郑喜就想,这谭哥真实在,又肯替人着想,是个会过日子的好人,就问:“谭哥家在哪里?是做啥子工作的?”

谭哥都告诉了他,他家在武汉,他在某某银行工作,他老婆跟他一个单位,儿子在上小学。郑喜就一脸崇敬地点头:“真好!真是好!”说完就给谭哥搛菜,净拣大块的鸡,还有炒得金黄的鸡蛋。

尽管谭哥叫他不必客气,郑喜还是每天见荤吃饭,谭哥虽然不是亲戚,但至少是他家的客人,是客人就得按待客的礼数来。

谭哥不说他准备住多少天,郑喜也不好问。他感到谭哥好像有心事,有时他捧着一本书,眼睛却瞟向一边,根本不在书上,有时干脆蒙着被子睡大觉,再不就是独自在山上转悠,还不要郑喜陪,就连洗澡,都不肯在傍晚人多的时候下河,非要等人家都洗完了,才学郑喜的样子,在肩上搭条毛巾,悄没声地往河里走。有天,郑喜一觉醒来,发现谭哥房里还亮着灯,过去一看,床上是空的,跑到河边一看,谭哥正泡在河里大口大口抽烟呢。

郑喜决定跟谭哥好好谈一次,他拿稳了谭哥是跟家里人吵了架出来的,说不定正面临离婚,他听说城里的男人在家总受女人欺负,就问谭哥出来这么些天了,想不想嫂子,要不要把嫂子也接来住几天,可谭哥就像没听见他说话一样,突然问郑喜:“我来了这么多天,有没有人向你问起我?”

郑喜说:“当然有,不是他们眼尖,而是这里难得有外人进来。”

“你对他们么样讲我的?”

“嘿嘿,我说你是我堂哥,是我叔伯二舅的儿子,反正他们都没有见过我叔伯二舅,我自己也没见过。”谭哥看着郑喜,表情有点古怪。郑喜赶忙解释:“实在不好意思,主要是……跟你说实话吧,我不想他们知道我在收你房租,我们这里不兴这么做。”

“我懂我懂,你放心,我也不会说出去的。”谭哥递给郑喜一根烟,郑喜不接,他就自己抽起来。

谭哥这才跟郑喜正式拉起了家常,问他孩子多大了,郑喜一听就叹起气来,孩子四岁多了,一直住在外婆家,因为外婆家靠近镇上,上幼儿园方便。在宜昌打工的老婆小凤,多次劝郑喜把家搬到外婆她们村去,或者干脆就搬到外婆家里,可郑喜既不想当上门女婿,也不想离外婆家太近,只想跟儿子在一起。小凤就骂他自私,只顾自己,一点都不肯替孩子的将来着想。谭哥理解地点头,还叹气:“女人总以为自己对孩子最好,殊不知,好多男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连杀头的事都敢做。”郑喜觉得这话未免太夸张,谭哥就给他举例:他一个朋友,犯了贪污罪,根据金额定罪的时候,他宁肯自己在牢里多坐几年,也不肯说出留给儿子的钱藏在什么地方。还有一个人,儿子得了肾病,他二话不说,躺到手术台上,把自己的肾割了一个下来给儿子。另外一个人,也是儿子生了重病,家中无钱治疗,就在医院厕所的墙上贴出广告:“本人肾健康,需要请联系。”说起孩子,谭哥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人的一生多灾多难,孩子就是来给人治病的,身体的病,心里的病,统统都能治,只有孩子才让人活得有滋有味,要是没有孩子,人活得一点意思都没有,活个三四十岁尽够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反正第二天又不用早起,郑喜索性拿出过年没喝完的半瓶酒,又去炒了盘晒干的土豆片,面对面喝起酒来。

“谭哥,我一直想问你,你怎就单单看上了我家呢?比我家条件好的多得是,屋里还有女人给你烧烧洗洗。”

“我来的那天就说过了,你家风水好,人住在风水好的地方能行好运。”

“啥子好风水呀,穷得叮当响,一家三口,住在三个地方。”

“喜哥莫灰心,你马上就要行好运了,你相信我,你的好运已经来了。”

“我这样的人,还能有啥好运?别光顾着说我了,我们来说说你。我看出来了,谭哥你心里有事。是不是家里有啥子事?是不是嫂子让你伤心了?女人嘛,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出来这多天,她在家肯定急呢。不是我赶你走,实在是替你着想,要不,干脆你回去把她接来,只要你们不嫌弃,一家人在我这里住几天。”郑喜越说越有诚意,“真的谭哥,别看我们穷,饭还是有吃的。”

谭哥往椅背上一靠,也不喝酒了,看着郑喜,半晌才说:“真想住在这里不走了。”

“那好啊,我们这里有多余的田,我去跟村长说说,让他调几亩给你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不种田也行啊,可以搞开发,这里有温泉,我们来建一个温泉山庄,宾馆饭店一起搞起来,完全可以赚大钱。”

“那得好多钱哦,不是政府出面,私人哪里掏得起这个钱。”

“那不一定。”谭哥不肯再说了,眯起眼睛抽烟,看样子他烟瘾大过饭瘾,有了烟,饭都可以不吃。

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两辆摩托车,其中有个人穿着制服,好像是公安局的。郑喜从外面兴冲冲地跑回来,问谭哥要不要坐他们的便车去镇上?因为谭哥前天晚上说过要出去买酒买烟,现在他已经跟人家讲好了,人家同意带他一程。哪知谭哥一听,眉毛都竖了起来:“谁说我要去镇上?谁说我要坐人家的便车?”郑喜愣在那里,斯斯文文的谭哥突然变了一个人,就像一个温和的书生突然变成了狡猾的白脸奸臣。

谭哥的脸色很快就和缓下来,他问那个公安来搞么子,是不是村里发了案子了。郑喜一笑:“案子?这里已经好多年都没听说过这两个字了。那个公安是村里一户人家的亲戚,也不是经常来,一来盐池太偏远,二来两家并不是特别亲。”

既然谭哥不去了,郑喜就去给人家回信,不能让人家老等。郑喜已经走出去了,谭哥才想起什么来,想喊住他已经来不及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制服的和两个穿便服的玩玩闹闹向郑喜家走了过来,他们一路都在讨论摘板栗的办法,到底是站在树下用竹竿子打,还是爬上树用剔刀剔,他们为此争论不休。路过郑喜的家时,其中一个指着郑喜说:“不如问问这家的主人,他肯定知道。”

郑喜老老实实告诉他们,两种办法都可以。他请他们进屋喝口水再走,这是盐池人的礼节,所谓喝口水其实并不只是喝水,而是喝茶,现烧一壶水,茶叶在罐子里焙出香味,再用滚水冲。

他们客套着进了门,其中一个提出找郑喜借根竹竿子,他呆会儿打板栗要用。郑喜满口答应。

大家一起满屋找竹竿子,一间屋一间屋地找,很快就找到了,拿着竹竿说说笑笑往山上走。郑喜这才想起屋里的谭哥,他吃了中饭就进屋去睡午觉,也不知这些人闹哄哄的把他吵醒没有。进去一看,床上空空的,奇怪,他啥时候出去的呢?

很晚了,郑喜听到一阵摩托车响,那些打板栗的人吃过晚饭,要回家去了。郑喜等了一会儿,不见谭哥回来,就一个人先吃了,他的那一份给他温在锅里。

正准备上床睡觉,谭哥突然回来了,郑喜忙去摆饭,谭哥拦住了他,自己动手盛了一碗。他吃得很慢,有一口没一口的,“喜哥,你对我这个人放心不?”

郑喜不知他这话是啥意思,就张嘴望着他。

“我有个打算,不知该不该说给你听,我想今年春节把老婆孩子带到你这里来过个年,么样?”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就是家里条件差,怕嫂子和侄儿不习惯。”

“我们已经算是兄弟了,还说这种话!你们也可以到武汉去过个年,就住在我们家,反正我在武汉也没么亲戚,以后我们两家就多多来往吧。”

郑喜一激动,就说起春节的安排来,三十那天做啥子,初一那天做啥子,吃啥子,玩啥子,谭哥似听非听,突然打断他:“喜哥,我得走了,本来想多住些日子,但家里突然有事。反正再过三四个月我又要来的,有个包这次就不带走了,就在你家里放一放,里面都是些毛衣毛裤和换洗衣服,麻烦你替我保管一下,下次来我再一起带走,好不好?”

谭哥说着交给他一个黑色牛津布大行李包。

“没问题没问题,谭哥你放心,你交给我是啥子样,我保证你拿走时还是啥子样。”

“我当然放心你,不放心我就不交给你了。昨天我还在想,我们这是几辈子的缘分哪,第一次见你那天,我就感觉你像我的老熟人一样。实话告诉你,我有个亲弟弟,但我信不过他,可我信得过你。”

“谭哥!”郑喜抓过谭哥的手,捂在自己手心里摇晃,嘴里却说不出话来。

谭哥总共住了二十二天,按照事先讲好的价格,郑喜要退他六十块钱,谭哥不要,“还退钱?喜哥,你不如照我的脸打两下。”两人推来推去,谭哥说:“这样吧,我不是有东西请你保管么?这六十块钱就算是保管费。”郑喜一听,就不再推了。

反正天上有月亮,谭哥决定当晚就走,说是白天已经睡够了,夜里想睡也睡不着了。郑喜要送他一程,他不要。郑喜又说起跟嫂子和侄儿好好过日子的话来,谭哥拍拍他的肩说:“记住了,我一定带上他们母子来盐池看你。”

走出几步,谭哥又回过身来叮嘱道:“喜哥,费心哪。”

“你就放心吧。”郑喜知道他指的是那个包。

谭哥走得很快,一转眼就不见了影子。郑喜关上大门,将那个包塞在谭哥睡过的床底下,想了想,又担心穿过的衣服有味道,招来老鼠。四处看了看,他发现了装谷子用的大仓,大仓分三层,底下两层装着一应杂物,上面一层才是空的,但要搭梯子才能上去,郑喜急着去睡觉,懒得去搬梯子,就站在下面伸手一丢,包在柜子里发出咚的一声,郑喜想,也许还有别的东西,不然,光是几件衣服不会这么沉。

刚刚睡过去,就听见有人敲门,迷迷瞪瞪拉开门一看,谭哥又回来了。

“喜哥,我忘了跟你交代一声,万一我临时有事,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我可能会派我的孩子来找你拿。”

“行,你给他写个条子,让他来找我。”

“不用写条子,等你看到真人,你一眼就能认出他来,大家都说我们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也可以,不过,不是说好全家一起来的么?一起来吧,我就不相信,有什么事比过年还大。”

“当然是尽量一起来,我是说万一,比如大雪封山,汽车进不来。”

“没有这个可能,好几年不下大雪了。”

“好,好好,就这么说定了,年货你们就不管了,全由我们来置办。”

谭哥终于笑了一下;望着郑喜退了几步,挥挥手,转过身走了。

离过年还远着呢,田里也没什么事,郑喜不慌不忙地上山找药材,除了粮食和家畜,药材是他最主要的收入。找着找着,就像脚下长了眼睛似的,不知不觉就站在了孩子外婆家对面的山坡上。

下午四点,一辆半旧的中巴车从村道上磕磕碰碰开了过来,那是镇上一家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郑喜知道,儿子郑重就在那辆车上。

到了外婆家门口,中巴车停了,一个穿着蓝色背带裤的小男孩扶着车门走了下来。郑喜拼命克制,才没有冲过去。他以前这么做过一次,被外婆狠狠教训了一通:“孩子放在我家我是有责任的,你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把他抱走,你想急死我呀?要是再敢做出这种事情,别怪我做出不讲情面的事来。”她所说的不讲情面就是报警。遇事就报警,这是小凤教她用来保护孩子的方法。

孩子又长高了,上次郑喜看见他,也是穿这条背带裤,卷着裤管,露出里面的红里衬来,这一次,裤管已经放下去了。还别说,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车已经开走了,孩子还站在那里跟车上的老师和小朋友们挥手拜拜。

郑喜悄悄跟在郑重身后。外婆已经很准时地过来迎接他了。看到外婆,郑重扭着小屁股跑了起来,外婆从口袋里摸出点吃的东西,引诱孩子:“叫外婆,叫了有东西吃。”

“叫外婆!”

“瞎说,哪来的叫外婆,是外——婆!”

“是外婆!”

