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21年5期 > 〖短篇小说〗夜幕场

〖短篇小说〗夜幕场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8-25 23:42:30

我的母亲对我说,杉杉,你现在变得太冷漠了,就像个陌生人。她的语气里混有一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在对我进行一个总结,这句话在她,并不是用于交流。此时我们正坐在医院的急诊室外头,里面不时传来的呻吟声都没能影响她的思考和判断。按理说,她已经认定了是这样,我完全不必辩驳;但我们身边,还坐着我的姑姑,这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不理母亲的场合,于是我拿出同等的力度,一字一句地回答:我是在想怎么办。

母亲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了,我猜她此时心里也慌乱。毕竟,我们几个虽然都是女人,但对于流产的认知,无非是市级频道里的本地广告,无痛三分钟,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可是现在,我们货真价实地赶上了一场二次进行的人流手术,既不是开始,也不知道会何时结束。在里面的人我们不认识,而能够让我们有一个合适立场的人,却迟迟没赶到。

圩岩地方小,我们整个家族分别住在三条街上,亲戚间根据某种潜在的规律,相互形成小的交好阵营。在我家,更为瞩目的,也跟各家都较好的是哥哥,我则从小冠着一个“不爱说话,心里有主意”的名头长大,当然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他们认为我有主意。

母亲和自己娘家的姐弟都不亲,反而跟父亲的二姐也就是我的二姑,在婚后的第二年就成了至交。二姑传闻中克夫,她死过两任丈夫。母亲和父亲离婚后,哥哥被留在那一边,她们的情谊更加有一种相惜味道,经常在周末约着去弄头发、逛商场,在廉价的小饭馆里摆拍对方和美食。今天这事,父亲家是必须要有人出面的,但又不便影响爷爷奶奶,二姑义不容辞。

在出发来医院的路上,母亲叮嘱了我很多事,但反复说的是,你不要以为你可以看你哥的笑话了。这真是个笑话,谁打算看他的笑话,我对他一点都不感兴趣。其实我和我哥不怎么熟悉,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分开住了,不过还在同一所学校,我读初一,他当时马上要中考,和初恋女友每天吵架,我得到的最后的八卦消息就是,他决定为那女孩考砸一科,以便两人能够顺利上同一所高中。

我哥在学习上是那种老师很喜欢的标准的理科男孩,他的眉眼更像父亲,因此并不丑。可他被我母亲打扮得——穿看不出牌子的运动鞋,校服里露一点黑或灰的运动T恤,戴着放在四十岁银行职员脸上也不违和的铁丝眼镜。他就是那种人,是我觉得学校里最土的那种。他这句豪言寒酸可笑,我也觉得土。听说高中之后两个人分手了,原因是那个女孩的家长听说了这段堪称壮烈的恋情,调查背景,然后要求她离单亲家庭的孩子远一点,特别是我哥这种——这个“特别”,这个“这种”,应该是在暗指我爸,舞蹈团团长,下海失败,不学无术,每天在家熬到半夜,钻研酒精和尼古丁的艺术。母亲很讲体面,不会指摘从前的不好。这些话,当然也不是她告诉我的,但我还是知道了。这些年,母亲唯一一次同时主动提起了父亲和哥哥,就是今天,三个小时前。她把我叫醒,她說,起来,你哥哥女朋友出现流产后遗症了,你爸没法去,你跟我去趟医院。

我说,为什么?

她说,我也不清楚,先跟我去医院。

我说,我不是问事,我是问为什么是咱们去。

母亲没回答,只是自己先去门口换好了鞋,又把我的凉鞋从柜子底层拖出来,回头看着我。上了出租车之后我依然觉得很恍惚,母亲则跟二姑约定好集合地点。

二姑说,确定要流产之后,那个女孩不敢找正规医院,就去私人诊所流,结果没流干净,又有术后感染,现在要重新刮宫。我被那几个动词说得小腹幻痛,我说我们来干什么?当时我们已经走到急诊室了,没看见我哥,我还在想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我能不能认出来。二姑说,把人家女孩子弄成这样,我们肯定是要负责的,现在就等他们来了。

等谁来呢?我不知道哥哥在哪里,我问母亲,她不吱声。而我爸当然没法来,又或者不想来,我觉得很正常,他就不是能处理这种事的人,来了也是白来。那女孩的父母,是不是也还不知道他们的女儿正在经历什么?手术室里的声音让我很紧张,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我和我的母亲,我们生活得爽爽利利风平浪静,现在突然要被叫过来,平白地在这儿遭受这种钻心的联想?

