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啄木鸟 > 啄木鸟2022年10期 > 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握手

分类: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3-09-29 15:14:34

進入不惑之年,就像蓄养多年的盆景,多出的枝丫会被一一剪去。娟子小我不下二十岁,相遇也许偶然,也许必然。腊月的一个雨天,魏仁老家杀年猪,邀请大队领导吃晚饭。我不爱吃猪肉,杀年猪却是另外一回事,有点儿礼仪的味道。

赶到乡下,雨下个不停,积水顺着路面淌着,每行一步都能踏出浪花。魏仁老家,热气腾腾的菜端上了八仙桌,盛菜的器皿多是陶制的烫瓶,大块猪肉、大块猪血、大块豆腐和香气扑鼻的炖土鸡温暖了整个屋子。酒是土酿的粮食烧,酣醇浓烈,烫过了,喝一口直暖心窝。酒足饭饱,魏仁母亲端上现炒的南瓜子和花生,泡上开胃消食的黄金茶,大家天南海北地聊。屋外,雨夹杂的雪子敲打着瓦片,发出“沙沙”声响。十二月日短,夜晚的山村像盖过一条被子,出奇地安静。忽地,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传来激越的鼓板,铿锵的锣钹紧随其后,须臾,主胡悠扬地响起。一听,便是好戏开场了。我问:“村里有演出?”魏仁妈答:“是省里的剧团。”魏仁妻子向梅说:“省里送文化下乡呢。”我催促道:“快开演了,陪你妈看去,喝了茶我们就走人。”魏仁妈说:“你们去看看,演得很好,本来今天走了,村里不让,硬留着再演两本。”离开舞台二十多年,从来没看过戏剧。我劝同事去,魏仁妈说:“女演员很漂亮,村里的老板硬留的。”我想,既然是省里的剧团,演员十有八九是艺校的毕业生,说不定会有我的同学。

祠堂内人头攒动,望去黑压压一片。天井里飘着细雨,灯光一照灰蒙蒙的,追光灯扫过,泛起一道道彩虹。舞台很小,灯光很亮,远远看去像一台120寸的电视屏幕。我没心思看剧,抽身走进厢房。厢房内亮着300瓦的灯泡,坐着十来个男女演员,有的补妆,有的编织毛衣。演员行当清苦,少年时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全队人马挑着铺盖翻山越岭在村里巡回演出,农家派饭,楼板睡觉。

我问道:“这里有省艺校毕业的吗?”一个织毛衣的演员不冷不热道:“我们都是艺校毕业的。”又问道:“那你认识桑平帆吗?”她答:“他是我们的老师。”正说着,一个女孩儿走进厢房,回首望了我一眼,目光迟疑。女孩儿身着戏装,飘逸而过像只蝴蝶。她径直走到打毛衣的女演员面前,嘀嘀咕咕问着什么,不时拿眼瞟我。我告辞出来,雨还在下,正犹豫着冲进黑夜,有人在后面扯住了我的衣服,随即飘来一股粉香,回头见那女孩儿站在我的面前。“下雨呢。”她说。我笑笑答:“没事。”女孩儿道:“我们认识吗?”末了歪着脑袋打量我。我答:“好像不认识。”女孩儿摇摇头说:“我们应该认识的。”我在脑海里搜寻,没有储存过类似信息,于是调侃道:“可能是上辈子吧。”

演出热热闹闹地进行,女孩儿朝台上望了一眼,摸出手机急切道:“留个微信呗。”我犹豫片刻还是给了她,说:“微信就是手机号。”她在手机上飞速地摁了几下道:“叫我娟子,来看我呀,这些天都在你们县里,要出场了。”说着走了几步,回头投过一束明艳的目光。

大案队的工作充满真实、对抗与理性,打交道的十有八九是恶人,常年如此,习惯了内心的黑暗与冷漠。许多家庭被大案切割得支离破碎,除了破案后的兴奋,很少有人品尝到彼此间的温情。娟子投过的目光,在我黑暗的内心闪烁了一下,有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

我没有告诉同事娟子的事,回去的途中我接到了电话,说北区发生了杀人案,一头扎进去就是三天三夜,把娟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晓得三天里娟子有没有给我发过信息,也许有,也许没有,总之三天三夜我没合过眼。案件侦破的当日下午,我回家倒头便睡,直到半夜被哭声惊醒。睁开眼睛,茫然四顾,房间里漆黑一片,下意识地走进女儿房间,仿佛看到月月蒙头大睡,愣了片刻,才醒悟月月已经不在。往回走,寻思着哭声来源,明明听到的,一个女人的声音,清晰而又真切,但哭声来自哪里不能确定。窗外黝黑,微风吹过,能听到树叶婆娑的声音。我想起了妻子叶萍,她的离开伤透了我的心。叶萍多次说:“我是女人,为你付出为什么还要为警察付出。”我无言以对。尽管如此,叶萍的温情就像宣纸上的水墨画,留下了永久的印迹。室内的照片没有取下,摆设原封不动。我遵守最初的承诺,尽管离婚,只要叶萍活在世上,挂在墙上的女人就是我的初爱。

关了灯,似睡非睡,卧室的空间变得无边无际,身子腾空飞翔,透过窗户,仿佛看见娟子蓄着眼泪飘然而至。这一惊让我睡意全无。那哭声难道是一个梦,是梦里娟子的哭声?但不可能呀——遇见娟子是四五天前的事,说认识我,这几乎不太可能。我的年龄,毕竟不是她这个年龄追逐的对象了。我打开手机,没有电话,竟然有十多条信息。

“你是谁?你在我生命中有意义吗?”

这是案发当晚十一点发的一条信息,那时我正在勘查现场,娟子应当卸了妆,睡在农家的楼板上。你是谁?可你又是谁?一个省剧团的演员,二十几岁的姑娘。我想象不出娟子说认识我的缘由,大案队成天泡在案件上,我的特殊在于兼着局里的新闻发言人,常上电视;业余生活又是一个小说家,常有作品问世,还改编过电影。这两项可能会被小我二十多岁、生活在城里的姑娘撞见。

回忆着,像在翻阅一本日历。从艺校毕业分配到剧团,而后参军,退伍后一直在公安局工作,从基层到中层,工作与生活的经历已经让我十分倦怠,对冷暖失去了敏感,就像面对杀人案件,对我而言,只是技术上的处理。也就是说,再惨烈的现场,都不会诱发我的情绪。因此,我冷静地过滤着,欲在陈旧的岁月里理出一丝头绪。

“你在我生命中有意义吗?”这样的信息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可能成为她生命中有意义的人吗?不可能,可她为什么会这么问……

“乡下的演出还有三天,之后移师县城,我希望能在城里见到你,或许你能请我吃饭。”

“像是前世有缘,这个缘的源头在哪儿?不得而知。或许你我,或许你我的前辈,或许你我前辈的前辈……”

娟子的提问混沌不露玄机,让我联想起志怪小说。

娟子年龄小得可以做我的女儿,绚丽的青春像绽放的花朵,这样的姑娘绝然不会对我这个半老头儿感兴趣!那么,她哪儿来的自信让我请她吃饭?