外婆假装打他,他咯咯笑着,一把夺过吃的东西,跑到外婆前面去了。

郑喜笑起来,这小子,已经长大了,会跟他外婆耍皮了。

眼睁睁看着一老一小两个人进了门,门虚掩着,门缝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郑喜很想进去,大大方方跟丈母娘打个招呼,顺便跟孩子亲热亲热,但他想起上一次的尴尬,又犹豫了。

上一次,他也是过来看孩子,正跟孩子聊得起劲,外婆过来了,大声说:“郑重,让外婆看看,爸爸给他的宝贝儿子带什么礼物了没有?”孩子一听就去翻他的包,可包里除了黄姜,什么也没有。孩子哭了,外婆脸上也很不好看,“你也是的,好不容易来一次,连糖都不买一块过来,还不如我这个当外婆的呢。”

今天他一样没带礼物。就算带了礼物,也不见得能让外婆满意,外婆虽然是个农村女人,见识却不俗。有一次,他来看孩子,顺道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大瓶雪碧,一包夹心饼干,外婆一看就皱起了眉头,“不要让孩子从小就爱上这些垃圾食品,这些东西除了把孩子吃成个小胖墩,什么用也没有。”又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这饼干你是在哪里买的?赶快去退掉,早就过期了。”说完一把丢给郑喜,生怕那些过了期的饼干会跳出来咬她的手似的。

郑喜想想盐池像外婆这个年纪的女人,她们全都不像她这么挑剔,也不像她懂得这么多的生活小常识,也许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村女人跟一个靠近镇子的农村女人的区别。外婆自己似乎也看到了这种区别,多次用好奇兼带着鄙夷的神情问郑喜:“听说你们那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在一条河里洗澡?”“听说家家户户连洗脚盆都没有?”“幸好我们这里不是那样,我这个人,从小到大,连短袖衣服都没穿过,天再热,也是长袖长裤,整整齐齐。”

小凤的打算是这样,在孩子上学以前,全家搬到外婆的村子里来,重新盖房也可以,跟外婆在一起挤挤也可以,反正目标就一个,让孩子能在镇上上小学,从小接受正规一点的教育。这样的打算无可厚非,前提是要有钱,盖房子要钱(郑喜坚决不肯跟外婆挤在一个屋檐下,当人家的上门女婿),孩子上学要钱,至于钱怎样才能挣来,郑喜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小凤是能挣点钱,但光靠她一个人行吗?何况外婆已经在说话了:“现在的男人是跟以前不一样了,把女人使出去挣钱,自己在家歇着,养得白白胖胖,还心安理得。”郑喜是比较白,天生的,想晒黑都难。他想说服小凤把孩子接回来算了,村里的小孩都没上过幼儿园,一样健康成长,但小凤死活不同意,“让我的孩子从小就在泥巴鸡屎堆里滚?想都别想。你去看看人家宜昌市的孩子,出生才三个月,就送到早教中心去了,蒙氏教育,听说过么?”郑喜说:“不能跟人家宜昌市的孩子比。”小凤眼睛一瞪:“当然要比,不比能有进步?你指望孩子长大了跟我们一样么?”郑喜说不过小凤,无论哪方面都说不过小凤,伶牙俐齿是一方面,毕竟她在宜昌市呆了四五年,见识广了,随便说几句,就把郑喜听得晕头晕脑的。

郑喜在外婆家对面的山上猫着,想多看几眼孩子,孩子不出来,他也不挪窝,看来看去,外婆门前的几棵枣树都成双影子了。

不知过了多久,背后传来一阵响动,回头一看,外婆就站在自己后头,一脸说不清的笑:“我说是谁呢,坐这里一动不动,为啥子不进门呢?在这里坐着凉快些?”要是有个地洞,郑喜情愿一头钻进去再也不出来了。外婆回头一招手,郑重慢吞吞走了过来,一根藤子绊了他一下,孩子扑倒在地,郑喜正要过去扶,外婆先他一步抢在前头:“我的乖呀,摔哪里了?外婆看看,摔疼没有?”外婆哄了一会儿,把哭着的孩子抱给郑喜看。

“来,喊声爸爸。”

孩子咧嘴哭着,透过泪花瞄了一眼郑喜,一扭身,背对着他。

“你这孩子,连自己的爸爸都不想认了?快,叫爸爸,叫了爸爸我们就回家。”

孩子在外婆身上踢蹬着小腿,大声哭。外婆半是遗憾半是示威地看着郑喜,郑喜只好告退,“好,爸爸走了,爸爸改天再来看你。”

“跟爸爸拜拜,拜拜!”

果然跟盐池的孩子有点区别,不说再见而说拜拜。跟孩子拜拜过的郑喜,回家的那段路走得有点吃力。他不明白他究竟在怕外婆什么,他不是孩子的亲爸爸吗?他不是她的亲女婿吗?她的女儿还是他的老婆,他们之间的感情还算正常,至少并没离婚,为啥子他在她面前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怯懦和自卑呢?孩子寄养在她这里,是她本人同意了的,孩子的生活费也由他们出,并没占外婆多少便宜,为啥他还是有挺不起腰来的感觉呢?想了一路,他隐约感觉到,外婆对他的态度,可能跟小凤有关。她把对他的轻视转达给了外婆,她让她知道她瞧不起他,没准她们还在一起议论过离婚的事情,“孩子都这么大了,离婚就算了,那只是个形式,不如就这样各过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对了,肯定是这样的,他越想越是这么回事,难怪上次小凤回来,他找她要钱,想趁天气好把屋顶修理一下,免得漏雨。小凤就很干脆地说:“这些事别找我,我只负责孩子的吃饭上学,家里的事都由你负责。”

想到这里,郑喜突然站住不动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久了,他竟不知不觉,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就不让她出去打工了,他应该把她留在家里。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凤并不是结婚后才出去打工的,结婚前两年,她就告别农村,长年生活在城里了。有一阵子,她甚至跟他谈起了藤编这门手艺,她想让他学点藤编的技术,编些好看的筐子盘子之类的东西,将来到宜昌开一家店,城里现在流行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从盐池买些原材料,现编现卖,这种生意可以一直做到老,而且越老越有名气,越有名气越好卖。”听她那语气,她似乎想在宜昌生活一辈子。

幸亏她后来又打消了那个念头,她觉得郑喜的手艺不好,更关键的是,“不是我小看你,你没那个审美眼光,编出来的东西不漂亮,没有市场。”

这年春节,小凤比往常回来得早,才腊月二十几,就到家了,说是城里这段时间猪肉流行五号病,大多数餐馆都没了生意,酒楼老板趁势给她们放假了。

郑喜忍了又忍,没把谭哥租住他们家房子的事告诉小凤,他想瞒下房租这笔小小的收入,到时候给孩子们发发压岁钱。今年要给压岁钱的不光是郑重,还有谭哥的孩子,也许还要带孩子们去趟镇上,那就得给他们买点炮仗和吃食之类。

但他把谭哥一家要来过年的事告诉了小凤,“谭哥说他走了那么多地方,只有我们这里是最好的,他说我们这里像天堂,还说我们的房子是这一带风水最好的。”

小凤却不相信谭哥一家真的会来,“人家顺嘴说说而已,你就真相信了,我敢打赌,人家一回去,就把这里忘得精光了。到你这里来过年?你也不想想,你到时拿什么给人家吃,拿什么给人家玩,人家可不像你,两三碗饭,几片肥腊肉就打发了。人家过年吃的东西,你见都没有见过。”

郑喜不喜欢她说话的这副腔调,就说:“人家把衣服都留在这里了,既然不准备来,为什么不把衣服一起带走?”

“衣服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算是扶贫呗。现在每个单位到了年底都有扶贫任务,不是捐钱,就是捐衣物。”

郑喜说不过她,只有沉默。

傍晚,两个人一起去河里泡澡。河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小凤紧走几步,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眨眼工夫,白晃晃的身子就沉进了水里。“城里就一样不好,城里没有盐池河,要是能把盐池河搬进城就好了。”

郑喜看着她搁在水面上的尖下巴说:“你瘦了,在外面吃不好么?”

“现在谁还关心吃?就怕吃得太多呢,我在减肥。”

“只剩一抱筋了,还减肥,肥在哪里?”

“你知道什么呀,在我们酒楼,我还算是胖的。”小凤捏捏自己的肩说,“女人要把肩胛骨减到像衣架一样薄。”

“我不喜欢女人太瘦。”

“管你喜不喜欢!”小凤突然换了副表情说,“跟你说件事,我以前跟你讲过的那个同事,就是那个扣过我工资的领班,她已经在宜昌市买房子了。”

郑喜看着她,不吱声。说到这些事,郑喜从来都不吱声,他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想用别人的事情来刺激他。小凤继续说:“是东山开发区的房子,都说现在买最划算,有些地段才五百多一平米,有人预测,翻过年就会涨到一千多,将来还会涨,总有一天,价格会赶上市区的房子。”

郑喜问她领班的工资到底比服务员高多少?小凤不屑地说:“又能高到哪里去?你以为她买房子是靠她自己的本事?谁都知道,她暗里有个男人,是个包工头,房子就是他给她买的。”

郑喜说:“不要羡慕人家,人家也是付出了代价的,你以为男人的钱这么好用?”

“什么代价不代价的,男女之间不就是这么回事么?”

“你倒是看得穿哪,那你也可以学学她的样儿嘛,也去找个包工头,也让他去给你买套房子。”

郑喜的语调马上变得酸溜溜的,类似的话题他们讨论过不止一次了。都说小凤样子长得乖,到了城里肯定会遇到爱偷腥的男人。郑喜本来不担心的,但架不住大家都这样说,就劝小凤别去打工了,就在家里种种田,挖挖药材,喂喂猪,一家人亲亲热热守在一起。小凤一听就来气:“你就知道在一起,在一起能解决问题吗?我不出去打工,孩子哪来的钱上幼儿园?哪来的钱交幼儿园的借读费?”小凤一说这个,郑喜就抬不起头来了。幼儿园那边,每个月要交五六百,不是属地的孩子,每学期额外要交两千块借读费。这些钱,如果不是小凤,光指靠郑喜一个人,想都别想。

小凤突然狠狠地盯着郑喜,“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别以为我找不到。”

“你当然找得到,我相信你找得到,但有一点,别把我的孩子带走就行了。”

“当然要带走,留给你,孩子一生就完了。”

“跟你走才是完了,你看到哪个有后爹的孩子后来成了器?不是被整成了傻子,就是被吓成了呆子。”

“有后妈的孩子也一样。”

郑喜率先闭了嘴,就快过年了,要是吵起架来可不好。小凤似乎也没有吵架的打算。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小凤说:“我们把家搬到宜昌去吧,好多人都这样,两口子在宜昌打工,租房子住,孩子跟着在城里上学。”

郑喜诧异她突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原来不是想搬到外婆那边去么?又变了?”

“想来想去,小镇跟村里也没太大区别,要搬就搬到城里去,一步到位。”

“我看你是癞蛤蟆打哈欠——大口大气。”

小凤的声音一下子就高了起来,“怎么就不行?我们酒楼旁边有个卖烧饼的安徽女人,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在宜昌市上小学呢。未必我们两个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安徽女人?”

“人家不管怎么说是小本生意,细水长流,我一没技术,二没本钱,怎么跟人家比?”

“一不跛二不瞎,只要肯吃苦,还愁挣不到钱?我也没技术,也没本钱,怎没在宜昌饿死呢?”

郑喜光是瞪着她,找不出话来反驳。小凤还是气鼓鼓的,“反正我已经决定了,外婆年纪也大了,孩子老放在那里也不是个长远之计,你要是不去,将来孩子跟你没感情可别怪我。”

“真是想不通,一会儿放在人家家里,一会儿要去租房住,你以为这种流浪汉似的生活对他就很好么?”

“那你给他一个像样的家呀,你这个当爹的是干啥用的?”

“我们没有家么?好好的家摆在这里,自己不要,偏要去过那种巴巴结结的生活。”

“这也算家?真该带你去看看人家的家,人家的卫生间都比你的灶台干净得多,人家吃的穿的用的你见都没见过。”

“你也就是看看而已,难道你带孩子去宜昌,就能住进那样的家?”

“总有一天我们会住上的,至少我们有这样的想法,不像你,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争吵以小凤从河里愤然起身回家而告终。她走了以后,郑喜又独自在河里泡了一会儿,小凤没回来的时候,他的日子过得很有规律,也很平静,小凤一回来,一切都跟着变样了。他觉得小凤就像个鼓风机,不停地在他耳边呜呜地吹,吵得他的耳朵没法清净,心也跟着动荡不安。有个问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小凤真的带孩子去宜昌,他要不要跟着去呢?不去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一家两制?还是家破人散,骨肉分离?很显然,两种结局都不好,可要是去的话,一旦哪天没赚到钱,一家人就得忍饥挨饿,那将是更可怕的一种结局。

春节那天,郑喜还在朝大路上张望,小凤冷笑一声:“只有你才会把人家一句玩笑话当真,我早就说过,人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

郑喜心想,谭哥才不是随口说说的,随口说说不会是那种表情。他至今清清楚楚地记得谭哥告别时的表情,他相信谭哥可能是临时有事,他走时交代过,万一临时有事来不了,过后会派他的孩子来拿他的东西。郑喜看看小凤不屑一顾的表情,打消了给她看谭哥行李包的念头。

春节过去两个多月了,春游的季节都快过去了,还是不见谭哥一家的影子。郑喜后悔没有留下谭哥家里的电话,也没有谭哥家的详细地址。

小凤早就回去上班了,经过多次商量,这一次她总算没带走孩子。但她跟郑喜说好,孩子在外婆家再住半年,把幼儿园中班读完,过了暑假,她就回来带他去宜昌,在那里上幼儿园大班。这等于是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到时候如果郑喜还是不肯离开这里,他们就等于是分居了,所谓分居,其实跟离婚没什么区别。

家里又空空荡荡的了,这一次,郑喜没有了以前的笃定,他在想,也许小凤是对的,人往高处走,正如她所说的,“能不能成功是另一回事,至少应该有往高处走的热情。”小凤越来越会说话了,张嘴就一套一套的。现在,郑喜进门出门都在考虑这件事,时间一长,人都有点呆头呆脑的了,天还没黑就想上床睡觉,睡到半夜,却突然清醒异常,后半夜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一天深夜,郑喜正躺在床上思考到底该不该去宜昌的事情,突然听见村里起了一阵吵嚷声,他掀开被子坐起来,听了一会儿,好像是有小偷进了村。每年春天,总会出个把小偷,无非是邻近的一些懒汉,到了别人家,也不偷别的,专偷腊肉腊鱼这些没吃完的年货。村里人即使发现了,不过是虚张声势大喊大叫一番,并不会真的对其赶尽杀绝。

不知为什么,郑喜心里突然咚咚咚地跳起来,他想到谭哥的那个包,要是小偷进了他的家,会不会打那个包的主意呢?郑喜猛地起身,他想去看看包还在不在,要是不在了,他在谭哥面前可就说不清了。

他搬来梯子,靠在大仓上,爬上去一看,还好,包还在,黑乎乎地蹲在那里。刚从梯子上下来,郑喜又站住不动了,他想起上次丢包时的响声,好像不光是衣服,还有别的东西。也许是长夜漫漫,一个人百无聊赖,也许是村里抓小偷的声音唤起了他内心某种隐秘的冲动,他突然想打开谭哥的包看一看。

“只是看一看而已,反正他也没上锁,没上锁就说明没啥贵重物品,他要是上了锁,我保证不看。”郑喜这样对自己说,重又上了梯子。

包的确很沉,也很高级,连拉链的声音都不同凡响。里面果然是衣服,毛衣,毛裤,毛背心,夹克衫,再往下,还有短袖T恤衫,牛仔短裤,差不多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带齐了,难道谭哥真的准备离家出走?

