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啄木鸟 > 啄木鸟1984年6期 > 〖散文·杂文〗布加勒斯特乡村博物馆

〖散文·杂文〗布加勒斯特乡村博物馆

分类: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2-09-23 21:04:08

因为换乘罗马尼亚航空公司飞往开罗的航班,我们在布加勒斯特停留了四天。这是代表团出访的第一站,四天时间自然是十分宝贵的了,由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文化处安排了各种观光游览活动。布加勒斯特是座拥有二百四十万人的大都市,到处是森林、草地和花圃。时下虽是元月下旬,且晚晚都下着轻柔的鹅毛雪,一到白天却化了,无寒风扑面,不冻手冻脚,早晚在室外花园里散步都不用戴手套、围围巾。这跟一个月之后,我们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及日内瓦、苏黎士遇到的气候极为相似。温和潮润的雪地气候,是大自然的恩赐,当然应归功于城里城外那众多的树林、草地和花圃了。可以想见,要是在春天,夏天,秋天,这些树林、草地和花圃,该会把布加勒斯特打扮得多么绮丽迷人:绿树如烟,绿草如茵,繁花欲燃。难怪罗马尼亚被誉为欧洲的“玫瑰之乡”了。

然而布加勒斯特留给我的最深切的记忆,不是她整洁的街道,以及街道两旁那密集排列如甲虫的小汽车(据说平均三户人家有二辆节能小车),不是她的一幢幢富于雕塑感的哥特式建筑物,也不是她的众多的森林、草地和花圃,而是她那独具风采、众口交誉的乡村博物馆。这是大凡来到布加勒斯特的人都不能不游览的风光名胜。

我们观光乡村博物馆的那天,正值雪后初晴,碧空如洗,但见一道占据了整整一条街区的铁栅栏里,树丛中错落有致地耸立着一栋栋乡村房舍,农家庭院,还有几座顶着黑十字架的教堂钟楼。每人花七个列依(相当于人民币一元)买了门票,进到馆内。由于夜来的积雪刚化,石板铺成的一条条乡间小道湿漉漉的,弯弯曲曲地通往每座庭院。一时,我们就仿佛置身于某个古朴且富于田园情趣、牧歌风味的欧洲乡村里了。使馆文化处陪同我们观光的同志介绍说,现在全世界只有三座乡村博物馆,罗马尼亚的这一座建于一九三八年。它把罗马已亚全国三十几个县境,凡有民间特点的各式各样的乡村建筑物,都原物移来,并尽力仿造出了原建筑物的屋外景观。共有近百座之众。每座建筑物的矮围墙或是竹篱、柴笆上,都钉有一幅小小的示意图,以向参观者标出该建筑物来自罗马尼亚的哪一部位。我却不由地想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的国土曾经是炮火连天、烽烟狂阔的战场,这偌大一座乡村博物馆能完好地幸存至今,真算得上是一项人间奇迹啊。

大约是出于导游、讲解的需要,乡村博物馆被划分成了好些个小的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位女讲解员负责管理。对于我们这些中国客人,女讲解员十分亲切、热情,她们总是先对我们深深地注目一笑,然后用罗语说一声“北京”,才打开建筑物前的矮墙门,领我们进去参观。我们首先观看了一栋来自南喀尔巴阡山的山民石屋。这是一座小小的院落。院落前栽着两棵雪松。石屋门口的屋檐下,整齐地砌着两长溜劈柴。石屋里,墙上挂着猎枪、砍刀,还钉着两张兽皮。木板铺地,房顶很矮。一进两间正房,一间灶屋。很有些象我国南方山区的那种矮小的石头屋子,坚固、舒适而温暖。通过翻译,女讲解员打着手势、笑容可掬地对我们说,这本是南喀尔巴阡山里一户猎户的房屋,主人十分粗犷强悍,据说当年为了收购他的这石头屋子,他差点开了枪,要以性命相拼呢!直到后来博物馆派去的人在他的老石屋旁给盖起了一栋新的石屋作为交换,请他全家搬了进去,他才笑逐颜开,从山上猎回来野味,打开一坛子老酒,硬逼着来人每人喝下一碗,才肯放手……山里人就是这么善恶分明,粗直豪爽。

接着,我们被领进了另一栋白灰粉墙、青瓦盖顶的农家住房。住房前有一排葡萄架。木栅栏上也爬着干枯的葡萄藤。女讲解员一边把一间间的房门打开引我们观看,一边介绍说,这座庭院是从多瑙河畔的平原地区搬迁来的。可以看得出来,是一户殷实富裕的人家,房舍宽敞,家具、农具都很齐全,有个足可供二十来人进餐的饭厅,还有个造酒房。我们进到了造酒房,靠墙排列着好几只大木桶,大水缸,一个大柴灶,一个蒸酒塔。女讲解员还蹲下身子揭开地上的一块厚实的圆木盖,打着电筒,让我们看了看地窑,当年主人藏酒用的。我们仿佛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香。使馆文化处的同志告诉我们,如今在罗马尼亚农村,平均每人拥有两亩自留地,家家都种葡萄,家家都酿造葡萄酒。每年秋天收了葡萄,就要酿造下全家人全年饮用的葡萄酒。当然有些人家还要酿造草莓酒、苹果酒、粮食酒。去年,使馆人员曾去他们乡下做客,主人是个五口之家,竟酿造了两吨葡萄酒来饮用!听着这介绍,我们身上都觉得暖乎乎的,仿佛有了种醉意呢。

参观了以上两栋来自山区及平原的建筑物后,女讲解员亲切地朝我们摆了摆手,嘴里轻轻地说着“拜拜”。使馆陪同参观的同志送给她一张年历卡,一枚小纪念章,她一再地道谢,并把我们介绍给她的同伴——下一个区域的讲解员后才离开。