风裹挟着寒冷涌进窗棂,车轮碾过窨井盖发出“咣当”声响,夜晚格外漫长。随她去呗,被人喜欢,像是掌心不能拔去的刺,见机行事就是。明天说不定还要出现场,既然娟子联系我了,往后肯定还会联系我。

果然,第二天的案件,让我无法顾及其他。

一个高二住校女生熄灯未归,室友即刻报告学校,值班校长组织师生在校内外反复寻找。第二天清晨,女生的尸体在校外一片树林里被发现,经法医鉴定,窒息而死。

毫无疑问,女生是被约出校外的,就像一个朋友约另一个朋友外出吃饭一样,加害她的肯定是熟人。被害人生前有过性行为,法医提取了相关物证。问题在于,既然自愿,为什么要加害对方?我想,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会超出十天。

这段时间,在县城演出的娟子发来不少信息,我偶尔看一眼,几乎没有回复。原本看似简单的案件,在查找被害相关人员的过程中颇费周折。不论老师、家人还是同学,都很少见到被害人与外人往来,遇事总是匿在心里;检材对比,基因库里没有同类DNA。没有同类物证,表明作案人没有前科。

几经周折,案件还是在第十天侦破了。犯罪嫌疑人是她一年前辍学的同学,一个富家弟子。只是作案动机令人费解,说是网络上看到的,掐住女性脖子做爱,能延长并激发更大的快感。结果,致使对方窒息而死。

女儿被害,母亲几近疯了,披头散发每天往大案队跑,不哭不闹,重复着一句话:“我女儿呐,我女儿管我叫妈。”然后两眼直直地望着地面,冷不丁又冒出一句,很是瘆人。

破案当天,队里有个小聚会,我浏览娟子的微信,除了东一句、西一句彼此不搭的话题,最后写道:“演出结束,明早返回省城,今晚卸妆后请我吃宵夜。”

认识娟子之后,收到过她不少信息,娟子仿佛在自言自语或是与另外一个人交流,交流的内容与我没有任何關系。这次,我照常可以不予理会,挨过今晚,明天她就要随队返回省城。娟子的相貌在我脑子里渐渐模糊,加之那个夜晚,铿锵的锣鼓带着韵味刺激着耳鼓,唱腔缠绵缱绻,娟子化着戏妆,相貌忽明忽暗,只有那双眼睛,如同夜空的织女星闪着光亮。我无法看清娟子的脸,总觉得,自己在臆想中勾画了一个美女。不过问题是,当下要不要赴约?不去,觉得这些日子亏欠了娟子;去,到底为了什么?忽然钻出一个美女,像胶水一样黏着你,这算什么?

直到现在,尚且无法判断赴约的决定是否正确,如果对娟子一直回避,我的生活中除了繁忙不会有更多的内容,但是那天偏偏赴了约,对娟子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就像拉开一张大幕,让我看到了舞台上各式各样的风景。

夜里十点,一家偏僻的餐馆。

餐馆离娟子住宿处不远,是我选定的地方。餐馆不大,公路旁一座改装过的仿古建筑。门口种着一片四季竹,灯光下散发着蓝光,竹园旁边放置石槽、石凳,挂着耕田的犁耙。走进室内,琴瑟低回,墙上挂满字画,大堂里放置着仿明清时镂雕的长条桌。二楼的包厢倒也简约,除去餐桌,四周挂着老照片,不见音响,却能听见大堂里的乐曲。

娟子没有按时赴约。这没什么,记得第一次与女朋友见面,足足让我等了半个钟头,见面后她像没事似的,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没有道歉。这个人就是我的妻子叶萍。后来我问起过原因,她笑笑答:“我要看看,你有没有半个小时的耐心。”我说:“我没走,说明我有耐心。”她又道:“我还要看看,是否因为我的迟到指责我。”我说:“我并没有指责你。”她又道:“我再要看看,你是否追问我迟到的原因。”我道:“我并没有追问,迟到,总有你的理由。”她笑笑又道:“我还要看看,我不道歉,你会不会很在意。”我笑笑问:“半个小时,你出了几道题呀?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她大笑:“结论就是让叶萍成为你的妻子。”还告诉我,“夫妻生活需要耐心,需要宽容与理解,才能彼此呵护,度过漫长的一生。你没有指责我迟到,说明你不仅有耐心,而且宽宏大量,男人就要有这样的胸怀,不计较别人的过错;你没有追问我迟到的原因,说明你尊重我的隐私,让我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是很多婚后女人不能如愿的;你没有在意我的道歉,说明你善解人意,心地善良,不针锋相对,不会得理不饶人。”

对我有了充分的考验,败下阵来的却是她自己。她无法忍受孤独,而警察的妻子,必须经受孤独的考验。之后,女儿的不幸,让她对我彻底丧失了信心。这也难怪,女儿走时我远在天边,悲痛至极的她把责任全部推到我身上,于是离家出走了。

过了三十分种,娟子出现了。她的漂亮让我吃惊。她个儿不高,身材苗条,肤色白净;身着红色羽绒服,下穿藏蓝牛仔裤。她剪着短发,把光亮的额头和精巧的鼻子凸显了出来。她走进包厢的姿态像跳跃,更像精灵,扑闪的眼睛拍翅欲飞。末了举起手机对我晃了晃,嘴里道了一声“嗨”,算是打招呼了。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娟子,应当说是第一次看清娟子的真容,她是个艳丽奔放的女子,眼睛像闪烁的星星一样明亮,不用开口单凭双眼就能与之对话。这样的判断,与印象中的娟子十分吻合。

她没有道歉,也没有说明迟到的原因,像熟人一样往凳子上一坐道:“好饿,点了什么好吃的?”

“等着你点呢,我们的口味肯定不同。”

她听了哈哈大笑,转而道:“我是海口,八大菜系,没有我不喜欢的。”

“小城里的人口味重,怕你吃不习惯。”说着我叫来服务生。娟子没有看菜谱,随口叫了鸡、鱼之类。我笑笑问:“你吃得了这么多吗?”她朝我翻了翻大眼答:“前后二十几天,印象最深的就是你们这里的菜肴,它是我走遍全省各地市吃过的最好的菜——你不会太在乎钱吧?”

我笑笑答:“小地方的食材只求自给自足,不像城里大规模生产,味道自然不一样。”

“嗯嗯,就一句,把道理给说透了——你为什么不问我迟到的原因?”

我答:“你迟到肯定有你说得过去的理由。”

“我迟到的理由很充分,我还担心你会失约——对了,我们这是第几次见面?”

“当然不止一次。”

“你看我的眼神,像是第一次——我漂亮吗?”

我没有回答。年龄上的差异使得我俩表达的方式自然不同,于是转移话题道:“你艺校是什么时候毕业的?”

“桑老师是我们的武功老师。”她并没有直接回答。

“桑老师带过很多届学生。”

“我是他其中的一届。”说完,她朝我诡谲一笑。

这届或是那届毕业生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艺校的生活离我太远。这些年来,一直在公安局干着,很少与同学交往,剩下的只有通讯录上的一个名字和过期的电话号码。这么问,我只是想找一个话题。

菜上桌了,娟子睁大眼睛,抢先夹了每一道菜,一边咀嚼,一边道好,像一只抢食的猴子。“你为什么不吃?”她抬眼问道。

“看着你吃比自己吃还要香。”

“一个善解人意的男人,不,半老的男人。”说着,她咧嘴一笑。

清幽的乐曲,伴随着空调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我突然觉得自己有几分可笑,一个“半老的男人”与一个并不熟悉的年轻女子坐在文化氛围十足的包厢里,谈着连自己都把不准的话题——这算是什么!想到这里,我有一种离去的冲动。转念一想,既然来了,总要弄明白娟子的意图,她约我不会因为一顿夜宵,她像在游戏,把狡诈包裹在嬉笑里,弄清楚娟子的动机,不正是我赴约的目的吗?

吃了不少,娟子夹菜的动作略微慢了下来,于是我问道:“好吃吗?”

“没得说。”娟子放下筷子,抬头望着我,目光变得稳重起来。“我们并不熟悉,却加了你的微信,二十多天里总在骚扰你;今天又请我吃宵夜,换了别人,你也会这么做吗?”

“因为你是我的校友呀!”

“一块儿演出的大多是你的校友。”

“只有你抓住了机会。”

“这么说来,我犯了一个错误,应当带上三十个校友过来,一顿至少吃掉你半个月的工资。”

“吃掉半个月的工资,何以养家?”

“你有家吗?”

我吓了一跳,这丫头是谁呀,连我家里的事都晓得!我狐疑地望着她,她脸上泛着讪笑,一边吃着菜肴。

“讲讲你的故事吧?”我说。

她沉吟片刻道:“你注意到没有,外面那片四季竹多漂亮呀,在冷色光的作用下,绿得滴水,绿得瘆人。如果我追求的男人,也会选择这样一片竹林,两人依偎着坐在石凳上,面朝涟漪的湖水,我的心,在氤氲的气氛下坠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娟子像在表演,沉溺于迷幻之中。惊奇的是,我看见她眼眶里闪烁着泪花,但无法分辨这种状态是真是假。娟子毕竟是演员。

“很动人,或许是你亲历过这样的场景,或许是你在背诵台词。”

娟子并没有解释,稍顿,又活泼起来,仿佛川剧里的变脸。她的吃相像啄食的白鸽,不时提防周边的行人。“那么,你有过这样的艳遇吗?离异之后或是结婚之前?”娟子问。

“或许有,或许没有。”我应付道。

“按照你的逻辑,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幻化出这样的场景,你小说里写的,都是你亲身经历的吗?比如刚才我背诵的这一段,就是你小说里描写的场景。”

“你读过我的小说?”我好奇地问。

“找得到的,几乎都读过。”

娟子的回答让我感到吃惊。一是因为阅读,二是因为背诵。我想不起这段文字出自哪一部小说,这样的场景普遍存在任何一部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因为平常与普通,即使确是个人体验,也会被误作舶来品。不过,娟子背诵我的小说,增添了一分亲切感。我道:“在省里,我不过是个三流作家,写的大部分是侦探小说,即便带些言情,也不是小说里的主线,怎么会得到你这位漂亮小姑娘的青睐呢?”

