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21年2期 > 〖中篇小说〗爱的川流不息

〖中篇小说〗爱的川流不息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8-21 18:15:58

融融来了

融融在南方机场停留一夜,将于第二天上午搭乘班机来到济南,降落时间为上午十一点十分。接机的是孩子的朋友,我和家人因故没去机场。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家里将增添一位新成员。

就因为没有去机场接它,心里有些歉疚。随着时间的临近,想着它进门的一刻,有些不安。好像完全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整个事情有点突然。一边在犹豫矛盾,另一边却在按计划推进。就这样,现在它马上就要来了,我们竟然慌促起来,准确点儿说是有点激动或冲动。其实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什么事情,去机场接它是应该的。但直到最后还是耽搁下来,好像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欢迎还是拒绝融融,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它很快就要进家了。

我们在窗前站了一会儿,走动,等待,然后静静地坐着。十二点,我们再次走动,不时伏到窗前。

他们终于来了。我看到一辆车子停在楼下,车门打开,有人小心地搬下一个手提箱一样的东西,很精致,带窗户。我知道,那是小动物们专用的旅行居所。远远地,我看到窗户上闪动着一张小脸。看不清眼睛。我们往电梯间跑去。

电梯门开启的那一刻,我们的目光飞快捕捉那扇小窗:窗前有一双大大的蓝眼睛,它正与我们对视。啊,这就是彼此的“第一眼”。心跳有些异样。这眼睛太美了,且似曾相识。

为了防止新来的小家伙因为生疏而乱窜,我们已经提前收拾好了一个封闭的后凉台,在那里安放了猫砂盆、饮水器和一个柔软的小窝。融融很快被安置在里面,它隔着玻璃拉门看我们,看全新的环境。

我一直在努力忍住心中的惊讶:它经历了长途跋涉,竟毫无倦意,浑身都透出充沛的活力,非常精神。它除了双耳、眼窝和后背呈淡淡棕色,基本上是纯白的。个子出乎意料的大,完全是一只成年猫的体量。它差六天才到四个月,体重却达到了六斤。

它站在落地玻璃门后面,目光里是温和的询问,没有一丝惊慌。它安静地看着屋里的一切,主要是看新主人。我们这才觉得原来的提防实在是多余的,不好意思地拉开那道门。它低一下头,款款而来。最初的仪态令人难忘:面容温情而庄重,迈着狮子般的步伐。是的,它的行姿让人直接想到了一头小狮子,举步从容,而且一对前掌每次离地时,就像狮子那样微微侧翻一下再提起。

它就这样径直走来,淑静、安然,礼数周全:先到女主人身边,将身子贴一下她的腿,仰脸看看;然后才走向我,一丝不差地重复了刚才的动作。不同的是我没有让它马上离开,而是因为惊喜和爱怜,抑制不住地伸出手,一下抱紧了这个热乎乎软绵绵的躯体。它一动不动,等待我的冲动过去。

我很快感到了自己的鲁莽,松开了,说:“融融!”我一边呼唤,右手不自觉地伸向它,就像去握一位客人的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久久难忘:它抬头一看,马上把右前爪搭到了我的手上。一只收拢的、洁白的手掌。我握住这只多肉的小手连连动着:“你好!你好!”

深爱

就在一个月前发生了一些争执,当然关于融融。因为远方的孩子完全出于好意,要送给我们一件出乎意料的“厚礼”。这实在是有点莽撞了,在没有征得我们同意的情况下,就提前定下了融融的事情,而且要故意给人一个惊喜:再有三十多天它就会出现在家里。

我们被吓了一跳。这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啊,这件事究竟有多么大,作为下一代人,孩子肯定一点都不知道。马上在电话上拒绝:不行。我的口气坚决到不容置疑,可是已经有点来不及了。因为从程序上看,那边早就启动了,已经办好了一切相关手续,很难更易了。最大的麻烦是孩子难以理解:收养一只宠物真的有那么难?在年轻人眼里这根本就不应该成为问题,看看多少人拥有它们,再看看它们多么可爱。“你们看看就知道了,难道一点都不动心?真的没有照顾它的能力?”

“不是,而是,”我停頓了一下,“这种事从头说起来很麻烦的。”

“它是很省心的,绝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麻烦。”

我想告诉电话那一端:这不是麻烦与否的问题,而且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我又一次停住了。我想如实相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我们,已经发过誓:决不再养动物了。

但我没有这样讲。凡誓言都冷冷的,落地有声,不可违背。废弃誓言,这是多么大的事情,那肯定要产生严重后果。既已立誓,必有原因,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这会牵出很长的话题,都是一些不愿重复也不愿提起的话头。我只有长长地沉默,然后生硬地强调说:“不能了,不能再让它们到我们家里来了,就这样定了。”

电话突兀地终止了。可是这件事情想要扭转已经很难了,因为一个月后要来我们家里的这只猫,孩子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差不多是看着它长大的,并且在它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取好了名字。在对方看来,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舍弃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我之所以没有说出“誓言”,是有些担心。这很容易被当成上一代人特有的矫情:这种事也要发誓?为一只宠物?

因为要谈的太多,反而一时讲不明白。

结果就这样僵持下去了。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孩子认为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固执而牵强的推辞。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最后变成了不可挽回的事实。这件事情的深层原因,除了沟通的困难,或许还有另一个:我们内心深处也在挑战那个誓言,哪怕是尝试一下某种可能性也好,说不定我们也在盼望融融的到来。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深爱,才要拒绝。有些可怕的经历不属于下一代人,那种独有的恐惧也就不属于他们。谁愿轻言恐惧?所以总是欲言又止。我不敢让它到家里来,不敢让它加入我们的生活。我犹豫着,想说:我们在这个地方的日子还不牢固,还不稳定,还有些不能确定的元素,总之还需要观察和等待一段时间。可是这些话我同样说不出口。下一代人会睁大受惊的双眼:“不牢固?不确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要搬家去外地还是怎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从头说起,那也许要耗上一吨的言辞。

我能說出这几十年来,我们与它们一起经历了多少故事?不敢回忆,不愿回忆。我只能简明扼要地说:以后吧,当我们具备了起码的条件,能够确保它的安全,一切都太太平平的时候,一定会欣然而幸福地欢迎它们的到来。我们会说来吧,加入我们的生活吧,完全没有问题,这里全准备好了。可是现在还不行,时机还不成熟。

事实上真的没有十足的把握。失去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我们也就不能拥有,更不能动心。这必须成为一个原则,必须横下一条心,坚定不移。

这样的誓言其实是几十年前立下的,而且不是自说自话,不是悄悄地隐在心底,而是在特别的时刻、由特别的人做过见证的。我说过,凡是誓言必得遵行,不然就会遭到报应。那种后果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可怕的是这几十年里,违背誓言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于是就有了疼痛彻骨的一些经历。在事后,在静夜,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深究:为什么会遗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糟糕的事情?最终发现,每一次废弃誓言,都是因为心理上的全线溃败:面对它们的眼睛,面对一个簇新活泼的生命,其他一切都不管不顾了。无法遏止的巨大喜悦伴着浓烈的爱意,潮水一般涌来,最终淹没过顶。这让人完全无法抵抗。就这样,那会儿不仅忘掉了誓言,而且将其扔到了一边。总有侥幸心理,总想重新尝试。

这似乎是可悲的。最后,悲剧总是缘此发生,几乎没有什么例外。我将一再发现并证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脆弱,个人的能力是如此微小。是的,我总是要愧对它们;我甚至没有能力让它们平平安安地过完自己短促的一生,而这又是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回头看,那种让人一时失去理性的原因,说到底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爱,深深的爱。结果无论怎样担心和害怕,怎样提心吊胆,最后还是被这深爱所征服:紧紧地拥住它,一刻都不想疏离。就这样,它们再次加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这次,我们拥住的是融融。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努力忘记所有的往事,让一切重新开始。我们要有这样的认知:时过境迁,现在是和融融在一起,一起享受崭新的生活。这是怎样宝贵的光阴,我们除了倍加珍惜,别无选择。它的一双大眼睛正在左右打量,平静中透着温柔,还有适可而止的亲昵感。只看着它的眼睛,一切便悉数得到满足,仿佛人生再无他求。

是的,在一个绝美的生灵面前,什么话都是多余的。

大骨骼

融融竟然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似乎从来到的那一刻就把这里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家。在记忆中,这样的事以前还没有发生过,所以让我们十分惊讶。一般来说一个新生命来到异地他乡,在陌生人面前总会不安和拘谨,因为对它来说一切需要熟悉。可是我们觉得融融极为例外的是,它的目光里充满了安定与亲近,好像早就为此做好了所有准备,早就被告知了关于这个新家的所有细节。

它像一个好学生那样,提前做足了功课。

要知道它还是不足四个月的小家伙,但只看身量,会误以为这是一只成年猫,步态也沉着稳重到不可思议;只是细看它的神情,才会发现那种令人疼惜的娇嫩与纯稚。这种沉稳的仪态与姿容大概是天生的。一种深深的惊异感,从它来到的那一刻,从它伸出小手的那一瞬,就留在了我的心底。

剩下的事情,就是长时间地、一遍遍地与远处的孩子通话,以解开心中的疑惑,并获取有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尽管这之前就交代了许多。我被告知:融融是一只杰出的猫,即便在它的兄弟姐妹之间也是极特殊的,这些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比如说,它是大骨骼的人”。这句话让我一时迷茫,后来才明白这只是一种语言惯性,顺口将其称为“人”。这里说的是,融融一生下来就是个大块头,发育超好,估计以后会长成大个子。

围绕它还有很多趣事,都是来这里之前发生的。

比如说,一只小猫从离开母亲到另一个家庭生活,一般需要四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不能省略的。因为它和人一样,要有一段求学期,前两个月等于从幼儿园到小学和初中;后两个月才算上完了高中和大学;最后,研究生的学历要在新的家庭修完。前边的学习阶段如果缺失,来到新家之后就会手忙脚乱,十分无知,生出无数的麻烦。

融融的可贵之处,不仅是一位“大骨骼的人”,而且与形体一起超前发育的还有心智。这真是了不起。它在几个兄妹中最早学会了一连串必备的本领:怎样运用卷舌取到固体和流体食物,合理分配睡眠时间,怎样上厕所,如何打理自身与环境卫生。特别难学的是几种游戏,如爬高、滚球、捉迷藏。独处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这同样需要从很小的时候养成:怎样在无眠的时刻静静地思考。作为一只猫,这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和本领,因为在未来的漫长日子里,有许多时光需要这样打发,有无数问题需要这样解决。

一只猫在一天里要用多少时间进行思考,许多人不会在意。他们常常将这种行为与打瞌睡混在一起,顶多能分出深睡眠和浅睡眠。其实它们待在一个地方,看上去是在打盹,实际上是在思索。与人不同,与一般的动物也不同,猫的思想需求很大,它所要思虑的事情很多也很辽远。但是它们思索的内容,人们无法得知。有人会问:想这么多,即便是深刻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处?

这种朴素的设问一定会发生的。我长期观察所形成的看法是:猫和人在对待思想及其成果的时候,似乎是完全相同的。人的很多思考也大多是留给了自己,其中只会有一小部分拿出来与他人分享;猫也是一样,它与其他猫议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的方式我们不会明白;它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量事物,都必须用自己的大脑加以过滤。这个世界无论对猫还是人,都太大太陌生了,变化太快,于是每天都要面对全新的东西。

融融的了不起之处,是它从幼儿园到大学这个学习阶段,除了修完基本的课程之外,还提前涉猎了研究生阶段的部分内容,比如怎样与人相处、一些礼节等,都是极难的部分。猫与人没有共同语言,但交流是必需的,这就要掌握一些肢体动作、一些特别的发声技巧。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在离开母亲之前学会了与人握手。

就因为它的优异,属于超前毕业的优等生,所以就提早许多天来到了我们家里。

小獾胡

融融来到新家的第一个星期,也许要面临一生中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我们的认知中,猫对于周边环境的敏感性远远超出了其他生灵。它除了要将自己的居所、用餐处、卫生间等一一熟悉并习惯,还要把足迹所及的每一角落、每一物体都搞个清楚。这个新的世界对它来说不仅有形象,而且有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又将在许多个层面被它所把握、所拥有。“哦,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房子,我的水,我的声音,我的蹭背墙,我的磨爪处,我的玩偶,我的‘古怪’。”它把暂时还不能理解和认知的事物,称作“古怪”。

在最初的日子里,融融也许会按捺自己的稍稍不安。可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我们无法帮到它,需要它自己从头解决。但最终与我们的想象大为不同,它竟然从头到尾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慌乱和匆忙,而是像一个来过多次的老朋友那样,有條不紊、安然沉着。当然,它要了解新家,但无论是抚摸还是嗅闻、注视,神色总是一派从容。最让人感动的是,只要主人走过来,它一定会放下手头的事情,用多种肢体动作,用不可言喻的目光神色,来进行“对话”。

那一刻它是这样的:先欣然仰脸,然后不徐不疾地走到跟前,在近处注视;如果我们伸出手,它就会用额头轻蹭一下,接着将身体挨过来。它很少说话,语言诉诸形体动作,更多地使用目光。我想说:从来没有看到比融融的眼睛更富有表达力的了,这是真正的心灵之窗,有时含蓄、深邃,有时又庄重、冷静。它这会儿克制了与生俱来的顽皮,在一种稍稍的矜持中伫立着。只是那个红得有点过分的小嘴透出了无法遮掩的稚嫩,使人忍不住要逗弄一下。

我们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它究竟用什么办法化解或掩盖了初来生僻之地的局促不安。还有,就是它令人费解的沉稳举止,到底是源于一个物种的本性,还是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克制或修饰。这于一个小动物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让我难免一厢情愿地猜度起来,想象它有一种特殊的胸襟、曲折的心智,以至于能够容纳和洞悉、体谅和接受这个新家、新家的一切。

我在想另一只猫,那是我拥有的第一个动物朋友。啊,转眼已过五十多年,那些日子多么遥远,可是又近得如在眼前。它的面容与声音似乎就在昨天。它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小獾胡。这是外祖母给它取的。它的到来真是一个传奇,那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那是极为平常的一天,我和好朋友壮壮在海边林子里玩,天快黑的时候才准备回家。正走着,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阵急促的歌声,声音有些异样:一只云雀就在头顶呼喊。是的,它不是歌唱,而是尖叫,是不顾一切地大吼。

我们对云雀的歌声太熟悉了,而且知道一个原理:无论它飞得多高,总是与地上的小窝保持一条垂直的线。也就是说,它一边唱一边盯紧了自己的家和孩子,那是几枚带斑点的蛋,或者几只毛茸茸的小鸟。我和壮壮都觉得头顶这只云雀有什么不对劲儿。我们低头仔仔细细地找起来,知道它的小窝一定就在附近。

找啊找啊,天色有点灰暗。不过什么也逃不过我们尖尖的眼睛:就在一大蓬茅草旁,巧妙地隐藏了一个精致的小窝,它就像一只光滑的小草篮,啊,里面装了四颗带斑点的蛋。老天爷,说起来没人相信,小窝旁边正蹲着一只拳头大的小猫,它正瞅着小窝里的蛋,神情专注到顾不得躲闪。

我和壮壮乐坏了,彼此对视一下,大气不出,不约而同地伸出了手。小猫这才开始躲闪,不过已经有些晚了。它很容易就落到了我们手里。小家伙吓坏了,剧烈挣扎,龇牙瞪眼的样子真像一个小恶魔。说真话,那一刻我和壮壮都惊呆了,差点慌得将它放开。不过它对我们的诱惑力也实在太大了,一直忍住了它的抓挠,只紧紧地搂住。谁能舍得下这样一件宝物,除非是疯了。

我们一路上安慰它,呵着气跟它说话。我们告诉它,快些跟我们回家吧,在那里,有比小鸟蛋不知要好多少倍的好东西等你享用哩。它可不听这一套,不停地蹬和挣,那力量与小身子简直太不成比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也想不到一只小奶猫会有这么大的劲儿。它很快把我和壮壮的胳膊抓破了,衣服也扯坏了。我们只是忍住,一路拥紧了它。

外祖母

很快看到那座孤零零的小屋了,那就是我们林子深处的家。外祖母正在等我回家,她听到声音走出门来,一眼看到我们怀中挣扎的小家伙,发出“哎哟”一声。她比我们还要惊喜,不顾它的反抗,一下接到了怀里,像抱住一个小孩子那样上下颠动,一边“哦哦”地小声叫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让我一直没法忘记:小猫一直在狂挣和暴怒,可是这会儿突然平静了许多,它盯住外祖母,大眼尖尖的,愣了一会儿竟然眯了起来。它大概实在太累了,挣扎了一路,这会儿要睡了。

外祖母一动不动地抱着,大概害怕把它弄醒。

它真的睡着了。这一刻我们才敢挨近些,好好地端详起来。原来这是一只深灰色的、浑身有着浓黑斑点的小猫,只有四只爪子的前端是纯白的。黑色的胡子很长,长到不成比例,大概这就是外祖母后来为它取名的依据。这一会儿,它即便睡着了,脸上也透出凶凶的样子。这模样真让人害怕。在我以前见过的所有的猫中,没有一个是这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它这副凶样子反而更让人喜欢了。

我们加紧为它铺窝,收拾居所。为了让它舒服,我们把一只小柳条篮铺了白茅花儿,又为它找了最好的一只蓝花瓷碟、一只绘了小鸟的陶钵吃饭喝水。还有什么要做的?我和壮壮商量着,认为它该有几件玩具,于是把自己都不太舍得玩的一只小铁鸡放在了它的窝旁:这是外祖母给我的,只要上足了弦,它就能不停地拍动翅膀。

它还在外祖母怀里睡着。它的小窝中,水和拌了蛋黄的米汤已经摆好,正等着它醒来享用。我和壮壮什么都不干,一直蹲在那儿,要看它吃饭的样子。它来我们家怎样吃第一顿饭,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接下去,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从外祖母的怀中一睁开大眼,就猛地蹿起来,好像刚才睡了那么久全不作数,重新生分起来,再次做出了吓人的模样,龇牙,发出“哧哧”的声音,脊背上的毛齐齐地竖着。这是一副令人震惊的凶悍模样,而且并不因为它长得小而减轻了威力。我和壮壮长时间不敢接近,正琢磨该怎么办,它竟然跳起了好几尺高,横冲直撞起来。我们真的害怕了。

外祖母还是微笑,像是一点都不焦急,微微弓腰走到那个新做的小窝旁,轻轻地挪了挪饭和水,然后就坐在了一旁。同时她示意我和壮壮也好好地待在一边。这样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它脊背上的毛渐渐平伏了,眼睛眯了眯,好像看了一眼那边的小窝和食物。但它仍然一动不动地趴在屋角,身体紧抵墙壁,做好了随时起跳的准备。

外祖母故意忙自己的,只偶尔看它一眼,脸上是对最小的孩子才有的那种笑容。我发现有点奇怪的是,它不理我和壮壮,却仰脸看了外祖母几次,还抿了抿舌头。外祖母手里仍旧忙着,嘴里哼起了低低的细细的曲调,不是歌,没有词儿。这声音大概最适合小孩子听,反正我听了就很舒服。它眯上了眼睛,一直眯着,但这次我们知道,它并没有睡。外祖母对我们使个眼色,然后向饭桌走去。我这才感到一阵饥饿,饿极了。我们开始吃饭。但我和壮壮的注意力很快又转到了它那儿。

直到我们吃完饭,又过了很长时间,它只是假睡:耳朵警觉地活动着,眼角时不时地瞄我们一下。天色越来越黑,外祖母把灯苗拨得大一点。它在微弱的灯光下伸直前爪,将下巴贴上去。外祖母笑了。

野物

我们的小茅屋在野林子深处,四周没有一户邻居。离我们最近的是东北方十多里的园艺场,再就是往西,在更远的河西岸有一处林场。壮壮的爷爷在稍近点的一片小果园里当护园人,那园子也属于园艺场。壮壮跟爷爷住在一起,有一天跑到我们茅屋里来,就成了我的好朋友。爸爸常年在南边的大山里,那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利工地,爸爸他们要鑿穿一座大山,把水从山的另一边引过来。我问外祖母:“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说:“大山凿穿的那天。”

她没有说大山什么时候才能凿穿。但我一直记住了这件事。我和爸爸之间隔开的,其实是一座大山。

妈妈也不在,她平时在那个园艺场里做临时工,要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所以我们家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节日,这比所有人家的节日都多。过节到底有多好,这得来我们家才知道。外祖母把好吃的东西都攒起来,还变着法儿添加新东西,然后一直等着那一天。妈妈不回来,好吃物就藏在什么地方,非常馋人。好在我总能忍住。忍的办法就是到茅屋外面,走远一点,到东边渠旁那片白茅花上打滚儿,听天上的云雀唱歌,直等到壮壮跑过来。

现在完全不同了,因为一只小猫的加入,我们茅屋里已经有了三口。这种热闹劲儿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我都不舍得离开屋子了。外祖母正式给它取名“小獾胡”,我越看越觉得这名字好。外祖母自己忙,我一个人和小獾胡玩,想和它说很多话。它不再急走狂蹿了,我走近的时候也不跳开。如果我伸出手,它就皱起圆鼓鼓的小鼻子,嘴里发出熟悉的“哧哧”声。这声音不像以前那么吓人,不过也让我迅速缩手。我告饶说:“如果昨天在林子里坏了你的好事,我现在向你道歉。我们硬把你抱回来,是太喜欢你了。几天以后你还讨厌这里,我们就把你送回原来的地方。我是说话算话的。”

最后一句外祖母听到了,她歪头看我一眼,目光透着赞赏。我在心里说:“坏了,你可千万要喜欢我们这儿啊!”我于是追回一句,说:“你回到林子里,如果想我们,随时回来好了。”我这样说时抬头看看小窗:上面有防止它逃窜的一片旧渔网。

我坐在一旁咕咕哝哝讲故事,把它当成了一个小孩子。我认为谁都会对林子里的故事着迷,它也不会例外。问题是它能不能听懂,这个我一点把握都没有。不过我相信它多少会听懂一点,这是可能的。它特别能听懂外祖母的话:每当她开口说话、哼歌,它就微微转脸,耳朵一动一动。外祖母的声音和所有人都不一样,软软的温温的,还有一点香甜味儿。半夜里她总是用这种声音把我送入梦乡。

外祖母心里装的故事可真多,她大概给我讲过的,只有全部故事的百分之一。她的故事不光是关于林子的,还有远处的,比如城里,比如更远更远的什么地方。有的故事只讲个开头就停住了,大概她后悔了。

如果说林子里的故事,有一个人知道得比外祖母还要多,这就是采药人老广。这个人常年在林子里转悠,背着一个大口袋,里面全是他找到的宝物,离人老远就散发出古怪的香味儿。我总觉得这个大口袋里也装满了故事,它们和草药一起散发出气味。他进出林子时常要经过我们家,坐下喝一碗水,然后就有头没尾地讲起来。他的故事又好听又吓人,常常让人半夜里惊醒。外祖母背地里说:“他是逗你玩的,胡编了吓唬小孩儿。”我倒认为老广说的大半是真的。

小獾胡来到我们家快两天了,连水都没有喝一口。我和壮壮急得搓手。我们都害怕外祖母会忍不住把它放掉,那就糟了。我们不仅要看着小獾胡,还要盯着外祖母的一举一动。还好,她按时给它食水,但并不催它吃喝。这样直到第三天,一大早起来,我像过去那样第一眼就看它的小窝,结果高兴坏了:陶钵和蓝花碗都是光光的。

我喊起来,外祖母做个手势,我赶紧捂上嘴巴。

我们,包括小獾胡,这会儿都非常安静。在这个不声不响的小屋里,正在发生一件让人兴奋的大好事儿:一个来自大林子里的小家伙,一个野哧哧的小野物,开始吃东西了。这说明它愿意留下来,愿意和我们在一起了。这时候我又想起了最初与它见面的那一刻,想起了云雀的小窝。它的家在哪里?它的爸爸妈妈会找它吗?我低下了头。我也想起了爸爸妈妈。

外祖母把我引到一边,眼睛瞥着小獾胡说:“它是林子里的野猫生的,野猫和家猫不一样,它们长得稍大一点,就得自己生活了。”

“它还多么小啊,爸爸妈妈这么早就让它离开?”

