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回老家,和表弟相约去看奶奶。
奶奶今年89岁,耳聪目明,思路清晰,除了路走多时需要坐会儿轮椅,在这个年龄段,她算得上是“健康标兵”。
那天,风和日丽,窗外蓝天白云,我和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聊着天。
我们聊天气,聊电视节目,聊我的近况、她的身体,又聊了聊所有熟人的近况、所有亲人的身体,一个小时后,发现没话说了。
也是,我们的年龄差距太大,所经历的世事完全不同。她感兴趣的,我没有感觉;我关注的,她完全不懂。剩下的时间,奶奶用她的手一遍遍摩挲着我的手。身为理工男的表弟,进门打招呼,表示了对奶奶的关心,又亲手为奶奶剥了一个橘子,并把橘子一瓣瓣喂进奶奶的嘴里。之后,就坐在沙发的另一头听我们说话,听着听着,就开始玩手机了。
于是,我第一千零一次地问奶奶一个问题:“1949年,你多大?在哪里?做什么?”
“啊,1949年啊,我18岁。”奶奶摩挲我手的力度加大了,“那年,我还在利辛,在一户姓张的人家做童养媳。”
奶奶腾出一只手,捋她的白发。少顷,她把刘海全部拨到耳后,两只耳朵露出来,满是皱纹的额头也露了出来,显然,她陷入了回忆。
“什么?利辛?姓张的人家?童养媳?”表弟忽然出声,这几个关键词抓住了他。我们交换了一下眼神,我从他的眼里读到了好奇、困惑,和我第一次听说这些事时一样。
“是啊,利辛。”奶奶放开我的手,喃喃重复。
这时的她,已不是和孙子孙女们脱节的89岁老人,而是像在我们儿时给我们讲故事那样,过程总是充满悬念,结尾总是带来惊喜。只不过,这一次,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
接下来的时间,表弟放下手机,和我一起围着奶奶,由她带我们回到70多年前。
70多年前,13歲的奶奶被娘家人从安徽颍上送到相距不远的利辛县,做童养媳。1949年,她就要正式成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奶奶和她的伙伴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庆祝。第二年,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消息传来,奶奶义无反顾离开张家,去了县城,成为当地婚姻自主的第一人。
“哇!奶奶,你太了不起了!”
“当地妇女有没有把你当作偶像、英雄?有没有大队人马跟着你去离婚?”
“你当时怎么想的?哪儿来的勇气?”
“然后呢?你从那户人家出来,靠什么生活?后来,又怎么遇上爷爷的?”
我们不住地赞叹,不住地提问,奶奶不厌其烦地回答。
蔚蓝的天渐渐变暗,成墨蓝,白云朵朵融在空中,直至消失近无,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
二
那天,我和表弟陪着奶奶吃完晚饭才离去。
回去的路上,表弟显得极为兴奋,他不住地说:“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什么叫每一个老人都是一部活的现当代史。”他还有些唏嘘,“姐,如果不是你凑巧问了,奶奶就不会说,我就不知道,她这样的普通老太太,还有如此传奇的青春岁月呢!”
我白了表弟一眼:“我不是凑巧问的。”
“19XX年,你在哪里?做什么”是我的黄金话题。
其实,关于1949年前后奶奶逃婚的故事,我已经听了很多遍。
每一次,她的讲述都略有不同。有时是情境,有时是对当时心理活动的描述,有时情节本身也发生变化。
比如,一次,奶奶告诉我,她是在妇女干部下乡普法过程中觉醒,决意解除婚约的;这一次,她的说法又成了,她主动去县里打听能不能离婚,怎么离婚的。
比如,她从前只说娘家的兄弟是她离婚最大的阻力;这一次,又补充了细节,她试图说服娘家兄弟退回彩礼,才引发了家庭内部的分歧,双方大吵大闹,以至于和他们断绝关系,恢复来往已是很多年后的事儿了。怪不得,我到十几岁才知道家里在颍上还有亲戚。
再比如,她之前只字不提在张家的5年生活,但这次聊天,她加了一句:“他们家都是好人,可我不想在利辛待一辈子,也不想嫁给他家大儿子。”可见,往事在她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落在怪时代,而不是怪某个人上。
细节越来越多,前后略有出入,可那又如何呢?
重要的是,我们聊得很开心,话题勾起了奶奶的表达欲,祖孙其乐融融。在深度的交谈中,我们对彼此都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自出生起就与奶奶相识了。
其实,不止1949年,我能想到的至关重要的年份,我都问过奶奶类似的问题:“1945年/1949年/1960年/1979年……你多大?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
每个问题,都会带来一长串故事,都会引发奶奶和她的听众们—包括我—一长串叹息。
其实,不止奶奶,几乎我遇到的所有老人或比我年长许多的人,我都会找一个他们一定都经历过的大事件的明确年份,问一声:“那时,你多大?在哪里?在做什么?”
对于这些明确的时间节点,大时代下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珍贵回忆,各自生活的变化都值得记取。
其实,也不止老人和比我年长许多的人,在面对同龄人时,每当想加深感情,或聊完正事后,还想多点儿对对方的了解,我就会问出这些问题—
“1999年,千禧夜,你在做什么?在哪里?谁和你在一起?”
“2003年,非典,你怕吗?你在哪里?”
“2008年,汶川地震,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你所在的地方有震感吗?”
……
而同龄的熟人之间,时间节点还包括—
“你离开家乡那天……”
“你刚到北京那年……”
“你结婚那天……”
“毕业散伙饭那个晚上……”
……
“相信我,‘那一年,你在哪里,做什么这个问题,人人有话说,每个故事都动人,因为那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岁月,有温度,有细节,人人都爱听。因为说到底,人需要抱团取暖,我们愿意交换温度,交换细节。”我对表弟总结。
三
表弟沉默了。
他把我送回家,还要赶下一场聚会—初中同学毕业10年的聚会。他给我看微信群里的实况照片,他的一帮同学已经喝得很高兴了,在微信群里叫了他好几回,让他快点儿。
“看大家的头像和朋友圈晒出的照片,很多人已经和过去长得不一样了。这些年,大家也都没怎么联系,我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去了聊什么,现在知道了。”
“聊什么?1949年?”我笑起来。
“不,我清楚地记得,1999年千禧夜,我们一起去爬山,在城里的最高点迎接新千年,我们一起高呼,一起喊‘友情万岁,那是我们经历的大事件,是共同记忆。今晚,我就问他们每个人:‘1999年,还记得你在哪里吗?那场聚会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奇怪,一想到这儿,我心里竟像流着温泉。”表弟的眼里闪烁着狡黠的光。
我下了车,朝表弟挥手,表弟离去前,冲我意味深长地丢下一句话—
“姐,汶川地震时,我在四川,你给我打电话,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今天是继那次后我们聊得最久的一次,你还记得吗?”
恭喜他,找对了时间节点,找到了黄金话题。
我的心里竟也流淌着温泉。
分类:专栏 作者:林特特 期刊:《读者·原创版》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