“你是小说家,又是大侦探,最会运用逻辑推理了。凡事都有因果,就像我迟到,你自己慢慢想吧。”

一时真的想不出,又不能直接问。不过还是觉得,娟子不像城府很深的人,我不問,她自己也会道来。但是我想错了。娟子吃着,像是忘记了刚才的话题。我只得问:“你为什么上艺校?”

“和你一样的理由。”

“四年里,桑平帆一直是你的老师吗?”

“除了武功,他还教把子。”

“平帆与我同一个班,住在同一间寝室,我下铺,他上铺。他练功刻苦,班里、学校里大凡有表扬的,肯定是桑平帆。毕业后我分配到当地剧团,他留校任教。一年后,我到部队服役,天南海北的,与同学们几乎断了所有的联系。”

“你忘记了桑老师,难道会忘记艺校里所有的人,包括你的老师?而且,女同学个个美若天仙,你都会忘记吗?”

“人的一生像一条漂泊的船,你指望我记住哪一幕场景呢?”

“你有过骤雨暴风的经历,就没有过阳光明媚吗?”

我拿眼望她,见她一脸不屑,那神态像是蔑视一个说谎的人。娟子谈到严肃的话题,神情显出少有的成熟,但与之前一样,仿佛不要回答,这一页很快翻了过去。

“你为什么离异?”

“你从哪里晓得的。”

“如果说,我是你的粉丝,你肯定不会相信,但是,既然我读了你那么多小说,会忽略你的经历与身世吗?再说了,县城除了你之外,还有艺术学院的其他学生,这是个信息主导的社会。”

娟子或阴或阳,像高原的气候。我承认她说的,只是没弄清楚动机。我在想,因为单身,娟子才主动接近我?这种想法像水泡冷不丁地冒出一个。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我的工作性质,很难让一般的女子接受,加上性格迥异,离婚成了必然。”我实话实说。

“直接的原因肯定不是性格,而是因为你的女儿!”

我大惊,女儿的不幸娟子也知晓!这些年,丧女之痛像影子一样陪伴着我,熟悉的人都会避开这个话题,而娟子,并没有顾及我的感受。我不语,内心感到不快。娟子没有歉意,舀了碗汤耐心地喝着。我不想再追问她关注我的理由,既然读过我的小说,我的一切对她都不是秘密。于是道:“读我的小说,是因为你喜欢,我说的没错吧?”

“不好说,不要太自信。”娟子并没有抬头。

“这就奇怪了,你花时间读别人的作品,却又拿不准是不是喜欢,这就像经常吃鱼的人,不晓得是否符合自己的胃口。”

娟子灿烂一笑,与现场的气氛十分不搭。“如果我告诉你原因,这顿宵夜也就该结束了。”

看看时间的确不早了,于是我道:“吃得差不多了,总之,与读者共进宵夜,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娟子一听急忙道:“别急别急,让我喝完这碗鸡汤,不然可惜了!”说着埋头认真喝起来。

本来没有在意,出于好奇,赴约吃了宵夜,一个多小时的交流,却犹如水塘里丢下一块石头,弄得我内心泛起涟漪。

送娟子回宾馆的路上,说了些与餐桌上无关的话题,我不想把较真的印象留给娟子,毕竟娟子与我的女儿一般大小。道别时,娟子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像走进包厢时一样,欢快地摆摆手,消失在宾馆的大门内。

娟子的性格极像我女儿月月,月月去世六年,弥留之际我却在千里之外追凶。当我从天山脚下赶回家时,离火化已经过去五天。我伤心地问妻子:“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好让我最后见女儿一面。”妻子狠狠道:“生也不在,死也不在,你不是女儿的父亲!”

女儿来到这个世界,我不在妻子身边,由副院长向梅帮着照顾。她说,生宝宝魏仁也不在,她能体会那种心境,用你们作家的话说,叶萍哭得阴云密布,雷声阵阵。这不是求助,而是愤恨。我想好好地对待妻子,但是大案队唯独不能自主的就是时间,一个小小的心愿,践行起来很困难。

女儿活泼可爱,长得也漂亮,与妻子无话不谈,她们相处的日子多,不像母女更像姐妹。在我面前,女儿只会撒娇。女儿学习成绩很好,让我放心地投入到大案的侦破当中,一起又一起,像机器一样转着。那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为了营救一只宠物狗被车撞成重伤,弥留之际,她央求着把自己的器官捐献了。我有什么权力责怪妻子,妻子的痛苦与怨恨,都应当由丈夫担当呀!妻子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她无法面对这一切,第三天拎着箱子出走了。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的日子,我有空儿就往老丈人家里跑,老人不晓得叶萍的下落,反倒冷冷地向我要人。我四处打听,甚至动用了公安网络多方查找,但是,叶萍仿佛从世间蒸发了,毫无音信。

现在,凭空冒出一个娟子,性格开朗,人也长得漂亮,让我联想起月月。娟子不是月月,人死了就像烟云,像深秋的落叶,怎么可能复生!只是对月月的思念,嫁接到娟子身上罢了。否则,不可能在她身上花去那么多时间。不过娟子在我面前,始终像一团雾,忽有忽无,来去无踪,当你刚有了思考方向,转眼间只留下悠悠的天空。

我梳理着交谈的内容,一时无法入睡。按照娟子的说法,她读了我的许多作品,但是,今晚背诵的那一段碍着娟子什么了?一片四季竹,碧綠青翠,清幽秀丽,一男一女依偎着坐在石凳上……这是哪部作品里的段落?这么一问,把自己吓了一跳。一片四季竹,一条石板凳,面临涟漪的湖水……那不是艺校一侧的“文波亭”吗?文波亭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支撑着几年艺校的空余生活。每当晚餐之后,同学结伴而行,走进浩瀚的湿地,文波亭通常是行走的终点。同学们在亭内歇息,海阔天空地聊,直到天边红霞落尽,鸟儿止鸣。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因而会在不同的小说里呈现,娟子偏偏拿这一段背诵。对她这届学生来说,文波亭只是遥远的故事。娟子上学的时候,校园已搬至江的对面,艺校改成了艺术学院,那片湿地,也变成了一幢幢高档的商品楼。那么,她在暗示什么?

那是个春天,公园里新叶嫩黄,湖边柳枝倒挂,在湖面上摇曳生姿。间种的桃李盛开,先是白花,后是红花,吐露的娇艳把公园装点成仙境一般。

“这地方多美呀!”

突然的话语吓了我一跳。

星期天,本地同学都已经回家,外地男生在打球或是闲逛;女生早早打扮成朵花一样,结队上街购物。而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名著,在文波亭沉静地读着。一抬头,见是女班的玲玲。我拘谨地站起:“你好,你一个人怎么走得这么远?”

“我倒是想问问你,别人打球逛街,你不跟他们一起,跑到这里来读书?”

我腼腆地笑了笑。说来奇怪,玲玲性格与我相近,平常很少扎堆,即使学校组织的活动,也会像只小鸟儿若即若离。与她不同的是,不是我没兴趣走进同学的圈子,而是圈子外有更加吸引我的东西,那就是书本。书读得多了就爱思考,思考多了就不爱言语。一次班里来了一个大作家,大谈作品欣赏与作家的修养,道:“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栋梁之才,而大多数人平庸无奇?这里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这些人,一生都被废话和琐事充斥着。”作家的意思是:这些废话和琐事,占据了这些人的大多数时间和空间。人生短暂,我们应当把生命过得更加精致一点儿!