“是的,这是海滩上的野物,它们就是这样,要提前出远门。”

狸子外孙

我明白了小獾胡和一般的猫是不同的,因为它的爸爸妈妈甚至更早几代,都是林子里的野物。这就明白它为什么那么凶,力气那么大了!从见到它的那一刻,它身上的那股横劲儿就让我们无法招架。老天,那一天要不是我和壮壮铁了心,拿出最大的蛮劲儿并且横下一条心,是绝不可能把它弄到家里来的。它真的不是一般的猫。这一下我有些担心了,害怕它有一天转身跑进林子,就再也不回我们的茅屋了。外祖母可能也这样担心吧,她迟迟没有打开小窗,也不敢撤掉门上的旧渔网。

我想,当它真的把这里看成自己的家,那时我会看出来的。让人失望的是,直到好多天之后,直到它不停地吃东西喝水时,它也还是不愿接近我。它的目光转向我的时候并不友善,而是警觉中透着一丝怒气。显然它还没有原谅我。壮壮来的时候,它的态度也是一样的。

我发现它有好几次主动走向外祖母。不过当她伸出两手时,它犹豫了一下,还是缓缓地躲开了。外祖母微笑着看它一眼,便到一边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它坐在不远处看着她,长时间目不转睛。它还多么小啊,蜷在那儿,就像两只拳头那么大。它的样子很神气:一对灰眼睛微微发蓝,胸部有黑重的纹路,使劲挺着;两只三角形尖耳高高竖起,分得很开。它最好看的就是从额头到脖颈这一段。它的嘴角是深棕色的,凸起很高,好像有点肿,从上面长出两撇长长的胡子。这嘴巴让人一看就发笑。

当它发现我在盯视,就将头转向了一边。它还在记恨我。我想,那一天如果我和壮壮不将它逮到,它会偷走那四颗鸟蛋吗?那样云雀可就惨了。我问过外祖母,她说:“也许它还太小,不认识这东西吧。”我不相信。她在为它开脱。过了一会儿她又补充说:“如果它真的伸出了小爪子,云雀就会不顾一切地冲到地上来。做母亲的是天下最勇敢的人。”

采药的老广来了,一进门就盯住了小獾胡,转动着脑袋说:“啊哟,老天,这是一只小野狸子啊!”外祖母沉着脸:“好生生的一只小猫嘛。”老广抽出烟斗,含在嘴里没有点火,只认真打量小獾胡。这样待了三五分钟,他一拍膝盖说:“我看明白了,这可不是一般的猫啊!”

我们怔怔地看着他。老广从头说起,说自己是对这片林子最熟悉不过的人,什么野物都认得。“跟你们说吧,这只小家伙是野狸子的外孙。”“啊?”外祖母一脸惊讶。我问:“什么是野狸子?”老广说:“那是林子里一种很厉害的动物,样子像猫,可比猫凶多了,能吃猫呢!”

老广把烟斗收到口袋里,把脸转向我,好像只想对我一个人讲话了。我知道他是多少害怕外祖母的,从来不敢顶撞她。他说:“以前这林子里有不少野猫,它们都被两只从河西转来的野狸子吃了。这两只狸子凶啊,个头真不小!它们是两口子,一块儿捕猎。后来那只公的不知怎么走了,就剩下了一只母狸子。孤单单的母狸子有一天捕到了一只公猫,见这猫长得太好看了,就舍不得吃,后来就喜欢上了。”

外祖母抬头看他一眼。他问她:“怎么,讲不得吗?”她说:“讲得。”老广“嗯”一声:“那我就讲完吧。这全是真的,我这人从来不说瞎话。事情是这样的,这只母狸子后来就和公猫好上了,生了几个孩子。从那以后母狸子就不吃野猫了,因为都是亲戚了,不好意思下手了!”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觉得这故事太神奇了,急着知道后来怎样,就不停地问。老广摊开手:“后来就简单了,一只母猫生了几只小猫,这当中就有你们这只。我最熟悉它们的斑点和模样,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窝的。还有,看它的耳朵尖,那两撮毛是不是长得出奇?一般猫不会长成这样!”

我仔细看着小獾胡。一点不错,它的模样真不一般,身上的斑点黑得刺眼,耳朵上的两撇长毛往上挑着,看上去真凶啊。“你扳着手指算一下,它不是那只母狸子的外孙吗?”老广把脸转向了外祖母。

这一次外祖母没有反驳他。

第一夜

许多天过去了,小獾胡除了外祖母,不让任何人触碰。我和壮壮只能在离它几尺远的地方看着,想要伸手抚摸,它一定会提前窜掉。外祖母喂它米汤和一点蛋黄,有时要将吃的东西托在掌心里。它吃饱喝足之后就眯上眼,在外祖母的臂弯里待一会儿。这让我找到了机会,趁它睡熟的时候悄悄走近:可惜它总能在最后一刻察觉,猛地跳开。

我和壮壮很生气。它显然还记得云雀小窩旁的那一幕。我想问它一句:你那一次做得就对吗?偷偷摸摸趴在那儿!说你是偷蛋贼一点都不为过!不过这会儿还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我只想弄明白它对一个人好或不好、疏远和接近的理由到底在哪里。这家伙显然是极聪明的,这从它的神气上就能看出。它对人的信任、好或不好,通常是用距离来表达的:对外祖母可以贴紧,对我和壮壮要离开二三尺,对老广则要躲到几米之外。有一次老广带来了一条小鱼,这是他特意从海边打鱼人那里要来的,想凑到跟前递给它,顺便亲手摸一摸。他咕哝说:“我得好好看看野狸子的外孙。”他提着那条小鱼往前,为了防止它逃开,就把它逼到了屋角。谁知就在老广离它一米多远的距离时,它嘴里发出吓人的“吱吱”声,脊背上的毛再次竖了起来,噌一下蹿起来,从老广肩膀那儿飞出很远。

“野物就是野物!”老广扔下小鱼,生气了。

我同意老广的话。然而外祖母却令人嫉妒地抱起小獾胡,轻轻拍打说:“没事儿,没事儿,咱心里有数。”我问:“老广对它不好吗?”“好,不过他更多是好奇。”我没话可说,因为那天老广一边往前凑,一边说了几句不太友好的话。我说:“我对它可是真好啊。”“你只想和它玩。”外祖母说。我承认外祖母说得没错。可是我也没错。这时,我忍不住伸出食指,在它的额头那儿轻轻摸了一下。小獾胡立刻睁开大眼看我,又看外祖母。这次它没有发火,也没有跳开。

就从这一天开始,我可以挨近一点了,喂它食物的时候还能顺手理一下它头顶的毛。我对来玩的壮壮吹嘘起来,多少夸大了与小獾胡的友谊。可惜当我伸手去揽它的身体时,它就躲开了。我对壮壮说:“它不好意思。其实它心里对我是好的。”

晚上,我躺在外祖母身边,从窗户上看着一天的星星。如果她不困,就会说点什么。她肚子里的故事太多了,天上地下,过去现在,大海和林子,什么都知道。我将来一定要把她所有的故事从头复述一遍,记下来,讲给人听。这个夜晚她说的不是故事,而是爸爸。她一直牵挂那个大山里的人。

“他一年里只能回家一两次,家里就没这个人似的。孩子啊,幸亏妈妈半月二十天还能回来一次。爸爸他们那帮人不受待见,这些人的命真苦,一年到头凿山,那山怎么凿得完?凿穿一座,还有另一座,山连着山呢。”

她在叹气。我想起了什么,悄声问:“你说有个叫‘愚公’的人会移山,那些人是不是要爸爸当一个‘愚公’?”

外祖母擦起了眼睛:“也许是。我害怕了,”她盯着窗户,“谁都有老婆孩子,谁都得过日子啊!”

正说到这儿,小獾胡跳上炕来,在我的头顶那儿蹭了一下。我一动也不敢动。它在我和外祖母之间低头转着,好像琢磨是不是该躺在这里。它终于想好了,轻轻地蜷在了外祖母枕头旁,一会儿就发出了呼噜声。这声音甜甜的,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声音。从此以后我会记住:人的夜晚只要有这样的声音相伴,就一定是最好的夜晚。我一声不吭,一直听着它的呼噜声。

这是我和小獾胡一块儿度过的第一个夜晚。我总是害怕它在我睡着的时候离开,有时迷迷糊糊睡去,醒来就要伸手摸一下,啊,还在,软软的,热热的。

听故事

因为融融的到来,它的呼噜声,让我再次想到许多年前的那些夜晚。我谈到小獾胡,虽然断断续续,却能拼接起一段林中岁月,那是茅屋里度过的艰难而宝贵的时光。时至今日,只要一闭上眼睛,枕旁还能听到呼鸣的林涛,外加一只小猫的呼噜声。

现在,我又一次面对一双聪灵无比的大眼睛。我要对它说说那片林子,讲一个它喜欢的故事。还是从那个海滩黄昏、从头顶上大声鸣叫的云雀开始,让它在一个精致的小窝旁结识小獾胡。融融听到这个名字立刻仰起了鼻子,直直地看着我。

“它要听故事,”我说,“它真的听懂了。”

我从不怀疑猫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话语,狗也同样如此。这需要一个过程。融融刚刚加入我们的生活,这么小,不太可能知晓家里人的交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进入新生活的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比如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周围每一样物品,很快适应一切。在我看来,它那么自然得体地与人相处,欣然而笃定。

我们一提到“融融”二字,它总有机敏的反应,马上抬头望来,睁大一双询问的眼睛。当我与孩子在电话上交流这个时,那边立刻传来笑声:“那当然了,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看不住,该是多傻的猫啊。”这里的“看”字读一声,是“看管”的意思。是的,名字属于自己且跟随终生,当然要守住。

融融对“吃饭”“睡觉”“上床”等短语,全都明白。不仅如此,它对跟随自己一起来到新家的一些小物品,如罐头和驱虫水之类,都一一专注地用那双小胖手揽住,一丝不苟地阅读上面的说明书。我看了一下,这些物品分别用日文和英文写成。也就是说,加上我们的日常用语,融融现在起码掌握了三国语言。

当然这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趣思。但它的敏捷聪慧、善解人意是不需怀疑的。它甚至与家人有着相同的嗜好:爱听京剧和纯音乐。我多次,不,应该说是屡试不爽,发现只要电视里播放京剧,它就一定要转到屏幕的正前方,目不转睛,一直看到整个唱段结束;只要音箱里响起动听的旋律,它就必定终止玩耍从远处赶来,表情时而欣悦时而肃穆。

“它的前生,一定是一位艺术家。”我这样推断。

它关于语意的理解深度,目前所具备的能力,我们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观察中,人们出于对它们的喜欢甚至溺爱,总会夸大其异能,说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超常表现。这是人们熟悉的。不过也有相反的情形,那就是把它们当成异类,根本无视其存在,认为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从来一无所知。这也是错误的。

我发现每当说到“小獾胡”三个字的时候,融融就格外的专注或兴奋,有时会把右前爪提起、再提起,从耳朵那儿往前猛地一挥。这是猫和狗都有的一个动作,是极愉快极冲动时的一种肢体语言。是的,它在听另一只猫的故事,当听到不太好的情节时,样子就严肃起来,双目下垂,鼻子上好像坠了铅。

看着融融碧蓝碧蓝的、清纯如水的眼睛,我更要把故事讲好。任何悲凄的往事都不应该抵达它的耳郭,这样纯稚的生命站在一旁,我们真的不敢放肆。我们不论说到爱还是恨,都要蹑手蹑脚的。

遗传

小獾胡對家里人的亲密程度是不同的。它最爱的人是外祖母,其次是我,再次是妈妈。因为妈妈是十多天前才结识它的,而且只在家里待了一天就匆匆返回了。不过她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取得了小獾胡的信任,这速度快得惊人。“它知道妈妈是家里人。”这是外祖母的解释。她说得对,因为我发现老广虽然熟悉它的时间更早,可是关系仍然有些生分。对这一点,老广是不太甘心的,他为了讨好小獾胡,路过这里总要带来一点好吃的东西。但小獾胡摇着尾巴,只轻微地表示了一点谢意,然后就开始享用。

妈妈对小獾胡的到来高兴极了,每次回来都要长时间地抱着它。她以前就是这样抱着我,现在我长大了,她抱不动了,也就改成了小獾胡。她抱着它的样子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日子。我有些嫉妒。她抱着它走到门外,望着院墙外的树梢说:“大山里的人如果回来了,也会喜欢你的。”她的声音很低,显然是说给小獾胡听的。

夜里,就是我和外祖母、小獾胡三个一起了,而且夜夜如此。外祖母入睡前照例要讲故事,听故事的不再是我一个,所以她讲起来就更细致更耐心了。有的故事听过一点,有的没有。外祖母这一次说起了外祖父,这让我抚摸小獾胡的手都停了下来。那是一个我从没见过的人。无论是妈妈还是外祖母,只要提到外祖父都要小心翼翼的。因为他在很早以前就过世了,是一个不幸的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是当地享有盛誉的医生,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妈妈和外祖母以前说到他,只有只言片语。一牵扯到让人心痛的往事,她们就这样。不过我已经在心里把她们的话一点一点地拼接起来了,将它们串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这故事让我哭泣,也让我神往。我常常想:如果我生活在外祖父身边,该是多么幸福。我会让这个了不起的人高兴,说不定我会保护他的。我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是的,只要能够保护他,我一定会变成那样的人。

外祖母这个夜晚讲给我和小獾胡的,是一个酷爱动物的外祖父。老天,说起来有人不信,他竟然一口气饲养了几十种动物,这些动物有许多是当地人从来看不到的,从山羚羊到大蟒、大海龟,再到各种鸟儿、牛马驴子等,一个大院落就成了一个动物园。为了羚羊,他在院内堆起了高高的石头山;为了海龟,挖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他出门时总要带上心爱的狗,骑上大红马;偶尔因为一些事务不便带狗,就要专门对它细细解释一番,然后才上路。猫在他工作的时候一直待在旁边,是陪伴时间最长的。夜晚,他的枕边一定有猫。

“你姥爷最后一次从东城那个大教堂出来,骑着马,回西区的家里。就是这一次,半路上遭到了伏击。那匹马什么都懂,它跑回来报信。马跑回家,不停地用下巴磕打木头台阶,家里人这才知道出事了。”黑影里,外祖母的声音低得快要听不见了。

她停下了。我等待着,一个字都不想放过。可惜这一次她同样没有说得更多,接着结束了这个短短的故事:“爱动物也是有遗传的,孩子,你这么爱它们,大概是因为外祖父。”

是啊,我完全同意她的推断。这个夜晚我在想,自己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那个可爱的老人。一个人对动物有那么多的爱,肯定是一个善良的人。她以前说过,外祖父能够与动物对话,他蹲在它们跟前长时间地说着,它们听得很专注,比如一只羊正在吃草,一听到他的话就会停止咀嚼,认真地听;那匹大红马与他相依为命,有一次他出门日子多了,大红马就想他想病了。

说外祖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主要还不是指他养了那么多动物,而是说他干的那些大事。他是一个无比英勇的人。那些事我当时搞不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更加肯定地说:外祖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凿山的人

到现在为止,我们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还没有见到小獾胡。我一想起他们相见的那一天,就激动起来,眼泪险些流出来,真是奇怪。我觉得大概没有比爸爸更喜欢这个小家伙的了,事情一定是那样,至于为什么,我还说不明白。我认为爸爸见到它的一刻会大喜过望,然后紧紧地抱住它。我害怕的只是小獾胡不懂事,见了从大山里归来的陌生人狂乱地躲闪。

如果它不理他,他会伤心的。

我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外祖母平时也不太提到他,好像不想说山里的事情。妈妈也是这样。我知道这是因为忧愁。她们装着高兴的样子,但是装不像。忧愁像看不见的空气一样藏在我们的茅屋里,赶也赶不走。小獾胡帮我们赶走了许多忧愁,这是它了不起的方面。我有时在小院外边,站在离茅屋远一点的地方看我们棕色的屋顶,觉得这座小屋像心事沉重的人一样,默不作声。整座小屋的最大心事,就是等那个凿山的人回来。

因为想爸爸、想妈妈,我有时会一个人躲在林子里,半天不出来。我在一棵大橡树或大杨树下待很久,最后让外祖母慌乱地出门找起来。她不停地喊啊,嘶哑的嗓子把树上的鸟儿惊起一大群。所以,我觉得自己对不住外祖母。现在好了,有了小獾胡,我可以长时间待在屋里了,和它一起,抚摸它,与它说话。我的话它能听懂许多,我想一定是这样的:外祖父能够做到,我也能。这是我们家遗传的一个技能。

我多次试过这种本领,发现有时候能,有时候不太明显。小獾胡是一个很有心劲儿的家伙,许多时候它其实早就听懂了我的话,却装出一无所知的样子。如果我在说一件让它高兴的事情,只要轻轻几句它就明白了。

有一天我在林子里玩,正追着一只小蜥蜴,刚转过一丛枣窠,突然有个打猎的人从旁边走来了。这个人戴着一顶长檐帽,还有一副飞行员那样的风镜,模样很怪。我害怕并讨厌打猎的人,只想绕开他。可是他偏要拦住我的去路,咧着嘴,不怀好意地说:“噢,你就是那个小茅屋里的吧?凿山人的儿子,你知道长大了也要去凿山吗?”