最下面还有一个鞋盒大小的纸盒,表面拿透明胶封了,拿在手里掂了掂,结结实实,很有分量,那天丢进仓时发出响声的大概就是它了,会是什么东西呢?郑喜颠来倒去看了好几遍,找不到封口,封口用透明胶带缠死了。

“要是打开了,再原样封好,应该不会看出来的,关键是要有透明胶带。”郑喜望着纸盒琢磨道。

“还是不要动谭哥的东西,毕竟,他给了自己六十块钱照看费的。”

“不过,会不会是什么不经放的东西呢?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谭哥还没来,他的孩子也没来,里面的东西会不会放坏呢?”

“既然谭哥已经把自己当成兄弟了,大家等于就是一家人,既是一家人,就没必要这么生分,打开包看一看有什么不可以?保证不动他的东西就行了。”

思来想去,正要动手,又停住了,家里没有透明胶带,应该把一模一样的胶带买回来再说。不管怎么说,能不被谭哥发现更好。

这件事报销了郑喜的后半夜,他再也睡不着了,他努力回忆着纸盒的形状和分量,无休无止地猜测下去,一直到窗口渐渐泛白,突然醒悟过来,也许是香烟,谭哥烟瘾这么大,很可能出门会多带上些香烟。想到这里,郑喜终于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第二天一早,郑喜径直去了村里的小商店,买回了一卷透明胶带。

透明胶比郑喜想象的好撕多了,最后一层撕开的时候,郑喜似乎闻到了一种奇异的油墨香,扒开盖板的一刹那,只觉得眼前一花,好像是钱呐。一颗心忽地提到了喉咙口,他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天哪,的确是钱!全是钱!整整一纸盒,挤得满满当当,连一丝缝儿都没有。他数了数,老天爷呀,竟有二十万!

郑喜愣坐了一会,突然跳起来去关门,大门关上了,又紧张地环视了一遍墙角和屋顶,顺手抓起一件挂在椅背上的衣服,蒙在纸盒上,想了想,似乎又嫌衣服不干净,赶紧从墙边吊着的竹竿子上取下一条毛巾来,严严实实地盖好。这时,他才听见自己的心跳像拖拉机一样突突突地在几间房里响着。他在屋里转了几个圈,不由自主地朝村口方向张望起来,他祈祷谭哥这时千万不要来。还好,大路上光光的,一个人也没有。郑喜喘了口气,强迫自己坐下来,开始用新买的透明胶带捆扎纸盒。

但他的手抖得厉害,试了几次,新的胶带都压不住原来的印子,心里一急,带翻了纸盒,一把一把崭新的钞票啪啪掉到地上,这下,他额上的汗珠子都落下来了。

好不容易尽量按原来的样子装好了纸盒,将纸盒放到行李包的底部,又把那些衣服装了进去,匆匆爬上梯子,将行李包小心翼翼地放进大仓。

忙完这一切,他瘫坐在椅子上,脑子里什么想法都有,又什么想法都没有。

等他慢慢缓过神来,打开大门一看,时间已近中午,一些人的屋顶上开始冒起午饭的炊烟来。他不由自主地来到河边,看着一个地方发呆,那是谭哥还在这里时,他们俩每天晚上泡澡的地方。他记得有一次他问谭哥:人一辈子得花多少钱?谭哥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一个人花的钱越少,越容易感到幸福。”他记得他当时莫名其妙,现在想想,仍然无法理解。还有一次,他去镇上,谭哥请他帮忙带一些压缩饼干回来,他觉得好笑,没想到谭哥还有这样的爱好,饼干带回来后,谭哥看都没看一眼,后来也从没见他吃过。谭哥就是这样一个人,似乎跟他靠得很近了,可一眨眼工夫,又觉得离他很远。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过得提心吊胆,隔一会儿就朝大路上张望一阵,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在盼着谭哥回来,还是害怕谭哥回来。

心里有事,时间就过得格外地快。等郑喜心里终于平静下来时,已经是五月了。他决定去一趟武汉,会一会谭哥。一来问他为啥子没去盐池过春节,二来看看谭哥是否真的打算离婚。他现在开始怀疑那些钱是谭哥准备离婚而故意转移的家庭财产。

从盐池到武汉,长途汽车得走十多个小时,郑喜原本有点晕车的,可能是心里有事,这次竟不晕车了。坐在满满当当的车厢里,随着汽车行进的节奏,心里起起伏伏地想着跟谭哥有关的事情。他想,他最好只到谭哥的单位去找,要是碰巧谭哥出差,也不要贸然去他家里,免得自己不小心说错了啥子,引得人家家庭不和。又想,谭哥家里肯定气派得不得了,他们肯定很有钱,明摆着,谭哥不可能把全部财产转移,那个纸盒里的钱肯定只是一部分,说不定还只是一小部分,否则,任何一个女人都不可能毫无觉察。

过了一阵,又莫名其妙地想到宜昌的房子,想到小凤说过的那个领班,她那个暗中的男人会不会比谭哥更有钱呢?还有,谭哥会不会也在外面有女人呢?听说现在有钱的男人都在外面有女人,这钱会不会是谭哥准备拿去给那个女人的?

还想到见了面跟谭哥说些啥子的问题。想来想去,不能让谭哥知道他看过他的包,对了,就问他为啥没去盐池过春节。当然,关键还是要不动声色地探探虚实,比如问问谭哥,梅雨季节来了,他包里的那些衣服,要不要拿出来给他洗洗晒晒。不知为什么,郑喜心存一丝侥幸,他希望谭哥一口答应下来,让他去翻看他的包,让他去替他洗晒那些衣服,那就说明,谭哥根本不知道包里有钱。想到这里,郑喜伸手在额头上挠了几下,他为自己竟产生这种念头而感到不好意思。

下了车,郑喜径直找到谭哥说过的那家银行,到营业大厅一问,戴眼镜的小姐头也不抬地说:“没这个人。”

郑喜瞪着人家的头顶,半天没吭声,末了,又一字一字地报了一遍:“谭、文、峰。”

“没有,这里只有一个谭婉芬,是不是这个人?”

郑喜眨了两下眼睛,糊涂起来,自己到底是听错了还是记错了?来不及多想,连连点头,语气却含混得很,“应该就是他吧?!”

接待他的小姐却一点都不含混,当即拿起了电话。不一会儿,一个穿工作服的四十多岁的女人走了过来,“谁找我?”

郑喜感到脑壳里嗡了一下,谭哥对他说谎了吗?他为啥子要骗他?如果他不在银行工作,那他到底是个啥人?

从银行出来,郑喜顺着街边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前走,走了一阵,他的思路慢慢清晰起来。事情也许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把谭哥的名字听错了,他开始后悔当初没看他的身份证,二是他把谭哥的单位听错了。他觉得后一种可能更大,因为现在银行有很多家。

也不能白来一趟,郑喜决定在其他银行再找一找,他很聪明地去邮局柜台上找到一本电话号码簿,翻到银行那个目录,趁人不注意,悄悄把那一页撕下来,找了个公用电话,挨家挨户打下去。

所有的银行都问过了,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但人家是个女的,还有八个姓名发音近似,一听声音,就知道不是谭哥。

郑喜茫茫然地站在马路边上,感觉像在做梦。

过了一会儿,一个声音冒了出来:“郑喜你苕啊,如果这个人找不到了,这些钱就是你的了,你还找他做啥子?你已经找了一大圈了,已经对得起他了。”

“瞎说,好好一个大活人,不可能找不到,再找找。”

“那不一定,打个比方,如果他出了车祸呢?很多出车祸的人,就算没死,最后也变成了植物人,对以前的事一点记忆都没有了。”

“你就做梦吧,说不定你回去的时候,谭哥正在家里等着你呢。”

到了晚上,郑喜去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回去。听说现在的银行都在改革,职工们买断的买断,辞职的辞职,说不定谭哥就在这样的人群里面,明天再打一遍电话,问清楚了再走不迟。

在客栈落了脚,洗了把脸,郑喜出来找吃的。找了一阵,在一个路边烧饼摊子跟前站了下来,两个大烧饼,一碗面汤,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看看天色还早,决定逛逛再回去睡觉。不远处有个小广场,有人在那里卖糖炒栗子,有人在那里跳舞,还有个人在那里卖扎货,现扎现卖,绿绿的像是苇子,拿在手里三别两别,一个蜻蜓就活灵活现的了。郑喜看了一阵,觉得这玩意儿不是看几眼就能学得会的,就无聊地走开去。前面有个阅报栏,三两个老头背着手在那里看报纸,郑喜走了过去。

那天晚上,小广场上要是有个露天监视器,一定可以记录下郑喜的反常行为。

他先是不慌不忙地来到阅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情况出现了,从后背看,他的身体明显变得僵硬起来,像泥塑似的,硬邦邦地戳在那里。旁边的看报老头在慢慢向他靠近,大概是看到郑喜面前那一页了,他小声请求郑喜让一让,郑喜没听见,他又大声重复了一遍,郑喜还是没听见,他没办法,伸出手来,在郑喜肩上拍了一下。郑喜这才慢慢朝他转过脸来,老头似乎吓了一跳,只见郑喜眼发直,脸煞白,像突然见了鬼一样。

郑喜伸出手来,缓缓指向阅报栏里的一张布告。老头凑近看了一眼,“哦,是宣判布告,这事我听说过,活该,这些坏蛋,银行的钱是能动的?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郑喜没理他,继续盯着报纸。那些字不像是印在纸上,倒像是一颗颗粘在纸上的饭粒子,在郑喜眼里跳上跳下:谭闻枫,抢劫银行,打死银行职员,死刑。跟他一起作案的还有几个人,郑喜都没在意,他就盯着谭闻枫三个字,原来他叫谭闻枫,而不是他想象的谭文锋。但不管是谭闻枫,还是谭文锋,都是在他家住了二十二天的谭哥,跟他一起黑夜下河洗澡、半夜喝酒谈心的谭哥,很多人照片跟真人有很大差距,但谭哥没有,照片上的人真真切切就是谭哥,他连谭哥鼻梁上的那个小结都看见了。

郑喜看看布告上的日期,在心里一算,知道谭哥一个多月前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心里不禁一紧,说不清是伤心还是后怕。他跟谭哥相处了二十多天,竟不知道他原来是个负案在逃的抢劫犯。谭哥实在不像个逃犯,不慌不忙,干干净净,特别是他那双手,细白细白的,夹根香烟,那姿势,再鲁莽的人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再说,谭哥还有好些计划呢,他还说要到盐池去办温泉山庄,还说要带着全家到他那里去过年。

看得久了,谭哥似乎活了过来,隔着橱窗的玻璃,用眼睛对郑喜说话:“喜哥,回去吧,那个包,费心哪。”

郑喜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后半夜,客栈里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冲撞声,似乎有人打架,还听到有人在求饶:不是我!不是我!然后就是一两声惨叫,再然后就突然没有声音了,过了一阵才响起零零碎碎的脚步声,似乎有人正在轻手轻脚地离开客栈。

等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郑喜发现自己像壁虎一样贴墙站着,一颗心跳得整栋房子都能听见。

那些人会不会是跟谭哥有联系的人?是不是正在四处寻找谭哥的包?会不会有人知道谭哥去过他郑喜的家?郑喜越想越害怕,牙齿都开始打战了。

天亮之后,郑喜一步一惊地出了客栈,观察了许久,确信没有人跟踪自己,才放心地去吃早点。热乎乎的豆浆和油条下了肚,胆量似乎壮了些。他决定再去一趟小广场,把那张布告仔仔细细地看一遍。