这位作家对我影响特别大。那之后,我像只爱模仿的小猴,照着作家的意思少说话,不做没用的事。

玲玲走进亭子,让我有几分紧张。文波亭尽管是谈情说爱的好去处,却是同学们不敢想的。男生女生之间有一条红线,若是单独一块儿又没有充分的理由,有可能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暗示一通。

玲玲坐下我站起,我听到了“扑哧”的笑声,便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你一直爱读书,却很少说话。”她说。

我想起了那位作家的话,只是点点头。

“其实,我也很少说话,我喜欢独处,经常到公园里散步,有时也在文波亭坐坐——你为什么喜欢看书,你想当作家吗?”

我吓了一跳,使劲儿地摇头。“作家啊,那得多大的雄心呀!我读书只是喜欢,书里写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些事一辈子都不太可能撞见。”

“现在不敢想,是因为你要当演员,往后不好说了,否则你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这个问题我的确没想过,读那么多书做什么?一问自己,意识变得模糊起来。“其实,演员能做多久?我的嗓子条件不好,迟早会被淘汰。”

“嗯嗯,你为什么不在图书馆里,跑到这里来读书?”

“这儿空气多好呀,而且风景也很美。”

“是呀!”玲玲目视远方,仿佛把自己溶化在美丽的风景里。好一阵子,我听到诗一般的语言。“那湖面,本来是平静的,像一面镜子,能照见李花的白,桃花的红,只是微风拂过,起了涟漪;那片四季竹从不言语,是文波亭天然的背景,春夏秋冬,总是以常年的绿色,点缀这片湿润的土地;那河里的鸳鸯,冬去春来,成双成对,始终结伴而行;还有嫩黄的柳丝,在步道旁摇摆着,轻声对着微风细语;而我们……”话语戛然而止。

我有几分吃惊,扭头看看玲玲,她朝着湖面,眯起眼睛,思绪如同溺在了水里。

“玲玲同学,你怎么了?”

玲玲如梦惊醒,茫然地望着我,嫣然一笑:“我像是睡着了。”说完两颊绯红,像晚霞一样美。

“可以握个手吗?”临走前她伸手道,我小心地握了一下,身子像触电一般。她的手很软。

那是我们第一次单独相处,也是我第一次握过玲玲的手,软软的手和触电的感觉,在我心底留存了很久。我曾隐约觉得玲玲话中有话,却不晓得她想说什么。接下去的日子,念想的萌芽破土而出,期盼在楼道上、练功房、食堂里、洗衣房和运动场上撞见玲玲,撞见了却又急忙闪避,只听到胸口“怦怦”直跳。一次课间休息,桑平帆把我拉到一边道:“注意到没,玲玲老是往你这边看?”我推了他一把说:“你胡说什么!”桑平帆诡谲一笑,做了个鬼脸。的确,之前我也注意到了,只是不够明确,经桑平帆点拨,余光里都是玲玲闪亮的目光。

回忆起文波亭的邂逅,似乎是玲玲精心安排的一次大胆的行动。之后,心里盼着,却很少再去,生怕被人撞见我们在一起。

娟子的朗读,在刻意提醒我什么,说明她不只是读了我的小说,而且在影射其他。这是娟子想让我晓得又不想说明的原因。这样说来,玲玲与娟子的关系十分可疑。想着,竟然迷糊地入睡了。

还没睡醒,电话铃响了。

蒙眬间,仿佛做着一个梦,醒来,怎么也想不起梦中的内容。匆忙起床,开车直奔现场。一家金店被盗,店主初步估价,柜台与保险箱内被盗的首饰损失在一百五十万元以上。踏进大案现场,就像陷入了深深的泥淖。

这期间,脑际深处时而掠过一双明亮的眼睛,还有玲玲哀怨的脸庞,内心泛起一股股寒意。蓦然间,案发前做的梦浮现出来。玲玲站在我的面前,脸色像深秋的黄叶,单薄的衣裳裹着消瘦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论我怎么呼唤,她总是一言不发。她的脖子细得像一根芦苇秆,顶不住沉重的头颅,我伸手去扶,急促的电话铃响起。

这个梦让我内心感到不安。

文波亭邂逅不到半年,我们面临毕业了。半年里,我再也没有单独去过文波亭,即使撞见玲玲,也是和同学一道,彼此不敢打招呼。

玲玲对我的好感,总让我觉得不太现实。我们地属两个市,一东一西远隔千里,毕业后分配到地方剧团,不太可能再有机会见面。另一方面,我一直怀疑,玲玲对我有意思可能是我的臆想,想多了,内心就有了渴望。曾听同学说起,玲玲的家庭条件很好,怎么好法,父母大约是干部之类,而我,只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总之,心里渴望,却不敢迎合玲玲。我不爱表达,不愿晒出内心的秘密,否则会像一桶火药,一点就爆。

离校的前一天,最后一次进入洗衣房。四年的艺校生活飞逝,明天,同学们会像候鸟一样,各自飞回生长的地方。洗衣房里没有人,以往,早些的是女生,这个时候是男生。今天不同,本市的学生已经离开,我一边唱着段子,一边搓着衣服,不晓得玲玲什么时候也走进洗衣房,她像个影子,轻轻地拧开水龙头,洗着一方手帕。我心里直跳,结结巴巴地问:“你还没走?”

“你也没走呀。”

“明天这个时候,我一定在车子上。”

“那么,还有后天吗?”

我停下手中的活儿,呆呆地望着玲玲,不晓得怎么回答。玲玲耐心地搓着手帕,头也没抬地问道:“如果不能再见了,怎么办?”

“我没想过。”我勉强回答。

“没想过?”玲玲猛然回头,直视我的眼睛,我连忙回避,像个愧疚的孩子,“如果没想过,为什么不再去文波亭看书了,为什么处处回避我!”

我从来没想到玲玲如此大胆,竟然一语道破。我低着头,用余光瞟玲玲,她漂亮,身材苗条丰盈,肤色白净,剪着齐肩的短发,两只眼睛从来没像今天这般明亮,我激动得无法自制。

门外传来男生的讲话声,玲玲没有犹豫,闪电般冲到我的面前,把一封信塞进我的口袋里,转身走出洗衣房。

进门的是桑平帆和另一个同学,看着玲玲冲出洗衣房,又看看我,“啊啊”地叫了两声。另一个同学问怎么了,桑平帆笑笑答:“好像飞出一只鸳鸯。”同学大笑道:“你把玲玲当成鸳鸯呀!”我满脸通红,只管自己洗衣服,桑平帆捅了一下我,道:“明天走呀?往后见面不容易了,来,拥抱一下。”说着扔下衣服,抱着我轻声道,“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我挣扎着推开他,微怒道:“胡说什么呀,見风是雨的。”

“风也好,雨也好,路漫漫兮,且走且瞧。”说着猛地打开自来水龙头。我与桑平帆走得最近,他学老生,说起话来老气横秋得不行。

回到寝室,同学问我要不要到楼下照相,说校园门口大家正在拍照留念。我说一会儿去,先把这几本书还了。我本来可以把信带到图书馆去看,又担心路上丢了,取出捏了捏又放进口袋里。信不厚,大约一张纸,我想知道里头写了什么,又怕直接面对,心想熬过今天,明天火车上再看也不迟。于是置入箱底。

那一晚,压在箱底的信像一团火在我心里燃烧,令我转辗难眠。我的思绪被捻成一条长长的线,一头拴着玲玲,一头拴着我的心。轻微的鼻息在寝室内响起,我也在困顿中渐渐入睡。

早晨,学校安排了去往火车站的客车,同学们透过窗户与老师告别,一辆小车从大客车一侧驶过,我看见玲玲挨着车窗扫视,目光停在我的脸上。她眼里闪着泪花,在最后的时刻探出半个头,脸上积满哀怨。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玲玲。

珠宝大案嫌疑人基本确定,剩下的是追捕案犯,追缴赃物。技术部门正在处理数据,追踪嫌疑人的轨迹。几经周折打听到了桑平帆的电话,那边的声音很熟悉。离别二十多年,若是当面撞见,肯定不能辨认,但是声音,除了厚重一点儿没有变化。

一听是我,桑平帆大叫起来:“老同学,你还在世呀,这么多年,你可是没冒过一个泡呀!”