我的心扑扑跳。不是害怕,而是恨这个人。

“听到了没有?快些长,长大了去凿山。”

我脱口说道:“我不去。”

“哈哈,这事儿可由不得你了。大山怎么凿得穿?要一代一代接上。嗯,叮叮当当,啪啪咔咔,接上凿。”

我捂着耳朵跑开了。我来不及躲开那丛枣窠,双腿被尖刺划出了血。

回到家里外祖母心疼了,她给我抹药水,“啊啊”地吹气,问我怎么会这样粗心。我什么都没说,没有提那个猎人。但我会一直记住那个人的话。这一夜我很难入睡,长时间望着漆黑的窗子。除了怜惜爸爸,还有恐惧。我不想这样度过一生,不想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凿山。我盯着夜色发问:如果真的那样,又该怎么办?心底有个声音答道:会逃,逃到天边。

早晨醒来,外祖母不在身边,只有小獾胡贴紧了我的枕头。我与它脸对脸发呆,说:“也许有一天我会逃的,逃得很远很远。”它的额头抵过来,一动不动。我在想那座大山和那个人,想爸爸。他天天都要凿山,用钢钎和锤子。大山和人都是不幸的。这是一座给凿痛了的大山,一个最不幸的人。大山被凿上了孔洞,人瘦得皮包骨头。妈妈说过:那些大山里的人每天只供给一些粗窝窝,喝漂着几片菜叶的盐水汤,一整年都是这样。爸爸每次回家,家里人都要为他准备炒豆子和地瓜糖,可他回到山里还要分给大家。那些人和他一样,都晒得黢黑,又干又瘦。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冬天,爸爸冒着大雪,经过了两天一夜的跋涉从大山里回来。他这样辛苦却只能在家待上两天。爸爸真瘦啊,整个人让人想起一棵细长的、没有枝杈的白杨树。他个子真高,皮肤真粗,手脚全是裂口。他一进门和外祖母说了一句话,就把我抱起来。我记得自己很奇怪,脸挨紧他扎人的胡子,就轻轻地咬着他的耳朵。爸爸耳朵上有一股咸味。外祖母一见他回來就有些慌乱,在围裙上擦着手说:“快,快,去告诉你妈,说他回来了,回来了。”她这样说着,转身就出门去了。

爸爸一直抱着我,好像永远不想放下。我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大山里的所有事情我都好奇,可这会儿只有他一个人在说。他在问,其实是自语。他说林子,妈妈,外祖母,然后又说大山里的夜晚。那里的冬天真冷啊,他说今年冬天又冻死了两个人。不过他说自己永远冻不死,因为他一直在想着林子里的这座茅屋,茅屋里有一只呼噜噜响的火炉。“这样,我就冻不死了。”他笑了,亲了我一下。

大林野

如果不是和好朋友壮壮一起去林子里,外祖母就不放心,总要叮嘱不要往林子深处跑。林子太大了,无边无际,我只能在离小茅屋不远的地方活动。林子里的声音很大,那是无时不响的林涛和海涛、各种鸟儿的叫声。野物奔跑时发出的唰唰声、喷嚏声,还有嬉闹打架的声音,只要屏住呼吸都能听见。这些声响全不可怕,因为它们都是明明白白的东西发出来的。最可怕的是那些谁也弄不懂的、千奇百怪的响声,比如从远处传来的比老牛的叫声还要大十倍的“哞哞”声,林子深处若有若无的哭和笑,更远处那种尖尖的、好像一个小孩子被扼住脖子时发出的叫声。

那些怪声如果响起来,连猎人都要害怕,他们会从林子深处跑出来,一直跑回家去。海边来来往往的老人们说这林子太大了,年代也太久了,所以也就积下了许多老事情,有了妖怪。“‘老事情’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十分不解,有一次就问起了采药人老广。老广说:“就是多年没有了结的事,比如说发生在林子里的恩仇、冤屈,就像一笔笔老账一样,还没有结清。”我仍然不太明白,不过更加知道了这林子的可怕。

其实我很早就清楚,林子里面的最大危险不是野兽,而是其他。因为这里面如今几乎没有大型凶物,据老广说,最后的一只狼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死在猎人手里了。大一点的动物只有獾和狐狸,而这两种家伙脾性好,心眼多,一般不伤人。蛇和毒蜘蛛是可怕的,但只要小心一点儿,被咬到的可能性也不大。老广说他采了大半辈子药,从来没被蛇咬过;有一个年轻人仗着胆儿大,乱闯乱奔,结果就被一粒豌豆大的蜘蛛咬伤了,浑身紫一块儿黄一块儿,最后没能救过来。

在林子里,另一種让人害怕的事就是迷路。只要迷了路,各种危险也就全来了。首先是回不了家,在林中过夜,一到了漆黑一片、深不见底的密林里,各种想不到的古怪东西就全出来了。最吓人的是妖怪,这种东西不是常见的大型或小型动物,而是非人非兽的古怪东西。老广说到妖怪时格外慎重,好像突然就小心起来。他认为妖怪是确实存在的,但它们也和人间万物一样,有好有坏,有的不过是能闹罢了,好奇心强,捉弄人但不害人;有的却坏极了,以各种方式糟蹋人,最后把人弄得死不了活不成。“这叫悍妖。”老广吸着冷气,瘪着嘴角狠狠点一下头。

据说悍妖不怕人也不怕动物,就连老虎、豹、狼等凶险的大动物也不怕,只怕一样:猫。老广真的这样说过。他说别看猫的个头小,却有“异能”。什么是“异能”?就是特别灵捷的身体和超级的智慧,还有一双能看透一切阴谋诡计的眼睛。“这眼睛可不一般,它能看见人和其他动物都看不到的魂灵!”老广说。魂灵,多么吓人,老广说那些悍妖就是凶物的魂灵,所以猫才不怕。

海边的人都知道,人如果在林子里迷了路,超过三天走不出来,那就凶多吉少了。有些猎人、采药人,还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打鱼人,他们全都怕迷路。关于这方面的凶险故事,上年纪的人能一口气说上三天三夜。故事越是吓人就越是让人想听,老广就是讲这些故事的高手。他说有的人被妖怪吃掉,这反倒利落,反正是一了百了;有的人被妖怪变成了一头小驴,结果又被人送到集市上卖了,想想这才不幸。最倒霉的是有人被妖怪看上了,结果就得成亲,想逃都逃不掉。比如说一个挺好的小伙子和母悍妖成了亲,那种苦楚啊,没人受得住。我问为什么。老广叹气又跺脚,大幅度地摇头:“没法受。”“为什么?”“因为不是人遭的罪。”

老广留给我的一句最严厉的叮嘱,就是不要与妖怪成亲;至于其他,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一来我就更想弄明白成亲是怎么回事了,一遍遍追问,老广才说:“它跟你亲热完,就把你吊在树上。”

我吓得脸色惨白。后来我对外祖母讲了,她“哼”一声,说林子胡窜的一些家伙,就经常把人吊起来。我说:“那一定是妖怪了!”外祖母摇头:“他们比妖怪坏多了。”

我没法不到林子里去,因为出门就是林子。大林子里有坏东西,也有好东西。我每次去林子里都会遇到一些惊喜。花、鸟、大树、新来的四蹄动物,它们都对我好极了。远一些看我们的小茅屋,它就像大林子里长出的一朵大蘑菇。我有时会长时间倚着一棵大树,想一些心事。外祖母给我划定一个范围:只要离开茅屋四周五十步,就再也不能往前走了;如果和壮壮一起,就可以走一百步甚至更远一点。

现在是和小獾胡在一起,可以走多远?外祖母想了想,转脸看了看小獾胡,说:“那就走一百步吧。”我有些高兴,但仍然不甘心。要知道它的一双眼睛可是了不起啊,连最坏的悍妖都不怕。我们愉快地出门了。大林子啊,其实我早就偷偷地跑到远处了,在这之前就超过了一百步,甚至走得更远。那时真的有些害怕,走进黑乌乌的密林中,总要想到妖怪,在心里祷告:老悍妖啊,求求你千万不要和我成亲,也不要把我变成一头小驴或一只羊;如果那样,还不如干脆直接把我吃了。

这次因为有了小獾胡,我的胆子大了许多。我说:“如果你看到了悍妖,脊背上的毛会竖起来,是不是?”它的额头在我手上蹭着,然后仰头去看树隙间的天空。天真蓝啊,白云走得慢悠悠的。不时有一只小鸟飞过,或更大的鸟呼啦啦从近处飞走。远远近近都有老野鸡在叫,还有什么与之对答。老野鸡喊:“渴啊,渴啊,渴死啦!”另一个声音就叫着:“有水,有水,水啊!”我学起它们,一开口竟然全都不再吭声。林子里有无数的生灵,它们都在玩,忙自己的事情。我让小獾胡站在肩上或跟在身边,只要往前走一段,这里就会突然变得安静下来;不过只一小会儿,一切又重新喧哗起来:大鸟用力拍动翅膀,小动物从树底和草叶间唰唰跑开。有什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发出哈哈大笑:当然是笑我们。

我奔跑,小獾胡就紧紧跟随。有时它会猛地蹿到前边,消逝得无影无踪,无论我怎么喊都不吭一声。当我真的生气了,不再理它时,它会猛地从某个地方跳出来,使劲抱住我的腿。这是它最高兴的时刻。我们会搂抱一会儿。它挨紧我一动不动的样子好极了,可惜坚持不了一分钟。我试过,狗可以长时间挨紧人默默站立,猫不行。猫不愿以这种方式亲近,关系再好也不行。它喜欢逗弄一下就跑,愿意自己玩。

我如果抱着小獾胡一动不动,时间长了它真的受不了。有时我实在忍不住,要亲一下它的鼻子,结果总是十分尴尬:只要来得及,它一定会赶紧躲开;万一被亲了,它就会表现出很沮丧的样子,立刻伸出爪子擦一下鼻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得意,有一种偷袭成功的快乐。鼻子是所有动物,也包括人,最美好的一个部位。为了克制自己不去亲猫的鼻子,说实话,这常常要费很大的劲儿。

我们坐在一棵大树下。这是一棵金合欢,树冠黑乌乌的。一些快要萎败的花丝不时落在头上。这一会儿真静,只有我们俩。我又想起了爸爸。我在想他这会儿正在做什么。他肯定和石头在一起,在漆黑的山洞里。我仿佛看到他匍匐在尖利的石碴上,拐肘撑地往前挪动。“爸爸!”我叫出了声音。小獾胡看着我,眯着双眼。

我將它抱上膝头。它的额头和我的下巴连在一起。泪水不知不觉流下来,打湿了它。我想说的是,爸爸回来时,一定会和小獾胡成为好朋友,会这样抱着它。

回报

小獾胡在不知不觉间长大了。外祖母特意用尺子量了一下,说它除去尾巴也有九寸。它真像一个水亮滑爽的小伙子,瞧身上的黑色斑块多么鲜亮,双耳尖部的两撮毛发也更长了。我这时盯着它看上一会儿,对老广以前的推断再也不会怀疑,它真的是凶兽外孙。这不是一般的猫,这从它的眼神中也能看出:两眼突然放出一束锐利的光,当它盯住窗外的鸟儿就是这样,那目光真的冷到吓人。

半夜时分,我只要醒来就一定在外祖母枕边抚摸一下,如果没有触到那软软的一团,就会失落。外祖母拍打我说:“睡吧睡吧,猫有猫的事情,它夜里要去林子里。”“我们白天刚去过啊!”我对它独自去林子实在不高兴。我一边生气一边强迫自己睡觉,后来睡着了。

天亮了。一大早发生的事让我和外祖母吃了一惊:一缕霞光照亮窗台,上面整整齐齐摆放了一溜儿东西,原来全是被杀死的小动物,它们头朝一个方向,间隔相同的距离。啊,一条小蜥蜴、一只麻雀、一只仓鼠、一只螃蟹、一只绿蚂蚱、一条大蚯蚓。

外祖母数了一遍猎物,回头寻找小獾胡。我当然明白这是它干的。原来这一夜它在狩猎,而且把猎物搬回了家里。这会儿它不在,屋里静极了。也许它累了一夜,正在休息,也许就在某个角落看着我们,想听到一声赞扬。可惜它等来的是外祖母的训诫。她转脸向着屋角说:

“小獾胡你听着,我知道你舍不得吃这些东西,才拿来家里。不过我们和你可不一样,我们不吃它们。它们和你一块儿生活在林子里,你不该杀它们。家里好吃的东西很多,你别祸害它们了,好不好?”

没有回应。这样停了大约十几分钟,小獾胡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它奔忙了一夜,身上还有露水和草屑。它无精打采地走到窗台跟前,注视这些猎物。它仰起鼻子,眯着双眼,好像用力嗅着屋里的气味。它低下头,转脸看看我和外祖母,走开了。

我悄声问外祖母,怎么办?外祖母叹一声,怜惜地看一眼小獾胡的背影,没有说话。她转身为它准备早餐了,像过去一样,拿出从地窖里取来的食物:小干鱼、窝窝、虾皮,还有一点蛋黄。

小獾胡转了一圈又回到窗台上,梳理毛发,然后静静地呆坐。它望向窗子时一动不动,目光是仰向高处的,显然在看树隙间的天空。外祖母唤它吃饭,它没有理睬。早餐后我跟外祖母出门打扫院子,回屋后再看窗台,发现上面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了。

小獾胡不声不响地将所有猎物都搬走了,不知道搬到了哪里。

这样过去了一个多月,又是一天早晨,我醒来后看到外祖母坐在那儿,正看着窗前。我看到她脸上落满了霞光,是欢欣的神情。啊,窗台上又一次摆放了一溜儿东西,仍然是整整齐齐,但那不是猎物,而是其他。我仔细看了看,天哪,它们是一只蜗牛蜕下的空壳、一枝晒干的马兰花、一粒野枣、一根洁白的羽毛、一枚扣子。

我没有动它们,因为这些东西摆放得太整齐了。外祖母皱着眉头笑了,她最高兴的时候才这样笑:“多懂事的小獾胡,它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了。啊,看到了吧?那枚扣子是我不知什么时候丢在外边的,大概也只有它能找到,它的小爪能捡回来!”她这样说时,眼睛里似乎有泪花在闪烁。

黑煞

这一天,我和小獾胡因为走得稍远了一点,就遇到了一件可怕的事。这是小獾胡引起的:它不停地追赶一只大蚂蚱,我就紧紧随上,然后不知不觉就跑远了。有一只红色的大鸟落在前边的大树上,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突然,那只大鸟抖了一下,差点掉下来,身子一歪,吃力地飞走了。紧接着,树隙里像翻了一个筋斗似的,有什么发出扑通一声,黑影一闪就不见了。

我觉得那是一只大型动物,因为跑得太快,看不清是什么。这可真够吓人。我看一眼小獾胡,发现它的胡子翘起来,两眼紧紧地盯住前方。我们正在发呆时,不远处的灌木窠摇动起来,像起了一阵大风。我和小獾胡赶紧躲到一丛紫穗槐后面。一大片茅草全都倒下来,有什么东西蹿出来。这次我看清了,那是一个又粗又矮的人,长得真吓人。我大气不出地搂住小獾胡。这个家伙咧着乌紫的大嘴,露出一溜儿板牙,剃得锃亮的脑瓜上交攀着一些黑煞,下面是一对恶狠狠的大眼。他四下瞄着,两只耳朵像动物一样不停地活动。

小獾胡浑身抖动,我用力按住了它。我知道它只要蹿出去,就一定没命了。前面这个人壮极了,全身都是紫黑色,腰上拴了一支鸡捣米枪,还有刀子和弹弓。他四下瞄着,好像并没有发现我们。我害怕到了极点,呼吸都停止了。小獾胡也不再挣扎,伏在那儿。

这个家伙往四周盯了一会儿,又仰脸向半空里张望。他转身时我差一点喊出来:那只背着的手里正握住了一只红色大鸟,脖子拧断了,流着血。我好心疼。这样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他发出很大的呼气声,踏倒一地茅草往东走去了。远处的一群群鸟儿飞起来,然后是一阵可怕的安静。

我们仍然一动不动。又过了一会儿,四周有了一点响动,好像一些动物刚刚喘过一口气,林子重新喧哗起来。我和小獾胡这才从灌木窠里钻出来,大口呼吸。我费力地辨认方位,只想快些回家。我要赶紧报告外祖母今天发生的事情。

我一路跑得气喘吁吁,一头扑进小院,大声喊着,外祖母被吓了一跳。我把看到的从头说了一遍,说:“这回真的遇到了一个‘悍妖’。”

外祖母看看窗户,说:“那不是妖怪。”

“你没听老广说过‘悍妖’吗?”“听过。可是他比‘悍妖’还坏。”我一声不吭,看着外祖母。是的,我和小獾胡在林子里给吓得浑身发抖。我悄声问:“他是谁?他叫什么?”

“海边人都叫他‘黑煞’,说他身上没长肉,全是筋,谁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从小舞刀弄枪,不到二十岁就出门比武,得了功名。海边的人都怕他。”

“他是猎人吗?”我越发好奇了。

“他什么都不是,他是坏人的头儿。只要干狠事坏事就得找他。他打人的时候要站到一个凳子上,专打人的脸,捣人的肚子。他用皮带抽人,能一口气把人抽昏过去。被他打过的人,活不太久。”

“我恨死了‘黑煞’!”我想起了那只滴血的大鳥。

外祖母吸一口气:“孩子,千万躲着他,不要招惹他。”我没有吱声。我不知道林子里为什么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凶神恶煞。他到林子里干什么?我说出了心里的惧怕。外祖母望着小院,目光像凝住了一样,像一个人自语说:“你爸爸有一年回来探家,就在半路上遇见了他,真是冤家路窄。”

“啊,他们见过?”

“‘黑煞’截住了你爸,硬说他是从大山里逃出来的。你爸告诉他这是一年两次探家,是被工地批准的。‘黑煞’不信,招呼一帮人,把你爸爸关在了一间黑屋里。好生生的一个假期就这样糟蹋了。”

泪水流出来,我狠狠地擦了一下脸。小獾胡无声无息地走近,仰脸看着我,挨紧了我一动不动。

一连好几天,我和小獾胡都没有到林子里去。外祖母说:“以后千万躲着那个人,他真的是‘黑煞’!”外祖母吸一口凉气,说:“什么是‘黑煞’?人走在路上,正走着,只要觉得眼前一阵黑,上不见天下不着地,两脚像踏在半空里,那就是遇见‘黑煞’了!只要遇见了它,也就十有八九活不成了。以前有一个猎人,他就遇见过‘黑煞’,没死,不过在床上躺了半年,身上脱了一层皮。”

小獾胡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旁边,这时弓腰站起来,好像被“黑煞”吓住了。外祖母说下去:“那个人有一支土枪,有一帮人,头像石头一样硬,能撞断人的肋骨。南边村子、园艺场、林场,谁都怕他,就叫他‘黑煞’。”

中秋节

中秋节到了。这个日子格外不同,提前许多天全家就喜气洋洋的。“我们要过中秋节了。”我对融融说。它出生后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节日,显然搞不明白,但看上去神情上还是有点兴奋。它已经七个月了,身体明显变大,称了一下,体重已达八斤三两。真是让人高兴。孩子从电话里得知后,说:“它的身体发育期会延长到四岁,明年的这个时候,大概就能长成十五斤了。”“啊,那该是多么大的一只猫。”我一阵感叹。那边又说:“不要忘了,融融是‘大骨骼的人’。”

因为要和融融一起过中秋节,想了想,就将它吃的东西做成了月饼的形状。这真像一个节日的样子,从半下午开始,融融就迈着雄健的步伐走来走去,满脸欢欣,好像也在等待月亮升起。终于飞起满天红霞,天色愈暗。一轮比预想中还要大的月亮一点点升起,我们把它抱到了窗前。

也许月色对所有的生命都有特别的作用力,它仰望着,很长时间在凝望。我们看一眼天空的晶莹,再看怀中这张美丽的面庞,恍惚觉得屋子内外都有一轮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吟诵苏东坡的中秋名句,抚摸它。它偎紧了,一起靠着玻璃窗。我们在看遥远的稀疏的星星。

我的思绪又回到了许多年前的那个中秋,仿佛此刻怀抱的正是小獾胡。

那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林中小屋的中秋节与今天多么不同啊,那是一生都不会重复的场景。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把它过得像模像样。不要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这几个大节日了,就连冬至、立春这样的小节日,她都会按部就班地准备下来。冬至一定要吃水饺,那些年找不到面粉,她就会用红薯粉掺上榆树根磨成的粉末来做饺子皮。红薯粉饺子见了沸滚的水就绽破,只有掺上榆树根粉才筋道。饺子馅是外祖母的拿手好戏,野菜、蒲芯和木耳,小沙蘑菇,鱼丁肉丁,什么馋人放什么。

中秋节是多大的节日啊,外祖母要提前许多天开始备料。她一边忙碌一边说:“可惜你爸爸回不来,这是团圆的日子啊。”不过妈妈是一定要回来的,还有,今年的中秋节与任何一个都不同,我们家里多了小獾胡。它在今天也有一份美味:外祖母用鱼汤掺了窝窝面,做了一个小巧的月饼,还蒸了几条带鱼尾巴。

妈妈提早回家了,她知道这个日子多么重要,所以在太阳还没有落山的时候就推开了栅栏门。让人大喜过望的是,她带回的礼物可真不少。有的礼物是从园艺场买的,比如那些葡萄和红果;也有一路采来的,因为回家要穿过一片林子,过一座小木桥。路边总有野果和蘑菇之类,所以她回家总是很少空手。我盼望妈妈回家,有时也在盼那些出其不意的礼物:有一次她不光带回了自己舍不得吃的两块炸鱼,还带回一只比拳头还小的野兔。

妈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小獾胡,将它的小脸贴在自己脸上。放下它之后,要问我和外祖母:这一段小獾胡是不是淘气了?我们都一齐回答:没有。其实我们都为它瞒下了一些过错,比如它咬死一只蝈蝈,还把好看的瓷碗砸破了。它半夜总要出门,在大林子里不知走多远的路,黎明时分才能回家。我和外祖母最担心的,就是它在林子里遇到凶悍的野物,那是最可怕的。外祖母不是一个迷信的人,她从不信邪,可她相信林子里有各种妖怪。

我们在明晃晃的月亮下吃最好的东西。有外祖母和妈妈,就有最好的食物。这个丰盛啊,说出来人人都会馋得流出口水。我们中秋的餐桌上有什么?就让我一一罗列出来吧。大圆木桌抬到了院子里,中央是一个大瓷盘,里面装了满满的葡萄;一旁的陶钵里是几只大黄梨;再一边的两个木盘分别装了切好的西瓜和甜瓜,全是外祖母在林子里找到的野瓜;一旁的碟子里是外祖母自制的月饼,这月饼还得细说一下,因为这是哪里都找不到的,皮儿酥得没法说,是用红薯面再加绿豆面、玉米面和荞麦面做成的,包裹了核桃仁、杏子干、桑葚、葡萄干、冰糖、栗子、花生、红豆糕、梨丁、李子丁、杏脯,这些都要用野蜜调起来,那是她亲手从林子里采的。月饼旁是千层饼和大花馍,是小拇指粗的野葱,是豆瓣酱、煮花生和芋头、鱼干和果干、豆腐和粉皮。

这么多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今晚都要高兴,都不能讲生气的话。她能从这一夜看出一年里许多重要的事情,比如看看月亮是否被云彩遮挡,就能明白明年雨水大小、正月十五是否下雪。妈妈说她验证过,外祖母从来不错。

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我一直忍住,盡管特别想念。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不再高兴了。他们那一伙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可怜的爸爸。我做过这样的梦:一个又瘦又高的男人,当然是爸爸,两脚缚了粗粗的铁链子,一动就哗哗响。这是梦,爸爸脚上没有铁链子。

小獾胡高高兴兴吃完了它的小月饼,看着一桌丰盛却不能享用的美味,让人同情。我们还要喝一点酒,平时不让任何人喝,只等爸爸从山里回来才摆上杯子,犒赏这个辛苦的人。到了中秋节,每人面前都要摆上一只小杯子,里面都要添一点酒。妈妈鼓励我:“喝一点吧,只一点,你是男子汉。”我像男子汉那样喝了,啊,天下最可怕的东西。我用力咽下去。

外祖母端起酒杯,让小獾胡嗅了嗅。它没有急速躲开,而是认真地吸了吸鼻子,直到打着喷嚏跳开。

我们吃不完这么多好东西。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马上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从窗户上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小獾胡怏怏不快地随我们回屋,先是在妈妈跟前磨蹭了一会儿,表达了应有的礼貌,然后照旧躺到了我和外祖母旁边。

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一下坐起。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

一个细高个子进来了。我一眼认出了爸爸。“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抹了一下,又用力揩了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追月人

爸爸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

我亲眼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影里忙着什么。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赶回来多好,可怜的爸爸,没有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端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

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儿: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了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摆在了桌上。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了西边。不过天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着。啊,我们要接着过节。

这时候我们都想到了一件事,这也很重要:让小獾胡认识一下爸爸。是啊,我们家里又添了一口,它还没有见过一家之主呢。外祖母大声呼唤,妈妈也起身去找。到处都没有。我伏下身子到处看,觉得它一定是钻到了一个角落里,因为害怕生人。我说:“小獾胡别怕,是爸爸回来了,我以前跟你讲过啊,是他回家了!”