下一区域的讲解员是位五十开外年纪的妇女,头上盖了块藏青色头帕,身上穿着短呢大衣及厚实过膝的呢绒裙子,一双高腰漆皮靴子,态度温和而慈祥。她先领着我们参观了一座乡村教堂。这教堂被安置在一块坡地上,外观十分简朴。土黄的墙,黑色的钟楼,钟楼的尖塔上顶着一个沉重的黑十字架。教堂里面,有小小的讲经台,讲经台下是一排排的长条凳,大约能挤挨着坐下三、四十名信男信女。我忽然注意到,女讲解员站在教堂门口,不由自主似地便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我不信天主,却也好玩似地跟着划了个十字。其貌不扬的小小教堂哪,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可是牢固地统治了欧洲大陆的乡村生活啊。从婴儿的出生洗礼,到青年时代的结婚仪式,到整整一生的精神寄托,直到生命的最后终结时还要领受“圣餐”、“祈祷宽恕”,灵魂才能脱离尘世的苦难,进入天国,皈顺上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宗教,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个角落。在西方是天主、耶稣,在东方是观音、如来,神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人类制造出了宗教,宗教束缚着人类。这真是种耐人寻味的逻辑。如今,我在乡村博物馆里看到这座小小的其貌不扬的教堂,心里倒有一种欣慰,因为它是作为一种遗迹,一座建筑物,无声无息地耸立在博物馆的坡地里!

在一座四周为树木所包围的院墙里,我们参观了一户宽绰的农家木楼。这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连房顶上的瓦块——类似我国西双版纳一带缅寺上的缅瓦,都是木制的。女讲解员领着我们上了楼,把房门一一打开,甚至将隔离游客与实物的红绳子也解开了,让我们在垫着绣花座垫的椅子上、铺着松软的绒毯被褥的木床上,去歇息,去触摸领味这木楼人家的生活韵律。正是在这木楼里,我们通过仔细观赏各种色彩富丽、样式古朴的家具、衣物,才真正理解到罗马尼亚人的极富色彩的、蓬蓬勃勃的生活热情,一种体现出民族的顽强生命力的生活热情。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器具和劳动工具,以及纺花机、织布机等等。木楼的两旁,则整齐有序地筑有柴屋、草屋、牛舍、猪厩、羊圈等。我们在这木楼内外留连了许久。两鬓斑白的女讲解员介绍得特别仔细。在院墙门口告辞时,我们一一跟她握手,感谢她的亲切导游。就象是在跟这木楼的女主人道别一样。我跟她握手时,祝她身体健康、事事如意。没想到她那双饱经风霜的蔚蓝色眼睛,定定地看着我说:“除了健康,还要有和平,不要忘记了祝福和平!”

当翻译把她这仿佛有些突如其来的话转述出来时,我都有些怔住了。我想我的同行们也都被怔住了。“除了健康,还要有和平,不要忘记了祝福和平!”这是一位普通妇女的心愿,一位欧洲母亲的呼声啊。这话,就象鼓点一样,叩击在我心上。我想,也一定是叩击在了我的同行们的心上。在通往另一座乡村住宅的石板道上,我一直在默默计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顶多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可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却经历了人类的大灾难,血与火的严酷洗礼;目睹了法西斯匪徒的铁蹄,如何蹂躏了罗马尼亚丰肥的土地,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甚至经历了亲人的罹难,父兄的死亡……而在这之前,她或许还从父辈那儿,聆听过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描述……想到这些,我才仿佛懂得了女讲解员话里的深沉的含意。今天的繁荣的欧洲,是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

应当说,这座乡村博物馆本身,就是和平的象征,当然更是罗马尼亚广大乡村的一个绝好的缩影。整整一上午,在这博物馆里,我们从富裕人家的庭院,到贫苦人家的泥屋、草棚,从山区的石头小房,到平原地方的庄园,仿佛涉足于整个罗马尼亚的多姿多采的乡镇。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同时也很富有一种真实的历史感。我想,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无疑都是一种极为生动、形象的文化形式。因之它的存在价值,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些形形色色乡村建筑物的本身了。

在布加勒斯特逗留的日子里,我们还游览了布加勒斯特的许多风光名胜,观光了新、老城区的市容,也观光了她的到处有军警值勤的高级住宅区。还参观了罗马尼亚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那丰富的收藏,宏大的气魄,都是动人心弦的。而我,却忘不了乡村博物馆。我一直在想,要是有朝一日,在我们中国,也建造起这么一座乡村博物馆,把北方的四合院、窑洞、地窝子、蒙古包、毡房,跟南方的农舍、庭院、祠堂、会馆、渔棚、木屋、竹楼、吊脚楼,以及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各呈丰采的住房,加上各种寺庙、道观……原物搬来,荟萃一园,那该是怎样的一项人间奇迹,一种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啊。那将能给我们——更有我们的后代,多少启迪,多少教益,多少思念!随着当前乡村生活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一栋栋结构简洁的盒式建筑物,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正在取代各式各样的讲究色彩和线条的传统农舍。无可否认,这是生活的一种进步。在这进步面前,原不应有什么杞人的叹息的。但愿我国数千年沿袭下来的乡村建筑艺术,不要从此在我们的广大乡村里消声匿迹。哪怕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历史的陈迹,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都应有其无可置疑的保存价值。

这便是布加勒斯特乡村博物馆留给我的思索。也许是对于乡村,对于古朴的生活,我的思虑太多,眷恋太多?

一九八四年八月,烟台——北京

分类:散文·杂文 作者:古 华 期刊:《啄木鸟》1984年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