布告上有这样一句话:“……作案后,在武汉市藏匿达半年之久,终被警方擒获。”也就是说,没有人知道谭哥去盐池这件事,他是在武汉被抓的,他把这段经历隐瞒起来了,甚至有这种可能,除了他自己,谁都不知道他去过盐池。

布告上还说,“同案犯全部落网。”而且,郑喜注意到,抢劫金额是一百多万,说明这二十万是谭哥分得的赃款,就算还有同案犯在外面,这笔款子也跟别人没关系。

现在就看谭哥的家里知不知道他郑喜和那个包了。郑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坐在小广场上的长条椅上。他在回想谭哥临走那天的情景,已经走了,又返回来跟他交代那个包,万一他有事不能来,他的孩子会来代他取走那个包。这么说,他的孩子知道那个包,也知道郑喜这个人。既然孩子知道,爱人肯定也是知道的,用不了多久,郑喜估计她就会找到盐池去了。

不过,也不一定,如果爱人知道,谭哥可以直接跟他交代,由他爱人来取,为什么非说由孩子来取呢?是的,他特地强调过孩子,说见了他就等于见到了他孩子,因为孩子跟他长得一模一样。

对了,答案只有一个,谭哥只想把这钱留给自己的孩子,至于他爱人,想都别想。谭哥的孩子有多大?不可能太大,因为谭哥只比自己大五岁而已。

郑喜马上想起那天夜里喝酒聊天时谭哥说过的话: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孩子,杀头的事都敢做。是的是的,郑喜现在全都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天,郑喜就像一个高烧不退的病人似的,迷迷糊糊,身不由己。

回家那天,本来应该买一张去盐池的车票的,到了售票口,鬼使神差似的,郑喜买了一张到宜昌的票。

在红星酒楼门口,郑喜被迎宾小姐拦在门外。过了一会儿,小凤穿着一条大红洒金旗袍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郑喜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小凤竟打扮得像个戏子,脸上的白粉像打了一层白腻子,红得发亮的口红牵扯着他的视线。小凤冲他弹起一根细细的眉毛,问他突然跑来做啥子,他望着她淡紫色的眼窝,一时间竟忘了要来跟她说啥子了。

小凤请了半天假,陪郑喜在滨江公园散步,走了一阵,小凤提醒他,她跟同事们合住的房间现在是空的,没人,她手上有钥匙,但郑喜心不在焉,根本没领会到她说这话是啥子意思。小凤瞪了他一眼,懒得再说了。

两人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小凤又说起孩子的事,暑假快到了,她已经在打听租房的事了,幼儿园也联系得差不多了。她说这些话时眼睛一直望着江面,语气也很冷淡,她知道郑喜反对她这样做,她之所以再次提起,多少有点示威的意思。

她没想到,郑喜突然说:“租吧,租个好点的房子,最好是带卫生间和厨房的房子。”

“咦?你撞鬼了?你不是不同意吗?”

“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你是对的,就应该支持。”

“口头支持谁不会?拿出行动来啊。”小凤不屑一顾地冲他做了个点钞票的动作。

“上次你说的开发区的房子,现在到底是什么价格?”

“管它什么价格,反正你又不买。”

“去问问你那个领班吧,她已经住进新房子了吗?”

“应该还没有吧,最近没听她提起过了。”

“你抽点时间去看看房子吧,说不定你会抢在领班的前面住进新房。”

小凤猛地回过头来,死死地盯着郑喜:“我看你真的是撞了鬼了,大白天尽说胡话。”

“我没说胡话,你赶紧看房,看好了通知我。”

“你哪来的钱?抢银行了?”

郑喜感觉自己身上抖了一下,赶紧笑起来,“你看我像抢银行的吗?”想了想又说,“实话告诉你吧,我一直在偷偷卖木材。”

“啊?卖了多少钱了?”

“你先说那边最便宜的房子得多少钱?”

小凤想了想说:“最少也得十万吧,还不包括装修。”

“那好,我们就买这种房子。”

小凤瞪大了眼睛,“不可能!你能有十万块钱?就你?既然有钱为啥从来不见你拿出来?为啥一直瞒着我?你是啥意思?想重起炉灶?”

“不是想攒起来办大事吗?你别想这么多了,赶紧去看你的房子。”

“不行,你得告诉我,你到底有多少钱?没想到你还是这种人,我挣的钱一分不少全部交公,你倒跟我打起埋伏来了,说实话,到底有多少钱?”

郑喜眼神飘忽地望着江面,根本无心跟小凤争吵,被小凤纠缠不过了,才回过头来说:“赶紧找房子,赶紧搬家吧,我担心森林稽查队的人会找上门来,那时就麻烦了。”

小凤这才放低了声音:“你真的盗卖木材了?”

“要不然我哪有钱?”

小凤呆了一阵,突然用劲在郑喜胸前揉了起来,“别怕别怕,只要当时没抓着,过后应该就没事了。”

“难说。”

两人静静地坐了一阵,小凤突然靠到郑喜肩头说:“以前我冤枉你了,我总认为你对这个家没啥子贡献,对孩子的前途漠不关心,没想到你只是嘴上不说。”

郑喜突然说了一句谭哥说过的话:“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连杀头的事都敢做。”

“瞎说,不就是几棵树吗?还杀头呢,自己吓自己。”

“你想过没有,十万块钱是多少棵树?”

小凤看了看周围,低声叫了起来:“你真的有十万块?”

郑喜想了想说:“九万多一点。”

小凤做了个要晕倒的表情。

郑喜正色交代她:“这事千万别让外人晓得。”

“你以为我傻呀。”

郑喜不顾小凤的挽留,坚决要坐下午的车回盐池。他没告诉小凤他去武汉的事,关于武汉,关于谭哥,从今以后,在任何人面前他都不想再提起了。

“早上过来,下午又回去,坐一天车,就为了叫我去看房子?”

“这还不是大事?”

郑喜回到盐池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他没有顺着门前那条路直接回家,而是绕了一大圈,小心翼翼地潜伏在屋后,观察了好半天,确信屋里没人才轻悄悄地溜进了门。

再三察看,屋里的确没有外人进来过的痕迹,然后,他关了灯,隐身在暗处。也许没必要这么做,但他身不由己,就像有人在指挥他似的。

也不知藏了多久,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家具什物在他眼里一清二楚,他搬起梯子,搭在大仓边,行李包还黑乎乎地蹲在那里,他把它拎了起来,伸手一摸,纸盒还在,又不放心地掀开透明胶带看了一眼,那股奇异的油墨香味扑鼻而来,一切都还是好好的。他按压好胶带,将行李包藏进了装红薯的地窖里。

他没在大床上睡,他把床上的被子展开,弄出人形,人却来到柴房,像猫一样钻进了柴堆里。

他躺在柴堆里想,在宜昌买房的事,把家搬到宜昌的事,绝对不能在村里走漏风声,对他们就说出去打工去了,到哈尔滨打工去了,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四面八方,只有哈尔滨暂时还没有人去过。买房剩下的十万块钱也要藏好,不能让小凤知道,女人的嘴最不牢靠。

现在,他不得不离开盐池,到宜昌找工作了。他不想看到某一天,一个操着武汉口音的半大小伙子找上门来,宣称来拿他爸爸寄存在这里的包裹。不过,这跟小凤劝说他去是不一样的,想一想,住着自己的房子,腰里还有十万元存款,再去打工,即使工资低得不像样,他也不会觉得难以忍受。

直到他离开盐池的那天,他每天晚上都要在床上弄出个人形来,那天半夜在小客栈听到的惨叫声,害得他睡了两个月柴房。

下篇

新家在开发区外沿,靠近城中心的房子郑喜买不起,二十万全扔进去也买不起,不过,在盐池住了半辈子,就算是比开发区再远四五倍的地方他们也不觉得远。

是顶楼的房子,因为顶楼不仅价格便宜,还可以送两张篾席大的屋顶小花园。当初看房的时候,郑喜就想好了,到时候他可以挑些土上去,在那里种些葱啊蒜的,还可以种点辣椒丝瓜之类,小凤不屑地啧了一声,告诉他那是种花草的地方,郑喜却说,我买了就是我的,我高兴种啥就种啥!

余下的十万郑喜分别存在四家银行里,他怕人起疑,一眼看上去穷得叮当响的家伙,居然有十万元存款?!还是小心为妙。

拿到钥匙的当天,小凤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跳了起来,“郑喜,你知道我来宜昌第一天想的啥子?我在想,这么些高楼,却没有一间是我的,我一辈子都别指望住上那样的房子。万万没想到,我现在就住上了,就跟一般宜昌人没区别了。”

郑喜望着街上穿梭不息的人流车流说:“还是有区别的,人家是玉米田里的玉米,我们不过是玉米田里间种的绿豆苗,迟早是要不留痕迹地消失的。”

“狗屁,我在宜昌有房子有工作,我为啥子要消失?宜昌人有啥子了不起,他们活一天,我也活一天,不比他们短一个时辰。”

郑喜却不像小凤那么高兴,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连小凤都说:“人家买房都是欢天喜地,你却整天哭丧个脸,怎么啦?你的钱又不是偷来抢来的,就算你卖了木材,那也是你劳动所得,也是冒了风险的。”

“你就不能少说两句。”郑喜打断她,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郑喜的坏心情是从搬家前一天开始的。那天晚上,他决定最后去盐池河洗个澡,小凤不愿去。“坐在石板上,屁股硌得生疼,我要去新家洗淋浴。”他只好独自扛着条毛巾去了。

河里一个人都没有,郑喜来到自己常泡的位置,搓了一阵,猛地发现河中心露着一颗脑袋,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人跟他一样下河泡澡,正准备过去跟他聊聊天,哪知水面一晃动,人立刻就没了。郑喜愣了一下,揉了揉眼睛,的确,水面上光光的,啥子也没有,又往四周看了看,也没有。这天晚上没有风,月亮也很好,郑喜重新坐下来,以屁股为中轴,悄没声儿地旋转了两圈,还是啥子也没看到。

刚才是看花了眼?还是水里藏着什么东西?恰在这时,水面上掠过一阵凉风,两岸的芭茅草刷啦啦响了起来,像有人在草中急速穿行,郑喜突然感到脊背发麻,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以他土生土长盐池人的经验,知道这时不能起身就走,得呆一会儿,待一切平复之后,再大声吐几口痰,骂骂咧咧地走掉才行。

那风竟一时半会停不下来,正当他以为风轻了,消失了,马上就要站起来时,下一轮又开始了,长长的芭茅草在风中摇摇摆摆,有时竟朝郑喜面前直送过来,像一条条猝不及防的手臂,惹得他忙不迭地往后退。

郑喜泡在水里,眼巴巴地望着丛丛芭茅,一心指望着在两阵风的间歇里伺机而逃,结果却变成了在风的间歇里期待着下一轮风的到来。他没完没了地跟风捉起了迷藏,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直到小凤大踏步走了过来,站在岸上厉声喊道:“郑喜你准备洗一夜吗?”

小凤的声音凶狠中透着清脆,像天亮前的一声鸟鸣,又像拨开乌云的一缕阳光,郑喜只觉得浑身一松,刹那间,河面光亮了,平静了,月亮更亮了,芭茅草也不响了,郑喜哗的一声从水里站起来,问:“几点啦?”

“快凌晨三点了,我都睡了一觉醒了,你躲在河里干啥子嘛。”

郑喜大吃一惊,接着就恍惚起来,他突然有点不记得刚才发生的事情了。

天快亮时,郑喜做了个梦,他看见谭哥了,谭哥光着脑袋,胳膊底下夹着个包,急急地朝他家走了过来。他当时就站在院子里,正要迎上去跟谭哥打招呼,谭哥却看也没朝他看一眼,径直进了屋。他大声喊小凤,叫她赶紧给谭哥沏茶,小凤没应声,因为他才喊了一声就醒了。

郑喜醒来后,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谭哥在梦里似乎很不高兴,完全不像上次他住在这里的样子。

就像房子很快就变旧了一样,兴奋很快就过去了,生活迅速变得平凡起来,小凤还在酒楼打工,郑喜在家具城找了份送货的工作。一家人早出晚归,没多久,小凤陆陆续续发现郑喜的缺点,简直像老猫身上的虱子一样多。他一有空就盯着自家的水表电表,像老鼠在暗中盯着浑然不觉的猫,他总觉得它们走得不正常,走得太快。他一直看物业管理的人不顺眼,每次的费用单子一下来,他就像被狗咬了一口似的,心焦得在家里走来走去,“这怎么得了!不吃不喝,一个月就要开支几百。”他去买菜,回来必定骂人,“在盐池,这都是拿来喂猪的,现在却要买来给人吃。”买了米,更是心疼得直咧嘴,“这哪是吃饭?分明是在吃钱,一口一口吃得钱渣子直响。”买衣服更别提了,实在没衣服穿的时候,到了晚上,去一趟云集路的地摊,那里卖什么的都有,衣服,皮鞋,电饭锅,手机,有时连电脑都有,价格便宜得让人生疑。有一次,郑喜在那里买了件深蓝色的夹克,后来被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揪着袖口看,“这衣服好像是我的,这两个字母是我老婆绣上去的。”郑喜这点聪明气还是有的,他一甩手说:“看来我老婆跟你老婆爱好一样。”其实郑喜知道云集路的地摊是怎么回事,那多半是从各家各户偷来的。郑喜想,不管它来路如何,他是花钱买的,既然是买的,东西就成了他的,所以他穿地摊上的衣服鞋袜穿得理直气壮。刚开始小凤瞧不起这种行为,后来竟陪他挑起来了,“管他!总算是个牌子货。”但她自己从来不买。有一次,她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件采之迷的上衣,去店里买的话,至少要六百多,这里却只喊八十元,她拿起看了半天,最后还是丢下了,她总在心里提醒自己,她不再是农民工了,她在宜昌市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有房子,她已经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宜昌市人了,丢下衣服的那一瞬间,她感到自尊心像钻天白杨一样从她头顶上钻了出来,回头再看身边正在专心打量一盏应急灯的郑喜,眼睛里竟有了夹带着庆幸的怜悯:“谁能想到这个土头土脑的粗汉子,竟也掏得出现钱来买宜昌市的房子。”