“就是,毕业一年多就当兵去了,在西边的高原上,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把不准呢。”

“这是理由吗?同学们毕业后,所在的剧团大多数散了,个个都改了行,东南西北的,不少人还去了国外,可每次做通讯录,建立同学群,举办同学会,一个比一个积极。就你们几个没消息,怎么,现在想起我来了?”

“人老了,爱想往事。听说班里走了几个同学,都是谁呀?”

“老了,才几岁呀!”桑平帆也是闲着,接着一一说起去世同学的名字和简短的原因,语调变得越来越沉重。其实,离开这么多年,这些名字早已被时光压在了我的心底,桑平帆提及时,竟然一时没能想起来;想起了,也不能同他们的相貌相联系。“老同學,生死由命,活着健康,才是第一要素。你过得怎么样啊?”

我不想提起自己的遭遇,应付道:“娟子是你的学生?”

“是呀,毕业六七年了,长得漂亮,天分不错,也很刻苦。哎,你怎么晓得娟子呀?”

“不是校友吗。”我打趣道,“春节前夕省里送文化下乡,看了她的演出。”

“还是校友呢,你心里有校吗?你晓得她母亲是谁?”

“当然不晓得。她只告诉我她是桑平帆的学生。”

“有情人终成眷属,胡扯,你们没成吧。玲玲同学和你一样,几乎没有与大家联系。包括她女儿就读艺术学院,作为母亲,竟然没打过一个招呼。到了第二年,我们才晓得娟子是玲玲的女儿,荒唐不!”

“玲玲性格内向,这样的事我一点儿都不奇怪。”

“这是她不幸的渊源。人的一生呀,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我的心被蜇了一下,什么不幸呀,玲玲发生了什么?桑平帆说他晓得不多,是她同城的同学传过来的话。剧团解散后,她在文化部门上班,做了剩女后才出嫁,丈夫是公务员,还是处级干部,尽管二婚,对玲玲很是不错。后来,丈夫出了事,母女俩搬离了原住地,之后没有再婚。玲玲身体一直不好,一段时间都说要走了,学校因此给过娟子假期。娟子回来说,术后身体有了好转。

“玲玲的性格你晓得,一个要强的女人,不想别人晓得她家里的事,这些年都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

所有轨迹表明,犯罪嫌疑人在省城。局里组织缉拿小组,由我带队赴省城追捕。这是省厅挂牌督办的大案,行前,省厅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作了布控,这样,就像放了一条长线,抓人追赃变得极有可能。

省城的热闹不像山城,只要融入,就不会有孤独。不过,这一切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就像高铁,从一站驶向另一站。数次交手,犯罪嫌疑人的狡猾出乎我们预料,毕竟是惯犯,但是,他的经验仅限于自身的经历;我们,却是数百上千次各式各样经历的总结。我们只要等待着规律的出现。

第五天,在一家出租房内擒获犯罪嫌疑人,缴获了部分赃物。当日羁押讯问,嫌疑人交代了作案过程和首饰的销售地,剩下的,只有追赃了。

从看守所出来,天空放晴,气温骤然升高,侦查员们心情很好,说要庆祝庆祝。我说我有安排了。他们怪异地望着我说:“马队,没听你说起过呀?怎么突然有安排了。”我说要见见老同学。他们问:“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大家嘻嘻哈哈逗着,到了宾馆。我微信娟子,说自己到了省城,晚上能不能请我吃个饭。娟子半天没有回话。下午四点,微信里贴出一张鬼脸,接着道:“正在排练呢,就要追着吃回去呀!”我说:“你到我的地盘我请客,现在到你的地盘了。”

娟子哈哈一笑,问我住在哪里,结果离她剧团只有两站路。

约好了餐厅,好好地洗了个澡。侦破大案就像坐上摩天大转轮,一切都由不得自己。细想,到省城好像一直没洗过澡。泡进浴缸,人一下子软了,就有了瞌睡的感觉,迷糊间,看见玲玲清瘦的面容,一下清醒过来。说实话,毕业后再也没见过玲玲,但我一直保留着那封信直到参军。本可以照着玲玲留下的地址给她回信,我却一直没有那么做。

火车上,我拆开玲玲在洗衣房里塞给我的信,上面写道——

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能照见李花的白,桃花的红。微风拂过,起了涟漪;那片四季竹呀,从不言语,春夏秋冬,以常年的绿色,点缀着烟波袅袅的湿地;湖面上的鸳鸯,冬去春来,身后跟随的小鸳鸯结伴而行;嫩黄的柳丝,在湖面上摇摆着,对着微风轻声细语。文波亭里坐着的人,面对此情此景,心里想着什么呢?一个人的思念最美也最苦,若是一场戏,卸了妆,换了一副面孔,心思也随之而去了——只是这无形的红线儿,牢牢地拴着心尖,疼痛难忍。

晚上八点,在文波亭,我会一直等你。

信后留有玲玲老家的通讯地址。

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境,联想起次日早晨的别离,玲玲哀怨的泪花竟然源于我的失约,但仅仅是因为失约吗?我把对玲玲的爱,密封在心里。我不能肯定,即便看到玲玲的信,有没有勇气前去赴约?而在玲玲看来,没有赴约本身就是拒绝。我不晓得,那晚玲玲去了没有;更不晓得,她在文波亭苦等了多久。“我会一直等你。”玲玲决心赴约还一直等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零零碎碎的日子,一直想要写信说明,因为没有看信而失约,那么,你为什么没看信!你的轻视会比拒绝更让她痛苦。我一直纠结到收到入伍通知书。

那一刻,我仿佛成熟了许多,原先的心境渐渐远去。没有了猜测、臆想与彷徨。接兵首长告诉我,高原气候十分恶劣,能不能健康地活着回来,一切都是未知。这样的话,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

于是,临行前我冷静地给玲玲写了一封信——

玲玲同学你好!我就要离开原单位,为保卫国家,奔向遥远的祖国边陲。那里的环境,令每一个军人都难以预测未来。我会在边陲高原祝福你!

没有姓名,没有时间,没有地址,这一去就是五年。从此,我与玲玲彻底断绝了联系。

已近约定时间,赶到指定的酒家,又是我先到。看了菜单,点了娟子爱吃的菜。与上次不同,因为玲玲,我把娟子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内心充满了慈爱与宽容。如果月月活着,也和娟子一样调皮活泼,而娟子的母亲是我的同学,一个爱过我却又生活不幸的女人。

娟子迟到了半个小时,见面时没有道歉,放下背包招呼服务员。我说点过菜了。她调侃道:“你不会让我破产吧。”我笑笑没有回答。

说实话,我很难判断娟子与她母亲哪个更漂亮。都漂亮,只是性格迥然不同,就像两幅美女画,一个含蓄,一个奔放;一个古典,一个现代。我微笑地望着娟子,她看了我一眼说:“为什么老是笑,发大财了呀!对了,什么时间到的省城?”

娟子具有现代人的跳跃思维,没等你回答上一个问题,她倒是先忘记了;或是一句话里包含着几个问题。我如实说了此行目的和到达的时间,她聽了道:“是因为破了案高兴,才想起微信我的呀。”

“还想请你吃饭。”

她眼睛一亮答:“我想也是,警察的工资多高呀!”

我一笑,菜上来了,要了一瓶红酒,娟子没有推辞。我一边吃一边想着切入的话题。娟子飞快地吃着,我问:“你没结婚?”

娟子头没抬地答:“当然没有,不然为什么约你!”

这样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笑笑道:“约一个半老的男人。”

“半老男人好,成熟,经济宽裕,还会疼人。”

“真要那样,你妈会同意吗?”

她听了笑了:“我这是向我妈学的。我妈像她妈催她一样催着我,我像我妈一样不搭理,只是,我不能像我妈一样随便把自己给嫁了。”

“挺绕的。为了这个家,你妈吃了不少苦。”

听了这话,娟子放慢了咀嚼的速度,说:“你想起了什么?我就是不明白,上一代人处理感情的方式,好像尊重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或是社会的感觉。”

我没有回答。喝了酒,娟子脸颊绯红,像涂了胭脂很是漂亮。我望着她问:“你怎么晓得我是你妈的同学?”