我说,我们不能联系个有立场的人吗?咱们俩算怎么回事。母亲立刻瞪我一眼,说大小也要来盯着,现在没有人。二姑说,是啊,我这不是也来了。这句话听得我直想翻白眼,知道她俩是患难姐妹,但是也不必在此刻,突然有了积淀十几年的血脉之情似的。是,血浓于水不假,可是血当然浓于水,凡事需要强调,就是到了心虚的时候。

手术室里突然安静了。可是那盏灯并没有灭掉,这像是倒数第二集演到了末,片尾曲无声展开,悬念徐徐勒紧我们三个的脖子。夜色远在天边,有那么一点儿前进的意思。

我觉得我必须找到一点儿线索,才能走向结局,于是我盯紧了母亲,果然在几分钟后,她低头回了什么微信。我大胆直接地推论道,我哥为什么不来,是■了吗?

母亲猛地把手机放下了。她说,他,他现在有要紧的事——他来有什么用,这里一团糟,他来了万一跟人家父母打起来怎么办?二姑立刻看出我沉了脸,替母亲补救道,杉杉,你哥那人你还不知道,这种事,总得有个长辈坐镇。

我突然就觉得疲惫了。母亲也不自觉地垂了声音,她说,唉,这谁能想到呢。我把头靠在墙上,主动求和地说,是啊,他为什么会干出这种事。我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实在没什么疑问的意思,这使得它本身更成为一个笃定的问句,不需要答案的那种,母亲又尖锐起来了,我不睁开眼也知道她正盯着我,她说,你什么意思,你为什么又要说这种话?

我也不知道她把我这句话和哪一句并列了,连通了,总之她就喜欢误解,她说出口的事,都是她的判断,她也不需要我的辩解,偶尔我回应,只是给她台阶。我就不再理她,等我们彼此这一股火自动消下去。有个护士从门里匆匆出来了,我们三人全被她引得站起身来,母亲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那护士眼睛都不抬一下,一边往前走一边远远地把话往身后扔,说还没结束。我说,为什么没声音了?她没再回答我,可能也没有听到。她也没有再返回来。

天色越来越暗,走廊里闷热不减,那手术室的指示灯兀自亮着,门缝里流泻出来的空调冷气,像是在透露什么坏秘密,似乎另成了一个世界。我说,为什么哥哥还不来啊,总要来看一下吧。

两个成年人谁也没回答我。她们各自在思考什么,我在空气里也没看到她们有什么神志上的交流。这样的局面,其实我在初二之前,父母还没离婚的时候,经历过不少次。但那时的主角是父亲母亲,两个人在沙发上和椅子上相对而坐,应该是为了进行一些尽头的谈判,但大部分时候,他们沉默得如同老电影的截图。

关于父亲最后的面孔,其实已经很模糊了,圩岩那么小,可是后来我再没见过我的父亲。我也经常会觉得,父亲还不如二姑扛事,二姑至少还帮母亲一起去她单位帮她出过一回气。但我一直对父亲跳舞这件事有很深的印象,那已经是一张年轻得像上色照片的脸了,眉目英俊,他跳现代舞,做一些力量感十足的动作,身上没有一点儿赘肉,在我家的穿衣镜面前定格,亮相,透过镜子看躺在床上的我。他在对我展示一个父亲身份之外的英俊乃至美丽,而我,我当时大概只有两岁。

镜子里的小孩只会趴在床上傻笑,我不知道她是怎么记住这件事,再变成我,塞进我的脑子里的。每当我想起父母的婚姻,我就会想到这件事。我想,如果婚姻的起点是父亲的翩翩姿骨,那我是可以原谅母亲的走眼的,这恐怕是我记得此事的唯一意义。当然,她不需要我的原谅。就像她在生了哥哥之后又想生下我,也不需要跟我打商量。

今天的事,或许也源自我哥哥某一瞬间的魅力,尽管我印象中的他是那么的老土、寒酸,但他是父亲的儿子,他们必有相似之处。这丝缕的魅力,放在整块布上什么也不是,可是扯落下来,也许能让人联想它生前依附的华美。然后这种联想,在那个女孩的心中无限地变大、膨胀,这些虚虚实实的爱意最终让她的下体变得湿润,畅通无阻,又在子宫里凝成一块可以延续的魅力。如果那个孩子十月见世,那么这世界上的一些评判标准或许能够肯定这一点,比如会有人告诉她,或者她的父母:这男孩/女孩真漂亮,他/她长得和他/她父亲真像。

如果是那样的结局,当然过程里女孩也会痛上很久,而且麻药也不顶用,但如果是那样的结局,说不定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且因为幸福是突然来得,解决问题就会构成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忙着改造自己,接受新的生活模式,就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审视感情了。或者,等到他们想起这一码事的时候,感情都已经可以被关系所替代了,他们的事都会牢不可摧,规律循环。

我想到这里,窗外已经长出了星星。依然没有人来,不管是哥哥,还是女孩家的任何人。整个走廊也渐渐安静下来。我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去好一点的医院做?