爸爸很快弄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就笑着等待。爸爸坐在月光里,桌子旁,身体挺得笔直。我觉得他对这次见面非常看重。可是真糟糕,小獾胡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小院和屋内静静的。我固执地想,它并没有走远,而一定是在暗处观察,要把一切看个明白;当它觉得没有危险了,就会走出来。

爸爸等了一会儿,故意转脸谈另外一些事情。我听着,渐渐专注起来。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原来,这么多年来他一次都没能与家里人一起过中秋,而这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我们海边这里,除了春节,再就是中秋节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全家团聚。可是爸爸一连许多年,只能在这个月亮大圆之夜望着家的方向。可能是月光太强的原因,他在这样的夜晚总也不能合眼。工地上不允许他们离开,因为每人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个不超过三天。爸爸在今年中秋来临前的一个多月都在想着回家的事情:多想和家人过一次中秋。后来,他鼓了鼓劲儿,对工地的一个小头目提出了回家过节的要求,说哪怕来回只一天,哪怕这一年只回这一次。

爸爸说他心里有一万个拗气,千难万险也要赶回来。他从没对工地的头儿说过一句软话,可这一次他求他们了。那个小头目有些心软,不过说自己不能决定,这么大的事要请示上边。爸爸一次次求。爸爸等啊等啊,后天就是中秋节了,可是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要知道在路上就要接近两天。爸爸已经绝望了。可是就在那天傍晚,小头目突然找到他说:“批准了,回吧,不过待一天就得回来。”说完掰着手指一算:“时间来不及了,我看还是别走了吧!”

爸爸却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想都没想时间的问题,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家里。他连连感谢,什么都不想,抬腿就往门外跑去。

他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走完了两天的路程。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能算晚!”

外祖母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睛。

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它想什么

爸爸吃桌上的各种东西,大口地吃。妈妈说:“慢些,不急不急,反正回家了。”她为他夹菜、添酒,对我说:“好好陪你爸,给你爸敬酒。”我装作会喝酒的样子,像大人一样举起了杯子。爸爸马上高兴了:“是个男子汉了。”我一点不甘示弱,真的把酒喝下去,呛得泪水糊住了眼睛。

外祖母看着爸爸,突然低下头。再次抬头,她小声向我一个人说:“你姥爷最喜欢的也是中秋节。他最重视这个日子,给家里的每一个动物都备下一份礼物。”

最后一句让我愣了一下,忍不住好奇地问:“它们会要什么礼物?”

“这要看什么动物了,龟、大蟒、羚羊、鸟儿、鹰、猫和狗,它们都不一样。你姥爷最懂得它们,跟它们都是好朋友。”

爸爸停下了手里的杯子,一动不动地听着。这时候我们都没有听到身边细小的、蹑手蹑脚的声音。当我发觉有什么在蹭自己的腿,这才想到是小獾胡。我敢说,这一段时间它一直在暗暗观察,终于明白了新来的这个男人是谁。果然,它最后走到了他的近前,昂首看着。

外祖母说:“小獾胡,这是爸爸,以前多次说过啊!好孩子,快去认识一下,他喜欢你啊,让他抱抱。”小獾胡回头看看大家,又盯住爸爸,但没有更加靠前。爸爸向它伸出手:“来,膝盖上!”它向前一步,又后退一步。妈妈开始鼓励:“爸爸多好啊,快些吧,懂事的孩子。”

我一声不吭,只在心里为它鼓劲儿。小獾胡身子一仰,不再犹豫,几步走到爸爸身边,贴紧了他。爸爸有些胆怯地伸手抚摸它,正想抱起来,被它拒绝了。它从爸爸手中挣出,回头看我一眼,却噌一下跳上了爸爸的膝盖。大家都笑了。爸爸和它对视,粗大的手轻放在它的额头。这样大约有三五秒钟,它就闭上了眼睛,发出了呼噜声。

月光,小獾胡的呼噜声,全家人,这些加在一块儿,成为最美妙的时刻。

爸爸不说话,一下一下地抚摸它。他低头看着小獾胡,很多白发和它的漆亮皮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爸爸的一头短发差不多全白了。小獾胡睁开了眼睛,啊,多么明亮,是那种灰蓝色。这颜色和今夜的天空一样。它看着爸爸,怔怔地看着,好像要记住他今晚的模样。它大概记住了,然后仰望天空,看了很长时间。

“它在想什么?”爸爸抬头,悄声问我们大家。

媽妈和外祖母只是微笑,不能回答。是的,我们太熟悉小獾胡这样的神情了。它经常这样,瞬间凝视一个方向,不再理会其他。

是的,今夜它在想什么?当我们一起在林子里时,在它独自安静时,总有这样的场景:端坐一旁,双眉微皱,仰头看向远方。它在这时候稍稍有些陌生,那么肃穆和沉静。无法猜测它在想什么,但我知道是一些比较遥远或重要的问题,起码对它来说一定是这样。没有比它更愿意思考的了,这是我们全家的看法。外祖母说过:“它有想不完的心事,我真想劝劝它,别那么较真。”我问:“它想这么多,有用吗?”外祖母不以为然,说:“哪能这么问啊,人也经常想事情,有用没用都会想。不想,又怎么知道有用?”

我赞同并且佩服小獾胡了,从那以后经常看它想事情的模样。我后来发现它想得实在太多了,有时一脸忧愁。我对外祖母说了,有些心疼。外祖母看看小獾胡,要验证一下似的,叹息一声:“它多么小,心事反倒这么大。还是让我们多想一些吧,别让它累坏了。”

外祖母的话一直让我难忘。我和小獾胡在一起时,会长时间看着它的眉心,不愿意看到那儿打皱。只要打皱,我就立刻给它展开。我设法让它高兴,把玩具放到它的面前。它会在我的怂恿下又跳又闹,像个孩子。这才应该是它啊。

这个夜晚,我多想回答爸爸提出的问题。不过我还没有想好。

长大了

有一天小獾胡站在院墙上,昂首挺胸,让我看傻了。我好像第一次发现它这样帅气和英武。它有一种神气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这神气不仅从眼睛上,而是从全身,从闪亮的斑点花纹、四条壮腿、鼻子和嘴角,甚至是从胡子上透出的。这是一种说不出的威风凛凛,让人想起一头小豹子或小狮子。它有林子里所有动物加起来的勇气和本领,又凶猛又厚道。我知道它不会轻易侵犯别的动物,也绝不会被它们欺辱。这会儿,从树隙穿过的光线正落在它的身上,让它通身闪亮,不停地变换颜色,一会儿灰黑,一会儿紫蓝,一会儿深棕;还有一次放射出金灿灿的光芒。无论变成什么颜色,都渗着一层油,好像只要揩一下,就会沾满两手。

我对外祖母说了对小獾胡的新印象,她说:“这就是少年啊,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一辈子都有这样的日子。他(它)们会干出了不起的事。”

“怎么了不起?”我心里想的是自己。

“胆子大,只要做,就能成。”

我不吱声了。我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本领。我真的能干自己想干的事,真的能成?我只是想过:如果将来真的被送到大山里,就一定会逃开,哪怕逃到天边。这样想,没有说出来。我说:“只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太好了。可是我不相信。”

外祖母看我一眼:“小孩子家,可不能泄气。”

我想到了爸爸。他的运气不好。我在心里怜惜他,不知说什么才好。我承认外祖母说得对,人要有志气。可是我知道,一个人想干什么、能干成什么,都要遇到好运气。一个人或一个动物,力气再大,在坏运气中也做不成事。小獾胡真是一只好猫,它有些倔。我看过它在大树上飞蹿,快得惊人,从高处跳下来,半空里还能翻个筋斗。但愿它有好运气。“‘运气’又是什么?”我在心里问着,皱起了眉头。

我在想爸爸。我觉得围在他身旁所有的东西相加起来,就是“运气”。大山、工地头目、半路上截住他的“黑煞”、坏天气、呵斥他的人、不让他回家的人,这些加起来就是“运气”了。

我们小茅屋的“运气”有好有坏,大林子、蘑菇、春天的花、冬天的雪、各种大鸟、东边的水渠、老广和壮壮、路过的打鱼人、小獾胡、大蝴蝶,好“运气”说也说不完。坏“运气”有毒蜘蛛、悍妖、蛇、“黑煞”、背枪人,这些吓人的东西。

我们和好“运气”结成一伙,就不怕坏“运气”了。

我和小獾胡共同的好“运气”,就是和外祖母在一起的夜晚。她为我们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然后开始讲故事。耳朵听到的比嘴里吃到的更加诱人。小獾胡听故事时大气不出,它在旁边,肉乎乎的小爪子伸出来,就像老中医给人号脉似的,不轻不重地按在我的胳膊上。

就因为吃得好,听得好,所以我和小獾胡都长得很壮,胆子也很大。我们都不怕坏“运气”。小獾胡经常单独跑到林子里,特别是下半夜,这让人十分担心。它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离开我和外祖母连个招呼都不打。我发出抱怨,外祖母问:“你让它怎么打招呼?”我也不知道,但我真的不喜欢它半夜悄声走开。“它现在长大了,自己的主意就多了。你长大了也是一样,不会一直待在这里。”她说着,突然停住了。

她大概想到了我会去大山里,和爸爸那样凿山。

难道长大了就一定要这么惨?我们的小茅屋啊,下大雨时还要漏雨,冬天有时冷极了,可我还是害怕离开它。不光是我,就连妈妈和爸爸,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要赶回这里;还有小獾胡,它无论跑多么远,最后还要回到这里。这是我们的家。

小獾胡深夜在大林子里会遇到什么,我们无法知道。有一天黎明它回来了,进门时鼻子上带了一道划伤。我让外祖母看,她蹲下摸摸它,说:“跟谁打起来了?”小獾胡受伤的鼻子躲闪着,仰脸时更让我惊讶了:它的眼角也有伤。“天哪,如果伤了眼睛多可怕!”我喊着。外祖母说:“它不知遇到了什么凶物,这林子也太大了。”她叹气,“谁也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凶险,它这一辈子啊。”

我想到了豹猫和猞猁,那都是吃猫的凶兽;还有蛇、毒蜘蛛。我听说一只毒蜘蛛把一只小牛犊大的猎犬伤了,只半天时间它就死去了。猫如果跟刺猬和狗獾、爬上岸的海中猛兽打起来,那也不会是它们的对手。小獾胡如果遭遇了它们,千万要快些躲开,一点侥幸心理都不能有。一只猫要吃多少亏、经历多少危险,才能明白陷阱有多么深。那些“悍妖”和“黑煞”说不定也会遇到,它们不会饶过它的。

就在小獾胡鼻子和眼睛受伤不久,有一天早晨它从外面回来,在窗前破着嗓子叫了几声,跳到了门旁。我赶紧开门,发现它正舔着身体。它把脸抬起来,天哪,原来受了重伤:脸上有几道抓伤,血迹将毛发都粘住了;耳朵被撕开一个豁口,耳尖上的毛发也被扯光了。我吸着冷气,想过去抱它,它却躲开了。

外祖母站在門口,阻止了我。她说:“它长大了,我们帮不了它。”

寒秋

深秋来到了。林子里开始铺满五颜六色的落叶。一早一晚真冷。所有的野果都熟透了,有的跌落地上,有的在树杈上裂开,甜汁流出来。天越来越冷,北风阵阵变大,有的树叶没有吹落,却变得红彤彤的。这时候的林子比任何一个季节都有意思,主要是好吃的东西多了。我和壮壮每天都像过节,多半天在林子里窜,不到一个钟头嘴巴就成了紫红色,都是野果染成的。我们当然要领上小獾胡,但它总是跑到一边忙自己的事情,因为对野果之类不感兴趣。我们各自忙碌,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会从密密的灌木中跳出来,猛地抱住我们的腿。

老广比我们还要高兴,对采药人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季节。他天天要钻到林子深处,如果碰到我们俩,就会从衣兜里掏出一些古怪物件:一只小鸟,一只螃蟹,一只杏子那么大的小刺猬,甚至是比拳头还要小的野兔。所有这些在我们眼里都是真正的宝贝,让人高兴得喊起来。它们太可爱了,如果不是在近处细细看过,就不会明白它们好到什么地步。眼睛、爪子、小身体,让人看了又爱又疼,忍不住伸手去摸。老广说:“不能摸。”那种滋味实在无法忍受,可还是要硬忍。

这些宝贝总的来说最后不会属于我。因为有小獾胡,所以不能把它们带回家里。它太好奇了,会不停地与它们玩,结果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累个半死。有的真的累死了,那可糟透了。所以说这时候最高兴的是壮壮,他可以把它们带回家去,向爷爷炫耀一番。我见过他爷爷,最能喝酒,也最爱动物,还养了一只护园狗。

小獾胡长得更大了,这个秋天常常离开我。它像一个大人那样在林子里独来独往,有时候离我很近了还故意不声不响,从几尺远的地方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天更冷了,早晨,草芒上有了一层白霜。小獾胡好像要抓紧这最后的好日子玩个痛快,半夜出门,天亮不归。外祖母还是重复那句话:“它长大了。”

有一天,接近中午的时候,外祖母正在准备午饭,我在小院里玩。突然,我听到了一声枪响,好像离我们屋子不远。“肯定是猎人!”我心里喊了一句,飞快地跑了出去。刚跑出不远,身后的门响了一下,外祖母也出来了。我们穿过几棵大杨树、一片柳树和黑松,脚步一点点慢下来。我们都不再往前。就在十几步远处,一个矮矮的黑家伙正端着枪,向上方瞄准。我的心狂跳起来,天哪,这是“黑煞”。我顺着他举枪的方向看去,一眼看到了大合欢树上有个黑影在跳,“啊,小獾胡!”

我大喊了一声,“黑煞”的枪也响了。

外祖母惊得嘴巴大张,仰脸看树,口吃一样叫着:“啊啊,是你啊,你啊!”她回头盯着“黑煞”:“你刚才打的不是野物,是我家的猫呀!”

我喊:“是小獾胡!”

“黑煞”手提着那把还在冒烟的鸡捣米枪走过来,看看外祖母,一溜儿板牙扣住下唇,凶极了:“我打的是一只野狸子!”又转向我:“要不是你喊,我就把它拿了!”他破口大骂。我一颗心怦怦跳,不甘示弱,迎着他喊:“你不能打我们的猫!”

他不理我,死死地盯住外祖母。这样盯了一会儿,他大声吆喝起来:“立正!”

外祖母像没有听到,还是重复那句话:“是我家的猫呀!”

他又喊一遍:“立正!”外祖母还是没有反应。他上前一步,伸手戳了一下外祖母的肩膀,大喝:“我的话听见没?听见没?”

外祖母冷着脸:“我只告诉你,那是我们家的猫。你还是高抬贵手放了它吧,林子里野物很多,你打猎就是了。”

“黑煞”怒喝:“我要的就是这只狸子!”他眯着眼往树梢上瞟,手里的枪指指点点,然后瞄准外祖母:“听好了,我今年冬天要戴一顶野狸子帽,这事就交给你了。不出半月,我找你要这只狸子。”

泣哭

就像做了一个噩梦。我以前也做过吓人的梦,幸亏它们都不是真的。可这一回是真的。这天中午,外祖母回到屋里没做别的,只坐在炕上出神。我吓坏了,为自己壮胆,也安慰她:“他永远打不到小獾胡!”她摇头:“孩子,它遇上‘黑煞’了。”

我哭喊出来:“他打不到!”

“我怕它凶多吉少,孩子。”外祖母好不容易才止住泪水。我很少见她哭泣,一年里都没有流过一次泪水。可是那个“黑煞”让她急成这样。我明白,那个恶毒的家伙是最可怕的。谁都知道,海边这一带没有不怕“黑煞”的,他比传说中的“悍妖”还要吓人。

“怎么办哪?”外祖母小声咕哝,在屋里走着。她的背驼得厉害,皱着眉头,望着窗户。

傍晚,妈妈回家了。她进门看一眼外祖母就知道出了事,把我引开一点才问。我从头至尾说了一遍,鼻子发酸,但忍住了。妈妈没有作声,四处看着,在找小獾胡。我说它大半时间都在林子里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妈妈有些慌乱,大口呼吸着。我的泪水流出来,这让我自己觉得很丢人。我说:“我要有一支枪,我要爬到树上等‘黑煞’!”

整整一夜,直到黎明,小獾胡都没有回来。我们除了害怕它在林子里被那个恶魔遇到,不再怕别的。它到底有多么机灵,只有我知道。它不怕“悍妖”,就不会怕“黑煞”。外祖母看着漆黑的夜色说:“小獾胡啊,你就别回家了,就像孩子他爸一样,半年回来看我们一眼就行了。”

妈妈一声不吭。外祖母一遍遍说着,脸仰着,就像祷告。

第二天夜里我怎么也睡不着。凌晨时分,梦到一只手在摇动我的肩膀,然后就醒了。是痒痒的感觉,啊,是小獾胡。我一把搂住它,泪水哗一下子流出来。外祖母和妈妈也醒来了,她们细细地看它,好像分别了许久。妈妈一下下揩着它的脸,细声细气地说:“你做得对,以后就夜里来家吧,这样平安。”外祖母马上赞同:“对,你就半夜里回家吧。”

小獾胡分别挨近我们,伸头蹭着,舔我们的手和脸。妈妈也流出了泪水。她一哭,我和外祖母都忍不住了。

“听明白了?好孩子再听一遍,记住!”妈妈把嘴对在它的耳边,声音不大,一个字一个字说着。

迷路

林子里,除了松树和石楠、龙柏、女贞,其他树木都落光了叶子。往年的这个时候外祖母多半天都待在外面,回家时就带回一些野果,有软枣、核桃、柿子,还有从柳树半腰采下的金色蘑菇,从沙子里掘出的香蒲根。妈妈说:“有你姥姥在,我们就有口福了。”是的,我们的屋后有一个很深的地窖,那里总是放了许多好吃的美味:野蒜、果酱、冬枣,还有成串的好东西挂在墙上、搁在地上。可是今年秋天她几乎不太出门了。

小獾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外祖母说:“它真是个懂事的猫,看看,它在躲着那个人!”我如果一连几天没有看到它,就会忍不住去林子里找。我心里又急又怕,有时要跑很远的路,远远超出了外祖母为我划定的范围。走在林子里,一只孤单的大鸟蹲在树梢上,也让我想起小獾胡。我多想放开喉咙呼喊,却不敢出声。偶尔会遇到一个采药的、从海边上走来的打鱼人、扛枪的猎人。我恨猎人。

有一天,我在一棵碧绿的石楠树下发现了一个草窝,心里一动:会不会是小獾胡筑起的新家?我在窝旁蹲了很久,一直没有看到它的影子。后来我不知去了那棵石楠树下多少次,终于看到里面躺卧了什么,但不是小獾胡,是一只黑色的大野猫。它见了我立刻站起来,黄色的大眼睛一直盯过来,并没有跑开。我问:“大猫,见过小獾胡吗?”它抿抿嘴走开了,在离我十几米远处回头,看了很长时间。

我一直在林子里走着,从上午走到黄昏,什么都忘了。我沮丧极了,因为这么久没有见到小獾胡,以前从未有过。我胡思乱想起来,想到了最坏的结局,就是那个“黑煞”用手里的鸡捣米枪射中了它。我更加不顾一切地寻觅起来,直到发现自己迷了路。但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不怕妖怪,也不怕“黑煞”。

我看看西沉的太阳,尽力辨别方向,然后往前走。可是我对这片林子一点把握都没有。以前听老广说过,迷路的时候要找路径,一是看太阳的位置,再就是看树木的样子:树冠突出的一面就是南或东南,包括树干斜向的一面。我想起了他的话,可越是端详这些大树就越是糊涂,因为“南或东南”本来就有两种可能,而只要走偏一点就找不到茅屋了。我开始埋怨老广:你教我的办法可真糟啊。我想着别的办法,最后决定爬到一棵最大的树上,说不定能看到我们的家。

我爬到了一棵大橡树上。我看到了很远,可惜四处雾茫茫的,离地很近有一层薄云,就像外祖母过节时摊开的千层饼。我渐渐看到了遠处的一溜儿山影:黑蓝色,在薄云下边。啊,那就是南边,是爸爸凿山的地方。

我从树上下来,开始往山影的方向走去,这也是茅屋的方向。我快步走着,不时绕开大片灌木。当我从一大丛柳树前走过时,突然看到了一簇苫草在摇动,接着看到了什么在窜动。我碰到的是一只野兔,但它没有吓得逃开,而是往跟前跑来。老天,是它啊,是我们的小獾胡!它踮着快步,霞光照在脸上,笑盈盈的。我“哎哟”一声,弯腰紧紧地搂住了它。

小獾胡在我怀中待了片刻,挣出来。它围着我徘徊,进两步退两步,像是最后才打定了主意似的,挨紧了我。我抱住它,闭上眼睛。它身上被太阳烘烤了一天,散发出香喷喷的干草味儿。它用小鼻子顶住我的脸颊,显然是亲我。

天完全黑下来。林子里的夜晚原来是这样,当什么都看不清的时候,各种声音会这样多。那不是鸟的叫声,也不是我熟悉的一些动物,而是说不清的一些响动。海浪在不远处噗噗地拍打沙岸,节奏分明。脚边有沙沙的细小的响声,这让小獾胡警觉起来。

我们不再说话,只是贴紧了。夜越来越深,该回家了。我一直抱紧它往前走,这样走了一会儿,它开始拒绝。没有办法,我只好把它放下来。它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我抬头辨别方向,发现自己再次迷路了。乌黑的林子啊,我不知该往哪里走,深一脚浅一脚,但一点都不害怕。

天蒙蒙亮时,我终于摸到了栅栏门。外祖母见到我立刻搂住了我叫着,“我真害怕!孩子可算回了!”