在小凤看来,除了节约成癖,郑喜身上还有一桩古怪的地方,他像孩子一样害怕突然造访的生人,门铃一响,先是狗一样警觉地抬起头,倾听一会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问清楚是谁,才肯将门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道缝儿。有一次,儿子在外面敲门,他大声问谁啊,儿子偏不作声,只是敲,越敲越急,最后竟踢了起来。就因为儿子没有报上姓名,他硬是没给他开门,害得正在楼下溜旱冰的儿子不得不去了一里之外的公共厕所,为这事,父子俩狠狠地吵了一架,之后至少有五天没讲话。电话也是如此,他不惜花钱订了个来电显示,接电话之前当然要看清号码,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再去从头至尾翻一遍,不看一眼睡不着觉似的。

小凤问他究竟在怕谁,他根本不承认自己在怕,“这是怕?这是责任心,宜昌不比盐池,我们在这里,一无亲戚,二无朋友,凡事只有靠自己小心。”

实际上,郑喜不得不跟自己承认,他的确是在害怕了。每当他躺到床上,他的心事就像小凤的瞌睡一样迅速涌了上来,常常弄得他一夜一夜地睡不着觉。

有一次,他摇醒小凤,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甲到乙家借宿,临走时忘了自己的包袱,乙后来发现,甲的包袱里有钱,可是甲再也没有返回来拿他的包袱,因为他死于意外,乙后来用了甲包袱里的钱。他问小凤:“你说,乙的行为算不算偷窃?”

“算啥子偷嘛,相当于白捡。”小凤想也没想,给了这样的回答。

“可是,乙摆明了知道钱是甲的,就不应该装糊涂。”

“甲不是死了吗?想还也没地方还嘛。”

“甲是死了,可他还有家人,乙可以还到他家里去呀。”

“告诉你,那钱就是属于乙的,肯定是甲欠了乙的来生账,不然不会转弯抹角地把包袱丢在乙家里。上辈子欠了人家的,这辈子就用这种方式还,同样,这辈子欠了人家的,就得下辈子还。”

“你真的相信来生账的说法?”

“当然,听我妈说,从前有个人,欠了人家一笔钱,死后竟变成了一只鸡,既不歇冬,也不歇夏,天天勤勤恳恳地下蛋,一直下到凑齐了那笔钱,突然两腿一伸,死了。”

“胡说八道!”

“怎么是胡说八道呢?你真的没听说过?告诉你,我就收到过人家还来的来生账。我在酒楼上班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很阔气的客人趁人不注意给我小费,一下子给了一千,事后他家里来找我要,我才知道,那人做生意把脑子做出毛病来了,就喜欢一天到晚装大款。”

“那你把钱还给人家了吗?”

“凭啥子要还?是他给我的,又不是我找他要的,再说,我根本就没承认,没有证据的事,我为啥子要承认呢?”

“你厉害!那钱你拿它做啥子了?”

“家里用了呗,儿子用了呗,还问做啥子!”

郑喜想了想说:“这也不叫还来生账。”

“不叫来生账叫啥子?我跟他素不相识,再说,那么多酒楼,那么多服务员,他为啥子单单选中了我们这家,又为啥子单单给了我而不给别人?”

这语调郑喜觉得似曾相识,就不再继续往下问了。他望着前方,两眼鼓突,好像在跟某个不存在的人较劲。

郑喜家的新房没有装修,现在的毛坯房即使不装修也可以住人,墙是白的,水电是通的,小凤说,干脆等孩子大点了再装修一次。她的意思是,房子的装修得把孩子的想法考虑进去。

卫生间异常简陋,小凤有天下班,扛回一大块玻璃镜子,让郑喜想办法把它装在墙上。

装上去的当天,郑喜冲完淋浴,正在擦身,无意中一抬头,只见镜子里冒出一个人来,脑子里叭地炸了一下,是谭哥!谭哥正在镜子里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谭哥!”他失声喊到。可他刚一出声,镜子里的人就变了,真奇怪,刚才明明是谭哥,现在却变成了儿子郑重。

郑重满脸不屑地看着他,“你刚才喊谁?”

他死死盯着郑重,这两个人在长相上根本没有相似之处,他为啥子还是看错了呢?

这天晚上,他第一次失眠了,他相信自己并没看错,镜子里出现的那张脸的确是谭哥。他听人说,人死了以后,在空中腾云驾雾,自由自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么说,谭哥跟踪到这里来了,谭哥知道他用了他的钱了,虽然那钱来路不正,但他毕竟付出了代价的,他为它送了命。

时间似一支箭,转眼郑重都上高中了。

时间又似一摊黏性极强的泥巴,抹来抹去,抹得越久,郑喜心里的害怕就越淡,何况,郑喜再次想起了谭哥那句话:“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子女,杀头的事都敢于。”他把心一横,他郑喜也是男人,也有子女,他郑喜也想让自己的子女过上好日子,于是在心里套用谭哥的话说:“不管那多了,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子女,背信弃义的事都敢干。”

这句话一说,心里好受多了。他这样想,这么长时间了,该来找他的人早就应该来了,看来一切早已落下帷幕,也许一开始就没有拉开跟他相关的帷幕,自己完全是白担了这么多年的心。

盐池的房子他托给一个本家在帮他照看,他抽空回去过几次,问有没有外地人来家里找他,本家说:“你以为你是个什么大人物吧?谁会来找你?找你有什么用?”

那剩下的十万块钱他一直死死地藏着,好多次家里急需用钱,他都挺了过来。郑重生过一次病,他差一点就去银行取钱了,可最后关头,还是由小凤出面去找同事借了些。郑重上初中要交择校费,买房子让他们带转了宜昌市户口,但学校在城区,开发区那边虽然也有学校,小凤心里瞧不起,觉得不能让孩子去上那种半城半乡的学校。上高中又交了一次,这一次,他连怨言都没有,莫说他们是从盐池来的,就连宜昌市的学生家长们都是如此,很少有不交择校费的学生。外婆生病,小凤非要她到城里来住院,郑喜一再咬牙,正准备去银行取钱,外婆自己闹着要出院,说是看着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她的病不会轻,只会重。

郑喜在家具城当送货工,拿的是日工资,他习惯在每天睡觉前,把当天的收入交到小凤的枕头底下,所以紧要关头拿不出钱来,小凤也不怪他,她知道他不会隐瞒收入,再说,买这房子他是出了大力的,有了这项功劳,她一辈子都不想再对他有任何抱怨。

有一天,他这样分析他隐瞒那十万块钱的动机:万一哪天谭哥的家属找来了,他可以给他们十万现金,另外十万还有房子在那里。至于为什么要打开谭哥的包,他可以说是因为搬家,他全家要搬到宜昌去,谭哥又一去没有消息,不得已打开了他的包。以他的生活经验来看,似乎不大可能有这种万一了,但万一有那个万一呢?前面的事谁也说不准。

尽管如此,郑喜还是得上了失眠的毛病,一到夜晚,屋里全都安静下来时,他就独自回到了盐池河边,他和谭哥在那里泡澡,谭哥说:“我们这是几辈子的缘分哪,实话告诉你,我有个弟弟,但我不相信他,我相信你。”说实话,想到这个场面时,郑喜心里隐隐约约有些难受,他必须想方设法消除这种难受,否则他真的会睁着眼睛到天亮。年深日久的琢磨,他渐渐为自己准备了这样一套辩驳之词。

“谭哥之所以把你看作兄弟,那是在花言巧语利用你,内心深处并非真的视你如兄弟。”

“换了任何人都经受不住这种诱惑,听说还有和尚因为一碗肉而毁了多年的修行呢。”

“怪就怪谭哥没有把事情说穿,他走的时候,要是干脆跟你说穿,让你替他保管,再随便给你出点保管费,你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了。拿人钱,忠人事,这点道理还不懂么?”

“说起保管费,他有二十万,才肯出六十块保管费,他也太欺负人了。”

“他还对你撒谎,他为什么不肯告诉你他真实的单位,说不定他每一句话都是谎言,对这种人,你跟他没什么客气好讲。”

“小凤说得对,没准他真的是前世欠了你的,这辈子才莫名其妙直奔你的家,否则,你怎么解释他选中你家的动机?”

“你还可以这样想,假设你并没有打开这个包,假设这包后来被小偷偷了,是的,真有这种可能,你家来了小偷,你的眼睛不行,看不出来包里有钱,小偷的眼睛可比你强多了,隔着十里地,都能猜出你包里有什么。不错,你是接受了谭哥六十块钱,可难道说,因为这六十块钱,你就应该睁着眼睛睡觉?应该二十四小时替他看着包?银行的金库倒是有电子眼睛在二十四小时盯着,不一样被盗过么?”

睡不着的夜里,郑喜一遍一遍在心里重复这些辩驳之词,常常会被身边小凤的鼾声打断。这几年,小凤的睡姿不知不觉起了变化,原先她喜欢侧卧,像猫一样无声无息地贴在他身边,现在他们之间总是隔着空空的一块,而且她不再侧卧了,她仰面朝天躺着,大功告成似的,从从容容理直气壮地打着鼾。她的脸颊有些松了,从脸上垮下来,在耳朵那里跟脖子接上了头,她的胸也松了,平躺下来,除了两粒话梅干似的东西,跟他的胸几乎没什么区别。她近两年添了胃病,白天有新鲜的食物和水压着,还不觉得,到了夜晚,鼾声里总是带出一股泔水的味道。她睡着了还有个怪毛病,一只手喜欢抓痒痒,抓着抓着,就抓到短裤里面去了。

当小凤又开始抓痒痒的时候,郑喜突然扭过脸去。他有时会突然对她升起一丝恨意,的确,要不是她坚决要求把孩子弄到宜昌市来上学,他或许就不会做出那个决定,也就不会有这桩放不下的心事。她当时多么坚决呀,一副准备抛弃他这个无用的丈夫,跟孩子一起风雨同舟闯荡社会的样子,没准儿她是想给儿子找个后爹呢,他怎能眼睁睁看着她做出那种事来?

孩子也慢慢成了他一块心病,不知为啥,这孩子跟他总是亲近不起来,有啥事,只愿跟他妈说。跟他这个当爹的说话,不是耷拉着眼皮,就是三句并作一句,在鼻子里含含糊糊嗯嗯了事。他向小凤反应这事,小凤却不以为然。

“你知道个啥,人家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孩子都有点反常,我们这孩子还算乖的,听说有些孩子把家长急得死去活来。”

回忆起来,这种状况是从他上初中就开始的,难道一个初中的孩子就已经在青春期里了?他记得有一次,小凤又在晚饭桌上贩卖同事间的聊天内容:“听说有专家计算过了,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开始算起,供他吃穿,供他上学,一直到他大学毕业,一共要花掉四十九万。”

郑喜异常愤怒,“那些专家吃饱了没事干尽瞎说,普通家庭到哪里去挣四十九万?”

小凤就一点一滴算给他听,不是说要拿出四十九万现金来,而是日常生活的现金折算,算来算去,也算不出四十九万来。儿子在一旁听得不耐烦。

“不是你们这样算的,人家是按标准生活水平来计算的,你们的生活在标准线以下,知道么?”

“那标准线是啥样子的?”郑喜小心翼翼地问儿子。

儿子挑挑碗里的饭粒子说:“人家的早餐,麦片鸡蛋牛奶,我们呢?不是开水泡隔夜饭,就是白水煮面条。人家说看到盒饭就想吐,我们吃盒饭就相当于上饭馆。人家穿的是名牌,我们穿的都是地摊货。”

大概是看到小凤眼里的泪花了,儿子闭了嘴。郑喜越想越不服气,恨恨地说:“你尽说那些吃的穿的,你咋不说说读书的事呢?我们还择校呢,择校也叫标准线以下?”