二姑说,我不知道。

母亲也说,我不知道。不过,她说得不太一样,旋即她就用手捂住了脸。她说,我才知道。我又问,那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来?这下她们都没再说话。我觉得很尴尬,我想赶快结束掉这种可疑的接近自责的气氛,我说,我怎么想起一句话来,这难道是,无知者无畏吗?

这下气氛变得更尴尬了。母亲说,杉杉,你現在长大了,为什么这么冷漠?

她今天第二次问我了。我不能够接受她这样反复给我敲打同一个罪名,我说,你指什么?我打算做一场有耐力的辩论,她却说,我有时候觉得我都不认识你了。

我说,挺正常的,现在我哥走到我对面,我也未必认得他。

二姑说,杉杉少说两句。我们要不想想办法,先联系个谁来吧。

我说,联系谁,不用想办法,大家都有微信,都有电话。

二姑说,是,我知道,但是叫谁来呢?

我说,看来该来的人是叫不来的。

二姑说,是,我知道,那你说怎么办?

我非常不想继续这个对话了,我想说你知道什么你知道,哏都让你捧了,坏主意却要留给我出。但是母亲看上去很崩溃,如果我继续装聋作哑,就要坐实冷漠的罪名,无奈之下,我说,那就想办法,其实也不用想——你现在给我哥打电话,叫他过来结手术费,这个不是我们该管的。

电话如我所想地结束了,关于我哥的态度,二姑没有透露,只说一会儿。我对这个“一会儿”的容量不做推测,只是觉得很累。在我往常的生活里,家族中的男性已经被割除出去了,如今回头重看,我只觉得麻烦。二姑背对我们,抬头发愣,又似乎是在专心地读着医院墙上的夏季饮食调理食谱。母亲继续垂着头,她的脖颈很长,像试图把脑袋埋进翅膀里的鸟类。但她没有翅膀,半旧的连衣裙在身体上噙着汗,她是一只困倦的、光秃的母鸭。我忍不住拍了拍她。可是母亲就在这一刻回了魂,凶气毕露。她说,我来的时候跟你说什么来着?别看你哥的笑话,结果你连这都没做到。

我说,我才没有看他笑话,你看见我笑了?

她说,你面上不笑,心里在冷笑,我听见了。你就是这样,杉杉,人家是皮笑肉不笑,你是皮不笑心里笑,你总是在嘲讽别人,以为就你自己主意拿得稳。你觉得别人都是活该——

你太冷漠了。她又说了一遍,而我正想要安慰她的话,只好从喉咙里生生咽下去。我犹豫片刻,没有再搬任何台阶给她。这些话太重了,我无法再为母亲留任何余地。最终我说,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拉我过来做坏人,还要说我冷漠,你想让我说什么呢?

母亲说,你是从来都拿我当外人。你看着这个家里的事,永远都是在嘲讽。

我说,我没有。

她说,你就是觉得我过得根本不好。这话比她的表情来得更快,然而话音未落,她也意识到自己终于不小心讲出了那个存在于所有人心里的概念。母亲不再说话。

很多事,我以为尽忘却了,但在此刻,却很恐怕自己记不得。我的家人也就是我的母亲,这些年便是这样钉在我身体上的,亲情是多么尖锐又深刻的感情关系。我们的家就是这样,整套房子无非是大房间中分出一个小房间,被褥要用旧的改,改完就全然看不出原貌,但也没有多少属于我的气味;卫生间里牙刷毛巾并排放着,我用的少女夜护型卫生巾有二十八厘米长,高高垒起供我度过闷热难熬的青春潮期;她那专门给五十岁以上用的护垫,单薄如两块过期饼干,随手丢在厕所水阀缸子上。她口味清淡,我爱吃酸的,有了话语权之后谁也不会迁就谁的胃,我们就是这样过日子的两个人,两种人。我们是彼此的外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个实在找不到理由留校的假期,过得都像逐渐萎缩的阴谋。我和母亲日复一日地对峙、审视,长达六十天,我大学填了我所能离家最远的学校,以便风吹草动都可以构成我不必回去的理由。来的路上我的确在想,若是早知道我回家半月就遭遇这件事,当初就该借口起了疹子之类,留在学校养病。