第二天上午,我又一次被尖厉的枪声惊醒了。我跑出去时,外祖母已经奔出了小院。东墙外的大李子树下站着一个人,就是“黑煞”,手里的枪正冒着烟。原来这次他没打什么,而是故意开枪威吓我们。他一见外祖母就怒冲冲地喊:“给我拿来!”

外祖母问:“拿来什么?”

“那只野狸子!”他把枪抬起来,对外祖母指指点点地叫着,“你装什么糊涂?你敢骗我?嗯?拿来!”

我真想变成小獾胡,扑过去,咬他的脖子,让他流血。外祖母的手揪紧了我,大声说:“它不在了,它被你那一枪吓跑了!”

“黑煞”跺脚,骂,用枪拨开我们,往小院走去。他进院后四处瞥着,随时都会开枪。幸亏小獾胡不在。

“黑煞”将小屋的每一个角落都找遍了,恨恨地说:“再说一遍,冬天眼看就要到了,我要戴野狸子帽!”

分别之日

落雪前我又去林子里找过几次小獾胡,都没有见到。我不知道它在野外怎么办,总想着它瑟瑟发抖的样子。下了第一场雪,浅浅的,天冷得出奇。我踏着雪去林子里,直接去那棵石楠树下。那个大窝还在,可是又一次换了主人:我刚挨近,一只大野鸡费力地挪蹭出来,快跑几步,笨重地飞走了。

见不到小獾胡了。外祖母说:“它真是听懂了我们的话,跑到了外乡。”“外乡是哪里?”“外乡就是河西,那里林子更大。”我马上想起了小獾胡的外祖母,就说:“老广说的那只豹猫就是河西来的,小獾胡找它去了,那是它的外孙。”外祖母点头:“真是这样该多好啊。”

一天半夜,突然有人猛烈地敲门。外祖母披上衣服问:“谁呀?”外面的人还是敲个不停。外祖母再问,外面的人没好声气地说:“问什么?打开就是!”

开门后,进来一个背了猎枪的人。外祖母发出“啊”的一声,退开一步。背枪人后边走出了另一个人,是“黑煞”。他咬着下唇,背着手,不看我和外祖母,只大声叫着:“给我搜,见了狸子立马开火!”背枪的人说:“是啦!”

他们寻遍了每一个地方。一无所获。“黑煞”一手提枪,一手指着自己的脑瓜,一对板牙扣紧下唇,对外祖母说:“天这么冷,我头上没有野狸子帽怎么过冬?嗯?”

他们满地乱吐,走了。外祖母身上打战。我扶住她。

从这以后,外祖母常常在黎明前醒来,一坐起就盯着窗户念叨:“小獾胡啊,千万不要回家,千万不要!”就在这念叨声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黎明,小獾胡竟然回家了。我高兴得跳起来,外祖母双泪长流,搂住它叫着:“好孩子啊,你让我等得好苦!我还以为你去了外乡。瘦了,我的小獾胡!”她的脸贴紧了它,闭上了眼睛。我发现小獾胡像她一样紧闭双眼,一动不动。以前它从来没有这样过。

这个早晨,我们把好吃的东西都找出来,可是小獾胡一口没吃。它在外祖母旁边躺了一会儿,又偎到身上,打着呼噜。这样一直待了半个上午,才吃了一点东西。

中午了,小獾胡站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阳光,又回头看着我们。它在屋内屋外望了一会儿,徘徊着,向门口走去。它出了小院。我喊了一声,外祖母阻止了我。

我们站在门口目送它,直到它消失在林子里。

从那以后,小獾胡再也没有回来。那个黎明竟是我们与它的最后一面。尽管日后我多次去林子,从冬天到春天,再到夏天,从没见到它的影子。我对外祖母说:“这次它真的去了外乡。”外祖母低声说:“去吧,我们这样的人家本不该收养它啊!”

又是一个春天。海滩上的洋槐花全开了,香得让人受不了。黄色、紫色和蓝色的花铺满了草地。云雀在天上欢叫,壮壮和我在林子里游荡,但就是高兴不起来。他看一眼天上的云雀,又低头看脚下。我们遇到了一只小兔子,我将它揣在怀里带回家。就像对待刚进门的小獾胡一样,喂它最好的东西,可它就是不吃。外祖母说:“放回林子吧,它想妈妈。”我虽然舍不得,还是把它放回了林子深处。

妈妈回家时为我捎回一只小刺猬,我喂它窝窝,它不吃。芋头、红薯、红枣、白菜、花生、栗子、山楂,它都不吃。外祖母说:“别难为它了,它喜欢林子。”我只好忍痛将它放掉了。可我真是喜欢啊,忘不了它猪一样的长长的嘴巴、金色的眼睫毛、颏下细细的绒毛,还有长了五根手指的小巴掌。

我还在想小獾胡。与它分别的日子里,我总想找一个类似的新朋友。我发现没有它们,日子真的难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孤寂,再加上想念爸爸妈妈,难过得要命。这难过不在心口那儿,而在嗓子下边一点。真不好受。

就为了抵挡这想念,我试着养过一只大蚂蚱、一只螳螂、一只红点颏、一只青蛙、一条黑魚、两只麻雀。可是后来还是放掉了。因为它们在家里同样不愉快。外祖母说:“它们与你没有共同语言。”这个我不同意,我问:“小獾胡有吗?”她点头:“是的,有心语。”“什么是‘心语’?”“就是心里边的话,装在心里,这就够了。”

心语

几十年过去了,我忘掉了许多事,可就是没有忘记外祖母说过的那个词——“心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明白了它的意思,也知道“心语”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重要。这种语言许多时候比说出来的话分量更重,很重很重。“心语”需要好好听,需要一副特殊的耳朵,不,它需要用心去听。

人和动物之间,人和人之间,常常要通过这一特异的语言去沟通。

我们爱一个人,有时说不出,就使用“心语”。对方听到了,也回以“心语”。说出来的话会和“心语”不一样,所以常常要以“心语”为准。由于“心语”的存在,许多爱就发生了,想挡都挡不住。有一个好朋友告诉我:他年轻时真是爱一个姑娘啊,可是因为爱得太深,见了面反而说不出,憋得脸红脖子粗,后来只能用“心语”。结果对方是一个不擅长听“心语”的人,最后就把一生的大事给耽误了。他说,其实对方也是爱他的,只是不好意思说,后来都分别有了家庭,这才变得大大咧咧的,说出了当年的失误。“你看,生生耽误了这么大的事。”

我对孩子说:“我们的融融虽然不会说话,但我能听懂它的‘心语’。”“那当然了,它的眼睛会说话。”我想说:“是的,但我这里指的是另一种说话方式,那是源于心的深处。”我没有说出来。

融融在我们家里已经过了周岁生日,个子更大了,称一下体重,已经超过了十斤。我兴奋无比,后来就干脆叫它“十斤大融”了。它对这个增加了修饰词的新名似乎不太习惯,瞥我一眼,好像在问:“发生了什么情况?”我刮刮它的鼻子:“夸你呢!”

我觉得家里自从有了这个特别的成员,就开始发生某种变化。这是一种难言的化学变化:一种特别的安定和安慰感、信任感,慢慢出现并日益增加。若有若无的空荡荡的感觉,偶然出现的急切,似乎都在消失;孤独,这种所有人都无法根治的现代病,携带终生的疾病,在我们这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甚至可以说被治愈了大半。

当我就近看着它蔚蓝的眼睛,当我握住它软软的小手,当我碰到它圆圆的精致的小鼻子,我只能说,一颗心已经在融化的边缘。融融是一切美的叠加,是我愿意说出的为数不多的完美的代名词。我们将为它付出更多。可我们暂时还没有机会为它做太多的事。我们和它一定是彼此需要的,弄懂这个也并不容易。它似乎没有做什么,整日清闲,却在为我们做更大更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我们自己难以完成的。

外地朋友养了三只猫,他发来它们安闲休息的几张照片,附言说:“它们平时就这样,什么事也不管。”我不知道他想让它们管什么事。看它们闲适的样子,真的有些懒洋洋的。我想着他的话,稍稍总结了一下融融,然后如实回道:“我们融融不是这样,它负责总的观察。”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它每天在家里走动数次,像散步也像“巡视”。它要走遍每个角落,认真看过之后才作罢。至少到现在,它已经帮我们办了几件大事:两次忘了带大门钥匙,正在焦烦之时,是它从里面为我们打开;三次疏忽了放过滤水的龙头,是它赶来提醒我们,从而避免了三场水漫。还有几次厨房里的小失误,也都是它首先发现并及时呼叫我们。平时门铃响、电话铃响,都是它最先做出反应,起而立行,在前面引导。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因为所有能够说清的、近在眼前的现实生活的助益都不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不可缺失的生命参照,让我们想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生命,它们既与我们不同,又是何等相似。正是这种不同生命的结伴而行,使我们稍稍放心了一些。世界太大了,未知太多了,我们和它们在一起,彼此对视,就是最大的相互关照。当我们望向它们陌生而又熟悉的眼睛时,觉得这一对心灵的窗户是那么明亮、深邃和遥远,它通向的才是真正的远方。那个远方有什么?是期待还是应许?我们不能一一回答,那就留下这些神秘的问询,慢慢理解和领悟吧。

生命都是有责任的。我们自己常常谈论责任,而动物,比如猫,它们不会。但它们也摆脱不了责任,因为凡是生命都没有例外。但是它们真正的责任往往是隐而不彰的。在农村小院里,一只猫的职责会被告知:好好捕鼠。城里的猫大半没有这种紧迫的任务,可是它仍然有自己的责任,那就是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存在。这如同人的最大责任,就是活得更像一个人的道理一样。

我爱融融许多的姿态、许多的时刻,但我最爱它独自思索的模样。这时候我好像听到了它的心语:“请暂时不要打扰我,我需要想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思想

人和它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想事情的时候不愿被打扰。我们知道,人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能力的不同。这种能力的大小,可以从不受打扰的时间多少去判断。有的人非常善于思考,所以会长时间待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有自己独处的空间。而有的人很少这样,总是和许多人待在一起,吵吵闹闹的。有个十八世纪的法国人叫蒙田,他因为需要集中思考很多问题,一般的时间和空间已不够用,就专门垒了一座古堡,将自己囚禁起来,绝不出门。他一口气自我囚禁了十年,然后才走出古堡。这十年中,他考虑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并获得了明晰准确的答案。

在我所见过的动物中,猫无疑是最善于思考的,这个大概是不争的事实。它们为了找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可以说用尽了办法,有时不得不在主人家里东躲西藏。它们除去睡眠,大量时间都用来思考。越是优秀的猫,越是长于独处。融融思考时当然要避开打扰,并且会因为思考的深度而不断变换姿势:一般的思考是偏卧;再认真一点就要伏卧;最严肃的时刻,它一定要端坐。当它昂首挺胸坐在那里,两只前爪立定,眯上眼睛或坚定地望着一个方向,那就是十分投入地思想,想一些十分重大的事情了。

我们会想象一下它平时想些什么,通常这是让人好奇的。进入它脑海的内容可能是十分繁杂的,它经历的事情,它想象的事情,会纷至沓来。比如它会想念双亲和兄妹,想小时候的事情,某些印象和场景会往复闪回。它会难过、怀念和留恋。因为它再也见不到它们,这是任何生命都要面对的痛楚和缺憾。人的自私和粗暴专横,对一个异类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各种美食和玩具,优厚的物质条件,也许都不足以抵消它们的痛苦。有人可能认为动物们是没有精神的,这种认识多么粗陋,甚至是残忍的缘起和由来。它们不仅有精神,而且观察下来,在某些方面、某个单项,很可能还要优于人类。它们的单纯和专一,忠诚和质朴,许多人都有深刻的感受,并时常被打动。

“它会想起许多,从记事起的所有经历,一幕一幕,就像做梦一样。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想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对来访的朋友说。“会有这么复杂?”“凡是生命,都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也一样。”我这样推断。朋友叹气:“它想那么多,也无法告诉我们,真可怜啊。”“是的,我们也一样。我们想得也很多,可是也没法告诉别人。我们大多数的想法都只能留在心里,这和融融是一样的。我们想的许多事情好像也没用,但还是要想。看来人只要活着,就要想。”“‘我思故我在’?”“是的,对应一下,就是‘猫思故猫在’。”

“你現在正思考什么?能告诉我吗?”融融的眼睛转过来,好像在向我发问。

我在心里回答它:“哦,我又想到了那座茅屋,我们家,我小时候。我在想小獾胡离开后,我们家养过的所有动物。它们很多,我说过,都是各种原因先后离开了。在许多时候,人是没有能力保护它们的,根本无法尽到自己的责任。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把它弄到身边来?因为自私?当然。可是我要说的是,一切还没有这样简单,其中更重要的,还是因为爱。这不是一般的爱,而是难以忍受、日思夜想,非要和它们在一起、非要相守和厮磨不可的那种欲望。当这种心情变得越来越急切的时候,就再也无法阻止了,就会去找它们、抱它们。当时,就是这些复杂的原因,我才犯下一个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它听不到我的声音,这目光却送来一种抚慰,好像在说:“我听着呢,我想它们不会责怪你的。”我低下头,不敢迎视这眼睛。我一直觉得、仿佛觉得,它知道它们,它就是它们派出的一个代表。尽管这样,我知道自己要讲的,像小獾胡的故事后半部分,是最不适合融融听的。是的,最后我只能说给家人和自己。我即便不讲,也会一遍遍想起那些往事,不想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我正在做一件事情,可是不知怎么就出神了,定定地望向一个方向,这姿势和融融是一样的。是的,我在思考。我思考的时候也不想让人打扰。

无边无际的思考让人疲惫,可是没法停下来。我当然知道,自己的许多思考都是无用的,但也像一只猫那样,思想本身是无法终止的。

小香狗

我在想自己拥有过的那些动物朋友,与它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一双双眼睛,那么明亮、聪明、智慧、纯洁。主要是纯洁。那是没有一丝杂质的眸子透出的。这世上的人,他们的心灵之窗,如果有动物投向世间的清洁和透彻,就一定是最了不起的。当然凡是一个生命,他(它)的目光也不可能尽是如此,要看不同的时刻和场景。有时会悲伤、痛苦和疑惑,甚至是恐惧。但就动物们来说,除了个别攫取和掠夺的凶兽,它们的目光总是少有狡黠。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我们有益的朋友。

我没有见过海边人常常说到的妖怪,不知道它们的眼睛是怎样的。奇怪的是,我想象中的妖怪们除了令人害怕,却未必可恨。我听说妖怪当中,残忍的只是极少数“悍妖”,一般的妖怪不过是喜欢恶作剧,逗弄人,而且大多是因为不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性,才酿成了大祸。妖怪们十有八九是有趣的家伙,用书上的话说,个个都很幽默。

痛失小獾胡之后,我像丢了魂魄的人,整日在林子里游荡,连好朋友壮壮都无法劝解。我故意走向林子深处,不把外祖母的警告当一回事。这时心里有一股倔劲儿,就是什么都不在乎;我还想过,如果自己有一支枪,在林子里遇到“黑煞”,真的会跟他开火。

有一天壮壮告诉我,他爷爷的一个朋友看管一个小葡萄园,那里养了一只狗,刚刚生了一窝小狗。“它们一共三只,俊得呀!”壮壮喊着。我们毫无耽搁地上路,一口气穿过了大片林子。啊,真的有个小园子,葡萄收过了,有零星的小穗子还挂在架子上。一进园子,壮壮就很在行地寻找紫色的葡萄,不停地往嘴里填。我也吃了一些,甜极了。我们吃了很多葡萄,直到不远处响起了狗叫声,我们才迎着声音跑去。

看园人的小屋前有一只大狗,鼓着嘴巴看我们。它认识壮壮,尾巴摇着。壮壮喊它的名字:“双双。”我这样喊时,它看看我,甩甩头:“哼也。”壮壮抚摸它,它高兴得飞快踏动前爪。一个老人从屋里出来,壮壮说:“看小狗看小狗。”说着直接往双双的窝里拱,身子还没有进去,一个大绒球就滚出来了。我惊呆了:天哪,这么漂亮的小胖狗。

原来只有这一只了,另外两只已经被园艺场的人领养了。老人说这只太好了,谁也不送了,舍不得。

我和壮壮盯着小花狗,一声不吭。它身上是白地儿,一个个深棕色的斑块,看上去像一朵朵大花。它快活极了,一直在扭动,在笑,前爪笨拙地抬动。“这是我的小老虎,”老人抱起它,蹭着它的鼻子,“它有一股香气!”我和壮壮马上挤过去嗅,啊,真的,那香味就像刚刚变红的苹果。

壮壮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绷起嘴巴:“怎么回事?告诉你吧,一千只狗里面才有一只这样的,小香狗。”

我和壮壮再次拥上去嗅。真的啊,一股香味时浓时淡。我们争着抱它,嗅它。它在怀中乱扭。老人说:“‘花虎’,对两个小哥哥好些,他们喜欢你哩!”它看看老人,舔着嘴唇,只安静了一秒,又扭动起来。

犯错

从小葡萄园回来后,我的脑子里总是闪跳着那只“花虎”,无心做什么。夜里梦见它躺在我们炕上,像小獾胡一样。我白天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那个小葡萄园。我和壮壮一起,或自己,在园子里一待就是一天。老人说:“管你们饭倒是小事,家里人会骂我哩。”他这样咕哝,我们像没有听见。“花虎”长得真快,转眼成了一尺多长,还是圆滚滚的,而且比过去更可爱了。老人将一颗鸡蛋放远一点,说:“给我拾了来。”它欣然走去,小心翼翼地张大嘴巴含住鸡蛋,叼到老人跟前,并特意把头贴紧地面,一点一点松开嘴巴。鸡蛋完好无损。

老人的每一句话它似乎都懂,说一句“握手”,它马上把前爪放到手里,接受一下下拉動;说一句“立定”,它立即表情肃穆地前爪并拢;说一声“向右看齐”,它就昂头挺胸,把脸向右边一甩。我和壮壮拍手,拥住它,将它毛茸茸的额头贴在脸上。这样一声不吭地拥紧,直到它受不了,从怀中费力地挣出。

天黑了才不得不离开。回去的路上,我们都在想怎样将“花虎”领回家去。“我们央求老人看看,实在不行,再想法把它偷走。”壮壮说。我还没有想好,只知道一定要得到它。壮壮挠着头,眨着大眼:“爷爷那儿有酒,偷些酒给他,他一高兴,说不定就能把‘花虎’给咱!”我的眼睛一亮,觉得真是这个道理。壮壮好样的。

我们说办就办。第二天壮壮偷了一些酒,用一个葫芦装了,一起去小葡萄园。老人没有打开葫芦塞子就知道是酒,欢天喜地搂在怀里:“我没看走眼,真是两个好孩子啊!”说完打开塞子灌下一口,凝凝神:“酒不孬!”他一连喝了好几口,把葫芦揣进怀里,咕哝着:“好东西也莫要一口吞呀。”

尽管这样说,他还要时不时饮一口,不到中午舌头就大了。我和壮壮笑了。他走路摇晃时,我们就提出了领走“花虎”的要求。老人的眼睛立刻变得尖利利的,脸一板:“那不中!”

我们无精打采地从小葡萄园回来了。壮壮说:“完了,酒都不管事儿,就什么办法都没了。爷爷说那人是个酒鬼,喝了这么多酒还不答应,大概不成了。”我一路没有吭声,在想办法。一路没有想出来,回家接着想,直到半夜还是没有想出来。

这样过去几天,我们再也忍不住,又去了小葡萄园。老人见了我们神情振作了一下,但很快又不愿说话了。我们知道那是缺酒的缘故,不理他,只和“花虎”玩,轮流抱它。它几乎一个钟头里没能四蹄沾地,哼哼着,看着老人。老人抱怨:“喜欢,也不能这么玩吧?”我们还是不放手。老人看看远处,搓一下胡子,突然问:“还能拿些酒来?”壮壮说:“能。不过爷爷发现了会打我的。”老人看着一个方向,那是壮壮爷爷的园子。这样待了一会儿,老人说:“这么着,你们要能找些酒来,就把‘花虎’抱走几天;找不来,再别来了。”

我看了一眼壮壮,在心里说:“多么狡猾啊,这一招真绝!”壮壮皱着眉头,哭丧着脸:“你就是让我们去偷呗!”