“真是瞒得了鬼,瞒不了警察。”娟子道,“入校的时候,校址早已搬迁,艺校也改成艺术学院。但是,我妈经常与我说起文波亭。一次我问我妈:‘您老说文波亭,难道那里有您初恋的故事?我妈突然醒悟,愣了几秒钟,苦笑地摇了摇头。此后,她再也没有提起过类似的话题。这样的反常,在我心里种下了谜团。”

我一言不发,抱着双肘认真望着娟子。

“在学校,一段时间我很爱看侦破小说和悬疑电影。一次看了一部贩毒的片子,未知的恐惧笼罩了我,爱的缠绵早已令我心碎。同学告诉我说,这部片子是根据刀人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小说更精彩,有电影无法表现的描写。我找来原著,说真的,看得我痛不欲生。后来我了解到刀人的真名叫马颢,是我的老校友、桑平帆老师的同学。于是马颢的小说能找到的我都看了。”

“这么曲折,本身就是一部小说。”我笑笑道。

“这不是我表述的本意。”娟子吮了一口酒,有一种长篇大论的准备,“我在刀人很多小说里看到了相似的场景,这个场景与我妈讲述得十分接近,这就是文波亭。尽管描写的地名不同,但通常是一男一女依偎而坐,营造的气氛也完全吻合。如果说,我妈入戏般说起文波亭曾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小说里的描写与我妈的叙述肯定不是巧合,这让我有了想法。但是,我没有证据,我妈永远不会告诉我真情。”

娟子的描述颇有悬念且引人入胜。不过我想晓得的是,这么一个曲折的过程,是怎么绕到我这儿的。

我等娟子继续。娟子凝视着手中的杯子,眼眶里含着泪花小声道:“我妈真可怜!”

骤然的变化令我措手不及。想起了与桑平帆的交谈,也讲到了玲玲的不幸,除了家庭和身体状况,难道还有其他?我顿了顿安慰道:“你妈身体一直不好。”

娟子摇头道:“我妈这一辈子,就没有过过舒坦的日子。”

“人的一生,总会有磨难。”

“但是我妈,却是磨难一生!”

我无语,娟子接着道:“一次我妈住院的时候,在锁着的箱底我看到了她写的二十四封信,那些信一封都没寄出去过。”

“那是写给谁的?”我虚弱地问。

“不晓得,没有姓名。我在语句中读到最深切的思念和泪水,里头有很多文波亭的场景,就像她先前对我描述的那样。文波亭有她的初恋,而断送她初恋的也是文波亭!”

我想起离别前玲玲给我的信,无疑,没寄出的二十四封信很有可能是写给我的。这一点,娟子可能晓得,只是不肯说透。娟子见我没话,接着道:“奇怪的是,在信札里还有一封不是我妈写的信,很简短,同样没有姓名与地址。从时间来看,是在我妈毕业后的第二年冬天。”

接着娟子背诵道:“玲玲同学你好!我就要离开原单位,为保卫国家,奔向遥远的祖国边陲。那里的环境,令每一个军人都难以预测未来。我会在边陲高原祝福你!”

我无语。没想到,玲玲依旧保留着这封信,同时把她给我写的信一道压在箱底。从文波亭到洗衣房,我深爱着玲玲,但由于我的懦弱,耽搁了玲玲数年。奔赴边疆的我不晓得能不能健康或是活着回来,那封短信是一种诀别。不想这期间,玲玲却给远在边疆的我写了二十四封信。玲玲刻意把自己逼入一个冰窟,时刻忍受着极度的寒冷。

“那封短信的确是我写的。”

娟子并不惊讶,轻巧地说:“我晓得,在你个人履历里,我了解了你当兵的年份、时间和地址,都在邮戳上呢。”

表面大大咧咧的娟子,心思缜密出乎我的意料。娟子不仅读了我的书,还深悉我的身世。预先做了那么些功课,即使演出时没有遇见我,她同样会找上门来。我说:“也许,我们都年轻,根本不晓得什么是爱。人的一生呀,更多的是重复着懵懂,重复着错误,而没有得到的,总显得弥足珍贵。”

“两情相悦,现代男女都这样。不论什么原因,你和我母亲没走到一块儿,这是天意。我母亲的性格,决定了她后來的悲剧。她一直单身,不肯出嫁,她心目中的桃李并没有盛开。春夏秋冬,她封闭着自己的心思,直到外婆下跪,她才草草地把自己嫁了。外人看来,那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我一直在想,刻意追求的幸福,迟早会有报应。无爱的结合受到了上帝的嘲弄,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那么……”

“玲玲不是我的亲生母亲。”娟子毫无表情地说,“但是,她比我亲生母亲更亲。”停顿片刻她继续道,“我不晓得我的亲生父母是谁,我是他们领养的孩子,这是成年后母亲告诉我的。母亲一直没有生育,因为身体不好,医生禁止生育,还有一个我不晓得的原因。”

“这个原因与你父亲有关?”

“我的印象中,父母总是无休止地争吵,之后便是母亲长久的沉默。争吵的原因与生育有关,其他的我并不晓得。我觉得,这样的争吵会耗尽母亲全部的精力。父亲的前妻我没有见过,甚至不晓得他们离异的原因。后来得知,前妻死于癌症,而我母亲玲玲,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他真倒霉,撞上这么两个女人!”

我稍停问:“那么,你父亲出了什么事?”

娟子怪异地望着我说:“我读艺校的第一年,母亲一直没有告诉我,直到寒假。母亲说:‘他早晚要出事,头回拿钱回来我就有预感。父亲是城建部门的领导,像一条肥硕的鱼,身上附着多少细菌呀!尽管此后父亲再也没有拿钱回来,但阔绰的生活方式怎么瞒得过敏感的母亲。他们把父亲给吞噬了,从肉体到灵魂。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晓得了自己的身世,也明白了他们争吵的真正原因。”

“那么,你母亲的病……”

“母亲的性格,怎么可能有健康的身体!领养我的原因,固然与不宜生育有关,但是母亲一直担心着父亲。父亲被抓,房子被没收,还搜缴了几千万元现金。我们变得一无所有,只得住到外婆家里。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更无力进行手术治疗。我悄悄问过医生,如果出现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就十分危险了。”

“药物维持和手术费用一定很高吧?”我轻声问。

“高到我们无力承担。或许你了解我母亲玲玲,她不是没有机会做手术,但是她放弃了。”娟子顿了顿说,“父亲判刑的第三个年头,向母亲提出离婚。那日,母亲坐在床上,望着眼前一个大袋子发愣。我问怎么了,母亲缓缓打开袋子,里边竟然是一捆捆的百元大钞。”

我没吱声,很想知道母女俩面对这些钱的态度。“没人晓得钱的来历,正因如此,父亲的案子结不了,一时也判不了刑。”娟子道,“父亲坦白了办案机关没有掌握的线索,积极退赃,就是为了麻痹办案人员,保住这六百万块钱,用于母亲的治疗,安顿我们的生活。”

娟子说着眼里闪着泪花,她的思绪一定回到了当年,这些钱,是母亲活着的希望。

抿了一口酒,娟子用纸巾摁了摁嘴唇和眼睛,接着说:“我们需要钱,来支付母亲的医药费和手术费。但是,我了解母亲,正是因为父亲的不义之财,才导致了一系列的家庭悲剧。眼下的钱可能是干净的、安全的,但是母亲绝对不会动用。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对母亲说:‘父亲当年的想法我们不晓得,这笔钱一定是留给您治病的,他做到了,往下的事就看您自己的了,您需要这笔钱!母亲望着我平静地说道:‘这病,不正是这种钱诱发的吗?人都有一死,就是病死在床榻上,我也不会用这笔钱!母亲的态度,能截断一根铁钉。我无语,只是流泪。”

我理解娟子,隐瞒下来的钱,也不一定是干净的呀。

“母亲当着我的面,打电话给办案单位,半个小时后,人家派人来把钱给取走了。”说完,自嘲一笑。

我松了一口气。

“这一年,我们搬进了租赁房,不久外公去世了,母亲办了病退手续。年底,外婆没打一声招呼,住进了敬老院,临行前把一张存折交给母亲,说:‘我老了,留着房子没用,你们日子还长,赶紧治病吧!”