儿子瞪了他一眼,“我并没请你们给我择校,是你们自己爱面子,硬要给我择校的。”竟气得把碗一丢,饭也不吃了。

小凤心疼儿子被打断的晚饭,跟郑喜一顿好吵,“你非要在饭桌上跟他争?你非要争赢?儿子输了你就那么高兴?有本事到外面去耍去,别在家里逞能。”

吵完了,小凤又跟郑喜商量,再紧也不能紧儿子,既然到宜昌市来了,就得按宜昌市的生活习惯来,否则儿子会觉得处处不如人,比如零花钱之类的,是否要涨一涨了。郑喜一再强调,已经比盐池好得多了。小凤啧了一声,“还提盐池做啥子?你现在是在盐池吗?盐池那一页早就翻过去了。”

似乎就从那时起,郑喜跟儿子本来就不特别亲密的关系,猛地一下变得别扭起来,碰到小凤外出,屋里只有父子两个的时候,儿子不是把自己的房门关起来,就是低声咕噜一句,直着脖子往外冲,郑喜还没听清,人就不见了。

郑喜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从邻居手中收到一张儿子打的借条,正文写得乱七八糟,落款的郑重两个字却龙飞凤舞,功底十足。那是他在西陵一路花五块钱请人设计的签名。

差不多有半年了,儿子的花销突然大了许多,每周五十块都不够用了,有时能过个两三天,有时只过了个夜,又伸手找小凤要钱。郑喜不满地向小凤抗议,这小子花钱太厉害了!我都没像他这么阔气过。小凤一笑:“这也叫阔气?你莫以为五十块还是张大钱,馒头都涨到八毛钱一个了。”儿子的教育和家里的开销一直都是小凤在管,郑喜只负责把挣来的钱交给小凤,他心里暗暗吃了一惊:就是说,每天早上,他自以为很节约的三个馒头也得两块四毛钱。

其实儿子那点钱是怎么花的,小凤心里有数。学校不远处新开了家麦当劳,学校附近的包子馒头稀饭渐渐卖不动了,孩子们都喜欢拿汉堡当早点。小凤了解自己的儿子,从小就个性强,样样不肯落在别人后面,这还只是早点一项,还有饮料呢,夏天还有冷饮呢,还有口香糖和其他零食呢,有时还要上上网呢,学校表面上不鼓励学生上网,可好多作业却非得上网才能查出来。说心里话,小凤对儿子凡事不甘落后的劲头是持赞赏态度的,就算他有点大手大脚,那也比郑喜的节约成癖要好,一个男人花起钱来缩手缩脚,总有点叫人看不起。俗话说得好,会花钱才会挣钱,有几个富翁是靠节约富起来的。何况儿子长得俊,长得俊的人总是喜欢赶时髦,没有不花钱的时髦。

郑喜却看不惯儿子的时髦,尤其看不惯儿子穿衣服,浑身上下拖泥带水,崭新的半高领毛衣放着不穿,要穿什么连帽运动衣,还要把帽子拉到羽绒服外面来,裤子吊在尾脊骨上,裤腿肥得能塞下五条腿,一侧还要吊一根滴里当啷白晃晃的拴狗链,头发从来不用梳子梳,抹上摩丝用手叉,叉出来的发型像鸟窝。就这副打扮,还一有空就拿玻璃橱窗当镜子。郑喜质问老婆小凤,为什么不给他买一身中规中矩的衣服?小凤说:“你管他!去年买的深蓝色西裤他一次都没穿,拿出去捐了。”

第一张借条问世的时候,郑喜恨不得立即赶到学校,把儿子揪出来打一顿,小凤却忍不住笑起来,“你不觉得他脑子好活泛?一般的孩子还想不到这个办法呢。”说起来,那张借条也是被郑喜逼出来的,学校组织了一个海边夏令营,事先声明不带任何强制性,因为这个活动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不低,愿意的话就报名。儿子回来一说,郑喜就给他打灭了,“搞啥子夏令营,在家做功课。”郑喜已经有处理意见在先了,小凤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一千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没想到儿子竟找到楼下的马叔叔家,说是父母都不在,学校又急着要交钱,轻轻松松就从马叔叔那里借到了五百块钱(他自己还有历年攒下来的五百块压岁钱)。小凤叮嘱郑喜:“不要对他马叔叔揭穿这事,孩子也有自尊心的。”

只隔了两个月,第二张借条又来了。儿子一直想换掉锈迹斑斑的旧自行车,郑喜却说,新车容易被人偷。过了一阵,离家不远的鹏程自行车行王老板突然在铺子里向郑喜招手,郑喜以为有业务来了,喜颠颠地跑过去,老王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来,又是儿子打的借条,他从这里提走了一辆山地车。郑喜脸一变,老王急忙替儿子开脱:“借条是我建议他打的,他骑车路过我门口,突然爆胎了,我怕耽误他上课,就让他把车先骑走了,街坊邻居的,还怕你郑喜跑了不成?”

郑喜决定心平气和地跟儿子谈一谈。照他以前的脾气,他是想动手的,子不教,父之过,他自己就是被父亲打出来的,打到后来他听到父亲的脚步响就怕,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父亲都不敢打孩子,一打就生仇,再打就出事,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谈话选在小凤不在家的一个晚上,只要小凤在,他跟儿子就没法谈,好像只有她才理解儿子,而他生来就是为了跟自己儿子作对似的。儿子写完了作业,晃着两条粗裤腿,摇着手腕一头栽到电视机前的沙发上。郑喜先问他:“山地车好骑么?”

“还行。”儿子一手枕着脑袋,一手把电视屏幕按得金星飞舞。

“人得躬在车上,像只虾,多不舒服。”

“应该怎样?像你?手里端盘子,屁股坐板凳?嗤!”

郑喜忍了忍,说:“山地车,顾名思义就是在山区骑的,在城里,还是骑自行车好。”

儿子瞄了一眼郑喜脚上的水货旅游鞋,“那你为什么要穿旅游鞋?顾名思义,旅游鞋就是旅游时穿的,难道你每天都在旅游?”

郑喜恨不得照他那张细嫩的小脸来一拳,可他想起上次打他时的反应,忍住了。

“以后无论干什么,还是应该先付款,总打借条给人印象不好,许多招摇撞骗的习惯就是从借钱开始的。”

“那你就给我钱呀,没有人天生喜欢打借条。”

郑喜有点动气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千万不能惯着它,越惯越多,越惯越大,人活着,就是要跟自己的欲望作斗争,人只能满足那些必须满足的……”

儿子从电视上移开视线,冷冷地看着他,直到他闭嘴,“如果你实在不愿出钱就打一张借条给我。”

“你说啥子?”郑喜怀疑自己听错了,但从儿子的表情来看,他刚才说的不是简单的应对之词,是考虑过了才说出口的。

“你有义务把我养到十八岁懂不懂?在我满十八岁之前,如果你实在不能满足我的要求,那你就是欠了我的,你就应该打张借条给我。”

“啥子?我欠了你?我把你养到这么大,反而欠了你?”郑喜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儿子却稳稳当当地坐着,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样子。

“你今天给我把话说清楚,我究竟欠了你多少,啥子地方欠了你。”郑喜捶起了桌子。

儿子索性把遥控器一摔:

“不是你们自己讲出来的么?养大一个孩子得四十九万,你家穷,我给你打个对折,二十四万五,我索性再给你打点折,我只要二十万,可以吧?要么你给我二十万,我立马走人,要么你给我打个二十万的欠条。”说罢,一脸冷静地斜睨着郑喜。

“二十万?”这个数字让郑喜心里一紧,他望着儿子,竟结巴起来:“你、你说二十万?你为什么、要二十万?”

“我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明白吗?我再说一遍,你欠我二十万,我要我的二十万,你马上给我二十万,没有现金就打个欠条给我。”

恍惚中,郑喜觉得这声音似乎已经不是儿子的了,那分明是谭哥的声音,谭哥附在儿子身上,让儿子替他讨回他的二十万。

“看什么看,不认识我啊。”儿子最后横了他一眼,回自己房间去了。

关于借条的风波总算过去了,没过几天,儿子又要手机,郑喜吓了一跳:“还是学生,要手机有啥子用?”

仍旧是不怀好意地沉默了一阵才开腔:“联络啊,社交啊,你去我们班上看看,一半的人都有手机了。”郑喜没好气地说:“那你就当没有手机的另一半。”郑重嗤地一笑:“行行好吧,那一半不是女生,就是吃低保的底层。”

“你以为你是高层?告诉你,你父母就是最底的底层,连低保都吃不上的底层。”

“别装了,那你为什么还买得起房子?为什么不去租房住?别以为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懂。”

“你知道、你到底知道个啥?你不要藏头露尾的,把话说清楚。”郑喜突然白了脸。

“到底是我说得不够清楚吗?还是你自己假装听不懂?”

郑喜赶紧掉开眼睛,这个人还是他郑喜的儿子吗?说他是前世的仇人也不过分。

手机最后还是给他买了,不买不行,不买他就以不上学不吃饭来要挟。起初郑喜很坚定,也串通好了小凤,决计不让他的要挟得逞。哪知郑重竟来真的,不吃不喝,一天下来,说话就没力气了,小凤伸手一摸,脑门上湿湿的全是冷汗,赶紧给他端来吃的喝的,却被他一抬手打翻在地,又骑车出去给他买来他最爱吃的吮指烤鸡腿,仍然是一抬手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碾得稀烂。到了第二天,干脆起不了床了,小凤去叫他,他侧过脸来,一双垂死的眼睛巴巴地看着她,小凤受不了这样的目光,松口了。小凤一松口,郑喜再坚持也没有用了。

手机过后,又买了MP3,说是学英语要用,后来又买了数码相机,说是美术课和社会课要用。郑喜开始怀疑学校,以前的学校一张课桌一本书就解决问题,现在为啥子还要这些高档设备呢?他跑到学校去问老师,老师说:“家长要是有条件,最好能给孩子配上,对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还是很有好处的。”郑喜打破沙锅问到底:“那要是家长没条件呢?”

“没条件?没条件就不买呗,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有人做得到,有人做不到,对吧?”老师说完,抖抖满头卷发,把手插进裙子口袋里,翩然而去。

郑喜望着老师的背影,肃然起敬,也有点受伤,她的意思是说,他的儿子注定属于“做不到”之列?

受了刺激的郑喜从此再没有过分阻止儿子添置“学习设备”,比如上体育课用的网球拍和网球,课外活动要用的瑞士军刀,踢足球要穿的带长钉的跑鞋,饭盒也换成了乐扣乐扣。儿子也掌握了要钱的技巧,他不找郑喜,只找小凤,小凤自会来找郑喜。话说回来,找郑喜也没有用,每天的工钱如数上交,这已成了他改不掉的习惯。

要钱顺利,给钱也顺利,这才能造就一家三口的平安和睦局面。

直到那天。郑喜和一个同行送货到西坝,经过珍珠路时,突然看见一个酷似郑重的半大小伙子从游戏房冲出来,往旁边的小吃街扑过去。他停下板车,揩了把汗,定睛一看,可不就是郑重么,白色的运动上装,肥得像面粉袋的牛仔裤。他大喊一声:“郑重!”儿子循声回过头来,见到郑喜,脸上掠过一阵惊慌,但马上镇静下来。

“大叔好!”儿子居然喊他大叔!居然微笑着冲他摆手!

郑喜正要说什么,郑重一闪身扎进了人流,跟他一起的还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郑喜想追过去,又放不下板车上的货物,五千多块钱的家具,丢了他可赔不起,只好眼睁睁看着郑重从他面前溜掉。

还得继续送货。郑喜一边走一边咬着牙在心里念:“好,你骗老子,你逃学,你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学坏,看我怎么收拾你。”他几乎断定那几个小伙子都不是啥好东西。他眼前开始出现幻影,郑重偷窃,郑重抢劫,郑重吸毒,郑重杀人,郑重被警察抓起来,双手铐在一起,郑重被处决,打着红钩的布告贴得满街都是。

这天晚上,郑喜把晾衣服用的举杆放在伸手可触的地方,尽量压抑着怒气,面无表情地等着郑重推门进来。这一回,小凤没有劝阻郑喜,她也很生气,怎能把自己的爸爸喊作大叔呢?过几天还不把自己喊作阿姨?喊作大妈?

郑重自己用钥匙开的门,一进门,钥匙一丢,没事人似的喊道:“我回来啦。”

郑喜一跃而起,刚才还觉得儿子该打的小凤,不由自主地大喊一声:“儿子快跑!”喊完就捂住耳朵,她怕听那啪的一声。

可她没有听见那声音,郑喜竟然没打他,她放开耳朵,睁开眼睛,只见郑喜呆呆地望着儿子,儿子却笑嘻嘻地看着郑喜,说:“怎么啦?我回来你这么激动?”

儿子放书包,拿起水杯喝水,落座,郑喜像个呆子似的转过身来,两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儿子问小凤:“他怎么啦?像不认识我似的。”

小凤看看郑喜,警惕地把儿子拉开一点,替郑喜问道:“听说你在街上把爸爸喊作大叔?你什么意思?还没长大就嫌弃我们了?”

“哈哈哈!”郑重竟扬起一阵大笑,“我那不是喊他,是喊他身后那个人,我不喊他而先喊那个人,还自以为是在给他面子呢,没想到他误会了。”说完冲郑喜眨眨眼睛。小凤顺着他的视线一回头,看到郑喜正在一脸迷惑地揉着眼睛。

就这样,郑重不仅逃脱了一顿打,连起码的责骂都省了。

郑喜蔫了一晚上,直到确信郑重已经睡了,才轻轻走到正在刷牙的小凤身边,压低声音对她说:“你猜刚才他进门时我看到了啥?我从他脸上看到了另一个人,而那个人早就死了。”

小凤嘴边挂着一圈白沫子,瞪大眼睛看着郑喜,看着看着,她眼圈红了,一层泪水从眼底渗了出来,郑喜正要再说点啥,只见眼前一晃,小凤一个巴掌甩在他脸上。

“你要死啊!胡说八道!烂嘴巴头子!”