老人脸上有了一点笑容:“那我不管。”

我和壮壮去葡萄架下商量了一会儿,回头对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我们能带来一些酒,那么“花虎”就得长时间和我们在一起。他不吭声,我就说:“快答应了吧,你已经有了一个双双了。”老人犹豫了一会儿,咬咬牙说:“那就这么办吧!哎呀,哎呀!”他像肚子痛似的,哼了起来。

接下来就看壮壮的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星期后,壮壮两手背在身后,表情十分严肃,我知道得手了。果然,他转过身,倒背的手中有一个大酒葫芦。

这事儿真是棒极了。

小葡萄园里的交换总算顺利:老人接过酒,把“花虎”交给我们。他擦眼抹泪的,将葫芦对在嘴上饮了一口,说:“你俩待它有一点儿不好,会遭雷劈的。”我吓得伸舌头。壮壮说:“嗯,遭雷劈。”

我们那会儿一点都不敢拖延,抱着“花虎”就跑。我们一阵风似的穿过一片林子,大口喘着闯进小院,一进门就大呼小叫。外祖母惊奇地从屋里出来,当她发现了我怀中的小家伙时,嘴巴再也合不拢。她抚摸它,亲它的额头,连连说:“天哪,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俊的,从来没有。”把“花虎”放在了地上,奇怪到极点的,它竟然对这里没有多少陌生感,转了一圈,然后径直站到了外祖母跟前,仰脸看着,尾巴轻轻摇动。

夜里,我们把它放到炕上,让它在枕边躺下。外祖母的手一直抚在它的身上。大约是半夜了,我们都没有睡。她翻个身,悄声说了一句:“孩子,你又犯了一个大错。”

别无他法

在第一缕霞光里,外祖母扫着小院,“花虎”扭动着走近,她就抱起来。她看着它的眼睛,竟然像我和壮壮做过的那样,贴近它的鼻子长长地吸气:“真香。”她长时间盯着它,抚摸,放到地上,咕哝:“你是一个小花孩儿,你是咱们家一朵会跑的花儿啊!”它和她对视,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外祖母被这副认真的样子逗笑了,不顾一切地将它再次抱到怀里,摇晃着,眯着眼:“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孩子!”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不再出声,长时间闭着眼睛。

我害怕她说出什么,害怕一个不可接受的决定。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总是想小獾胡,夜里睡不着,坐起来,看着窗外的满天星星说:“我们连自己都难保平安,还怎么敢收养你!不敢了,不敢了。”

“花虎”去一边玩时,外祖母把我引到屋里。她细细地了解有关“花虎”的各种事情、那个小葡萄园和那个老人。她不再说什么,神色低沉,这让我害怕了。她拉住我的手:“孩子,咱们再喜欢它几天,就送回吧。”我最担心的就是这句话。我怕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就很难更改。我转过身,不想让她看到自己哭出来。我险些放声大哭。她肯定是整整想了好几天,才说出今天的这个决定。我央求:“就养一个星期,不,十天。”

她没有说什么,到院里去了。大概她在心里认可了。

我抓紧时间和“花虎”在一起。我故意让它离外祖母很近,让她闻到它的香味。她常常忍不住接到怀里,脸对脸看着。这时她的神情是严肃的。它一潭清水似的眼睛里有什么在闪烁,突然,两只前爪举起,一下抱住了她的脖子。外祖母眯上眼,足足有好几分钟。她和它一块儿晃动着,眯着眼。

十天快要过去。想一想送走它的日子,这座小院会多么空荡。壮壮每天都来,告诉我们一些事:小葡萄园里的老人一喝上酒就忘了别的,这小家伙差不多就是我们的了。我没有说外祖母的决定,只是看着它。它偶尔出神,向着东北方向走几步,然后停住。壮壮对它细声细气地说:“这是你的家。你知道长大了总要离开妈妈,不是吗?”

第九天的时候,我和“花虎”去林子里走了很久。我们沿着当年和小獾胡走过的路线往前。它不时低头嗅着,然后仰脸看我。我听说它们有一个最大的本事,只要嗅一下,就能得知这里发生的故事。如果真的这么神奇,那么它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只可爱的猫、一个人。可是这林子里来来往往的各种动物和人太多了,它心里能装得下这么多故事吗?在那棵浓旺的石楠树下,我再次看到了一个破旧的草窝,已经没有任何主人。它坐在草窝旁嗅着,沉思着,神情凝重。

回家时已近黃昏。饭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小院。“花虎”还没有进门就卷着小舌头,一阵小跑走在前边。它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它顶开小栅栏门,无比惊讶地看着从屋里走出的人:妈妈。我大步跑过去。妈妈一手揽住我,一手将挨近的小家伙拥在怀中。它舔妈妈的手,整个身体拧成了花,仿佛早就是老朋友了。我让它做一些娴熟的事情:握手、站立和跳跃、取物。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啊,它太聪明了!”

我对妈妈说出了外祖母那个令人痛苦的决定,她没有说什么。好像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我说:“我和壮壮会经常送它去葡萄园,就算我们和那个老人一起养的,这总可以了吧?”这个理由是我在林子里想出来的,也是最后的办法了。我希望妈妈能帮助我。我一再重复,她说:“让我们试试看。”

这天夜晚月亮很大。我们就像过中秋节一样,在小院里摆上木桌。“花虎”像大家一样,也在桌旁占据了一个位置,而且坐得很直。妈妈对外祖母说:“它的餐具在哪儿?”还没等她开口,我就把屋角的一个陶碗和瓷碟取来,放在它的面前。妈妈给它夹菜,又在另一个钵里添了汤。可它并不用餐,而是等我们端起碗时,才轻轻地舔食钵里的汤。它吃东西的声音非常小。外祖母在妈妈耳旁说:“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晚饭后我们都不想回屋。妈妈每次回家都要讲讲园艺场里的事,然后才是我和外祖母谈家里的事、林子里的事。妈妈趁这时说出了我的主意:与小葡萄园的老人合养“花虎”,这样就是双份的责任了。我灵机一动,插话:“还有壮壮,三家一起。”

外祖母比谁都聪明。她未置可否,只微笑着看“花虎”。它并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像一个人那样安坐,听大家说话,眼睛随说话人的改变而移动。它与外祖母对视,那目光终于让她受不了,她只得离开座位将它抱起,像以前那样把下巴抵上它的额头。

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一边。她看着空中的月亮,说:“我们真的没有别的办法,没有。”

蓝色山影

我与“花虎”形影不离的日子开始了。“你俩去哪儿了?”“你俩该吃饭了!”“你俩别闹了!”这是外祖母挂在嘴边的话,她总是将我们连在一起说事儿。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在一起待的时间太长了。除了白天要一块儿玩、干活,夜里还要靠在一起睡觉,就和小獾胡当年一样。外祖母对它心疼却也刻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猫是炕上物,狗是地上物。”意思是,狗不应该在炕上睡觉。可她尽管这样说,也还是让它蜷在炕上,和我一块儿抚摸它,还像过去那样讲故事。她为了表示自己仍旧是按规矩办事的人,就加一句:“它还小。等它长大以后,再到下边睡。”

夜晚变得有趣,变得像一个个节日。因为有了外祖母的故事,就什么都有了。有的故事多少有点重复,我知道这种重复是必需的,因为她还要照顾到刚来的“花虎”。它听得十分专注,没有一次表现出烦腻和走神,总是静静地听着。我如果听到了熟悉的部分,就能提前知道下面的情节,这时就会看一下它的表情,于是看到了一个目不转睛、头稍稍探向前边的故事迷。它听到高兴的地方摇头晃脑,就差没有鼓掌了。我不得不小声问外祖母:“难道它真的听懂了?”她反问我一句:“你真的听懂了?”我的脸火辣辣的。

外祖母,仍然要说到外祖父。那个男人令我着迷,我知道这个人对我异常重要:没有他就没有我。这是我判断对我是否重要的一个简单方法,即推论一下,这个人的存在,能不能决定我的存在?这样推算一下,就能发现许多亲人太重要了。外祖父是一个纯洁而又坚强的男人,无比英俊。外祖母爱着的男人肯定是英俊的。他勇敢、正直、有信仰。最吸引我的还有一件大事儿:他无比热爱或喜欢动物。他喜欢各种动物,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外祖母讲起了一只早产的小羊:外祖父当时正处于十分焦灼的日子,因为他正在为前线抗敌的战士筹措枪支;但即便这样,他还是亲手饲喂那只小羊,怕它冻坏,夜里把它抱到被窝里睡觉。

我听到这里,一转脸,正看到“花虎”亮晶晶的眼睛。我拉近了它,对外祖母申请说:“我想亲一下‘花虎’。”外祖母马上转身,伸手挡在了我和它之间:“使不得!”“为什么?”她的手还是挡在那儿:“你姥爷那么喜欢它们,但从来没有嘴对嘴亲过。他是医生,知道一个道理,它们和人的口腔细菌群落不一样,亲了会嗓子痛。”“它的小嘴多么干净!”我一点都不信。“那是两回事。孩子,我以前就说过,使不得。”

“使不得”这三个字是她说惯了的,那等于断然否决。我只好放弃了。可我心里痒痒的。我要自己想开一点,找个理由,于是就说:“猫和狗的嘴巴一样,闭上很小,张开很大。我亲不动它。”可是我不想告诉她的是,私下里,无论是以前的小獾胡还是现在的“花虎”,都亲过我的脸。如果恰好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突如其来的一亲会让我流泪,比如我在想爸爸的时候。不过我们真的没有嘴对嘴亲过,因为外祖母总说“使不得”。

白天和它一起去林子里。因为它的陪伴,我可以走到两百步之外。在林隙间的草地上,阳光把它浑身照得亮灿灿的,它仰脸眯眼的模样真是让人受不了。我一凑近,它湿漉漉的鼻头和嘴巴就会印在我的腮部,我赶紧说一句:“使不得。”我们比赛跑步,它竟然能像一匹小马那样跳腾,两只耳朵向后贴紧,唰唰冲到了前边。我又和它比赛爬树。这一次它甘拜下风,坐着看我爬上了一棵大杨树。它在下边呼唤,我却被远处那片蓝色的山影迷住了。那是爸爸的大山。

我想象他再次归来的日子,一定该是冬天了。踏着一地银霜或大雪,他走啊走啊,走上两天再加半个夜晚,才能踏进小院。他第一眼看到的会是“花虎”,他会抱住它,让它热乎乎的身体温暖自己。我会尽可能让他和它多亲近一会儿。

雨后采菇

夏末雨后,经过一天好阳光,正是采蘑菇的时候。外祖母让我留下看门,然后包上头巾,提上柳篮去林子里了。她要去的地方远不止二百步远,因为她什么都不怕,更没有迷过路。她在这方面比得上采药人老广,胆子和猎人差不多,可以独自一人走穿整片大林子。外祖母心里的故事多,其中有一半是亲身经历的。她叮嘱我几句,就要出门了。“花虎”站在院子当中,看看我又看看她,两只前爪踏动不停。我说:“你也去吧,当个警卫。”它听懂了,高兴得跳起来。

她领上它走了。我在门口看着,恨不得追上去。没有办法,必须留在家里。

屋子外边传来一阵阵鸟叫,好像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的鸟,那真是各种各样,我知道它们大大小小,花花绿绿,在林子里玩得快活极了。我以前问过壮壮:林子里什么鸟飞得最高?他答:云雀。我说:错了,是鹰。我又问什么鸟最大。他答:老野鸡。我说:错了,是大灰鹳。我见过这种大鸟,它是从北边什么地方路过这里的,站在水渠边上比我还高。我还见过一种有大翎子的红白两色的鸟,还以为是传说中的凤凰呢,急火火地跑回家告诉外祖母,她说是“绶带鸟”。“没有比你姥姥更渊博的人了。”妈妈这样说。外祖母不仅知识多,故事多,还能从林子里带回无数惊喜。她找到的果子、野蜜、光滑的小贝壳,能让人高兴得蹦起来。她有时还能带回一只比毛茸茸的小鸡还要小的鹌鹑,比鸡蛋还要小的刺猬。这些活灵灵的小动物让我忘掉一切,连觉都不想睡了。可惜她帮我把它们喂大之后,就一定要放回林子里。只有一次是个例外,她带回家一只刚长出一层绒毛的小麻雀,一点点养大,可是当我们像过去一样将它放回林子时,它却无论如何不肯:转一圈又飞回来。就这样,这只麻雀一直在小院里进进出出两年多,最后才飞走了。

我正听着鸟儿吵闹,想着一些事情,突然被一声枪响惊到了。我跳起来,跑出院门。枪声又接连响了两次,就在北边不远。我马上想到了外祖母和跟在她身边的“花虎”。来了猎人?不过他们只在秋天才到林子里来。我想迎着枪声跑过去,可又不能扔下茅屋。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无法待在家里。

我把屋门和栅栏门关好,然后向北跑去。再也没有听到枪声。地上真的有了蘑菇,可我无心采它。外祖母要采的是最肥的松蘑或柳菇。一只老獾懒洋洋地从前边的荻草丛里走过,我喊了一声,它止住了步子,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了看,然后不紧不慢地往前走去了。棕色草兔摇着雪白的尾巴,箭一般射向远处。在一棵老橡树上,我看到了一只打瞌睡的猫头鹰,它银灰色的大脸真好看。我知道这时候它有点傻傻的,但并不想捉弄它。我喜欢它的模样,这一次就近看了一会儿。

我不知道外祖母走到了哪里。老野鸡的叫声好像在发出召唤,我总是不知不觉地迎着它的叫声走去。以前有好多次,我和壮壮试过,只要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下去,就会碰见想不到的好運气。比如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过野葡萄、大花红果,还有从未见过的彩色大鸟。老野鸡喊:“渴啊!渴啊!”我们听了就觉得口渴,就要不停地摘野果子吃,所以每次从林中出来都染成了紫嘴唇。这样往前走了一会儿,老野鸡的叫声依旧很远,这是它们的魔法。我迎着它喊:“渴啊!渴啊!”

正喊着,突然前边的灌木摇晃起来,跳出来的是“花虎”,它飞一样跃出。它扑到我身上,紧紧抱住了我的腰。它不停地亲吻我的脸,我躲闪着,嘴巴还是被它碰到了。它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转身在前边领路,跑远一点又折回来,跳着,欢呼着。

外祖母的花头巾在树隙里闪动。她手中的篮子已经装了满满的大蘑菇,全是金黄色的好东西。我离老远就喊:“我听见打枪了!”她看看东北方向,伸手指了一下。我放轻脚步走过去。

原来那会儿她和“花虎”正在低头采蘑菇,“它也是干这个的好手,”她说,“它总是比我早一步发现蘑菇,站在跟前等我去采,有时还会叼过来。”外祖母抚摸着它告诉我,“正采着,从那边蹿出几个人,扛着猎枪。他们用枪指着我,指着它,我赶紧护住了它。”外祖母说着,呼吸急促起来。

“怎么回事?”我着急了。

“他們大概是‘黑煞’一伙的。好生生的林子啊,被他们糟蹋了。他们骂人,还把我的蘑菇倒在地上,问我刚才看见了什么。我说,看见了蘑菇。他们用脚踩踏蘑菇,就差点儿没有动手打人了。这时候其中的一个往天上一指,那儿飘着一个白东西,他们就迎着它跑去了。他们一直往天上打枪,打了好几枪。”

我愣住了。“花虎”看看外祖母,又看看我。它那会儿肯定吓坏了。我说:“也许他们遇到了妖怪?”

“他们胡作非为,可比妖怪坏多了。”外祖母撩起衣襟擦擦脸,准备回家了。

命令

从那以后,外祖母再也不到林子里采蘑菇了。我们小屋周边也有蘑菇,但不像林子深处那么多。以前我们总是采来很多蘑菇,晒干交给老广,他会带到村子里卖掉,再给我们捎回一些日用品。

天开始凉爽了,秋天快来了。多好的季节啊,外祖母却阻止我和“花虎”去林子里。所有的野果都熟了,许多野物也在等我们,它们已经认识了我和“花虎”,有时候我们正在树下玩,大鸟就故意投下橡子打我们的头,真疼啊。这个秋天就生生被那些打枪的人糟蹋了。老广来过几次,他带来一些吓人的消息,说一声“大婶子啊”,然后就讲海边发生的事情。“‘黑煞’和打鱼人干架了,看鱼铺的老头赶去拉架,被‘黑煞’一头撞断了好几根肋骨。他那一伙提枪拿棍的,一路喊啊打啊!”

老广讲这些的时候,外祖母就把我和“花虎”支开,说:“走去,小孩子家自己玩去。”可我还是听到了不少。我最恨的就是那个又矮又黑的凶神,恨死了他。我常常想起他用枪指着外祖母的样子。

就在老广走后的一天,壮壮爷爷突然浑身大汗跑进了我们小院:他从来不到我们家来,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果然,他说出的话差点把我们吓坏。外祖母张开的嘴巴长时间合不上,有些发呆。壮壮爷爷不得不重复一遍刚才的话:从上边传下来的,说是统一下了打狗令,要在三天内杀掉所有的狗,别人下不得手,“黑煞”那一伙从南边村子开始动手。

我的头蒙了。外祖母声音发抖:“那,那你园子里的狗,还有,那只小葡萄园里的狗怎么办?”“这是‘工作犬’,场里说一个园子留一只。”

外祖母坐在了地上。壮壮爷爷去拉她,没有拉起来。我们一起把她搀起来。“花虎”拱在她的怀里,一动不动。壮壮爷爷盯了它两眼,背过身去。我的头一直蒙着,好像听到林子里全是哭号的声音,仔细听听,又消失了。“怎么办怎么办?”外祖母只低头重复这一句话,一直在说,说个不停。

天黑下来,壮壮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屋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都不说话,也忘了做饭和吃饭的事。“怎么办?”这句话钻到了我的心里,在那儿不停地喊叫。快到深夜了,有人推门进来,不是别人,正是小葡萄园的老人。他急急送达的还是同一个消息,说:“‘黑煞’撒开人马了,估计这两天就会干完。园艺场和林场都接到信儿了,多余的一只不留。”他说着,狠狠点一下头:“林场的那个副场长是当过兵的人,他养了两只大黄狗,有人要他除掉一只,他说:‘来吧,谁敢动它们一根手指,我立马就把他毙了!’他是说到做到的,他早年上过战场。”

我对那个场长钦佩到了极点。

老人和外祖母商量各种办法:将“花虎”送到外乡藏起,找人求情。什么办法都想了一遍,最后觉得都没用。我哭出了声音,外祖母立刻喝了一声:“闭嘴!”我立刻不哭了。她从来没有这样严厉过。“花虎”紧紧伏在她的腿上。夜越来越深了,已经快到凌晨。老人在屋里走着,慢慢转过身说:“大婶子,我倒有个主意,也许不太靠谱。你看,是不是带它去河西?谁见了它都得心软!那个场长如果收留了,谁还敢动它?”

我跳起来。外祖母低下头,搂紧了“花虎”。屋里静得吓人。天快亮了。老人还是在屋里走个不停。外祖母开始往头上包那条花巾,又找出一根带子,是牵“花虎”用的。要去河西了,要走很远的路,可再远我们也不怕。她转头看着我,大概想让我留下看家。可我一定要和她一起。她没有说什么。是的,这时候家已经不算什么了。

我们刚要从屋里出来,栅栏门就啪啦一声被撞开,闯进来的是两个男人,一个手提了棒子,一个端了猎枪,是“黑煞”的人。那个提棒子的谁也不看,指着“花虎”对外祖母喊:“听说了吧?这是命令!”外祖母用身体挡住瑟瑟发抖的“花虎”,大喊大叫起来。我听不清她在喊什么,只觉得血涌到头顶,反身护住了“花虎”。另一个人把枪端平了,咬牙噘嘴,在我和外祖母之间转着,只想找个机会开火。

外祖母干脆把整个身体伏到了“花虎”身上,声音一点也不抖了,盯住他们说:“来吧,除非你们连我和外孙一块儿杀了。”

老人跳着,挡在那两个人与我们之间,不停地摆手,说了什么,一句都听不清。那两个人进一步退一步,无法下手。端枪的人最后把枪背了,掐着腰说:“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头儿知道了,他会让你们自己把活儿干了。”说完一摆手:“走!”