娟子说着呜咽起来,我连忙递过纸巾,娟子抹了一把泪继续道:“多年的病痛,母亲养成了不屈的个性,面对外婆的微笑,母亲还是哭了。我一直在想,母亲一生的悲剧,与她的初恋到底有没有关系?也许有,也许没有。倘若初恋有了圆满的结果,温暖了她的心,人生也许是另一番风景;而初恋的失落,固化了她内向的性格,一场接一场的悲剧,决定了她一生的失败。你的小说不就是这么写的吗?”

我无言以对,我明白娟子讲到“初恋”的含意,我从没想过初恋和玲玲人生的悲剧有没有关系。我的小说的确有过类似的描写,那是我履职中的经验,也是对生活无数次的总结与提炼。

“难道说,你的小说故事不是来源于生活吗?”娟子追问道。

“是的,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而我的创作并没有具象的模子,创作需要提炼。”我认真地说,仿佛要为自己辩解。

“没有人会追究你,我也不会。我只是好奇,我母亲的心思,与你的描写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小说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能照见自己,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对了,你母亲现在怎么样?”我转移话题问。

“嗯嗯,还行。我毕业前夕,母亲动了手术,术后恢复得不错。这些年她办起了戏剧班,每天与跟她一般大小的妇女泡在一块儿,还算开心。只是……”

“只是什么?”我问。

“白天生活丰富,晚上回家孤单。我的演出任务很重,离家又远,很少见到母亲。我希望她身边有一个照顾她的人……”说完拿眼睛看我。

我点头,微笑答道:“身体好了,精神状态也会改观,这样的变化真是令人高兴。”

“这只是一个方面。”娟子道,“先前,我觉得母亲总把自己锁在一个幽深的山洞里,无法领略外头的美好世界。母亲术后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大的变化还是心理。她生命的延续是建立在另一个生命消亡的基础上的,这对她的价值观冲击很大。她仿佛走出了山洞,亲历了人世间的美好与善良。这样的经历,颠覆了她固有的价值观。”

“我的侦探小说你没白看。”我笑笑道,“这个世上,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像一棵勃勃生机的大树,枝叶繁茂,同样会受到病菌与害虫的侵扰。这个时候,就会衍生出天敌了。”

“那是,比如警察。说实话,我喜欢警察,如果有机会,我会是个侦破高手。”

我点点头道:“只要玲玲好,我就放下心了。对了,你母亲手术,你可在身旁守护?”我不晓得为什么这么问,自己对家庭的亏欠,总不愿意我熟悉的人走我同样的路,那是一生都会后悔的事。

“能不在吗?尽管不是亲生的,我也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人呀!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日子,那是我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天。”娟子诉说起玲玲手术的过程,讲到了那天正是她十八岁的生日。我望着娟子,一声不吭。这时,手机响了,是同事的电话,肯定喝了不少酒,电话里一直和我打趣。看看时间不早了,便与娟子告别。分手前娟子望着我道:“玲玲尽管快乐,却像一只孤单的鸳鸯……”说完转身走了。

这个晚上,我几乎没有入睡。一则同事酒后鼾声如雷,令我无处躲藏;二则是娟子的话,让我生出许多联想。女儿临终,我和魏仁等四名侦查员正在新疆乌恰,从吐尔尕特口岸往返吉尔吉斯斯坦之间,那里手机信号一直不好。六天后,我们押送两名犯罪嫌疑人返回阿图什市,车站派出所已经买好次日返程的车票。阿图什市是无花果之乡,晚八点,太阳依旧挂在天边,走进市场,想着给女儿月月带些果脯,那是她喜欢的零食。次日清晨,当我们押上犯罪嫌疑人走进阿图什火车站时,却被市公安局政治处民警拦住去路。他要求我只身乘喀什的飞机。我们同行四人,押解两名潜逃多年的杀人犯,正是因为不能登机才坐的火车。我问为什么?他说不晓得,是你们局里的命令。开玩笑吗,三人押解两人,几天几夜车程我怎么放心得下?魏仁劝我,既然局里通过当地公安机关联系你,说明这些天我们的电话一直没打通,要不你听他们的。我说可能吗!当即联系局里,好不容易打通了,局长说:“我们想让你早点儿回来,一直联系不上你。”我问为什么?局长半天没说话,最后道:“你家里的事。”我联系叶萍,电话关机。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浑身不自在。后来我想,女儿临终我没能见上一面,捐献器官叶萍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正如叶萍说的:“生也不在,死也不在,你不是女儿的父亲。”我真的很不配!

妻子葉萍的决定,一定是伤心到家了。她要让我内疚一辈子。向梅作为局里委托的随同医生,报告给局里了,局里再三劝阻,叶萍还是绝情地把女儿给火化了。我曾想,如果能挽回这一切,我宁愿承受所有的压力。三年后,叶萍寄来了离婚协议,此外没有任何解释。

躺在床上,回忆起警察生涯,总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侦破大案,还受害者公道,我问心无愧;但作为父亲和丈夫,亏欠得太多了。女儿出生不在,死去也不在,这会像一根长长的钢针,永远扎在我的心里。但是我一直没想到,曾经伤害过另外一个女人。我很难判断,玲玲的不幸,是不是因我而起,也就是说,藤上的苦瓜与破土而出的嫩芽,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娟子谈及的证据,似乎十分肯定,尤其是我给她的信件与她给我的信件放置在一起。那么娟子这么做目的是什么,是向我证实,还是要我补偿?一切重头再来,还有这个可能吗?

我服役的地方,环境恶劣且十分危险,连里有一名战士因高原肺水肿而牺牲;而我,头两年时常呼吸困难,持续干咳,浑身乏力,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山脉相连处,有一块海拔四千米高的达坂,那里,伸手可以触摸天空,它的东南面,白云朵朵,山坡寂静荒凉,有一座国内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我的战友就埋在那里。这一切我预先晓得,因此,给玲玲的信算是一种诀别。

玲玲的长相已经镌刻在我的心里,尤其是眼睛,聪慧明亮,有点儿像女儿娟子。不同的是,一个心情奔放,所有光彩都堆放在脸上;一个含蓄掩饰,像给明媚的春天拉上了一道帷幕。

我蒙眬睡去,脑际的深处有一双眼睛,遥远而又明亮,仿佛在几万光年的太空闪烁着。一觉醒来,怎么也想不起刚才的梦。

追赃十分顺利,大部分损失已经挽回。回到局里,我一直想着娟子的话。次日,专门去医院见了向梅,问起了她陪同叶萍和女儿去省城的过程。她惊讶地望着我道:“你问过几次了,那么多年后,心里还是没有放下吗?”

我摇摇头答:“不是,至少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她道:“那是怎样?抢救的整个过程都告诉过你了,还告诉过你,器官捐献人和接受者的个人资料都是保密的,前前后后必须执行‘双盲原则,这是法律的规定,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戴安娜遇车祸身亡后,捐献多个器官组织,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但是,受捐者信息至今无人知晓,这说明了什么?”

“我明白,我明白你说的!那是担心后遗症。我了解这个,因此,不会出现你担心的事,也不会产生任何道义和法律上的后果。”

“你是执法的,又是领导,既然法律有禁止,我们怎么能够违背?”

“好吧,我只要一个名字,之后,再也不会提起此事,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这样的保证,你总可以放心了吧?”

她摇摇头转身离去。我一把拉住她道:“我与魏仁相处多年,你应当了解我的为人,我理解你的原则,你们一直劝我找一个老伴儿,我觉得对不起妻子,也对不起月月,觉得只要还在大案队干着,就没有资格享受家庭的温暖。现在,我也许有了另外的想法,所以,请求你告诉我一个名字。”

她凝视我半天,然后叹气道:“我问问魏仁再说吧。”

我没有责怪向梅,尽管相处多年,涉及法律问题,都有各自的职业操守,换位思考,难道自己不是在原则上铁板一块吗?

回想自己的一生,时常令我精神迷茫,包括玲玲和牺牲在边陲的战友,很多经历变得异常遥远,我不晓得自己所处的空间,时常觉得,一幕幕生活像小说中的故事,而玲玲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这些故事的情节,有多少是真实的?时空从来没有给过我答案。这个想法像梦境,又像现实,我甚至不愿去分辨,只要存在,无关乎真假。正想入睡,魏仁来电话了,那头只有轻微的呼吸,半晌道:“马队,相信你有充分的理由。如果你透露一点儿,向梅会更加放心。”

我坚决道:“魏仁,告诉你真实的情况,本身就是一种扩散,就不值得你信任了!”