借条还在继续。

这一次居然是找老师借的。老师打电话给小凤,好心好意地问她,既然下了岗,愿不愿意去她一个亲戚家当保姆。原来郑重为了借钱,跟老师撒了谎。

连小凤也觉得必须制止这种行为了。付完这张借条的晚上,郑喜握起拳头,望着正在吃饭的郑重,一下一下砸着自己的大腿。小凤到楼下小店烫头发去了,这是他有意寻找的时机,要不然,说不上几句,小凤就要跳出来打横锤。小凤老批评他对孩子态度不对,方式不对,说什么“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得宠的孩子才自信”,起先他觉得她说的也对,老是挨批,谁也不爱搭理,这样的孩子不用说,长大了肯定蔫头耷脑,磨磨叽叽。可现在他觉得她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她倒是没少表扬他,动不动就夸他帅,夸他聪明,夸他有气质有眼光,还喊他什么“我家小少爷”,就连打借条这么严重的事情,她都只说了句:“是得管管,别养成习惯了。”在他这个爸爸看来,这孩子不但没被她表扬成好孩子,反倒被表扬得骨头越来越轻。

眼看郑重就要吃完第一碗饭了,他决定正式开腔,他怕说早了,他一赌气不吃了。教育归教育,饭还是要给他吃饱的。

“今天正式给你说一声,以后不要随便在外面打借条了,要打可以,自己去还,我是再也不会替你还的。”

“好啊,那你给我现钱,我也不喜欢向人赔笑脸打借条的。”

“正当开支我当然会给你现钱。”郑喜还在往大腿上砸着拳头。

“什么叫不正当开支?我所有的开支都是正当开支。”郑重一直没有抬头朝郑喜看。自从他开始在外面打借条以来,就不大跟郑喜说话了。

郑喜愣了一下说:“好,算我刚才说的话不准确,我不应该说是不正当的开支,应该是不必要的开支,从今天开始,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请问哪些是不必要的开支?”郑重终于直视着郑喜的眼睛了,“要不你给我列个清单吧。”

郑喜把拳头握得紧紧的,忍了又忍,尽量和颜悦色地说:“过去的就不提了,我们现在来讨论讨论你的下一笔开支,前两天你说要五百块钱,这么多钱你要拿去买啥子?”

“报名费。”

“报啥子名?是不是班上每个学生都要交?是不是非交不可?”

郑重闭了一下眼睛,表示不屑于回答。

“看看,首先你自己就通不过。”

“你要是不给,我只有再去借。”

“你倒是说给我听啊,你要报啥子名?”

“宜、昌、市、青、年、歌、手、大、奖、赛,听清了吧?”

“你要唱歌?你会唱歌?”

郑重在鼻子里哼了一下,“对于我,你知道些什么?你对我一点都不了解,我跟你根本就没法沟通。”

“怎就没法沟通?不就是想当歌星么?你以为那是人人都能当的?我劝你还是不要把五百块钱送去打水漂。”

“就知道你不会同意,你就知道钱钱钱,你心里只有钱,既然生怕我花了你的钱,干吗要把我生下来?”

“不管你怎说,这个名不要去报,没有必要,学生的任务就是搞好学习。”

“那你呢?家长的任务就是养育子女,你是怎么养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不能花那也不能花,养只小狗还要给它买几件小背心,牵出去遛一遛呢。”

“随便你怎说,这钱我就是不能给你。”

“不要你出,我自己想办法。不过我事先声明,比赛要是有个结果,跟你一点点关系都没有。”

“行啊,我保证,你要是当了大歌星,我悄悄地躲到一边去,绝不沾你的光。”郑喜的火气也起来了,“你还可以改名字,就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本来也没把我当你的老子,你不是喊我大叔么?但我也有个条件,这报名的钱,你别想跟我要,也别想先找人借,再要我来给你还,随便你找谁借,借多少,我绝不替你还。”

郑重嗤嗤地笑,“我偏找你要,我还没满十八岁,我还有权利找你要钱。”

“你有个屁权利,再过一个星期你就十八周岁了,就算你没有十八岁,老子说不养你就不养你,汗毛都没干,就开始跟老子谈权利!”郑喜一直砸着大腿的拳头提了上来,砰砰地砸在桌子上。

“我当然有权利……”

话没说完,小凤带着一头的烫发水气味回来了,郑重一见她,丢下没说完的半句话,反身进了自己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又跟他吵,就不能好好说话?孩子这么大最关键,再吵就吵得没感情了,将来你后悔都来不及。”

“已经后悔了,什么感情?在他眼里,我们不过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呀,我想起来了,小子,你出来,你不是跟我讲权利吗?我是有义务把你养到十八岁,那你也有义务在十八岁之前听我的话服我管是不是?你给我出来。”

小凤三言两语就把暴怒起来的郑喜给制服了:“是你的孩子,又不是你的敌人,也值得你这么认真地吵?吵赢了有奖?”说完就去敲儿子的门,不给开,就瞪了一眼郑喜,嘀咕几句,钻进卫生间去洗了个澡再来敲,还是不开,小凤紧张了,赶紧找出备用钥匙,轻轻打开一看,儿子带着MP3在床上睡得正香呢。

“你看你看,人家不过是个孩子,跟一个孩子你还气成这个样子。”

从这天开始,郑喜开始偷偷关注青年歌手大奖赛的事,这事似乎闹得挺大,报纸上几乎天天都有报道,郑喜扳着指头一算,报名截止日期只剩下最后五天了,郑重还没跟他提钱的事,难道他真的决定放弃了?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起来,他是不是真错了?说到底,不就是五百块钱吗?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快过年了,他想去买一挂鞭炮,父亲也是不给他钱,他没办法,就到人家放过鞭的地方去捡散鞭,结果不小心捡到一个闷着燃的,猛地一炸,纸屑蹦到他脸上,炸出一个小坑,至今还留有印子。有些欲望可能根本就遏止不住,他买不起鞭炮就去捡散鞭,郑重报不了名会去干什么呢?他无法想象。

楼下的小超市被抢的事,郑喜是从报纸上知道的。他每天必须很早就出门去家具城,虽然家具城八点半才开门,可他是骑自行车,路上一点都不耽搁,赶到那里也得四十分钟,回家就更没个准点了,有时送完货再赶回家,小区里的老年人已经开始背着手散步了。这个城市里,他最羡慕的就是这些老人,不用工作,又有钱花,从早到晚,一门心思就想让自己活得更长一点。

急急忙忙赶到家具城,也不一定马上有活,只能等在那里,随时听人召唤。事情就是这样,去早了不一定有活,但去晚了,一定没活。等了一会儿,郑喜就去拿了张报纸来,是家具城的报纸,免费送给客户看的。他看到了那则新闻,并没特别留意,这样的新闻实在太多了,也不知那些记者都是从哪里挖出来的。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那地址非常熟悉,他揉了下眼睛,这不就是自己家所在的那个小区吗?就是昨晚的事!两个蒙面人冲进超市,像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样,拿刀子逼着收银员将现金放进他们张开的口袋,得手后一溜烟跑了。案犯在选择时间上似乎很有头脑,九点多钟,正是没了顾客,营业员理好钞票准备打烊的时候。

因为超市小,抢劫的金额并不大,只有六百多块钱。郑喜本想把报纸还回去的,想了想,留下了有新闻的那一张,他想把它作为教育资料带回去给郑重看看。

晚上,郑重看了,没啥反应,埋头吃饭。郑喜说:“太不划算了,就为六百块钱。”郑重边吃边说:“如果他需要那六百块钱,那就是个大数,如果他不需要,六千六万六百万对他都没意义。”

“依你说,这抢劫很值得?为六百块钱坐牢很值得?”

“为什么非得坐牢呢?既然敢抢,肯定是事先策划好的。”

“没有百日不犯的强盗。”

郑喜还要往下说,小凤在他面前晃起了筷子:“吃饭吃饭,跟自己不相干的事不要拿到饭桌子上来说。”

案子似乎不大好破,超市刚开张不久,也没装个电子监测器啥的,营业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孤单一人,面前猛地出现两个蒙着黑面罩的人,一个拿刀比在脖子上,—个拿刀比在脸上,当场就吓得尿了裤子,连案犯的个头都没留下什么印象。警察在小区里活动了几天,又走访了几户人家,就不见了踪影。不过,有消息慢慢传出来,说肯定是熟人干的,而且是附近的人干的。

日子越过越忙碌,连郑重都忙碌起来,每天早出晚归,都快凌晨一点了,还听见他拉开卫生间的门,小一天中的最后一次便。有一天,儿子在饭桌上突然心情很好地对小凤说:“你明天去看我比赛吧,是现场直播呢。”郑喜这才知道,那个歌手大奖赛,他到底还是报名了,不禁脱口而出:“你哪来的钱报名?”

郑重扫了他一眼:“我有自己的朋友。”完了又补上一句,“靠父母靠不着,只有靠朋友。”

郑喜和小凤一起去了大奖赛现场。这是郑喜第一次到这种地方,不自在地站了很久,才被小凤拉着,找了个地方蹲下来。那些唱歌的人,在郑喜看来,都唱得不错,有些人简直就像电视上的歌手,连表情都像。郑重终于出场了,他穿了件闪着亮片的白衬衣,黑裤子拉得很高,都快到胸口了,头发梳得像一块瓦,亮亮地盖在头顶上。看过那么多歌手过后,郑喜一眼就发现,儿子到底还是个孩子,骨头还没长开,又细又瘦,个头也没人家高,站在台上,自己都替他感到怯怯的。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儿子大声唱歌,儿子的声音像山间的鸟,嘎嘣脆,还带着一丝甜味,他听了心里豁地一亮,可台下的掌声却不如前面那些人齐整,稀稀拉拉的十分勉强,他不明白,儿子唱得这么好,他们为什么不给他鼓掌。儿子站在台上给下面鞠躬,一再地鞠躬,然后乖乖地站在那里,眼巴巴地等待打分,郑喜突然心疼起儿子来,他站在台上,讨好地望着评委,望着所有人,不论是挑剔的话,还是鼓励的话,他一律说着谢谢。其中一个评委甚至说,如果他想在唱歌这条路上有所发展的话,他劝他还是趁早放弃。郑喜突然热泪盈眶,恨不得冲上台去把儿子抱在怀里,逃离那个鬼地方。可儿子比他想象的坚强得多,他居然拿着话筒,很认真地对那个评委说:“谢谢老师的指点。”他这样挖苦我们,我们还要谢他?见他的鬼呀。

得奖肯定是没戏了,郑喜惦记着家具城那边的事,便让小凤接儿子回家,自己先走一步。

整个下午,郑喜都在琢磨晚上如何安慰和犒劳儿子。这么多年,他对儿子从没产生过类似今天这样的感情,他心里盼着早点收工,早点回家见到儿子,可就在这时,来了一个客户,他得送货到杨岔路。这一趟跑下来,回家估计是七八点钟了。

可这个晚上,郑喜满腔的怜惜和安慰没能送出去,他根本就没见到儿子。事情是小凤后来告诉他的。她跟儿子刚一回家,还没落座,就有人敲门,是两个警察。他们当中的一个拿着个黑面罩问儿子,这个东西你认得吧?几乎没等儿子回答,他们就把他带走了。

后来才知道,跟郑重一起抢劫的那个家伙,没几天又在自家附近独自如法炮制了第二次抢劫。这次可没上次那么幸运,钱还没到手,就被人家扭住了,交到派出所,没几下就供出了跟郑重一起干的犯罪史。

两个人哭着商量了一夜,思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救儿子,就是让那个超市老板撤诉,如果他不撤诉,他们就给他赔偿,加倍,再加倍,他就不信钱财打不倒他。第二天一早,郑喜就守在超市门口,焦急地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见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边吃早点边走了过来。郑喜向她要了老板的地址,骑着自行车飞一般赶了过去。

老板是个年轻人,大概刚起床,嘴边的牙膏沫子都还没揩干净,见到郑喜就说:“你那个儿子真是的,区区六百块钱,实在没有可以找我借嘛,把我的营业员都快吓出神经病来了。”

郑喜咚地一声跪了下去。

“老板,我赔你钱,我加倍赔你,只求你去跟公安局说一声,就说我儿子是跟你闹着玩的,我求你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要是出了事,我们一家人都活不下去,求你救救他,救救我们全家。”

“这我恐怕帮不了你,公安局已经把他逮住了,我再去说话还有用么?”

“有用的,你就说孩子是看电影看多了,跟你闹着玩的,只要你肯站出去说这句话,公安局顶多教育他一顿。”郑喜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一点底都没有,他总得想办法救他呀,除此以外,他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了。

老板皱起眉头,似乎开始考虑,“不好意思,我是商人,我就用商人的习惯跟你谈,你刚才说你愿意加倍赔偿我损失?”

郑喜一愣,马上反应过来:“是的,我加倍赔你损失,他拿了你六百,我赔你六千。”

老板一笑,顺手取下一条毛巾,拧开水龙头,洗起脸来,边洗边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十几岁就去坐牢,以后的路就难走了,所以说,这一步还是蛮关键的。”

郑喜听出点话音来了,急忙说:“老板,你发话,你要多少你说个数,我就是砸锅卖铁,卖血卖房子,也给你办到。”

老板洗脸洗得很仔细,一遍遍地冲,一遍遍地擦,末了,突然一转脸,睁着一双发红的眼睛说:“三万,行就行,不行的话各自转身走人,就当没说过这事。”

郑喜一阵眩晕,感觉老板在眼前晃了几下,眨了会儿眼睛,老板终于不晃了。“三万,能行么?能把我儿子放出来么?”郑喜毫不犹豫地想到了那笔藏匿多年的存款。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么,这点规矩我还是知道的。”

“那,你啥子时候能把人给我弄出来?”