去河西

我们出门了。外祖母抱起“花虎”,走得踉踉跄跄。身后的栅栏门没有关,一切都不管不顾了。小葡萄园的老人陪我们走了一程,指点着林场的方向,然后又匆匆往回赶。他不放心双双。天还没亮,灌木和葛藤几次把我们绊倒。“花虎”的眼睛在夜里亮晶晶的,它看一天星星,好像泪水蒙蒙。外祖母不说一句话,一直疾走。

天亮了。“花虎”从外祖母怀中挣出,一直不离我们左右。外祖母给它系上脖扣,牵着它。我看着不发一声的外祖母,心怦怦跳。林场就在河西,要设法过河才行。河西就是真正的远方了。我一路都在想那个即将见到的人,那个养了两只大黄狗的副场长,想着他那句又威风又霸气的话。他一定是特别喜欢狗的人,他一定会收留“花虎”。一个正常的人怎么会舍弃它,眼看着它落在“黑煞”手里?我不相信。

太阳升到了大树半腰,我们已经走了很久。外祖母不时地看看太阳,担心走错了方向。只要一直向西,就会找到那条河,过了河,再找林场场部就容易了。树木越来越高,从南边吹来的风好像也变大了,一股湿气扑在脸上。外祖母站住了,轻声说:“听。”听到了,啊,那是隐隐的流水声。我跑起来。

第一次看到这条大河。不太高的堤上长满了大小树木,堤内是密密的蒲苇。各种水鸟在飞,水里有嗵嗵跳鱼。我们到处寻找河桥,先是向北走了一段,然后又折向南。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是一条窄窄的木桥。小桥走上去滑滑的颤颤的,“花虎”却一下子高兴了许多,仰脸看我们,跳跃了几下。过了河,遇到一个背了青草的老人,外祖母赶紧向他打听场部怎么走。老人往西北方指一下:“过了那片柳林就到,不远了。”

还没有走穿柳林,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院落:差不多全是红砖平房,靠西边墙根有一座两层楼房,也是红砖垒成的。院里人来人往,有人一见“花虎”就站住不动,张大嘴巴看着。外祖母说是找副场长的,有人就说:“噢,郑撸子。”外祖母谢过他们,往楼房那儿走去。

在楼旁的一座小平房里,我们见到了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眼男人,有四五十岁,衣衫有些脏。外祖母说:“郑场长您好!”他一皱眉头:“找我?干什么的?”外祖母好像有些慌。她用力镇定自己,从头开始说。他不作声。我听到了狗的哈气声,发现“花虎”警觉地往一旁望着。郑撸子还是不说话,起身出门。我们赶紧跟着他出来。

原来小屋旁就是一个很宽敞的狗窝,从里面出来两只大黄狗,冲着我们叫起来。主人做一个威吓的手势,它们立刻不出声了,发出“哼哼”的声音。

郑撸子蹲下来看着“花虎”,还是不吭一声。外祖母说“求求您”“全靠您了”,我也随上说这样的话,差点没有哭出来。可是这个男人还是没有一声应允。我哭了。他不理我。这样过去半个多钟头,他站了起来,同时把披的一件大衣撩到一边:我和外祖母都看到了他腰上的一把短枪,也像自制的“鸡捣米”。他把牵“花虎”的绳子接到手里,系到一边的木桩上。外祖母脸上流下了两行长泪。我明白,郑撸子收下了“花虎”。

“它要会说话多好啊!不过它什么都懂!”外祖母一边说,一边给郑撸子作揖鞠躬。

“放我这儿就得了,嗯!”他拍了拍腰上的枪,然后骂了一句吓人的粗话。

枪声

我们回到茅屋已经是半上午时分,发现屋后屋前都站了拿棒子和背枪的人。他们一见我和外祖母就大呼小叫起来。从一旁走来一个人,这人走路无声无响,是“黑煞”。他盯着外祖母,说:“今儿个找不到,我会让山里那个人回来找,你信不信?”他掐着腰,比外祖母还要矮一截,兩颗板牙扣紧下唇。

外祖母冷着脸回道:“他还没见过它一眼呢。我们刚刚也是到林子找它的,是你的人把它吓跑了。”

“黑煞”朝一边的人喊:“这好办!咱有枪,有棒子有刀,还跑得了一只畜生?”说着伸手狠狠点一下外祖母的额头,“你给我等着!”

他们走开了。我们在外面站了很长时间才回到屋里。家里已经被翻遍了,地上全是跌碎的碗碟。外祖母脸上有了一丝笑容。我知道她的一颗心放下了。

两天后壮壮和爷爷、小葡萄园的老人,都来了。当他们得知“郑撸子”收下了“花虎”,高兴极了。他们走后老广也来了,一进门脸就阴着。我告诉了他前后经过,他这才吐出一口气。他骂起来,说南边村子、四周的村子,这两天都在打杀。“那都是‘黑煞’的人,狠哪。狗的主人骂、跪下求情,都没用。有的人家把狗赶跑、把它们打跑。它们恋着主人还要回来,结果就被逮到了。那些人在街上放枪,从巷子两头围堵。一些狗被逼进了林子,他们就追到林子里。”

老广走后没过一天,又有几个背枪的人来了。他们搜寻不着,就钻进林子里去了。一会儿远远近近就传来枪声。那枪声是断断续续的,从上午响到下午。半下午时没了枪声,可是停了一会儿,突然又有一阵枪声。我和外祖母一直站在院子里。“不知是谁家的狗跑到了林子里。它们和孩子有什么两样?”外祖母搂紧了我,又问一句:“有什么两样?”

天黑了。外祖母祷告:“老天爷保佑它们吧。”天乌黑乌黑,一天星星出来了,我们回到家里。已经好多天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随便吃了一点东西,正要上炕睡觉,门被拍响了。原来是妈妈匆匆赶回,她一进门就找“花虎”。当她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一下坐在了地上,说:“吓死我了。”

天亮时老广又来了,他告诉我们:“黑煞”一伙一整天都在林子里。“林子这么大,它们会逃的。”外祖母说。老广点头:“‘黑煞’火了,喊来不少猎人帮忙。它们往东往西逃,有的跳进海里河里。那些猎人也不会有好下场!不会!”外祖母说:“不会!”

第二天,快到中午了,我和外祖母都听到了马达声。出了院门一看,有人骑着摩托车驶过来。近了,认出是郑撸子场长。我的心狂跳起来,外祖母的脸一下变得煞白。他跳下车就喊:“你们的狗,回来没?没?这东西恋家,半夜把拴绳咬断了!”

外祖母扶住了树,说话好费劲儿:“是什么、时候?”

“昨天一早看见的,昨天。”他手里举着半截绳子。

“老天,求您好好想,它是什么时候跑的?”外祖母头向前探着,抓过那截绳子,神情有些吓人。

场长甩手:“我半夜起来看过,它还在哩!肯定是快亮天的时候!”

外祖母看着北边。我知道她在想枪声响起来的时间。我也想过了,如果那时候“花虎”跑回这里,枪声早就响过了,从时间上看整整晚了一天一夜!我跳起来:“它不会有事的,它一定逃得远远的!”外祖母大概也算出来了,连连咕哝:“它的命硬,大恩人哪,也许它过了这一关。我们守在这里,它要回来,就是半夜我们也得送给您!您是救命的菩萨!”她给场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场长骂咧咧的,跨上摩托,对外祖母说:“那倒木(没)有什么!”马达突突地响起来。

外祖母一直目送他,没了影子,才想起去擦眼睛。她牵上我说:“孩子,记住,这是最后一次。我们今后再也不能收养它们。”

我点头,泪水涌出来。她说:“我们不能收养它们。记住。你要发个誓。”

我擦着泪花:“我发誓。”

不可抗力

关于“花虎”的故事还没有完。我知道,它一直在一个地方,在一个能听到和嗅到我们的地方藏着。我和外祖母夜里常常被风吹草动给惊醒,一抬头看见它回来了:一身露水,沾了草叶,站在小院里。外祖母伏在窗前,揉揉眼睛,它又不见了。我白天有一多半时间在林子里,外祖母叮嘱:“去吧,说不定真能看见它。它不会在大白天回家的。”

我后来还去过两次林场,场长和两只大黄狗还在。他让我回去告诉外祖母:无论它回到哪一边,都要打个招呼。这个人真好,喜欢它、牵挂它。

就这样等待,怀着一丝希望。我去壮壮爷爷那儿,去小葡萄园里,他们都和我们一样悬着一颗心。没有它的消息,还是没有,一直到现在。我后来再也不愿提到它,因为这个故事没有结尾。现在我更不愿讲,因为要躲开融融。它那双聪慧的眼睛会领悟一切。

我回忆往事,摇着头,对家人叹气。我说:“从小獾胡以后,我又有过好多小动物,最后都放回了林子里。那比较容易,比如小鸟和刺猬等。‘花虎’留下的教训太深刻了,那种痛是无法忍受的。我不敢肯定它有一个可怕的结局,不过最难过的是不知道结局。我后来犯的错误、致命的错误,是因为违背了誓言。”

我低下头,不再说话。我们一再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全都因为违背了在外祖母面前立下的誓言。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事后很久,直到现在,我都在反复追问。

有一次,我不经意间从一份合约书上看到了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颤。这是一个特别的条款,上面写道:“当本合约遇到不可抗力时,即可中止执行。”我盯视了一会儿,又找到其他合约,发现所有的合约都有一款类似规定。我明白了:既是合约就必须遵守,但除非是其中一方碰到了难以抵抗的某种因素。是的,无法抵御、不可抗争,在这样的时候,弃约即是可以理解的。我有点沮丧,说:“我,我们,正是遇到了这样的‘不可抗力’。”

毫无异议,也不是狡辩,不是自我宽恕,真的是这样。无论当年在小葡萄园遇到“花虎”,还是后来;明知会有失去的危险,却还是要领养、要拥有。那一刻我们真的遇到了一种强大的“力”,这就是“爱力”。这比喜欢还要超出不知多少倍。比如当年在小葡萄园里看到的那个小家伙,它让人完全无法拒绝,无法割舍。这种“爱力”真的大到了无法抵挡,成为一种“不可抗力”。

就在二十多年前,我和家人又以同样的原因,再次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那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早晨,星期天,我们起早到山下公园,却正巧遇到了一个朋友。早几步晚几步都不会碰到,因为这是他移居前最后一次路过这里。我一眼就发现对方的神色不对,交谈才知,原来他马上就要离开,却无法帶走一件“宝物”。“什么东西?”我问。他叹气,搓手,抿抿焦干的嘴唇:“一只小狗。”

原来他今天早晨是来和它道别的。“你们没有见它,你们,算了。不说了。”他的眼圈红了。

被一种好奇心驱使,我们极想看一眼那个“宝物”。我们一起返回原路,来到山下一座小屋。屋旁是藤类植物,还有几棵茂盛的木瓜树,像是看山人的居所。进屋后马上明白了朋友为什么要那样称许:啊,它竟然是这副模样!不知是什么品种,只一眼就被牢牢地吸引了。也许所有动物中,都会有一些珍品和极品,它们太特异太完美了。

小家伙浑身浅灰色,只有两只耳朵是深棕色,很胖。那双眼睛让人想到一个聪灵的孩子,竟长了金色的眼睫毛。它没有一刻安静,对所有人都亲近,仿佛有使用不完的激情。我那一刻被它征服,一直目不转睛。这种感觉是极少有的,如果有,也要追溯到几十年前,就是当初遇到“花虎”的那一刻。

朋友抱住它,久久依偎。他用这种方式再次告别。就在这时候,我对主人说:“我,哦,我会养好它的。”一句出口,马上得到了家人的急切呼应,而且说得更多,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激励我。朋友马上站到了我们一边,并且直接把它塞进了我的怀里,然后开始向主人恳求。

小家伙在我怀中安静了一刻,转头看看,想弄明白发生了什么。真是奇迹,它从我们见到的那一刻就不曾静下来,这会儿却在怀中一动不动。它在等待一声关乎命运的宣布。

朋友说得很多。就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主人最终把这件“宝物”授予了我们。一切就这么快地发生了。在整个过程中,还有接下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没有再想其他,只是幸福和幸运,只是感动。

总之,仍然是因为一种“不可抗力”,我们再次忘掉了一切。

小来

“一个小家伙来家里了。”我一路咕哝着这句话。真的是这么回事,我们有了一位新的家庭成员。我从这反复念叨中抽出两个字,作为它的名字:“小来”。我这样叫时,它愣愣的,灰蓝色的眼睛微微一转,脑袋歪着,懵懵懂懂的样子。只是半天的时间,它对新的名字就欣然接受了。我对它解释说:“小孩子总有一个大名。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小来”静止不动时,就像一只玩具熊。可它难得不动,就像第一次见到的那个早晨,一天到晚活泼得令人吃惊。这与记忆中的所有动物都不同。我经常惊异于它们的单纯与热情,有时会在这比较中陷入困惑。不同生命间的差异如此之大,人与动物、人与人,竟这样悬殊。使人费解的是,它们难以耗尽的巨大激情到底来自哪里,又为何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我们对这种生命奇迹习以为常,也就浑然不觉,好像它们本该如此。

我与它们一起的经历中,从未遇到一次背弃和伤害。有人可能认为它们没有伤害的能力,错了,它们的能力大到不可想象;但它们的词典里没有“背叛”。这也许超出了人的认知范围。它们即便在游戏和顽皮时,也局限于爱的边界。我们也许一度能够做到,但这往往属于童年时代,一个特殊的时段。这正是人生的基础和开始,其意义如同一座建筑:基础越是坚实,整座大厦也就越是高耸。

深深地爱着,不求回报。爱即便化为欲望,也是极好的部分。我们在与动物的相处中,极其享受这种无私的爱。有时候我们会在某个瞬间陷入深深的疑惑:它们凭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深深地、始终不渝地爱着我们?回答是它们依赖我们,要索取食物和其他。答案却难以到此为止,因为经验中并非这样。也就是说,它们对我们的依恋和爱,毫无功利的部分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也是同样,爱它们的神色,它们的形体,它们的全部,这种爱也是无以言表的心灵之需。这种急切的和不可替代的爱,有时会使我们失去理性。而理性并不总是良性的,它也会让我们压抑和舍弃强烈的情感。而情感的价值常常是无价的。我们在许多时候,的确值得为情感去做出牺牲。

我们为情感做出过牺牲吗?搜寻一下记忆,如果有,那一定是对人生的最大安慰,是永远不会后悔的。在深夜,听着门外不安的躁动、一阵阵的哼唧声,会有些内疚:“小来”因为不能进到卧室而焦急和生气。可是没有办法,它一旦与我们同室,我们也就无眠了。夜里只好委屈它一下,分居两处。没有办法,它竟在很长时间里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样的夜晚,我会想起前半生关于它们的经历、所有的故事,特别会想到自己对它们的亏欠,因此而耿耿难眠。

我会想起外祖母在失去“花虎”时的一番话。那些下杀狗令的人有一个堂皇的理由,是为了“节省粮食”。外祖母盯着夜色问:“谁的粮食?”然后答:“我们的。”又问:“他们真的那么在乎粮食?”再答:“不,他们不胡作非为,怎么会饿死那么多人!”

我对外祖母的话坚信不疑,一生都会确立这样的认识:有爱的人才有无数的粮食。

睡不着,“小来”的哼唧声越来越大。实在受不了,打开门。它简直是扑到怀里的,一边哼唧一边亲吻我的脸颊。它获得了怎样的幸福,简直无法形容,因为只有它自己说得明白。我只能紧紧搂住它,在心里问:“为什么?我们真的有那么可爱吗?”

经历四次

已经许久了,我在午夜经常会做一个梦:一匹小马越过万水千山,历经千难万险,跑啊跑啊,汗水淋漓,差不多就要精疲力竭倒地不起。它一直跑着,原来它在逃避死亡:后面有一个追赶的恶魔,看不清面目,只知道凶恶无比吞噬一切。这匹小马跑啊跑啊,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一个浑身瘦削的男人站在山下,他伸开满是血的两手抱住它。小马偎在男人怀里。

梦中醒来,总是充满疑虑,最后认定那匹小马就是“花虎”,而那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

我知道自己总在为那个故事寻找结尾,为了这一生的牵挂。我相信,外祖母在世时也和我一样,一直在揪心地猜测那个结局。我们都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那是不可接受的。

我对家人说:“这几十年里,我经历了四次。”“四次什么?”我压低声音:“杀狗令。”我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说谎。这当然是真的,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抽疼。我只想说:下达这个命令的人,一定不得善终。他们会受到诅咒。

这诅咒,那些人听到了吗?深夜,多么安静,那些人应当听到。

“外祖母可能经历得更多吧?”“她去世前经历了两次,”我有点说不下去,“这样,就明白她为什么让我发誓了。”微弱的夜光里,我仿佛看到了外祖母眼里的泪花。记得后来母亲回忆外祖母,再次说到了林子里的枪声,她说:“好在这些年里没有了,以后大概也不会有了。”我那会儿低下头,未置可否。母亲在安慰我,她其实并没有这么乐观,也没有这么天真。母亲没有说出的是:一定还会有,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说不出。

我最难忘记的是父亲的匆匆赶回。那已经是“花虎”离开很久了,他从山里回来,外祖母一直瞒着他。可是他竟然知道了,阴着脸说:“‘黑煞’他们一直欺负老百姓,可小动物们连老百姓都不如,它们岂止‘手无寸铁’,简直是最无助的。能对它们下手,就是最残忍、最卑鄙、最胆小的恶魔!”他说得两手颤抖,指着夜色:

“书上记载过几桩这样的事,一些恶魔在大开杀戒前,先要屠杀无辜的动物,这等于提前演练!”

当年我对外祖母和父亲的话虽然难忘,却无更多理解,而后才有了惊心的体味。我忘不了外祖母当时的叮嘱:“爸爸的话在家里听听就好,不要说出去。”

我将这叮嘱和爸爸的话,都一块儿装在了心里,只是没有说过。

夜已经很深了。尽管我把声音压得很低,还是被门外的“小来”听到了。它长时间卧在门口,用爪子轻轻地、节奏分明地拍打着屋门。我不再吱声。这样过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就将门打开一道缝隙。又是无比热烈的两爪、湿漉漉的鼻头。我拥不住它。

你的笑容

由于“小来”的到来,我们家里变成最能吸引孩子的地方。左邻右舍都知道了一个奇美之物,先是一些孩子,接着连家长也赶过来。他们都要亲眼看一看,并且一进门就发出惊叹,然后长时间不愿离开。“小来”有一副大大咧咧的性格,对所有人都没有陌生感,更无提防心。它与他们亲热的样子,一如同我们的。

“它会笑呢。”孩子家长说。我给它拍下了不止一张照片,留下了它的笑容。

半年之后,我们接到了一个无法推辞的任务,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准确点说,整整一个秋天都要待在东部半岛上。这事有点突然,让我们一下为难起来。如果是不太长的时间,“小来”就可以托付给邻居,可是整个秋天的分离,这无论对它还是对我们来讲,都有点不可接受。

最后我们决定带它一起上路。这个即將到来的半岛之秋,因为它的同行而让人兴奋。我们打点行装,还要为这个小家伙备下一些东西。一个带小窗的手提箱成为它的旅行居所。

就这样,一个终生难忘的秋天开始了。我们的工作紧张而顺利,为了方便,我们离开宾舍,直接住到了一位老乡家里。一幢厢房和半个小院都归我们使用,这对“小来”而言真是太棒了。它因为宽敞的小院而倍感幸福,这比长时间待在城里那个局促的空间不知好多少倍。我们可以一整天待在外面,因为老乡能够好好照护它。没有人不喜欢它。

就是那个秋天,一个下午。一点不祥的预兆都没有,只记得北风有点大,降温了。我们出门时穿上有风帽的衣服。大约下午四点多,我突然觉得一阵口渴,心有点慌,正想到一旁的挎包里取保温杯,就听到有人一边跑一边呼喊。看到了,那是房东家的老太太,一头灰发在风中撩动。我第一眼看到她就有些害怕。

老太太喘得说不成句子,只伸手往后面指,说:“快,快些!”我们全都慌了,抓起挎包就走。老太太一边跟随一边说,我们终于听得明白:“小来”正在小院外面玩,好长时间没有回家,她出门找,见它正玩得高兴,跳跃着,咬住了什么叼给她。她发现它嘴里轻轻含住了一个正在挣扎的小老鼠,一看就知道是吃过药的。“小来”哼唧着要她救它,她告诉“小来”这是救不过来的。可“小来”就是不愿放弃,不停地围着挣扎的小老鼠哼叫,一次次跳起来求她。就这样过了几分钟,“小来”也有了症状。

“它浑身抖,抖,快些!”老太太喊着。

我明白了,“小来”一定是叼那只小鼠时沾上了毒药。我问离医院有多远。老太太说不远,就在村西边,是一家矿区医院。

我们一路奔跑,一头闯进了小院。“小来”在一条麻袋上躺着,嘴角吐出了白沫,见到我们想爬起来,可是已经站不稳了。我把它抱在怀里,不顾一切地冲出门去。我说给自己和“小来”:“不会有事的,不会的!”街上人看见了我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呼啦啦跟上来。

终于看到了医院大门,离它只有二百多米了。就在这时候,我发现“小来”眼睛里的光亮暗淡下来。我喊着:“就要到了,咱们就要到了!”它的眼睛睁大一下,看看我们,永远地闭上了。

“小来”就这样没了。现在我们只有它的照片,是一张张永远微笑的照片。

对视

在六十多年的经历中,我失去了一些特异的朋友,“小来”只是其中之一。感激和怀念有时难以遏止,它们驻在心头,会在某个时刻从脑海里一一闪过。它们的面容,它们的神色,大都是在微笑。多么鲜活的形象,仿佛一招手,就会一个接一个跑到跟前。

它们需要用力压在心底。

如果有人问起它们,我会说些别的。因为这是非同一般的往事,无法悉数道来。其中不仅有难过,还有深深的愧疚。是这些压迫着我,让我无法启齿,无法述说。它们曾经与我一起生活,我清晰地记得每一个细节,从未忘记。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我渐渐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在某一天把它们全部细细地记下来,建立一份翔实的生命存根簿。我认识到,在信息极度拥挤的数字时代,遗忘太容易发生了,所以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小獾胡”“花虎”和“小来”,还有一条叫“宝物”的山东细犬,它有惊人的智力和奔跑速度;一只叫“美美”的极为美丽的狸猫;一条强壮的大狗“旺旺”;一只性格特异、外表凶悍实则温情的花猫“小红孩”。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体形更小的动物:两只鸽子,三只刺猬,一只仓鼠,一只麻雀,一只红点颏,一只紫色蝈蝈。毫不夸张地说,后面这些尽管体形极小,但是也有性格,有情感。我如果从头讲述它们,也会是一个又一个长故事,这里只好省略。

所有这些朋友,它们有的走失,有的痛别;有的最后不知所终,有的忍痛放回林野;也有的在病危时节,出于动物们特有的巨大自尊,竟然独自逃入了人所不知的角落里,就此消逝。就这样,我们与它们总是非正常分离,经历一场撕扯之痛。

这里只说一下那只小小的蝈蝈,它最后的日子。

因为小时候记忆里有太多的它们:林野里每到夏秋都是这样的独唱或合唱,所以直到今天,一听到这声音就会想到浓绿的海边,就回到了童年。还是在那个山下公园里,我得到了一只深紫色的蝈蝈。它来到了居所,可真能唱。我们无微不至地照抚它,将其装在尽可能大的一只笼子里,还放置了许多绿色植物,喂它黄瓜和胡萝卜,还去郊区采它最爱吃的南瓜花。

就这样,有它的歌声簇拥,我幸福地沉湎在林野和童年之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可怕的冬天。暖气没来的日子里,我们试着用一块电热毯包裹笼子,只在太阳最好的时候才把它搬到阳台上。我们在等暖气。只要天稍稍温暖一点,只要晒一下太阳,它就开始歌唱。它一直坚持着,期待着,沉默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它总是待在笼子一角,几乎不再进食。

记得最后的一天是这样的:它一整天都没有挪动一下,更没有发声;太阳出来了,阳台上热乎乎的,我赶紧把它捧到阳光下。它浑身浓重的紫色在强烈的光线下闪烁,那么美丽,但真的瘦了。太阳照着它,不过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发现它的两只长须开始活动,双翅轻轻颤动,竟然歌唱起來。它唱得有些费力,断断续续,接着戛然而止。

我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它,那个场景至今如在眼前:它是用歌声与我们做最后的告别的,它的生命就是这样终止的。

这是陪伴我们几个月的小生灵。它没有名字。

我在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未能拥有一台相机。于是除了“小来”,它们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心中的影像永远是清晰的,我与它们默默对视。

我们书架上仅有的几张照片,就是“小来”,是它永远微笑的、顽皮的样子。我们经常把它取下来,一遍遍端量。现在,我们又将它拿到了融融面前。它与之对视良久,伸出右前爪小心地触碰,回头看我们。它可能在问:“这个小哥哥在哪里?”