对方没有说话,像在琢磨我话语的分量。过了一会儿,他说:“如果你改变了生活的态度,这是好事;如果这个名字与你的改变有关,我也明白了八九分。总之,我相信你,不会有更多的麻烦!”

“这话,才有几分兄弟之情!”

“马队,向梅的性格你了解,我再与她说说。”说完挂了电话。

一连几天,向梅都没有消息。我晓得,不是因为她繁忙或是把这事搁置一边,向梅内心有斗争,有挣扎。器官捐献中的“双盲原则”,隔绝彼此的纷扰,双盲像一把锋利的刀,了结了多方的后患。

终于,向梅打来了电话,她只是说了一个名字便挂了。我呆呆地坐在办公桌旁,思绪像章鱼的触须一样飞舞着。我极力想遏制思绪的无序漫延,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一个人因为另一个人的悲剧,另一个人却给予想象不到的补偿。这样的因果,比我创作的所有小说都更加不可思议。我感觉在流泪,连忙去水池边洗了一把脸。微信响起,是娟子发来的,内容很长——

我告诉了母亲,包括这些年读你的书与深入了解你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我背诵了母亲给你信中的片段,欲唤起母亲当年的回忆和为之失去的一切……母亲说:“这是命,命该如此,人不可违。”母亲痛苦了这些年,像是放下了,但她反反复复地追问细节,尤其是你在边陲服役的情况,她的担忧在无意间流露。其实母亲没有忘记,那种刻骨的思念,就像她更换的心脏,永远伴随着母亲老去。雨生百谷,播种移苗,是春的最后一个节气,那天,我将带着母亲与你见面。

如果说,春分季节蝴蝶纷飞,谷雨便是山花烂漫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入睡到清晨,做着同样一个梦,有一种双重困擾:艺校、剧团、部队至警察职业的归宿,本以为内心像一块铁了,不想,生活中还有新的期待走近。

那日,万里晴空,还是与娟子吃夜宵的那个包厢。太阳已经落山,窗外的四季竹碧绿青翠,清幽秀丽,跳动的琴弦,像小溪流水,在石缝中穿行,溅起浪花,幻化成欢快的乐曲。过了半个小时,玲玲只身出现在门口,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顾望着玲玲的身后。片刻娟子荡出欢快的笑声。一进门便道:“玲玲妈妈漂亮吗?我就是想让你看看,这么漂亮的女人,怎么会让她干等在文波亭!”说着拥着母亲坐下。

我一时无语。娟子的诉说,在我心里留下一个病歪的身子和凄苦的面容,与我内心封存的影子十分相似,尤其因为我的失约,留给我那张怨恨的脸,一直缠绕着我的神经。而眼下,玲玲判若两人,五十出头的人啦,看上去才四十刚过,齐耳的短发,淡蓝色的西服,身材苗条匀称,眼角没有一丝鱼尾纹,雍容娴雅,天生丽质。这让我想起洗衣房最后的见面。我奇怪地望着娟子,怀疑她整个叙述就是一个骗局。

娟子仿佛晓得了我心思,解释道:“我也没想到,术后母亲变化如此之大!母亲说,她身体里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心。”

我转向玲玲,她微笑望着我。我问道:“这是真的吗?”

玲玲答:“这是最深切的感受,总觉得自己回到了从前,越活越年轻!”

我点点头,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我一直以为,玲玲会回忆过去:洗衣房里的信,为什么失约,为什么参军后一直没给她写信……但是玲玲没问,像是岁月早已将往事遗忘一样。她问:“一直一个人过着?”我答:“是的,再干几年换个岗位,日子会有条理一些。”

玲玲点点头道:“人的一生多不容易呀!”

“每个人都很艰难!”

娟子噘起嘴插话道:“我妈受的苦更多,有一半是外界造成的。”

我明白娟子所指,正想说话,玲玲微笑道:“只要挨得起,挺得住,就会有好的一天,这是天意!”

“妈,您挨着,别人未必。您半辈子吃的苦,说忘记就忘记了,那样,就更别指望人家记着啦!”

“所有的事都要看结局。马颢吃的苦比我更多,心灵的创伤更深。但是我们都过来了,能挺过来,本身就很不容易。”

娟子并没有理会,照着先前的话题继续道:“你们俩呀,就像两只单飞的鸳鸯,转了半辈子飞到一块儿,反倒成了陌生路人啦。那些孤寂之夜,那些不曾寄出的信,每一个字都拴着心尖。现在好了,只字不提了,仿佛进了太平洋,小河旮旯里的事都丢开了。妈呀,您一直信奉人随天意,都说天命难违,怎么见得,二十多年之后的会面,不是老天排定的呢,不是老天在行人意呢!”

“马颢,你看我这闺女,伶牙俐齿的,没一点儿宽容之心。为了这次见面,不晓得磨破几层嘴皮子。其实呀,环境真能改变人的,尤其我们这些人,太微不足道了。马颢不同,是做大事的人,我们想象的合理性,在别人那儿可能并不存在。因而,彼此宽仁显得格外重要。比如你妈,没有别人宽仁的捐献,哪有我们的今天呢?”

玲玲平静的叙述,熨帖了我内心的皱褶。她的话有暗示,更多的却是理解。她早已从阴影中走出来啦,化蛹为蝶,在多彩的花丛中翻飞了。

“妈呀,您多漂亮呀!”娟子夸张地站起比画着说,“您的身材匀称挺拔,就像少妇;您的肤色洁净白皙,犹如凝脂;您的眼睛像夜空的月亮;您莹润的头发,散发着幽香……尤其术后,您一年比一年更年轻,一年比一年更加多姿多彩,人家追您、捧您、劝您,都让您给回绝了,难道您心里还装着另一个心仪的男人吗?”

玲玲指着娟子道:“没大没小,你在推销你妈呐,你妈心里明白着呢!”

我接话道:“看到你们母女俩,看到你现在健康的模样,真是让我感到欣慰!”

玲玲点点头,指着自己心脏道:“这都得感谢她!”

“你试图找过这个她吗?”

玲玲摇摇头答:“曾想过,但是医生的态度让我放弃了。反过来说,找到了,又能给别人什么帮助呢?不如,让她好好地藏在里边,用我的温度呵护她,默默听她有节奏地跳动,私下里与她交谈,亲切而又温暖。我每一天呀,在为自己活着,同时也是为她活着,仿佛我的身上有两条性命。这么想着,就有了一种责任,让她的生命在我的体内延续,这种延续又维持着我的躯体,做到这一点,不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热爱,对她和她的亲人最崇高的敬重与安抚吗!”

我眼睛一热,动情地看着玲玲。她陶醉在幻觉中,享受着幸福,又像慈母一样,呵护那颗心脏。这样的场景,可以打动任何人。玲玲变得更漂亮,更加楚楚动人了,她的变化与她的善良和慈祥分不开,她温暖了我的心。

这一夜,我们谈得很晚,我们跨越了时空与时空留下的芥蒂,让一个悲剧的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我感到了人世间的美好。

走出包厢,灯光不明不暗,四季竹旁,玲玲凝视了很久,然后释然一笑。我握着玲玲的手,手很软,也很温暖。玲玲微笑地望着我,我们的眼神在流动,内心的平静,凝聚成一种永恒的谅解。我们一定是失态了,娟子一旁笑道:“妈呀,您刻意打扮了半天,当您要抖包袱呢,可每一句话都不在点子上。现在,望着这片竹子又触景生情了?我都有些凉了,让我干站着等呀!”我和玲玲听了,同时笑了。

这个晚上,娟子发了一段微信,很直白。我也不再寻找理由,一切都是多余的。我说:“不可能了,我和你妈妈只能是同学、校友,甚至亲人!”回完,关了手机。

我没办法告诉娟子,你母亲玲玲的胸膛里,跳动着我女儿月月的心脏。

责任编辑/张小红

作者:孙红旗 栏目:好看小说 期刊:《啄木鸟》2022年10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