可是走进医院的时候,我听见母亲轻轻地哽了一下。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而紧张,一个中年女人的紧张是很狼狈的,因为她是我的母亲,面孔坐态觉得更加熟悉,狼狈也更严重。她此刻不仅狼狈,还很悲伤,或者在别人眼里,那种悲伤的由来会很俗套,但我一路跟着她走进电梯,看着她偷偷打量二姑,我就有了一种想通的力量。我知道她应付不了这两扇铁门展开之后的事情,就像我高二的时候她买了一辆电动车,她不会骑,也没有人能够教她。我告诉她我在学校骑过同学的,带她上街买菜,取了快递。其实我根本没摸过这玩意儿,把手转起来的时候我也很害怕。但是我知道,她自己是应付不了的。

我跟二姑说,给哥哥发微信,问他出发没有。如果十分钟后他没回,你就再发一句,说我和我妈八点半必须要回家,我们有自己的事要处理。窗外偶尔有风吹过,不怀好意。

二姑大概只执行了前一半。她不时看看屏幕,但并沒有把回复念给我听。她只是反复说,再等会儿吧,怎么也该来了,或许现在就在路上了,没办法看手机。

我说,早怎么没想到会这样?为什么不把孩子留下来呢?

这下反而是母亲清醒过来了,她说,当然不能留下来。

我说,为什么不?总比杀人的好,何况现在。我没有继续说下去,我也觉得自己恶毒过了头。

母亲说,当然不能,他们都没有养孩子的能力,这样的家庭是不会幸福的。有了孩子,谁也跑不脱了,你还不懂吗,杉杉?别人不懂你还不懂吗?

有人杀人,就会有人帮他毁尸灭迹,这世上的事不过如此。可如今凶手迟迟懒得露面,我们不相干的人还要想办法帮他逃跑,又赞扬这种正确性,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无法再问母亲了,自行禁言,这让我胸肺疼痛欲裂,我大口喘息着,仿佛经历了什么恶斗。窗外窄窄台阶上的瓷砖,突然被弹打得噼噼啪啪响,空气里漫开泥土的味道。雨水也没有给走廊的闷热带来什么新意,如果为气流的密度上色,我想我们的周围大概会亮得如同白昼。母亲把头靠在墙壁上,坐得挺胸拔背,却像在昂首受难。她说,杉杉,怎么这么闷啊。

二姑终于待不下去了。她说,你们先坐,我现在打车回去找找你哥。我怎么也要把他带过来。说罢,她脚步坚定地走了,每一步都有回音,似乎是借此让我们放心,她绝不是逃离。

母亲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母亲是一个不爱问问题的人。她下判断都很快,比如当年我爸仅仅露了一点影子的事,她认定是出轨了,并且情节严重,立刻开始筹备离婚。我以为故事会像大部分电视剧一样出现撕裂、火爆的桥段,然而短短两个月,一切无声无息地结束了,我也不清楚父亲是否承认,或是拿出了自己的清白证据。家产和人情的平分或许还是简单的,毕竟圩岩地方小,离婚的事情不多,被归为异类,反而使一切矛盾能够自洽。但我和我哥的去向就成了大问题,按照爷爷奶奶的思路,后代当然全应该归在他们家,母亲当然不答应。她大概花了两天来思考这个问题。那两天正好是我的期中考试,出成绩的那一天,她把我和哥哥拉到一起,她说家里商量过了,以后男归男,女归女,哥哥跟着父亲,我跟她离开,搬去旧城区姥姥家留下的一套老家属楼住。那是一片苏联风格的老建筑,妈妈和娘家人关系一般,我小时候只偶尔会去。

其实这跟我当时想的是反的。我在做英语听力的时候,在写数学附加题的时候,我都想过母亲可能会如何通知我这个事实,关于我将要跟着父亲生活。但家长的决定是不能够左右的,一个星期后,母亲借来同事的车,带着我和所有家当驶向市剧团的家属楼。路上,广播里轮播到一首很激荡的英文歌,让迎着夕阳的我和她多少有点壮烈,好像我们是又明媚又勇敢的人。那首歌的歌词以当年我的英文水平足能听懂,女歌手一直在唱:有时候你的出发,甚至是朝着你自己也未知的方向……那首歌叫作Ikeeponlovin'you。很久以后我在大学里再度听到,才查了名字,知道这首歌属于美国乡村音乐,这种风格大多数歌都是那样的,适合一些普通人生活里有仪式感的时刻。

我的生活也在那时起朝着未知的方向出发了。这些事,我本以为都忘记了,原来我都还记得。我原本不是这样的,不喜欢去在意那些细节,否则,我将和母亲矛盾重重。我想我不是刻意记住了,而根本就是耿耿于怀,我始终在想象我的另一种生活可能,并且为它们的覆灭感到悲戚,我无法谅解地爱着母亲,正如她每每看到我,也有逃不脱的从前。可如今她竟然这样无力又尽力地希望她的儿子逃脱。她为什么不帮我呢?