不管它是否听得懂,总要回答。但一定要回避那个结局。所有关于它们的往事,在融融这儿都要改变一下结尾。我们告诉融融:“小来”去了一个美丽的乡村,而且是在海边,它在那里生活得不错。融融的大蓝眼睛盯着我们,显然还不满足。我补充道:

“它在乡村,太爱玩了,一分钟都停不下来。所以海边更适合它。”

我这样说时,眼前出现一个紧闭双眼的“小来”,像是刚刚睡去,躺在我的怀里。那一刻,正在变凉的北风呼呼地吹,房东老太太哭着,埋怨自己没有看护好它。我们安慰她,泪水无法止息。几位老乡的目光里全是怜惜,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破口大骂,“那是一帮烂透了的家伙,他们从来干不出好事!咱花大钱买来的机帆船、农机,一用就坏;就是造出的耗子药毒性忒大。”说着伸出三根手指,“它能毒杀三代!”

我听不明白,后经解释才知道:猫沾了毒死的老鼠死去,其他动物碰到猫也会死。这是真正的剧毒。我痛恨这些人,痛恨他们造出了世上最毒的耗子药。

融融和“小来”的照片依偎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一周岁

孩子没有忘记提醒,要我们继续教会融融一些本领,学一些技能。它应该掌握和处理的事项,有一部分来自母亲,更多的却要留待后来的岁月。如果培训得当,它除了与人握手,还会听从口令坐卧和取物。如果比作求学,那么具备了后面这些技能,就相当于取得了“博士”学位。

我們愿它拥有自由流畅的生活,所以并不期待它为了一个高学位而受尽寒窗之苦。瞧,我们本身就没有什么高学位,显然融融也不需要。

尽管如此,融融却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它具备非凡的感悟力,自来到以后,竟然做出了很多令人吃惊的事情,甚至弥补了一些我们匆忙中犯下的错误。以前说过,它为我们打开房门、提醒我们忽略的门铃和电话铃声,还几次大声催促,让我们关闭快要引起漫流的水阀。

如果只是津津乐道于这些小传奇,那是远远不够的,它留在心头的感念比这些重要千倍。这里当然要说到心灵,说到日常的心情。人生还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有也不会太多。我们都发现:只因为融融的到来,这里的一切似乎在悄悄地调整和重置,一切在隐隐地发生改变。窗口上弥漫的不安和紊乱,随气流吹来的所有焦灼,都在降解或融化。融融蔚蓝的眼睛望向我们,好像送来了更高的期待。这种无可言喻的美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反衬之下,我们的人生应该沉着许多、宽阔许多。是的,生活不该是局促和阴晦的。我们的心情不仅因为另一个生命的陪伴而稍解寂寞,还一起领悟了更多和更高的意义。当然,有时候这是不自觉的某种感受。

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融融真的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透过这里我们望向了一个未知的、神秘的、诱人的世界。生活与生命本来就有多种可能,时光的结局如果尽是悲伤,那么还有其他的补救。生活中有这么多悲苦,可是又有这么多美丽,这同样都是真实的。

我们心里明白:自己所能给予它的,比它已经给予的不知要少多少。这样的认识可不是什么饱食终日无病呻吟,因为我从林野中走来,完全可以用亲身经历证实:恰恰在人生至为艰难之时,它们给予了我们无可比拟的援助。如果说它们是真正的弱者和他者,那么由它们来陪伴和共度人生,真的是无可替代的、最为可靠的一种选择。

融融一周岁了。时间真快。从正面、侧面,从面容到步态,它真的像一位少年了。我们给它称了一下体重,发现已达十三斤半之多。而且它的“衣装”正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眼窝和耳尖浓黑;鼻子和嘴巴洁白,而且成为极其端正的枫叶形;两眼上部是浅棕色。这使它看上去极像西方的一位传奇人物,即那个戴了面罩的佐罗。最有趣的还不是这张脸,而是它的后背:竟然从后颈往下有一片十分规整对称的深棕色,好似披了一件蓑衣。我看着它,脑海中竟然闪过了大诗人苏东坡在流放中写下的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由此联想,想它的一周岁意味着什么。据说猫的一岁相当于人的六七岁,那么它真的进入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实际上,它从离开母亲的那一刻就踏上了孤独莫测的一生,前边有什么一无所知。没有同伴,没有开阔的原野,它所需要的大自然似乎都失去了。我们成为它唯一的信任和依赖。生存的环境如此脆弱和危险。

到底有多危险,可以从外祖母逼我发出的誓言中窥见。

融融背上的“蓑衣”让我想到了太多。从形貌上看它是如此完美,给人皎皎者易污的忧虑,可是它又在生命深处蓄满了勇气,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它们家族的血脉遗传性格为超强的忍耐力、高度的自尊与独处力、温情和依恋。

我们做好准备了吗?这正是接纳它们的所有家庭都要回答的。人们会有一个挂在口边的答案:一切皆无问题。人们无一例外地自信和慷慨。不过在一定的前提下,这种承诺是能够得到兑现的。最大的问题从来不在这里,而在于抽掉了那个前提之后,真相又是怎样的。

第二次回答才是真正严苛的。那个前提是什么?是当人们接近“不可抗力”的时候,凭什么保护一个比手无寸铁的弱者更弱的生命。

有两种“不可抗力”:一种是爱,一种是毁灭和灾殃。前一种使人不顾一切地拥有它,后一种将让人撕心裂肺地失去它。

在身边

一个弱小的生命需要护佑,而这种护佑又会养成它的一种依赖。当护佑突然失去的时候,弱小的生命只有两种结局:独自顽强地活下去,或者就此衰萎沦落。看上去十分强大的护佑者,在许多时候非但不够强大,反而十分弱小,只是在更弱小者眼里变成了一种依靠而已。而当一个弱者被其他生命依赖时,竟然会因为这份情感和责任而变得强大起来。

我一想到这里就有一种忍不住的激动。当然,我想起了在外祖母身边的日子,想起了那片无边无际的林野,林野里的那座茅屋。外祖母真正的悲苦一定是从失去外祖父的那一天开始的,从这一天起,她必须一个人离开原来的居所,带上最简单的物品,去遥远的林野里生活。这是躲藏,是对付绝望和悲伤的方法。后来才知道,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采用过这种方法。

当我长得稍大一些,林子里的老人告诉我:有的动物,特别是猫,当它们最绝望的时刻到来时,就会摆脱一切同类和其他生灵,独自到一个地方去过完这一生。那时我有一种冷肃的感觉,尽管调动起一切经验去理解这种现象,最后仍然无法想透。但我从此知道,一个生命一旦采用了这种方法,问题就变得极端严重了。

外祖母当年就是这样。那时还没有我。她的身边也没有母亲,母亲和父亲还在更远的地方,两人音讯全无。那个时候外祖母一定是做好了全部的、最坏的打算,就像一只猫找到了不受打扰的草窝。本来事情就是这样,可后来她的孩子,就是年轻的母亲,千辛万苦找到了林子里的小茅屋。大幸中的不幸是,父亲仍然没有音讯。从此她们母女俩生活在林子里,一直度过了四年。第五年父亲也找到了这里,但没有待上一年,又被差遣到大山里去了。与此同时,母亲也去了稍远一点的园艺场做临时工,大约两个星期才能回来一次。

我的出生也许使这里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因为外祖母身边有了一个等待长大的孩子。我对她寸步不离,她也成为我的一切。外祖母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她的身体好像也强壮了许多,一天到晚忙碌不停。我们的小屋这么温暖和富足,什么都有:果子酱、腌鱼、蘑菇,甚至还有留给爸爸妈妈归来时、节日里使用的自酿白酒。

我感到最宝贵最诱人的拥有,是她在入夜后讲的故事。什么故事都有,这世上没有她不知道的东西。从近处讲到远处,再回到近处,就是说先是讲这片林子,各种动物和妖怪,最后再讲外祖父。这时她的话就不多了。外祖父拥有那么多的动物朋友,这是最能吸引我的。我也像外祖父一样,需要它们。

就这样,我有了小獾胡,又有了“花虎”,有了刺猬、小鸟和野兔。它们在我的身边,就像我在外祖母身边一样。我不允许任何东西伤害它们,成为一位勇敢的保护者。它们因为我而变得胆大和幸福,就像我在外祖母身边所感受到的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个子长高了一点,认识了林子里越来越多的动物和植物,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叫不出名字。我还有了好朋友壮壮,结识了几个在林子里奔走的采药人。我讨厌猎人,喜欢采药人老广,喜欢壮壮爷爷,他们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最可怕的东西也出现在林子里,它们是随时遭遇的“悍妖”,还有一脸凶气的背枪人,是凶神恶煞一样的“黑煞”。

那时我夜里做噩梦,梦见一个吓人的小矮人,这人头上脸上长满了黑紫色的筋脉,就像一种生在水边的毒根,湿淋淋的,从缝隙中闪露出两只又圆又尖的眼睛,像蛇一样。我吓醒后,外祖母就一遍遍安慰我,为了让我彻底平静下来,还要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准确点说是童话。我的呼吸会由急促变得平缓,然后再次睡去。

我最难忘的是跟她去小屋下面的地窖。那是个隐秘的地方,外人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美妙地方。那是爸爸刚回到林中小屋时奋力挖出来的。他高兴啊,以为这就是最后的安稳之所。他认为一个男人要让两个女人幸福,干得十分卖力,尽管之前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这次却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地道。它的入口在小屋角落,由一个沉沉的橡木板盖住,上面还有一个瓷缸。也就是说,每次要挪动瓷缸才能打开木板,然后踏着台阶走下去。

她举着灯走在前边。迎面扑来一股好闻的气味,虽然还掺杂着一些怪味。我看到墙上悬了一串串干蘑菇、野蒜、干豆角、鱼干,地上是一个挨一个的坛子,她打开一个,浓浓的香辣气呛得我后退一步,原来是酒。那些大玻璃瓶里装了野蜜和果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东西,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她把野蜜抹在我嘴里,我差一点被甜哭了。

返回小屋,我咂着嘴:“我们家好东西这么多啊!”

“它们都是林子里的。孩子,别总想着那些恨人的东西,会做噩梦的。这里可恨的东西太多了,可爱的也太多了,幸亏是这样,如果光有恨,咱们一家是活不下去的。”说到这儿她捋一下我的额头,说,“你扳着手指数一下,看看爱多还是恨多。”

我可从来没有这样细数过啊,这会儿就从头想起来。先说可恨的:下杀狗令的人,伏击外祖父的人,“黑煞”,毒蜘蛛,“悍妖”,打死许多动物的猎人。我数了一遍,是六七个。再说可爱的:外祖母,爸爸妈妈,壮壮和爷爷,小葡萄园的老人,小獾胡,野兔,鸽子,老广,“花虎”,美美,旺旺,“宝物”,刺猬,月亮,大片菊花,马兰草,白茅根和上面飞的大蝴蝶。我最后不得不承认:可爱的太多了,多到数不过来。

外祖母微笑着看我,搂着我说:“多好。人的心里,当爱和恨一样多,就算扯平了;当爱比恨多,那就是赚了。孩子,你赚大发了!你今后要时不时地像今天一样,从头数上一遍。”

我点点头。这多么容易,又多么重要,我可一定得记住。

以美换爱

如果今天运用外祖母的办法从头数一遍,我们又多了一样爱:融融。它对我们的重要性已经不可言表。它来之前和它来之后的日子,在我们家是大为不同的。因为在心灵的记账簿上,在爱的天平上,又加了最浓的一笔、最重的一个砝码。

来我们这儿的所有客人,只要见到融融就开始凝神,然后是欣喜和赞扬,因为他们首先被一种难言的美震惊了。只要那双蓝眼睛望向我们,我们心头就会有一阵奇特的感受,这感受似曾相识又极为新异。是的,以前面对林野里的生灵,比如小獾胡和“花虎”,即便是一只鸟,都有过类似的感触:那种轻盈和稚气、令人怜惜和欣悦的形体、神秘未知的风采,强烈地吸引着我们,让人长时间目不他移。但这一次是融融,它是有别于其他的唯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冷漠和麻木,一下就被它击溃了,融化了。

我在寻找最好的词汇描述它,从它来到的一刻就开始了。贫乏的语言令人尴尬。最后只好拾起那句老话:“不可方物。”只有如此。它纯稚,却有沉稳超常的步态;它顽皮,却又时常安然静穆到不敢轻扰;如此幼小却又如此威严;一派雄性英气,却又时常闪现出仪态万方的温情和优雅。它的美已经远远超出了使人惊叹的形貌,而是由表入里,从更深处溢出,随之涨满整个空间。它所赢得的深爱,是由自身的美换取的,而这种美是无价的。

我发现融融独处的能力超过了一般的猫。我太熟悉这一类生灵所长,如随时转入沉思的状态。任何一只猫都有这样的特质,但融融似乎走到了一个极致。它除了需要一个不受打扰的沉寂之地,还会在与人亲近的间隙里陷入幽思,那望向远方的目光真是令人肃然。它每天沿着同一条路线散步,同时展开自己的思索。这时候呼叫它是无效的:思绪已经游走在很远或很高处,以至于到了充耳不闻的状态。

我怜惜融融的另一些特别时刻,就是它偶尔会有的忧郁。记得以前读过诗人普希金的一句哀叹:“我们的俄罗斯多么忧郁啊!”我悄然默视家中的融融,瞧着它这一刻的神情,这比悲伤还要深沉,无以命名。这一瞬间它不是苦脸,不是愁闷,而是鼻子有了异样:那精致到无法言说的小鼻子变了,两侧仿佛贴上了一层铅皮,不得不用力抵御沉沉的坠力。我屏住了呼吸,重復那一句哀叹:“我们的融融多么忧郁啊!”

在乡村或郊野,通常人们希望自己的猫是一个捕鼠能手,并因此而更加喜爱。这是一种现实生存的需要。我回忆小獾胡它们,清清楚楚地知道,无论我还是外祖母,都没有因为这种技能而喜爱。是的,它们所能完成的具体事项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们无法用实用价值与主人交换。其实任何实用主义的思路都是无关本质的话题。有人总是因为实用才豢养,而仅仅是豢养的关系,又能好到哪里去?在生活中,我们太熟悉什么是“豢养”了,也知道其中所谓“报答”有时令人感动,有时也极其可怕:被“豢养”者为了主子而伤害无辜,完全不在乎弱者的痛苦。

融融除了睡和玩,吃东西,似乎没干别的。可是我们需要它的更多,它给予我们的也更多。它不仅有美的外形,而且还有不可企及的某些品质:过人的柔善、温情、无私和纯洁,还有一个生命的庄重感、思考力,特别是强大的自我与尊严。这不是我任性地夸大,而是它真实具有的生命质地,生来如此。仔细看,深入观察,可知这并非言过其实。

我们学习它的路还有很长。它并没有用声音宣示和表达什么具体内容,但仍然可以启迪和影响我们。榜样是无言的。

川流不息

深夜醒来,伸手一摸融融就在身边。柔软温热,胖爪,滑滑的皮毛。上苍将猫放在人之左,将狗放在人之右,让人心存感念。是的,由于许久以来一直如此,反而让人对这种福利熟视无睹。可是今夜我的心中泛起一阵感激,这感激由来已久。又想起林中岁月,想起被呼啸的林涛惊醒的夜晚,这样的时刻如果有一只猫在身边就会好得多。记得外祖母会把我的手拿开,说夜里不要触动它圆鼓鼓的小鼻子,因为那样既中断了它的深度睡眠,还会让自己失眠,是得不偿失的事。

冬天,海边的风多大。爸爸在山里,妈妈也不在。幸亏有外祖母的故事,有猫。它的呼噜声总是把我送入梦乡。可惜那只是少年时代,而今,几十年后再次听到这呼噜声,是多么奢侈的事情。这竟然是真的,而不是做梦。一天天忙下来,人被那么多的琐事,还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围拢,它们堆积在一起使人无法消受。欣喜、惆怅、愤怒、震惊、恐惧,还有无法摆脱的困境。人被困境折磨,就像得了一种慢性病。入夜后不断地回忆,往事纷至沓来,感慨万千。如果人能够删除部分记忆就好了,可惜谁都办不到。这要终生陪伴,如影随形,簇拥着,缠裹着,使人步履维艰。

融融的步态让我入迷:那么从容,自信满满。它走起来很像狮与虎,气势非凡,昂首阔步。但这一切都无碍于它的另一种美,那是英俊和妩媚,是令人娇惯呵护的纯稚。我想起几十年里的那些面容,一双又一双眸子。它们都远逝了,与我相隔万水千山。我看着融融的眼睛,突然觉得这目光里汇聚了所有的问候。

我曾经将融融叠加在那些名字中,这会儿又觉得有些不妥。它不是一个,而是它们的相加与综合。我朦胧中觉得它代表它们,千里跋涉来到了这座城市,来与我相会。这是多么深长的情谊,怎样的造访和探望。自然而然,我们也将把所有的爱和思念倾注于它。

时间里什么都有,痛苦,恨,阴郁,悲伤;幸亏还有这么多爱,它掰着手指数也数不完,来而复去,川流不息。唯有如此,日子才能进行下去。有了这么多爱,就能补救千疮百孔的生活,一点一点向前。

在南方,一位在疫情蔓延中艰难度日的朋友打来电话。对方叙说了近况,特别说到了家里的猫,有一句话让我差点垂泪:“如果没有它,这日子有点过不动了。”

“日子”不动了,停止了,多么可怕。

同样是关于疫情的惊心消息:某个主人因病入院,出院后,发现有人出于恐惧,竟然将他日夜思念的爱猫杀死了;一个村镇同样出于恐惧,又一次发出了杀狗令,勒令整个村镇在限定时间内杀掉所有的狗。

这是我几十年来再次听到的噩耗。我颤着声音小声告诉了家人这两个消息,家人惊得合不拢嘴,一边用眼睛去找融融。

我们大惊失色,想着异乡里发生的“不可抗力”。

融融走来了,我们紧紧地将它拥住。如果所有的爱都有一个悲凉的结局,还敢爱吗?可是没有爱,为什么还要生活?生活还有什么意义?那只能是折磨,一场连一场的折磨。我们不要那样的生活。

融融被紧拥在怀里,它的大眼转向了我们,水一样清纯。其实不仅是眼睛,它整个都像水一样。是的,它来到人间,会映照出不同的世道人心。我的下巴抵在它的额部,这已经是惯有的一个动作,像咕哝着摇篮曲:

“瞧融融,多节省,一年到头只穿一件皮袍。”

“它们谁又不是这样?”我只是说在心里,没有出声。我还没有从一阵扯痛中镇定下来。外面传来砰砰啪啪的钝响,我闭着眼睛,恍若置身于那片林野。我在倾听爸爸凿山的声音。为了寻找那片蓝色的山影,我常常爬到一棵大树的顶部。

外祖母和母亲踏着满地落叶走来,啊,她们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原来是小獾胡、“花虎”、“宝物”、刺猬、鹌鹑、旺旺、美美。最后是一只绒球似的小家伙,竟然是“小来”,它迟疑了一下,一阵欢跑跟过来。

原刊责编李浩

【作者簡介】张炜,1956年出生于山东龙口。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张炜文集》四十八卷,译为英、日、法、韩、德、西、瑞典等多种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十九部。《古船》等入选新文学大系,作品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很好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亚洲周刊》优选十大华文小说之首、中国好书奖、全国畅销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个奖项。

分类:中篇小说 作者:张炜 期刊:《小说月报》2021年2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