“给我一个星期,下周这个时候,你再到我这里来听消息。”

郑喜回家后,从一个秘密的地方取出一张存单,赶紧往银行跑。还有三张存单,他把它们分别存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他边跑边想,下一个阴历七月十五,他一定得给谭哥烧几张纸钱过去,不管怎么说,要不是谭哥,他哪能在宜昌买房,哪能拿出钱来捞儿子啊。

一个星期过后,老板告诉郑喜,事情有些眉目了,已经找到了最关键的人,人家也表示愿意帮忙,但他需要一个由头。老板问郑喜,儿子有没有十八岁,郑喜老老实实地说,刚过了十八岁生日不久。老板就叹气:“这就有点麻烦呢,还得去找管户籍的人,要把他的出生日期改一下。”

“给你添麻烦了。”郑喜眼巴巴对望着老板。

老板打了个呵欠,“不急,这事急不得。”

“怎不急啊?就是急呢我的恩人哪,儿子天天都在里面受罪。”

“就因为你急人家就利利索索地给你办?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再说,还要活动经费呢,现在就是这样,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老板开始拿起剃须刀呜呜呜地剃起了胡子。

郑喜马上听出他意思来了,“你说,要多少钱,你说个数,我砸锅卖铁也要去筹来。”

老板还是一副热情不高的样子,“丑话讲在前头,户籍警那里,如果你自己有路子,你也可以自己去办,这样比较省钱一点。我要找的话,肯定比你花费高,首先我爱面子,办起事来消费起点就高,其次人家看我大小是个老板,对我的期望又不一样,所以我说你不如自己去找户籍警,效果好,花钱也少。”

“不行不行,我总共认识的人没几个,还都是些下力的,我还是请你吧,多花点就多花点,家里摊上这种事,还能不花钱?”

“老哥,这么想就对了,儿子就是前世的冤家,上辈子你欠了他的,这辈子他就来给你当儿子,一分一厘你都得还给他。”

“真的?这话是真的?”郑喜心里一紧,眼前马上闪过谭哥的影子,目光就飘忽起来:“你听谁说的?”

老板却掉转话题:“户籍警那里人我是认识一个的,以前我们两家住隔壁,从小一起长大的,后来他读了大学,当了警察。但我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帮这个忙,他是很有前途的,我怕他不愿意为了一点小钱毁掉自己的前程。”

“兄弟,请你一定替我好好求求他,我儿子还小,这才是第一次失足,这次要是不救他,他这辈子就完了,现在救他出来,好好教育他,还来得及,兄弟,求你设身处地替我想一想……”

“我已经在替你着想了,不然你家的事与我什么相干?像我朋友这种人,要是不轻不重,反被他一口回绝,事情就难办了,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么不去砸他,要砸就把他砸中,你认为呢?”

“那是那是,你看着办,你认为多少钱能把他砸中呢?”

“你要这样想,这一招是最保险最有效的一招,不管怎么判,在未成年人面前,法律总是有特殊政策的,过好这一关,你儿子说不定就没事了。至于金额,让我想想,我尽量替你省一点,那就……五万吧,拿得出来吗?”

郑喜颤抖着说:“拿不出也要拿,拼了命也要拿。”

郑喜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回走,完了,这五万一拿,他的十万也就所剩无几了,他没想到他拼死拼活护到今天,还是花了个精光。可他又不能留着不花,这可是他一生中最最应该花钱的关键时刻。他在抢救自己的儿子,只要他稍一松手,肯定无疑,儿子就会从他手上溜走,他不能没有儿子,以前总觉得儿子不听话,跟自己不够亲,现在才觉得,儿子就是他的命。他再次想起谭哥说过的话,“有些男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连杀头的事都敢做。”的确,他连半夜闯进看守所,杀掉值班看守,把儿子救出来的愚蠢念头都产生过。

小凤在家焦急地等着他的消息,他没有时间跟她细说,径直去找他要的东西。

可那个秘密的地方空空的,他放在那里的存单不见了,郑喜脑子里轰地炸了一下,不可能,不可能,除了他自己,他对谁都没有提起过,不可能有人拿走它。

反复找了好几遍,郑喜不得不过来问小凤。“你看到我的存单了吗?”

小凤不回答,却问他找存单做啥子用。郑喜把老板刚才说的话都告诉她了,“他说了,这是我们救儿子最有效的一招,这招要是不灵,儿子就没救了。”

小凤听着听着,突然大哭起来,“我对不起我儿子,那钱是我拿了。儿啊,妈对不起你。”

郑喜一把揪住她的辫子,猛地摇晃她的脑袋,“你为什么要偷我的钱?那是我留给儿子的钱,你为啥子要偷儿子的钱?”

小凤闭着眼睛哀哀地哭,边哭边说:“我以为你在搞小金库,我以为你有外心……”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睁开眼睛说:“还不是怪你自己,你要是不这么鬼鬼祟祟的,我也不会七想八想……”

“你把那些钱都用到哪里去了?那么多钱,你不会都花光了吧?你说啊,你把我的钱弄到哪里去了?你现在赶紧去要回来,救儿子要紧哪。”

“要不回来了,我全都拿去买了养老保险了,我不是为了自己,我也是为了儿子,受益人我填的是儿子。”

儿子判了,七年,已经送往劳改农场。他去看过儿子,儿子在铁栏杆后面冲他微微笑着,“你来干吗?你去看你的钱就行了,没必要跑这么远来看儿子。你真行,就为了区区五百块钱报名费,就把我逼到这种地步,现在你满意了吧?你真行,又要生我,又要毁我。”说到这里,儿子哇哇大哭起来,虽然已经十八岁了,可毕竟还是个孩子,看着儿子涕泪交流的样子,郑喜顿觉万箭穿心,割肝割肺。

从劳改农场回来后,郑喜的状况大不如前,接活也没以前那么主动了,常常在家具城门口枯坐一整天,既不干活也不吃饭,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来。他觉得心里也是空空的,空得让人头晕,让人想哭又哭不出来。

这期间,他跟小凤很少说话。应该说,自从他发现她竟然偷了自己的存单以后,他们几乎就不说话了。小凤比郑喜坚强得多,她没在酒楼上班了,一个人弄了个卖麻辣烫的小摊,每天下午四点钟到解放路去出摊,凌晨两三点收摊回家,运气好的话,一夜下来,也能赚个五六十块。她很快就从痛苦中抬起了头,调整了自己的人生计划,“坐牢有什么要紧?七年后他也才二十五岁不到,只要我们努力给他挣下一笔钱,再加上房子也是现成的,他照样可以在宜昌市生活得像模像样。”

郑喜悄悄回了趟盐池。盐池大变样了,村子完全失去了原样,有人在这里搞开发,把村民全都迁到一个地方集中起来,把原来的小河改了个道,村里人再也不能在流动的河水里洗澡了,那些人给他们圈了一个静止的湖,他们要么在越来越脏的湖里洗澡,要么在自己家里享受温泉,但要像城里用自来水一样出水费,这让村里人很不满意,但不满意也没有办法,政府有点迁就投资商,唯恐他们撤走资金,不在盐池投资了。

流动的水边竖起了大篱笆,盖起了一片片漂亮的白房子,取名为温泉馆。这让郑喜想起谭哥,他想他真有眼光,他当时计划的事情,现在正被别人实施着,如果他还在,这个温泉馆肯定是谭哥的,只是名字不会叫温泉馆,而叫温泉山庄。

家尽管有本家照看着,还是破损了不少,房子就是这样,没有人气,就失了热度,就不像个家了。

本家告诉郑喜,有人来找过他,是个姑娘,二十六七岁的样子;郑喜说,“搞错了吧?怎会有人找我。”

“从武汉来的,说是父亲认识你。”

郑喜霍地站起来,“她没留个地址?电话有没有?”

郑喜专程去了趟武汉,他见到了谭哥的女儿!谭哥果然没有对他说实话,他生的不是儿子,而是个女儿。她长得极像谭哥,身材苗条,眉清目秀。她那次是来盐池旅游的,她后来从一个公安朋友那里得知,父亲被抓以前在盐池这个地方呆过几天,借住在村民家里,得知这个消息,她就专门跑了趟盐池,“我想看看他生前的最后一块自由地。”

“你怎知道他那几天是住在我家?”

“他走之前我去探视过,他对我说,去盐池看看你郑喜叔叔。但那时我才九岁。”

郑喜想了想,装出心疼的样子问:“你一个人去探视的?还是你妈妈带你去的?”

姑娘摇头:“我一个人去的,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

“那你这些年怎过来的?”这回郑喜觉得自己开始真正心疼这个很有礼貌的姑娘了。

“呵,我早就习惯了。”姑娘说到这里,垂下头去,看得出来,她不想再说过去那些事了。

郑喜望着她,突然流起泪来,怎办呢?二十万没有了,一分钱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套旧房子,他原打算谭哥或者谭哥的家人一露面,就把这套房子给他,可现在,他看着面前这个似乎一无所知的姑娘,脖子上细细的项链挂着一个晶莹闪亮的坠子,突然有点想改变主意了。她长得这么漂亮,将来一定会嫁一个非常不错的男人,一定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她一定不稀罕宜昌近郊这栋旧房子。可对自己的儿子来说,这套房子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凭,他要是把这房子还给姑娘,儿子出来后在哪里安身呢?连个安身之处都没有的话,他又会做出啥子傻事来呢?

“郑喜叔叔,你怎么啦?”姑娘关切地问他。

“没啥子,你爸爸……你爸爸……他真是个好人。”

姑娘也流起泪来,已经没人提到她爸爸了,更没人说他是个好人,好人能被判处死刑吗?她哽咽着说:“我几次梦见爸爸,他都对我说,去盐池看看你郑喜叔叔。”

“真的吗?他就说这一句话?他还说了什么别的没有?”

“没有。”姑娘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不该把这样的梦讲给您听的是不是?起初我也以为梦不值得相信,但现在我相信了,真的有盐池这么个地方,真的有郑喜叔叔这么个人。我以后没事就去看看您好吗?”

“好,好,不过,要是没时间的话,也可以,不要……”

郑喜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只好低下头擦泪。他几次想说,你爸爸在宜昌还置有一套房子,话已经到嘴边了,就是说不出口,只能哭,坐在姑娘对面,望着自己的脚尖,哭得跟死了娘似的。

从武汉回来后,郑喜跟小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离婚吧。

“儿子跟我,房子也归我。”小凤好像也不觉得离婚可惜。

郑喜基本上同意了这种划分,他已经打定主意,离婚后马上回盐池。可他到底对小凤想要赶他出门的打算气不过,就说:“凭啥要我走?房子是我买的不是?要走你走,我跟儿子留下来。”

“郑喜你听好了,只要你敢在这个问题上跟我斗,我就敢去森林稽查队举报你,我让他们把你也抓进去。别以为我不知道,偷伐国家保护树林的罪可不轻,够你在牢里坐上几十年的。”

一个月以后,郑喜带着自己的几件换洗衣服,踏上了回盐池的路,他看看肩上的行李包,突然觉得好笑,当初他来宜昌时也是背着这个包,包里也是装的这几件衣服,一切又都回来了,只是丢了老婆孩子,还丢了谭哥的二十万。

原载《中国作家》2008年第11期

原刊责编赵虹

本刊责编关圣力

作者简介

姚鄂梅,女,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真相》。

创作谈:《讨债鬼》的另一个结局

姚鄂梅

在这篇小说还未完成时,我本来是打算让它有另一个结局的,我想让郑喜拿着那个陌生人寄存在他家里的包裹,历尽千辛万苦,四处打听那人的行踪,为此他不惜抛开家庭责任,荒芜田地,等他终于把那个包裹原封不动地交出去时,却发现那里面不过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几本消遣读物和几块碟片。后来我发现那需要一个长篇,于是就打消了那个念头,因为我这个时期并无创作长篇的打算,而且我发现这种设计很矫情,郑喜有无数个理由打开它,看看它到底装了些什么。他凭什么不打开呢?即便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也不能因此就泯灭了最基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成就一切的源动力。

但几个月之后,当我重读《讨债鬼》时,我沮丧极了,尤其是当谭哥的女儿来拜访郑喜,郑喜在这个尚不知内情的小姑娘面前痛哭失声时,我比郑喜更难受,因为我发现,我连虚拟一个关于道德拯救的故事的勇气都没有,而我本来是应该有这个本能,也有这个自觉性的——当我拿起笔,准备从事严肃的文学创作的那天起。是什么使我丧失了这个勇气和耐性呢?我为此感到痛苦。

当我写下上述文字时,我的本能似乎又慢慢回来了,也许,等我忙完这样那样的事,我还是要把这个长篇写完的,当然,它肯定不会再叫《讨债鬼》,因为那里面根本就没有讨债的行为,人和鬼都没有。

作者:姚鄂梅 期刊:《故事族·中篇》2023年11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