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时刻。头顶的电灯在天空黑透的一个小时后抽搐两下,亮光意兴阑珊,暗淡的一片电流只够打亮我们的眼睛。我看着母亲,我问她,为什么是我呢,那个时候?

她眼中的光扑闪起来,像在发抖。待她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已经想要放弃追问,她却回答说,我觉得你比你哥成熟,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一定可以理解我的。

我说,就这样?

她说,还能怎样?很多事,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我说,你为什么要求我,一个小孩子,像成年人一样陪你生活?你为什么不这样要求我哥?

她说,因为你哥和你爸太像了——你看看今天,你知道,我们都改变不了他们。

巨大的失落和恐慌瞬间勒住了我。我觉得眼前发黑,心脏随着头顶煎熬的电灯压低跳动。原来是这样,原来就只是这样——为什么我要问呢?我后悔了。

可就在这时,母亲投降似的说,我改变不了他,还有你哥。他小的时候就已经跟你爸太像……

我觉得我头顶有什么东西碎了一点儿,身体里各处也有了细微的响声。我说,那为什么要……你为什么会觉得,女儿就会不一样?

沉默将我们隔得远远的。我的意识已经蜷在了黑暗中的某处,或者我此刻已经离开了我的身体,我和手术室中,那个未卜的女孩子子宫中剩余的血肉一起,躲在一个我以为的最后的栖身之所。我想,我不该说这么多话,母亲从小教我言多必失,是这样的,她教我的一切,或者也为着她自己而考虑,她需要造出一个能够全然理解她的人,而不是把二十多年的力气攒在一起,在今天一箭箭射出来——在一个还未决生死的房间外。我或许不该伤害她,她才是经历过腥风血雨的那类成年人,她比我狠多了。

果然,母亲说了,她让自己一定要说出来,她说,我觉得,或者试一试,或者你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改变我们。

她说,每次你睡着的时候,我就很后悔这件事。你小的时候太聪明,我以为长大些就好了,你就能理解我,但也并没有……这么看,你很像我。

我说,小的时候别人都说我像爸爸,没有女儿不像爸爸。

她说,你不像,你长得也不像。

不知道为什么,我失去了所有力气。我说,我真的很像你吗?我不知道。

她说,别怕,你会比我过得好。

仿佛有预兆似的,我的身体支撑不住,向一边歪去,而她依然牢牢地靠着墙,用胳膊揽住了我。我又听见那种东西碎裂的声音了,我抬头看,是母亲,她也在低头看着我,我们是两面混浊的镜子。她是从眼睛开始碎的,她是水里的倒影,碎了又圆为一体,她这样低头看着我。

我说,怎么办?为什么手术还没停,为什么哥哥还没来,再不结束,我们该怎么办?

她说,别怕,睡吧,我拍着你。

母亲用陌生儿歌的韵律拍着我,我的魂灵无处可去,最终昏沉沉进入了睡眠。我醒来的时候,满头是汗,整个人被平放在椅子上,浑身酸疼。我甚至以为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白炽灯在头顶稳定地亮着,手术室却已经静悄悄了。整条走廊像是已经谢幕的剧场,我误了钟点,又错过了同伴。母亲不知去向,二姑则提着一袋东西回来了,食物香气跟着她一起向我靠近,她整个人冒着汗,也是一只水淋淋的、在蒸锅里捂久了的旧馒头。

我问,我妈呢,她去哪里了?里面的人怎么样了?

二姑说,她去找你哥哥。可是那姑娘被父母接走了,我联系不上你妈——但她说你一定等她回来接你。

我点点头。随后二姑又说,我想你可能还没吃饭,给你买了包子。

我从她手中的袋子里拿出一只软塌塌的包子。她也吃起来,问我,你的是什么馅儿的?我咬了两口,我说,反正是素的吧,味道很淡。

原刊责编耿凤

【作者简介】闵芝萍,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现居北京。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杂志。小说《月亮照中天》入选《2019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分类:短篇小说 作者:闵芝萍 期刊:《小说月报》2021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